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题库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Ⅰ)----证明平行与垂直.doc

上传人:滴答 文档编号:1281216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复习题库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Ⅰ)----证明平行与垂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 -证明 平行与垂直 一、选择题 1若直线 l1, 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a (2,4, 4), b ( 6,9,6),则 ( ) A l1 l2 B l1 l2 C l1与 l2相交但不垂直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 B 2直线 l1, l2相互垂直,则下列向量可能是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是 ( ) A s1 (1,1,2), s2 (2, 1,0) B s1 (0,1, 1), s2 (2,0,0) C s1 (1,1,1), s2 (2,2, 2) D s1 (1, 1,1), s2 ( 2,2, 2) 解析 两直线垂直,其方向向量垂直,只有选项 B 中的两个向量

2、垂直 答案 B 3已知 a 1, 32, 52 , b 3, , 152 满足 ab ,则 等于 ( ) A.23 B.92 C 92 D 23 解析 由 1 3 32 52 152,可知 92. 答案 B 4若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为 a,平面 的法向量为 n,能使 l 的是 ( ) A a (1,0,0), n ( 2,0,0) B a (1,3,5), n (1,0,1) C a (0,2,1), n ( 1,0, 1) D a (1, 1,3), n (0,3,1) 解析 若 l ,则 an 0. 而 A 中 an 2, B 中 an 1 5 6, C 中 an 1,只有 D 选项中 a

3、n 3 3 0. 答案 D 5若平面 , 平行,则下面可以是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是 ( ) A n1 (1,2,3), n2 ( 3,2,1) B n1 (1,2,2), n2 ( 2,2,1) C n1 (1,1,1), n2 ( 2,2,1) D n1 (1,1,1), n2 ( 2, 2, 2) 解析 两个平面平行时其法向量也平行,检验知正确选项为 D. 答案 D 6已知 a (2, 1,3), b ( 1,4, 2), c (7,5, ),若 a, b, c 三向量共面,则实数 等于 ( ) A.627 B.637 C.607 D.657 解析 由题意得 c ta b (2t , t

4、4 , 3t 2 ), 7 2t 5 t 4 , 3t 2 t 337 177 657. 答案 D 7已知平面 内有一个点 A(2, 1,2),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3,1,2),则下列点 P 中,在平面 内的是 ( ) A (1, 1,1) B. 1, 3, 32 C. 1, 3, 32 D. 1, 3, 32 解析 对于选项 A, PA (1,0,1),则 PA n (1,0,1)(3,1,2) 50 ,故排除 A;对于选项 B, PA 1, 4, 12 ,则 PA n 1, 4, 12 (3,1,2) 0,验证可知 C、 D 均不满足 PA n 0. 答案 B 二、填空题 8两不重合直

5、线 l1和 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v1 (1,0, 1), v2 ( 2,0,2),则l1与 l2的位置关系是 _ 解析 v2 2v1, v1v 2. 答案 平行 9平面 的一个法 向量 n (0,1, 1),如果直线 l 平面 ,则直线 l 的单位方向向量是 s _. 解析 直线 l 的方向向量平行于平面 的法向量,故直线 l 的单位方向向量是 s 0, 22 , 22 . 答案 0, 22 , 22 10已知点 A, B, C 平面 ,点 P ,则 AP AB 0,且 AP AC 0 是 AP BC 0 的 _ 解析 由 AP AB 0AP AC 0,得 AP( AB AC) 0, 即 A

6、P CB 0,亦即 AP BC 0, 反之,若 AP BC 0, 则 AP( AC AB) 0 AP AB AP AC,未必等于 0. 答案 充分不必要条件 11已知 AB (2,2,1), AC (4,5,3),则平面 ABC 的单位法向量是 _ 解析 设平面 ABC 的法向量 n (x, y, z) 则 AB n 0,AC n 0,即 2x 2y z 0,4x 5y 3z 0. 令 z 1,得 x 12,y 1, n 12, 1, 1 , 平面 ABC 的单位法向量为 n|n| 13, 23, 23 . 答案 13, 23, 23 12已知 AB (1,5, 2), BC (3,1, z)

7、,若 AB BC , BP (x 1, y, 3),且BP 平面 ABC,则实数 x, y, z 分别为 _ 解析 由题知: BP AB , BP BC . 所以 AB BC 0,BP AB 0,BP BC 0,即 13 51 0,x 1 5y 0, y 3z 0.解得 x 407 , y 157 , z 4. 答案 407 , 157 , 4 三、解答题 13已知: a (x,4,1), b ( 2, y, 1), c (3, 2, z), ab , bc ,求: a, b, c. 解析 因为 ab ,所以 x 2 4y 1 1, 解得 x 2, y 4, 这时 a (2,4,1), b (

8、 2, 4, 1) 又因为 bc , 所以 bc 0,即 6 8 z 0, 解得 z 2,于是 c (3, 2,2) 14.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 M、 N 分别是 C1C、 B1C1的中点求证:MN 平面 A1BD. 证 明 法一 如图所示 ,以 D 为原点, DA、 DC、 DD1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 y 轴、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1, 则 M 0, 1, 12 , N 12, 1, 1 , D(0,0,0), A1(1,0,1), B(1,1,0), 于是 MN 12, 0, 12 , 设平面 A1BD 的法向量是 n (x, y,

9、z) 则 n DA1 0,且 n DB 0,得 x z 0,x y 0. 取 x 1,得 y 1, z 1. n (1, 1, 1) 又 MN n 12, 0, 12 (1 , 1, 1) 0, MN n,又 MN平面 A1BD, MN 平面 A1BD. 法二 MN C1N C1M 12C1B1 12C1C 12(D1A1 D1D) 12DA1, MN DA1,又 MN 与 DA1不共线, MN DA1, 又 MN平面 A1BD, A1D 平面 A1BD, MN 平面 A1BD. 15如图,已知 ABCDA1B1C1D1是棱长为 3 的正方体,点 E 在 AA1上,点 F 在 CC1上,且 A

10、E FC1 1. (1)求证: E, B, F, D1四点共面; (2)若点 G 在 BC 上, BG 23,点 M 在 BB1上, GM BF,垂足为 H,求证: EM 面BCC1B1. 证明 (1)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 BE (3,0,1), BF (0,3,2), BD1 (3,3,3) 所以 BD1 BE BF, 故 BD1、 BE、 BF共面 又它们有公共点 B, 所以 E、 B、 F、 D1四点共面 (2)如图,设 M(0,0, z), 则 GM 0, 23, z ,而 BF (0,3,2), 由题设得 GM BF 233 z2 0,得 z 1. 因为 M(0,0,1), E(

11、3,0,1),所以 ME (3,0,0) 又 BB1 (0,0,3), BC (0,3,0), 所以 ME BB1 0, ME BC 0, 从 而 ME BB1, ME BC. 又 BB1 BC B, 故 ME 平面 BCC1B1. 16如图所示,已知正方形 ABCD 和矩形 AC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 AB 2,AF 1, M 是线段 EF 的中点 求证: (1)AM 平面 BDE; (2)AM 平面 BDF. 证明 (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AC BD N,连接 NE. 则点 N、 E 的坐标分别为 22 ,22 , 0 、 (0,0,1) NE 22 , 22 , 1 . 又点 A、 M 的坐标分别是 ( 2, 2, 0)、 22 , 22 , 1 AM 22 , 22 , 1 . NE AM且 NE 与 AM 不共线 NE AM. 又 NE 平面 BDE, AM平面 BDE, AM 平面 BDE. (2)由 (1)知 AM 22 , 22 , 1 , D( 2, 0,0), F( 2, 2, 1), DF (0, 2, 1) AM DF 0, AM DF. 同理 AM BF. 又 DFBF F, AM 平面 BD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