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钢部分奥氏体化后在淬火和配分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通过对含铝质量分数为1.1%的一种低碳钢进行热处理,研究了淬火和配分过程。热处理过程为在900oC部分奥氏体化随后快速冷却至125-175*温度范围内进行淬火,紧接着在250oC和350oC条件下进行不同时间的等温淬火(配分过程)。通过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装置(EBSD),磁化强度测量,和X射线衍射装置观察到不同阶段回火后形成的由双相铁素体,残余奥氏体,贝氏体和马氏体形成的多相微观结构。当配分温度为350oC保温100秒试样中得到数量相当多的残余奥氏体。实验结果解释的建立基于马氏体回火,贝氏体转变,和碳从马氏体到奥氏体分配动力学计算的概念之上。1引言相变诱导塑性(TRIP)钢通常由临界区退火快冷至贝氏体转变区得到铁素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微观结构的热力学过程被生产出来。在贝氏体转变过程中,碳化物的形成受到抑制,是因为合金元素如硅铝的影响;由于碳被保留下来,在室温下奥氏体富含碳。保留的亚稳奥氏体被认为是有益的,因为相变诱导塑性现象在变形过程中能对材料成型性和能量吸收提供重要的助力。最近,Spee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