浙中大医学免疫题库可.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24725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X 页数:201 大小:67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中大医学免疫题库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1页
浙中大医学免疫题库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1页
浙中大医学免疫题库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1页
浙中大医学免疫题库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1页
浙中大医学免疫题库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N0001 E 免疫的概念是机体 ( ) 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识别与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N0003 D 现代免疫学研究的是 ( ) 免疫防卫及免疫病理作用 免疫应答及免疫耐受 免疫细胞分子水平的生命活动基本规律 免疫应答过程及其生物学功能 免疫耐受分子水平的基本规律 N0004 E 免疫应答对机体的作用是( ) 有利 有害 有利又有害 无利也无害 正常情况下有利 ,异常条件下有害 N0005 C 免疫对机体( ) 正常情况下有利 ,某些条件下造成损伤 仅有利 有利也有害 仅有害 无利也无害 N0006 B 免疫对于机

2、体( ) 利弊均等 利大于弊 弊大于利 无利无弊 多数有害 N0007 ABCDE 免疫功能表现在 ( ) 中和病毒 中和毒素 清除突变细胞 维护机体内环境的平衡稳定 清除自身衰老变性细胞 N0009 D 免疫的三大功能是 ( ) 免疫防御 ,免疫应答 ,免疫记忆 免疫应答 ,免疫记忆 ,免疫监视 免疫防御 ,免疫记忆 ,免疫监视 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 免疫应答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 N0010 ABC 免疫的三大功能是 ( ) 免疫防御 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 免疫调理 免疫识别 N0011 ACD 免疫的三大功能是 ( ) 免疫防御 免疫杀伤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 免疫调理 N00

3、12 D 医学免疫学最早涉及的领域是 ( ) 抗移植免疫 过敏反应 免疫缺陷 抗感染免疫 抗肿瘤免疫 N0013 A 阻止病原体侵入机体,抑制其在体内繁殖和扩散称为( ) 免疫防御 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 免疫耐受 免疫缺陷 N0014 B 机体阻止病原体入侵并抑制病原体繁殖扩散的功能被称为 ( ) 免疫监视 免疫防御 免疫稳定 免疫抑制 免疫调节 N0015 C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 ) 免疫监视 免疫稳定 免疫防御 免疫识别 免疫耐受 N0016 A 清除病原微生物属于 ( ) 生理性免疫防御 生理性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功能失调 免疫稳定功能失调 免疫防御作用过高 N0017 E

4、 关于免疫防御功能,错误的是 ( ) 阻止病原体繁殖扩散 功能过低引起免疫缺陷 功能过高引发超敏反应 清除病原微生物 防止发生自身免疫病 N0018 ABC 免疫防御功能是指 ( ) 阻止病原微生物侵人机体 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和扩散 清除体内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清除体内损伤及衰老的细胞 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细胞 N0019 C 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过 移植排斥 肿瘤 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反复感染 强时易发生( ) N0020 B 机体防卫功能过高可导致( ) 自身免疫病 超敏反应 肿瘤 病毒持续感染 免疫缺陷 N0021 E 超敏反应属于( ) 免疫监视功能失调 生理性免疫稳定 生理性

5、免疫防御 免疫稳定功能失调 免疫防御作用过高 N0022 B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 ) 移植物排斥 反复感染 肿瘤发生 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N0023 D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导致 ( ) 发生肿瘤 超敏反应 移植排斥 反复感染 免疫增生 N0024 CD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可发生( ) 自身免疫病 免疫耐受 超敏反应 反复感染 移植排斥 N0025 B 机体清除衰老细胞,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称为 ( ) 免疫防御 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 免疫耐受 免疫缺陷 N0026 B 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属于 ( ) 免疫稳定功能失调 生理性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功能失调 生理性免疫防御 免疫

6、防御作用过高 N0027 BE 正常免疫功能中的免疫自稳包括 ( ) 免疫防御 免疫耐受 自身免疫 免疫调理 免疫调节 N0028 ABE 免疫稳定功能是指 ( ) 清除损伤细胞 免疫耐受 杀伤突变细胞 清除病原微生物 免疫调节 N0029 D 免疫稳定功能异常可发生( ) 病毒持续感染 肿瘤发生 清除衰老的细胞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N0030 D 免疫自稳功能紊乱易发生( ) 易发肿瘤 清除衰老的细胞 病毒持续感染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N0031 D 自身免疫病属于 ( ) 生理性免疫防御 生理性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功能失调 免疫稳定功能失调 免疫防御作用过高 N0032 AB 免疫监

7、视功能是指 ( ) 清除体内突变细胞 防止持续感染 清除衰老的细胞 清除体内微生物 杀死胞外病菌 N0033 A 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 ) 免疫监视 免疫自稳 免疫耐受 免疫防御 免疫识别 N0034 C 机体识别与清除肿瘤细胞的功能称为 ( ) 免疫防御 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 免疫耐受 免疫识别 N0035 C 病毒持续感染属于 ( ) 生理性免疫防御 免疫稳定功能失调 免疫监视功能失调 生理性免疫稳定 免疫防御作用过高 N0036 A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 易发生肿瘤 易发生超敏反应 易发生感染 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易发生免疫耐受 N0037 BD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者

8、容易发生 ( ) 免疫缺陷 肿瘤 自身免疫病 病毒持续性感染 超敏反应 N0038 BC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 ) 超敏反应 肿瘤 持续感染 自身免疫病 免疫耐受 N0039 ABCDE 因免疫异常导致的疾病有( ) 迟发型超敏反应 病毒持续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自身免疫病 先天性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 N0041 A 最先采用人痘预防天花的是( ) 中国人 罗马人 印度人 希腊人 埃及人 N0042 A 牛痘苗的发明者是 ( ) 琴纳 郭霍 巴斯德 李斯特 伊凡诺夫 N0043 D 用牛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发明者是 ( ) Pasteur Koch Behring Jenner

9、Tonegawa N0044 A 被认为人类征服疾病的最辉煌的成绩是( ) 全世界消灭了天花 在全世界消灭了脊髓灰质炎 Pasteur 制成了炭疽死菌苗 Behring 用白喉抗毒素治疗白喉病人 Porter 阐明了抗体的结构 N0045 C 成功制备破伤风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的是( ) Porter Jenner Pasteur Behring Edelman N0046 A 发现抗毒素并开创免疫血清疗法的是 ( ) Behring Pasteur Jenner Burnet Bordet N0047 D 最早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免疫学制剂是( ) 破伤风抗毒素 肉毒抗毒素 蛇毒抗血清 白喉抗毒

10、素 破伤风类毒素 N0048 A Porter 和Edelman 的杰出贡献是 ( ) 在分子水平阐明了抗体的结构 提出超敏反应理论 发现了免疫耐受 提出自然选择学说 提出克隆选择学说 N0049 AE 阐明免疫球蛋白四肽结构的是 ( ) Porter Burnet Jenner Tonegawa Edelman N0050 BDE 获得诺贝尔奖 牛痘预防天花 抗血清疗法 狂犬病疫苗 ABO 血型系统 MHC 限制性 的免疫学成就有 ( ) N0052 C 机体天然防御功能是 ( ) 因隐性感染而获得的免疫力 胎盘传递的抗病免疫力 通过遗传获得的抗感染能力 接种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力 母乳传递的抗

11、病免疫力 N0053 C 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隐性感染获得的免疫力 母体胎盘传递给胎儿获得的免疫力 通过遗传获得的抗感染能力 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 通过母乳获得抗病力 N0054 E 关于非特异性免疫,错误的是 ( ) 生来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 生来就有和人人都有 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密切相关 对侵入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 对某种细菌抗感染具针对性 N0055 ABDE 属于机体天然防御机能的是( ) 屏障结构 吞噬作用 抗毒素的作用 补体的作用 干扰素的作用 N0056 ABDE 感染早期抗体未产生前机体的免疫机制有( )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NK 细胞的杀伤作用 通过经典途径活化的补

12、体 通过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途径活化补体 通过旁路途径活化的补体 N0058 AC 与天然防御功能类似的概念称为 ( )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N0059 BC 与非特异性免疫类似的概念称为 ( ) 适应性免疫 天然防御功能 固有免疫 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N0060 BE 与固有免疫类似的概念称为( ) 适应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天然防御功能 N0061 BD 与获得性免疫类似的概念称为 ( )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天然防御功能 N0062 BE 与特异性免疫类似的概念称为 ( )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13、 非特异性免疫 天然防御功能 获得性免疫 N0063 CD 与适应性免疫类似的概念称为 ( ) 固有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天然防御功能 N0064 B 机体针对多种病菌共性的免疫力称为 ( )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两者均是 两者均否 N0065 A 机体获得针对某一种病菌的免疫力称为( )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两者均是 两者均否 N0066 BE 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发主要区别是 ( ) 固有免疫无需识别抗原 固有免疫识别抗原的共性 固有免疫识别抗原的个性 适应性免疫识别抗原的共性 适应性免疫识别抗原的个性 N0069 A 机体的天然防御功能中不包括 ( )

14、T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NK 细胞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N0070 D 天然防御功能的构成不包括( ) 皮肤屏障 吞噬细胞 NK 细胞 抗体 补体 N0071 E 天然免疫细胞不能识别的成分是 ( ) 肽聚糖 磷壁酸 脂多糖 阿拉伯甘露糖脂 抗原决定基 N0072 C 天然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不包括 ( ) 非特异性识别抗原 识别多种抗原的共性 通过抗原特异性受体识别抗原 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抗原 无 MHC 限制性 N0073 D 关于适应性免疫应答,正确的是 ( ) 执行者是 T 淋巴细胞和 B2-B淋巴细胞 执行者是血液和体液中存在的抗菌分子 遇病原体后首先并迅速起防御作用的免疫应答

15、最终清除病原体 ,促进疾病治愈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导作用 其余各项均是 N0074 ACD 关于适应性免疫能力,正确的是 ( ) 在感染后 96小时后才起作用 可遗传给子女 具有抗原特异性 新生儿已具备 吞噬细胞是主要介导细胞 N0075 E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错误的是( ) 生后获得 有抗原针对性 可因抗原多次刺激而加强 具有记忆性 作用广泛 N0076 B 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属于( )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两者均是 两者均否 N0077 B 吞噬细胞的直接吞噬作用为( )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两者均是 两者均否 N0078 B 溶菌酶的溶菌作用属于 ( )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16、 两者均是 两者均否 N0079 A 抗体中和细菌的作用属于( )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两者均是 两者均否 N0080 A 吞噬细胞的抗体调理吞噬作用为 ( )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两者均是 两者均否 N0081 A 吞噬细胞的ADCC 作用为( )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两者均是 两者均否 N0082 A 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为( )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两者均是 两者均否 N0083 C 补体调理吞噬作用属于 ( )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两者均是 两者均否 N0084 C 巨噬细胞可参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两者均是 两者均否 与 ( ) N0086 E

17、执行机体固有免疫应答的是( ) 皮肤黏膜的物理屏障作用 局部细胞分泌的抑菌 ,杀菌物质 NK 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其余各项均是 N0087 B 皮肤与粘膜的屏障作用不包括 ( ) 机械性阻挡作用 吞噬杀伤作用 微绒毛排除作用 分泌杀菌物质 正常菌群拮抗作用 N0088 D 婴幼儿易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由于( ) 物理屏障发育尚未完善所致 化学屏障发育尚未完善所致 微生物屏障发育尚未完善所致 血 -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所致 血 -胎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所致 N0089 C 妊娠母体不排斥带有父亲MHC 胎儿,原因是 ( ) 母亲体内 Th1 细胞水平高 胎儿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 胎

18、盘形成的生理屏障 母体体细胞不含父亲的 MHC 胎儿细胞含有母体 MHC N0091 AD 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是 ( ) M细胞 T细胞 B细胞 中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N0092 ACD 属于吞噬细胞的是 ( ) 单核细胞 B细胞 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NK细胞 N0093 AE MPS 系统包括( ) 单核细胞 NK 细胞 枯否细胞 树突细胞 巨噬细胞 N0094 BCDE 吞噬细胞与病原体接触,可能是 ( ) 特异性识别 趋化因子吸引 Ab 调理作用 C3b 调理作用 偶然接触 N0095 D 巨噬细胞吞噬的第 1步是( ) 内化 捕获 脱粒 趋化 消化 N0096 B 巨噬细胞吞噬的第

19、2步是( ) 内化 捕获 脱粒 趋化 消化 N0097 A 巨噬细胞吞噬的第 3步是( ) 内化 捕获 脱粒 趋化 消化 N0098 C 巨噬细胞吞噬的第 4步是( ) 内化 捕获 脱粒 趋化 消化 N0099 E 巨噬细胞吞噬的第 5步是( ) 内化 捕获 脱粒 趋化 消化 N0100 B 造成病菌扩散的吞噬结果是( ) 完全吞噬 不完全吞噬 造成临近组织损伤 免疫粘附 调理吞噬 N0101 E 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后果不 引起临近组织的损伤 细菌被杀死 ,消化分解 细菌未被杀死反而在吞噬细胞内增殖 细菌未被杀死并在体内的扩散 未被杀死的细菌发生了变异 包括 ( ) N0102 ABCD 吞噬

20、细胞吞噬细菌后,后果可能有 ( ) 引起临近组织损伤 细菌被杀死 ,消化 细菌吞噬细胞胞内增殖 细菌随吞噬细胞游走而扩散 细菌产生耐药性 N0103 ABCDE 吞噬细胞吞噬行为的结果有( ) 引起临近组织损伤 细菌被杀死 ,消化 细菌未被杀死 ,仍存活于吞噬细胞内 细菌随吞噬细胞在体内扩散 细菌在吞噬细胞内繁殖造成宿主细胞裂解 N0105 BDE 正常体液存在的非特异性杀菌物质包括( ) 抗生素 溶菌酶 抗毒素 干扰素 补体 N0106 A 溶菌酶的作用主要是杀伤( )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病毒 寄生虫 真菌 N0107 B 补体的细胞毒作用主要杀伤( )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病毒

21、寄生虫 真菌 N0108 C 干扰素主要作用是间接抑制( )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病毒 寄生虫 真菌 N0109 D 嗜酸性粒细胞主要杀伤 ( )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病毒 寄生虫 真菌 N0110 A 中性粒细胞主要杀伤 ( ) 化脓性球菌 胞内寄生菌 病毒 寄生虫 真菌 N0112 AD 抗原的两个属性是 ( ) 反应原性 过敏性 异物性 免疫原性 特异性 N0113 E 抗原的抗原性是指 ( )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性能 刺激机体效应性淋巴细胞的性能 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性能 与相应效应性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性能 与相应抗体或效应性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性能 N0114 BCE 抗

22、原的必要条件是 ( ) 抗原性 一定的理化性质 异物性 免疫原性 特异性 N0115 D 免疫原性主要决定于 ( ) 分子量 结构复杂性 分子构象 异物性 特异性 N0116 A 有关抗原的说法,错误的是( ) 异物即指异种物质 大分子抗原常为多价抗原 抗原不一定都是免疫原 抗原不一定是异体物质 半抗原可与相应抗体结合 N0117 C 抗原的其它特性是 ( ) 毒性 过敏性 两者均是 两者均否 N0118 A 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因素不包括( ) 共价键 静电引力 氢键 蔬水键 范德华力 N0120 B 抗原特异性取决于其 ( ) 分子量 表位 物理状态 复杂性 亲缘关系 N0121 A

23、决定抗原分子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群称之为 ( ) 抗原表位 异嗜性抗原 抗原结合价 类属抗原 不完全抗原 N0122 B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是 ( ) 易接近性 抗原表位 分子量 物理状态 化学性质 N0123 C 抗原表面与抗体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团称( ) 抗原识别受体 表位配体 抗原决定簇 独特型决定簇 抗原结合价 N0124 C 决定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基础是( ) 载体 佐剂 抗原决定基 TI-Ag TD-Ag N0125 ABCDE 决定某种物质免疫原性因素包括 ( ) 亲缘关系的远近 输入机体的方式 分子量的大小 结构的复杂性 动物的年龄 N0126 DE 决定抗原

24、特异性的主要因素是 ( ) 物理性状 螺旋性结构 分子量大小 特殊化学基团 空间构象 N0127 E 抗原的特异性与抗原决定簇的 ( )有关。 性质 ,种类 种类 ,空间构型 空间构型 ,性质 性质 ,种类 ,分子大小 性质 ,种类 ,空间构型 N0128 B 位于分子表面、易被 BCR或抗体识别的属于 ( ) 隐蔽性决定基 功能性决定基 构象决定基 顺序决定基 半抗原决定基 N0129 C 由不连续的氨基酸构成的表位属于 ( ) 隐蔽性决定基 功能性决定基 构象决定基 顺序决定基 半抗原决定基 N0130 C 与构象决定基密切有关的是( ) MHC TCR BCR 连续线性氨基酸片段 多在分

25、子内部 N0131 B 与顺序决定基密切有关的是( ) CR1 TCR BCR 不连续氨基酸组合 多在分子表面 N0132 A 与 B细胞表位无关的是 ( ) MHC 线性表位 表面决定基 构象表位 天然多肽 N0133 AD 与 B细胞表位无关的是 ( ) MHC 线性表位 表面决定基 隐蔽表位 天然多肽 N0134 D 与 T细胞表位无关的是 ( ) MHC 线性表位 表面决定基 构象表位 天然多肽 N0138 D 两细菌间引起 特异性抗原 半抗原 异嗜性抗原 共同抗原 隐蔽抗原 交叉反应是因为存在 ( ) N0139 C 针对不同抗原上的相同决定基的免疫反应称 ( ) 非特异性反应 混合

26、反应 交叉反应 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 N0141 D 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 ) 异种抗原 交叉抗原 超抗原 异嗜性抗原 类属抗原 N0142 E 存在人、动物和微生物之间且与种属无关的共同抗原称( ) 自身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 超抗原 独特型抗原 异嗜性抗原 N0143 C 与种属无关的相同抗原称为( ) 共同抗原 类属抗原 异嗜性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 自身抗原 N0144 D 异嗜性抗原是无亲缘关系的生物间存在的( ) 特异性抗原 半抗原 完全抗原 共同抗原 隐蔽抗原 N0145 B 异嗜性抗原的本质是 ( ) 异种抗原 共同抗原 改变的自身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 超抗原 N0146

27、ACD 异嗜性抗原的特点是 ( ) 异种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人与人间的共同抗原 可致交叉免疫反应 能引发超敏反应 能被多克隆 B细胞识别 N0148 B 接种牛痘疫苗可预防天花反映了 ( )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的交叉反应 病毒的顿挫感染 机体的天然免疫力 毒株的毒力变异 N0149 B 接种牛痘后对天花具有抵抗力说明 ( ) 属异嗜性抗原 抗原间有交叉反应 天花病毒毒力减弱 机体具天然防御功能 顿挫感染 N0150 B 与肾小球基底膜有交叉抗原的是 ( ) 大肠杆菌 O 脂多糖 A族链球菌 M蛋白 A族链球菌溶血素 支原体的末端结构 大肠杆菌 O86 N0151 BC 能与抗溶血性链球菌抗体发生

28、交叉反应的是 ( ) 人结肠粘膜 肾小球基底膜 心肌组织 变形杆菌 OX 株 绵羊红细胞 N0152 C 溶血性链球菌与人体心肌有相同的抗原称为 ( ) 特异性抗原 半抗原 异嗜性抗原 完全抗原 隐蔽抗原 N0153 D 属于异嗜性抗原的是 ( ) Rh抗原与人的红细胞 甲胎蛋白与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细胞 马血清与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 大肠杆菌 O14 多糖抗原与人结肠粘膜 类毒素与抗毒素 N0154 A 大肠杆菌 O14抗体能与 ( )发生免疫反应。 人结肠粘膜 肾小球基底膜 心肌组织 变形杆菌 OX 株 绵羊红细胞 N0155 D 斑疹伤寒病人血清能与 ( )发生免疫反应。 人结肠粘膜 肾

29、小球基底膜 心肌组织 变形杆菌 OX 株 绵羊红细胞 N0156 E 豚鼠内脏的抗血清能与 ( )发生免疫反应。 人结肠粘膜 肾小球基底膜 心肌组织 变形杆菌 OX 株 绵羊红细胞 N0157 E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能与 ( )发生反应。 人结肠粘膜 肾小球基底膜 心肌组织 变形杆菌 OX 株 绵羊红细胞 N0159 D 完全抗原 ( ) 只有免疫原性 ,无免疫反应性 只有免疫反应性 ,无免疫原性 既无免疫原性 ,又无免疫反应性 既有免疫原性 ,又有免疫反应性 只有免疫反应性 ,无抗原性 N0160 C 关于完全抗原的性质是 ( ) 有免疫原性 有反应原性 两者均是 两者均否 N01

30、61 B 半抗原的性质是 ( ) 有免疫原性 有反应原性 两者均是 两者均否 N0162 D 下列无免疫原性的是 ( ) 外毒素 抗体 类毒素 半抗原 细菌多糖 N0163 B 具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是 ( ) 完全抗原 半抗原 异嗜性抗原 特异性抗原 超抗原 N0164 B 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是 ( ) 超抗原 半抗原 完全抗原 异嗜性抗原 类属抗原 N0165 D 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的是( ) 完全抗原 TD 抗原 TI 抗原 半抗原 超抗原 N0166 BCD 半抗原的性质是 ( ) 有免疫原性 无免疫原性 有反应原性 有抗原性 无抗原性 N0167 DE 半抗原的性质是 ( ) 既有免疫原性 ,又有抗原性 与蛋白质结合后才具有抗原性 只有免疫原性 ,而无抗原性 只有抗原性 ,而无免疫原性 与抗原决定簇含义相似 N0168 ABD 半抗原的性质是 ( ) 与载体结合后才有免疫原性 具有抗原性 化学性质通常是多肽 本身无免疫原性 仅能刺激 B 细胞应答 N0169 D 对半抗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 与载体偶联后只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是大分子物质 通常是多肽 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 只有与载体偶联才能与抗体分子结合 N0171 AE 没有直接的抗 内部表位 构象表位 线性表位 功能表位 隐蔽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