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 企业竞争 力的秘密武器 Six Sigma 简介质量质量 管理管理 活动的发展历程活动的发展历程 统计质量管理 -1940年 代 实验设计( DOE) 目标 管理 -1950年 代 零缺陷 -1960年 代 全 面 质量控制 -1970年 代 全 面 质量管理 -1980年 代 授予美国国家质量奖 以统计辅助管理 Six Sigma -1990年 代 六西格玛( Six Sigma) 来源( 1/5) “ 六西格玛( Six Sigma) ” 于 1987年起源于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 摩托罗拉( Motorola) 公司是保罗 V 盖尔温( Paul V Galvin ) 在 1929年
2、创建的。今天,摩托罗拉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产电子设备和电子零部件的大型公司,年营业额超过 300亿美元,员工近 13万人。 1956年罗伯特 W 盖尔温( Robert W Galvin ) 继其父成为公司总裁,并于 1964年成为首席执行官( 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兼董事长。 六西格玛( Six Sigma) 来源( 2/5) 20世纪 70年代,美国工业的西格玛的水平相当于二西格玛, Cp = 0.67。 到了 20世纪 80年代,美国工业的西格玛水平前进了,相当于三西格玛水平, Cp = 1.0。而日本在 20世纪 80年代早期即已达到四西格玛水平,C
3、p = 1.33, 到 20世纪 80年代中期,日本进一步发展到五西格玛水平, Cp = 1.67。 这对于美国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故在 20世纪 80年代末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提出其著名的 “ 六西格玛管理 ” ,参见表 1-1。表中的西格玛水平是指整个工业水平处于什么西格玛的控制方式。 六西格玛( Six Sigma) 来源( 3/5)表 1-1 日本与美国工业西格玛水平的比较 摩托罗拉公司在 20世纪 70年代末 ,发现日本同类产品的质量远优于摩托罗拉。例如 ,1958年摩托罗拉通讯部门的质量水平为四西格玛水平 (相当于每百万次机会不合格数为 6210DPMO,参见表 1-2),而日本已经
4、达到五西格玛水平 (相当于每百万次机会不合格数为233 DPMO),参见表 1-2。为此,摩托罗拉领导人保罗V 盖尔温及其高层管理人员曾经专门访问日本进行调查研究,对日本的过程性能优于摩托罗拉大约一千倍的现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决定改进摩托罗拉的过程性能至六西格玛(相当于百万次机会不合格数为3.4 DPMO, 参见表 1-2)并期望在 5年内弥补他们与日本的质量差距。 六西格玛( Six Sigma) 来源( 4/5)六西格玛( Six Sigma) 来源( 5/5)表 1-2 质量水平对照表从市场营销观点出发,盖尔温先生需要利用新奇事物来吸引人们的注意,所以他很喜欢 “ 六西格玛( Six
5、Sigma) ” 这个名称,认为它听起来很像是一辆日本新型小轿车。这就是 “ 六西格玛 ” 的由来。 六西格玛( Six Sigma) 名称的由来 六西格玛( Six Sigma) 方案的提出( 1/2) 摩托罗拉的通讯部门首先于 1986年启动了其六西格玛( Six Sigma) 方案。 1987年摩托罗拉公司将这项新颖、具有远见的战略行动推广到公司的其他部门,盖尔温先生特别强调提出下列目标: 到 1989年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 10倍; 到 1991年至少改进 100倍; 到 1992年做到六西格玛( Six Sigma) 。 六西格玛( Six Sigma) 方案的提出( 2/2) “ 六西格玛质量( Six Sigma Quality) ” 是摩托罗拉命名的方案,与此同时还进行了与 “顾客完全满意 ” 密切相关的其他 4项战略行动如下: 全面减少周期时间( Cycle Time); 领导生产和制造; 增加利润; 参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