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计风险与防范研究 摘要 审计是一个高风险、高社会责任的行业。在我国当前的审计情形下,审计行业慢慢感应到了审计风险的压力,研究审计风险及其节制法子已经成为一个很是主要的课题。 而 我国产生审计风险主要是 CPA 普遍职业道德下降,专业能力不强, 审计制度 ,审计的环境因素 及 审计方法的局限性 , 客观经济活动的复杂性 ,审计法制建设 所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和 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局限性 。 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下 本文通过 审计风险产生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同时结合中外审计风险的研究状况作为文章的开端。首先是审计风险的理论基础 的介绍 ,接着用“银广夏”和“琼民源”两个案例来分析所
2、存在的审计风险及对其解读,并根据前面提到的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传统和现代审计风险的模型的不同,进行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良 。文章最后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谈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关键词 审计风险 风险模型 民间审计 风险防范 Audit risk and prevention research Audit is a high-risk high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industry of Chinas present audit cases, audit industry sensed audit risk slowly, the audit risk
3、 and its pressure has become a very moderation way is the main task and our country produce audit risk is mainly CPA common ethical drop, professional ability is not strong, auditing system, audit environment factor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audit method, the complexity of the objective economic ac
4、tivities, audit legal construction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insufficiency, and the auditees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is research the limitations of audit ris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background, and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in combinatio
5、n with the research status of sino-foreign audit risk as the beginning of articles. Firs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auditing risk with the introduction, then “Yin An Xia” and “Joan Min Yuan” two existing case to analysis the audit risk and its interpret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audit mentioned t
6、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nd through the audit risk model of audit risk model is different, the improved finally from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pects to talk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audit risk. 目录 1.绪论 1.1 审计风险产生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中外审计风险的研究状况 2审计风险的理论基础 2.1 研究审计风险
7、的内容 2.2 审 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2.2.1 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 2.2.2 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 2.3 审计风险所产生的影响 2.3.1 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及职业道德水平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2.3.2 审计方法本身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2.3.3 电算化审计的研究发展相对滞后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3根据相关材料中的案例来分析所存在的审计风险及对其解读 3.1 从“银广夏”失败的的案例中对审计风险进行解读 3.2“琼民源”的审计风险案例分析 4审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 国内审计风险存在 的问题 4.1.1 CPA 普遍职业道德下降,专业能力不强 4.1.2 审计 制度存在的 问题 4
8、.1.3 审计的环境因素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4.1.4 内部审计的其它问题 (一) 审计 中 技术手段 存在的问题 (二) 独立性缺失 所 造成 的 风险 4.2 国外审计风险存在的问题 5企业审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的策略 5.1 审计风险模型 5.1.1 审计风险模型的概念 5.1.2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 5.1.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5.1.4 审计风险 模型的改良 5.2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5.2.1 从客观方面进行的防范与控制 5.2.2 从主观方面进行的审计风险防范于控制 前言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9 号 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中对审计风险定义为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
9、重大错误或漏报 ,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这里对审计风险的阐述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 ,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 ,即已经证实的会计报表实际上并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 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 ,或以被审计单位或审查范围中显示的特征表明其中存在着重要错误而未被注册会计师察觉的可能性 。 二是注册会计师认为的错误的会计报表 ,但实际上是公允的。它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由于审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 ,审计所面临的任务日趋艰巨 ,审计也需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这些原因的存在决定了审计过程中存在审计风险。这在客
10、观上要求注册会计师注意风险存在的可能性 ,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风险和控制风险。 可自 20 世纪 6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经营背景和社会法律环境的变化 ,以及经济生 活对审计意见依赖程度的扩大 ,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人员不断陷入诉讼案件中 ,受到沉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审计风险无时不在 ,无处不有 ,而且愈演愈烈。但是 ,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通过审计理论研究 ,提高审计质量 ,把风险降低至社会可接受的水平 ,会计师事务所依然可以焕发旺盛的生命力。 本文旨在通过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深刻的分析,并建立审计风险模型,进而来控制及防范审计风险。上市公司舞弊案件及注册会计师失败案件
11、的不断曝光,作为连接 投资者与筹资者桥梁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也面临着严重的信用危机,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一度陷入低谷,国内 出现了“银广夏”和“琼民源”等等的案例。国外也出现了 财务舞弊案例。一时间注册会计师成了“作假帐”的代名词,成了上市公司的帮凶。 因此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成为已成为我们的重要的使命之一。 正文 1.绪论 1.1 审计风险产生的背景 在安然、世通等案件中,注册会计师由于未及时发现并披露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重大舞弊,公众对注册会计师信用产生了普遍怀疑。在加强会计监管、严厉打击公司财务造假呼声高涨的背景下,美国国会于 2002 年 7 月 25 日通过了对会计职业界影响重大的公司改革
12、法案,从而打破了会计职业界自律模 式,代之以政府监督下独立监管为主的模式。从此,公认审计准则、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职业道德准则、独立性准则以及其他与审计报告相关的准则由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监督下的 “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 ”负责制定,这意味着 AICPA 正在逐步失去审计准则制定权。如何制定审计准则往往关系到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因此,该法案的通过给会计职业界本身带来了巨大压力。 另一方面,财务报告舞弊的经济后果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仅世通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一案就导致近 1200 亿美元的市值损失,近 1000 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其破产总额超过 1000 亿美元,再度刷新了美国历史上
13、的破产规模记录。面对严重的经济后果,公众强烈希望注册会计师能在财务报告审计中及时发现和揭露舞弊。 在上述环境下,作为会计职业界为恢复公众信心的诸多努力之一, AICPA 下属审计准则委员会于 2002 年 10 月 15 日发布审计准则第 99 号 考虑财务报告中的舞弊,全面取代 1997 年颁布的反舞弊准则 SAS NO.82.AICPA 主席柏瑞。 C.梅勒肯指出: “ 新准则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程序产生实质性指导意义,增强了注册会计师发现和揭露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审 计是一个高风险、高社会责任的行业。在我国当前的审计情形下,审计行业慢慢感应感染到了审计风险的
14、压力,研究审计风险及其节制法子已经成为一个很是主要的课题。审计是一个高风险、高社会责任的行业。跟着审计情形的转变,我国自力审计行业慢慢感应感染到了审计风险的压力。 与此同时 审计范围 也在不断的 拓展 , 审计范围的扩大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财务审计,不仅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和运作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而且还要就企业未来持续经营能力作出报告。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不确定性很大,风险很高,审计人员作出正确的审计结论难度增加 , 审 计 责 任的扩大和期望差距的存在 也 增加了审计风险 而近些年来 涉及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与西方国家的审计职业界相似,中国的审计职业界也将
15、面临 “ 诉讼爆炸 ” 的挑战。面临这些问题及入世带来的机缘和挑战,正视和提防审计风险已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当务之急。 1.3 中外审计风险的研究状况 我国自 1980年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以来,对审计风险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这样一个过程,特别是近几年对与审计风险有关问题的研究呈上升趋势 我国产生审计风险主要由 审计方法的局限性 , 审计人员素质低 , 客观经济活动的复杂 性 , 审计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局限性 。 为了有效地规避审计所产生的风险,每个审计人员都要树立审计风险意识,注重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理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改进审计方
16、法,规范审计程序,监督与评价共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在审计方法上,积极引进目前最先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的审计模式,以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为出发点,以保证审计质量为基础,统筹运用各种测试方法,综合各种审计证据。 德国的内部审计是风险导向型的典型代表。由于其内部的范围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为了保证有限的审计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内部审计是根据企业内各领域发生风险的概率大小来确定审计对象、内容和时间的。而且,内审部门还要对审计项目的风险水平与审计投入产出进行分析,力求在确保控制企业主要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内部审计的经济效益性。同时,德国的内部审计执行的是一种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为一体的全过程
17、审计。 2审计风险的理论基础 2.1 研究审计风险的内容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 1996 年底公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9 号 -内部控制和审计风 险中对审计风险定义为: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这里对审计风险的阐述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即已经证实的会计报表实际上并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或以被审计单位或审查范围中显示的特征表明其中存在着重要错误而未被注
18、册会计师察觉的可能性;二是注册会计师认为的错误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是公允的。它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可见,我国独立 审计准则对审计风险的定义与国际审计准则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是基本相同的。由于审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审计所面临的任务日趋艰巨;审计也需支持成本效益原则。这些原因的存在决定了审计过程中存在审计风险。这在客观上要求注册会计师注意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风险和控制风险。 对于审计风险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结论并不完全一致。 这里对审计风险的阐述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 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却是错误
19、的,即已经证实的会计报表实际上并未按照会计准 则的要求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或以被审计单位或审查范围中显示的特征表明其中存在着重要错误而未被注册会计师察觉的可能性;二是注册会计师认为的错误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是公允的。它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可见,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对审计风险的定义与国际审计准则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是基本相同的。由于审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审计所面临的任务日趋艰巨;审计也需支持成本效益原则。这些原因的存在决定了审计过程中存在审计风险。这在客观上要求注册会计师注意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措施 尽量避免风险和控制风险。 2.2 审计风
20、险产生的原因 2.2.1 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 1.纵观审计工作中的各项风险,其产生的原因 之 一是对被审单位情况了解不够,如被审单位经营环境、生产过程、机构设置、产品经销、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内审作用和领导成员的素质,违纪违法行为的历史,资产来源渠道等情况不明势必会 发表错误审计意见,导致风险发生。 2.随着 法律环境不断变化。 法律法规不成熟和繁多引起的审计风险。在经济成份由单一向多元转变过程中,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中,我国的法律法规还在变革中,且很多法律法规不能一步到 位,多数是逐步修订完善,有的甚至在特殊情况下,所做出的 专题 性过渡性和暂时性条文,形式上有通知。 而 法律在赋予审
21、计 人员 专门的鉴证权力的同时,也 要其 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因发生 了 违约、失察等行为 并从 而提供了虚假的审计信息,并因此损害了国家、委托人、受托人或其他第三者的利益,那么上述任何一方都可以依照法律 规定 追究 注册会计师 的法律责任。 3.审计范围的拓展。审计范围的扩大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财务审计,不仅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和运作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还要就企业未来持续经营能力作出报告。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不确定性很大,风险很高,审计人员作出正确的审计结论难度增加。 4.审计责任的扩大和期望差距的存在增加了审计风险。所谓期望差距是指审计职业界对本身的认识与社会公
22、众对审计职业界认识上的差距。长期以来,审计职业界一直认为,只要按照审计准则去执行审计业务就是履行了其应尽的职责,并把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区分开来,认为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不仅仅是审计人员依据审计准则就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提出审计意见,而且还要求审计人员能够查出被审计单位的所有舞弊和错误。审计职业界和社会公众对于审计责任的理解不同产生了期望差距,这主要表现在对检查舞弊责任的认识上。 2.2.2 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
23、原因 1.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监控不严。我国颁布实施的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符合独立审计准则要求的基本规范,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规范审计行为的基本准则。如果事务所未能认真贯彻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势必造成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混乱,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承接、人员委派、业务约定书签订、审计计划编写的不当;造成审计外勤工作、审计过程中的 取证、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和复核等工作出现严重错误和遗漏,审计风险随之 发生。 2.是民间审计人员对审计报告的使用对象了解不全面。民间审计是一项服务业,是通过开展审计业务向审计委托人提供审计信息实
24、现其价值的,因此民间审计组织往往会 就业 务范围所涉及的内容,向审计委托人提供审计信息。事实上,因为审计是一种特殊行业,表面上看审计委托人是审计信息的唯一使用者,实际上是一个与审计信息表述有经济利害关系的一个社会群体。因为没有认识到不确定性的使用者,就使得审计人员对自己提供的信息利用价 值缺乏全面了解,因而做出只要如此就行的唯一业务目标,而这种判断和结论就会使潜在的风险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同时由于委托人与使用信息的社会群体之间目标不一致还会引起审计责任的扩大化。 3.审计人员 经验 和能力的有限性。审计是一个需要运用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的职业。审计人员判断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审计人员从业质量,审计
25、人员采用何种审计方法,搜集多少证据,提出怎样的意见都直接依赖审计人员的经 验和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不仅需要各种专业知识,还需要有 实务 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可审计经验又是有限的,即使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也会有误断的时候。 4.是审计人员执业素质不高造成的风险问题。审计问题归根结底是审计业务质量问题,而决定业务质量的根本是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济的千差万别,经济环境的变化莫测,各种法律法规制度的不断发展及审计对象越来越先进的技术手段 ;对审计人员的执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执业人员素质却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导致审计风险的加大。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带来的风
26、险,这一点我们仍然从有关统计数据中得到证实, 1997 年 8 月至 1998 年底,全国范围开展的 注会 行业清理整顿中,全国撤销事务所 360 家,注销 220 家,对 1181 家事务所分别给予处罚,占全国事务所总数42.6,撤销分支机构 1474 家,占全 国分支机构的 48,处罚的注会和待核实处理总人数占全国注会 21.8,被处罚和撤消的机构及人员中大多数是由于审行人员的职业道德引起的,有的审计人员虽专业知识渊博,实践经验丰富,但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为民服务的观念淡漠,为己利益思想加强,出具假资本验资报告,假变更增资报告,假会计报表,最终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 2.3 审计风险所产生的
27、影响 2.3.1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及职业道德水平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一) 人员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 审计能力的相对有限,使审计所能完成任务的能力难以达到社会的全部期望,或者使社会 与审计职业界对审计的内容和要求不一致,这种状况常常使人们卷入不愉 快的责任诉讼纠纷。因此审计能满足社会需求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审计能力与社会公众的需求之间总存在一个 “ 期望差 ” 。 计作为经济监督部门,审计人员有责任计划自己的审查工作,以查出可能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差错行为,同时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应运用应有的技术和职业关注。可见,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关注对审计的结论相当重要,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要
28、求审计人员是高层次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必须具有扎实 的会计、审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审计人员并不是人人能够达到上述要求,这也不可避免地会限制审计工作的开展,影响审计质量,特别是在我国,注册会计师数量奇缺,即使拥有注册会计师证书的人,很大一部分在年龄和知识结构方面都较不合理,实施工作责任心往往力不从心。而且,我国民间审计组织大多有一个挂靠单位,独立性较差,工作责任心就可想而知了。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是审计人员在履行审计职责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如果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疑点,未进行
29、扩大范围的审查,就 是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如判断的失误、遗漏了重要的审计程序、采用不恰当的审计方法等,将直接导致审计风险产生。 ( 二 )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关注状况 民间审计是一种专门技术服务,审计人员有责任计划自己的审查工作,以查出可能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差错行为,同时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应运用应有的技术和职业关注。可见,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关注对审计的结论相当重要。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要求审计人员是高层次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必须具有扎实的会计 、审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但是,
30、由于种种因素,审计人员并不是人人能够达到上述要求,这也不可避免地会限制审计工作的开展,影响审计质量。特别是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水平参差不齐,很大一部分在年龄和知识结构方面都不是很合理,实施工作责任心往往力不从心。 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是审计人员在履行审计职责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如果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疑点,未进行扩大范围的审查,就是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如判断的失误、遗漏了重要的审计程序、采用不恰当的审计方法等,直 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2.3.2 审计方法本身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抽样审计方法和分析性复核方法的应用。这种审计模式存在的缺陷是只关注重点的差错风
31、险,而对舞弊风险、财务风险或经营风险则关注的少。因为抽样审计方法是根据总体中的一部分样本的特性来推断总体的特性,而样本的特性与总体的特性或多或少有一点误差,这种误差可以控制,但一般难以消除。即审计人员要承担一定程度的作出错误审计结论的风险。即使是详细审计,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管理人员道德品质等因素,仍存在审计结果与客观实际不一致的情 况。另外,现行审计模式还是建立在制度基础审计之上的,尚未有完整的方法体系来防范和化解因舞弊、财务困境或经营失败而导致的审计风险。在抽样审计中,审计人员不可能完全肯定把握所抽取的样本总有差错存在的可能性。这种审计方法模式滞后,使审计风险控制因素考虑较少,审计风险水平
32、较高。 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允许存在一定审计风险为必要前提,并且抽样审计方法和分析性复核方法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因而审查的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误差。审计职业发展到今天,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 会使边际收益下降,为了维持应有的边际收益,审计职业界就必须追求审计效率和效果的平衡,即在保持各项具体审计活动必要效果的同时,努力追求最高的审计效率。于是,必须把审计的力量重点放在各个重要组成项目上,放弃一些审计人员认为不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也愿意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抽取全部业务的一部分来进行审查。虽然抽样理论已研究很深,但具体应用到审计中来,
33、审计人员还是没有十分把握所抽取的样本就能代表整体,主观的结论与客观的事实之间的偏离总是存在的。 2.3.3 电算化审计的研究发展相对滞后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一)对 审计内容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监督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由于电算化的特点,审计内容却发生了变化。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如果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法处理所有的有关会计事项,错误的结果将是不堪想象的。系统就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被装入非法的舞弊程序,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因此,系统的处理是否合法、安全、可靠,都与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有直接关
34、系。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的内容要增加对计算 机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 当一个系统已经完成并投用后,再对它进行改进,比在系统设计、开发阶段进行困难得多,费用昂贵得多。因此,除了要对投用后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事后审计外,在系统的设计、开发阶段,还应有审计人员参与进行事前和事中的审计。在系统设计开发的各个阶段要注意审查和考核下列问题 : 一是系统的功能是否恰当、完备、能否满足用户核算和管理的要求 ; 二是系统的数据流程、处理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制度、法规、法令和财经纪律的要求 ; 三是系统是否建立了恰当的程序控制,以防止或及时发现无意的差错或有意的舞 弊 ; 四是系
35、统是否保留了充分的审计线索,能否为日后顺利开发审计提供必需的条件 ; 五是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能否为系统日后安全可靠地运行,开发控制。审计人员应参与系统的调试、检测和验收,尽可能及时地发现系统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 二 )对审计技术的影响 在手工会计的条件下,审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审查一班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所有这些审查工作都是由人工执行的。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对象变化了。电算化会计 特点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和审计的技术都是 有相应的改变。 由于信息处理的电算化和信息存储的电磁化,如果电算化会计系统没有全部打印输出纸质的帐
36、表文件,磁性介质上的会计资料是肉眼所不能识别的,审计人员只能利用计算机对它们进行审查。即使系统的全部帐表都是硬拷贝,利用计算机比手工可以更迅速。更有效地完成审阅、核对、分析、比较等各项审查工作。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要对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进行审查,也要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计算机系统功能的审查,必须运用计算机,让计算机执行各种操作和处理,也就是利用计算机开展审计。此项审查是不能离开计算机仅由人 工来完成的。 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与传统手工会计系统相比,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必须采用新的审计方法才能适应这种变化。例如,传统的手工记账一般可以从字迹上辨认出登记人,
37、从而明确责任。但是,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计算机只能提供统一模式的输出资料,没有记录人的笔迹,无法从记录上辨认登记人,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对电算化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价。而且审计人员应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把计算机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并要不断的积累经验,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开发出既规范又具有充 分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功能的审计软件。 (三)对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影响 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审计人员标准、现场审计标准、审计报告标准、职业道德规范、审计效果衡量标准、财务审计准则和经济效益审计准则等。 会计信息化的出现使会计处理工作在信息存
38、贮介质和存取方式、信息处理流程、处理方式、内部控制方式及组织的机构设置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审计环境也产生了很大变化。 由于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内容以及审计技术手段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手工审计中所制定的审计标准与审计准则也就 很难适用。但在电算化会计这样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所出现的新情况和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又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新审计标准和准则。在国外,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 1984年发布的计算机处理对检查财务报表的影响,国际会计师协会 l984年公布的国际审计准则 15 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国际审计准则 16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等,都是对电算化会计系统下的审计所发布的一系列文件。而在我国,电算化审计人员培训考核标准、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审计准则及其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审计应用软件标准等等都有待建立。现如今的计算机审计 标准和准则 远远不能够满足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要求 。 (四)对审计人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