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障碍与心血管疾病心内三科 杨帆医学模式与诊疗观转变 上世纪70年代前: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为主;以疾病为中心诊疗观为主 上世纪80年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诊疗观为主。 本世纪初以来:环境、社会、心理、生物、工程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诊疗观向以病人为中心诊疗观转变。 心内科就诊的患者中大量存在有或同时有精神心理问题,由于传统的单纯医学模式,常忽视精神心理因素,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成为目前心血管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必须面对又迫切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临床医生对精神心理卫生知识的了解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临床中遇到的此类问题难以运用有 的 预。我国心血管病患者
2、精神心理问题现状 1 心 科就诊患者中常 有精神 :2005年在 10 、三 医 的心血管内科 诊,对 就诊的3260 患者的 显 , 42 5 , 7 1 , 中在心病患者中和 为9 2 和458 ,血患者中为4 9 和47 2 ; currency1显 ,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中,127 “诊心血管疾病,精神 明显;27 7 为心血管病患者fi存在精神 。 2 fl有 质性心 疾病, 有精神 :有在心 科就诊的患者,有明 疾病,精神 明显。同时,有”心血管病患者存在 。 在对1 083 诊为心病的 患者的 显 , 79 , 28 3 。 在因 的患者中, 常或常的患者1040 , 中大患者的心
3、 主 难以用 质性疾病解, 患者中15 诊为 障碍,27 诊为 。心理因素和心血管病关系及有关机制 、心病 1、 因素 :1978年 国学者 A性 心病的 的 因素; 2004年 心 病学会ESC : 心病 因素。 2、为心 、心 病因素: 18%44%心 作因 障碍 和 ;1 3的心 病 生与 或精神 有。心理因素和心血管病关系及有关机制 、心 常 1、 能性心 常:心理因素 、 、性 以 和 种心 常。 持 者 搏增加2倍以上, 95%为 ,60%为 上 ;25%为 或多源性。 150 质性心 病心 常者中A 69.3%。 73 3年作史性颤患者与 和度神质密切”; 主要通交感神活的中介机制心理因素和心血管病关系及有关机制 、心 常 2、 质性心 病心 常: 72359人随访12年,心病死亡或SCD者为 量表者,非死性心 患者; Joska 量表 测植入心 自除颤 ICD 的患者42 ,中度以上的愤怒、 作严重 性心 常和休克, 中扭转 和颤,比心理因素患者增加5倍以上。 心理因素或心 常机制: QTc间期延长;QT离散度QTd 增加;跨膜复极离散度TDR 增大;中心 升;血清儿茶酚胺浓度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