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刷题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258064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92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刷题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9年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刷题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9年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刷题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9年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刷题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9年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刷题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 一 论述 类文本阅读高考真题 全国卷一、(2017 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 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 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 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 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

2、瓷器的代表。由此可 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 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 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 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

3、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 变与社会变 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 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

4、,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 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 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 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解析】B“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说法错误。从文本第 2 段中的“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

5、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 ,与外来的伊斯 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可以看出,青花瓷发展到新阶段与外来文化有着重要的关系。C 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第 3 段的表述是“明初往往被认为 是保守的” ,所以被 认为保守的是“明初”,而不是“明代社会”,此处属于偷换概念;“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是“ 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 反映了明代中国是“ 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D“从而”一词强加因果。从原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可知,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只是“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

6、向多元的例证”,而不是 “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 转型”的条件。【答案】A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 1 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 业化和风格 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 时尚的过程。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 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解析】A“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 1 段通过对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的是“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答案】A

7、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 ,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解析】B 前后句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原文最后一段中 说“ 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意思是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中国的社会从单一向多元转型,而不是说“社会变化很快”。【答案】B二、(2017 年全国乙卷)

8、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 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 碳足迹 ”控制在合理范 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 ,而

9、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 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10、。我 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 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 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 ,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摘编自曹明德

11、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 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 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解析】A 根据原文可知,“气候正义” 并不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也不是非政府组织“提出”的。B 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简单地归纳为“限制排放的 问题” ,表述不当 ,属于以偏概全。 C“为后

12、代设定义务”表述不当,原文第 3 段结尾说“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可见该项错误。【答案】D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 ,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 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解析】C“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的说法错误。文章在阐述代际公平时,是立足于当代的,这从原文“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

13、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可看出,而选项却说成“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犯了混淆时态的错误,因而不正确。【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 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 ,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 生态赤字”。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解析】B 表述绝对化。即使 “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未来也会有多种可能,所以“后代需

14、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的说法错误。【答案】B三、(2017 年全国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 无处 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 ,不让“ 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 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 ;另一方

15、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 ,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 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 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 ,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

16、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 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 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 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

17、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 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 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 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 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解析】A“就不会留下 乡痛” 的说法过于绝对。B 原文第 2 段中“至于哪些

18、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综合甄选”,说明乡村记忆要有选择地保留,而非“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D 偷换概念。根据原文第 4 段的表述可知,活化乡村记忆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而不是“ 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的表述也不对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使乡村记忆成为配套设施,而原文第 4 段中的“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产业等”,意思是“ 教育、医疗、商业、娱乐 休闲产业等”作为乡村记忆的配套 设施。【答案】C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

19、必要性和可行性。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 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 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 记忆密切相关 ,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解析】C 无中生有。由原文第 2 段可知,“ 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说法错误。【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 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 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

20、民的文化需求。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 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解析】B 曲解文意。由原文第 3 段可知,游子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 ,并不能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但可以说明故乡已经留住并呵护了乡村记忆。【答案】B四、(2016 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人们常说“小说是 讲故事的艺术” ,但故事不等于小 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 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

21、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 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 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 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

22、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 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 ,当他晚年坐在火炉 边给孩子们讲述 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

23、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 说家呈现人生 ,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 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 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 耍弄蹩脚花招的人” ,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

24、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 ,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C.17 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 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解析】A

25、项,根据选文第 1 段关于故事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之间的区别的论述可知,本项表述正确。 C 项,由选文第 2段“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 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17 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和“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可知 ,该项表述正确。D 项,由选文第 3 段“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 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可知,本项表述正确。B 项,由选文第 2 段开头的“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

26、明显”可知 ,二者的差异主要在于“ 流传形式”,而并没有什么“本 质区别”,故本项“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的说法不正确。此外,由选文第 1 段“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可知,小说也可以是虚构的故事,而不仅仅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还有,选项将 “通常”一词删除,也使表述不够严密。故本项不正确。【答案】B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 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

27、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 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解析】A 项,由选文第 3 段关于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的论述可知,本项符合原文意思。B 项,根据选文第 3 段“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可知,本项符合原文意思。D 项,由选文第 4

28、 段结尾的“ 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可知 ,本项符合原文意思。C 项,根据选文第 4 段“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 家会 调整讲故事的方式 ,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可知,“ 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的是“小说家 ”而不是选项中所说的“人们”。此外,“ 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的说法在原文中也缺乏依据。故本项不符合原文意思。【答案

29、】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 ,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 ,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解析】A 项,由选文第 1、2 段可知 ,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并无明显区别,“经历和见

30、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二者的差异在于流传形式:讲故事的人通过“讲述” 的方式 “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 ,而小说家则通常通过“记录”的方式,“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由此可见,讲故事的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并进行加工整理,就创作了一种早期的小说,而这些人也就是小说家。故本 项正确。 C 项,由选文第 4 段“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可知,小说家“不好好讲故事” 已成 为当 时的写作潮流;而由“ 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可知,契诃夫不赞成这种做法。故本项正确。D 项,由选文第 4 段“ 现代小说的繁

31、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和“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可知,本项的推断正确。B 项,由选文第 3 段“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和第 4 段“ 小说家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可知,本项中“ 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的说法错误。故本 项不正确。【答案】B五、(2016 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32、。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 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 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 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 缩短二三千年 ,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 发现,将商人亲手 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 1917 年王国 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 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

33、存在的。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 ,那么司马迁在史记 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

34、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5 年王国 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 ,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 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 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 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 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

35、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 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 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 稳妥的角度出发,胡

36、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D.1917 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解析】A 项,根据选文第 1 段对殷墟甲骨文的介绍可知,本项表述正确。B 项,选文第 2 段讲,在殷墟甲骨文被发现之前,“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而“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 显然是被改造 过的”,故本项正确。C 项,根据选文第 2 段可知,由于缺乏真正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 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而“诗三百篇”即诗经,收录了从

37、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多篇,故本项表述正确。 D 项,由选 文第 2 段可知,“1917 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 只是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殷王世系“ 是基本可靠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而本项中“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夸大了范围,故表述不正确。【答案】D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C.王国维的“ 二重证据法” 让中国

38、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 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解析】A 项,根据选文第 3 段首尾二句可知,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曾有一些历史学家对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有过怀疑,但甲骨文的发现增强了它们的可靠性。故本项表述符合原文意思。C 项,根据选文第 4 段“1925 年王国维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以及上文有关古典( 历史)文献可靠性的论述可知,本项表述符合原文意思。D 项,由选文第 5 段

39、“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等论述可知,本项表述符合原文意思。B 项,根据选文第 4 段可知,“ 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的说法以偏概全,过于绝对;且古史辨派无情批判的也只是“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而非整个“旧史学” 。故本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 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C

40、.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 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解析】A 项,由选文第 2 段“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和胡适的主张 可知,本项的说法正确。B 项,由选文第 3 段可知,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 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只是目前还缺乏地下出土的新材料的证实。故本项正确。 C 项,根据

41、选文第 4 段可知 ,历史语言研究所发掘殷墟“ 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但随着“五四运动”给历史学界带来的两大变化,特别是受王国维“二重证据法” 的影响,“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这里的“新材料”显然不仅仅指甲骨。因此,“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故本项说法正确。D 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错。由选文第 5 段可知,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主要以说文为凭依;北宋以来,随着金石学的发展,人们便用金文等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虽然后来甲骨文的发现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

42、而说文的权威性也受到了冲击,但我们不能说之前的探究就没有凭依。【答案】D六、(2016 年全国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文学中有历史。当今 历史学家大都 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 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 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来说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

43、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 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 传说还 会不断产生 ,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 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 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 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 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 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 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 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

44、了。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 个死结直到“五四” 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 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 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

45、为最明显的例子。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 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 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 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 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

46、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 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 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 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 ,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解析】A 项,根据选文第 1 段“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可知,本项表述正确。B 项,根据选文第 1 段“但在五四 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

47、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可知,本项表述正确。D 项,由选文第 2 段“ 隋书 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和第 3 段“ 王国维用 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可知,本项表述正确。 C 项,由选文第 2 段“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 ,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可知,那些疑古过分的人甚至连“ 尧、舜、禹”的真实性也怀疑,其原因是这些人对古史材料没有充分处理。所以从 逻辑上分析,王国维表达的意思是,如果充分处理古史材料,那么这些疑古的人可能就不会再怀疑“尧、舜、禹”的真实性,而非不再

48、“疑古” 。故 C项“有些 历 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 疑古” 的表述不正确。【答案】C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 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 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解析】A 项,由选文第 3 段“历史是讲真实

49、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可知,本项符合文意。B 项,由选文第 3 段“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 ,是直小说之祖耳 ,将其改列于子部小 说家类” 可知,本项符合文意。C 项,根据选文第 3 段关于解开山海经归历史还是归小说这个“死结” 的两种途径的论述及其相应的例证可知,本项符合原文意思。 D 项,由选文第 4 段“至于 纯粹的文 艺 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可知,作者认为是可以从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