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泰伯篇第八【本篇引语】泰伯篇记述孔子对尧、舜、泰伯、周公等古代先王、先贤丰功茂德的赞仰和曾子的某些嘉言美德。孔子认为恭、慎、勇、直诸德行必须用礼来规范。关于如何驱使民众,如何防止社会动乱,如何进德修业,记载了孔子的某些主张和见解。一、子曰:“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注释】(1 )泰伯:周代始祖古公宣父的长子。(2 )三:多次的意思。(3 )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赞扬他。一、【译文】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称赞他。”【赏析】传说古公亶夫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把位传位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父死,泰伯不会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二、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