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滴答 文档编号:1299505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南阳师范学院 20XX 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完 成 人: 班 级: 学 制: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 录 摘要 (1) 0 引言 (1) 1 研究区 域概况 (1) 2 研究方法 (2) 3 研究区域的耕地人口承载现状与评价 (3) 3.1 汉中市 2000 年 -2010 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与评价 (3) 3.2 安康市 2000 年 -2010 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与评价 (4) 3.3 商洛市 2000 年 -2010 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与评价 (5) 3.4 三门峡市 2000 年 -2010 年耕地人口承

2、载状况与评价 (6) 3.5 洛阳市 2000 年 -2010 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与评价 (6) 3.6 南阳市 2000 年 -2010 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与 评价 (7) 3.7 十堰市 2000 年 -2010 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与评价 (8) 3.8 中线水源地县耕地人口承载状况与评价 (9) 4 结论与建议 (10) 4.1 结论 (11) 4.2 建议 (11) 参 考 文 献 (12) Abstract (12) 第 1 页(共 12页)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摘要 : 南水北调 工程巨大 , 其中 中线丹江口水源区涉及 6省市 40余县区 , 现选取 37个县区

3、 2000年到 2010年的 耕地承载人口 为背景数据 , 运用 ArcGIS可视化方法对水源区县域耕地人口可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 对揭示区域耕地资源的 人口承载力强度及粮食增产前景 ,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 大多 数 地区 承载人口 已超过 理论 承载人口规模;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农村劳动生产率低,粮食产量不高 ;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耕地人口承载力不高。 关键词 :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耕地面积;农村劳动生产率;人口承载力 0 引言 丹江口水库周边地区以中低山地 、 丘陵为主 , 平原和岗地所占比例较小 , 随着丹江口水库大坝加

4、高 , 库区周边 土 地将进一步减少 , 加上建设用地的迁移和重建 , 必然加重耕地减少 , 尤其是地势相对平坦 、 海拔较低地区的耕地减少。 大坝加高后淹没的多是河谷平原 、 岗地和坡度较缓的山丘坡麓 , 库区生产力较高的好田损失严重 , 库区 耕地人口承载力 将进一步 降低 。因此 , 必须对库区的 人口 可承载性进行评估 。所谓 耕地人口承载力 ,即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和一定生活水平下 , 耕地资源的生产能力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 实际上 , 它是在一定区域内的耕地生产潜力 , 与一定投入条件下可能生产的食物总量 , 与一定的人均食物消耗量的总和之比的一个动态估算 1。 1 研究区域 概况 丹

5、江口 水库枢纽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 , 丹江口以上汉江干流长约 925 。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北部以秦岭与黄河流域为界 , 东北以伏牛山与淮河流域为界 , 西南以米仓山与嘉陵江流域为界 , 东部是南阳盆地 , 南部有大巴山脉 , 集水面积 9.52万 , 涉及陕西 、 河南 、 湖北 、 甘肃 、 四川 、 重庆第 2 页(共 12页) 6省(市) 13个地(市) 49个县(市 、 区) 。 本次规划的范围确定为陕西 、湖北 、 河南 3省 7个地(市)的 42个县(市 、 区),土地总面积 8.81万 。规划范围见表 1。 表 1 规划范围表 省 地市 县(市、区)名名称 县数(个) 陕西 汉中

6、 汉台区、南郑、城固、洋县 、西乡、勉县、略阳、宁强、镇巴、留坝、佛坪 11 安康 汉滨区、 汉阴、石泉、宁陕、紫阳、 岚皋、镇坪、平利、旬阳、白河 10 商洛 商洛市、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 安、柞水 7 河南 三门峡 卢氏 1 洛阳 栾川 1 南阳 西峡、淅川、邓州市、内乡县 4 湖北 十堰 丹江口、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 县、张湾区、茅箭区 8 合计 42 该 区域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的秦巴山气候区 , 具有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 光照充足等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 2。受地形和季风影响 ,降雨时空分布 不均 , 由南向北递减 ;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730-850mm;

7、多年平均气温 12-16 ; 10 积温为 4000-5300 ; 0 积温为 5708-5726 ;年日照时数为 1500-1980h, 无霜期年均 225-255d。土壤类型以黄棕壤和黄粘土或红粘土为主。区域内地貌类型复杂 , 主地貌类型包括丘陵 、 低山 、中山和高山 , 副地貌类型为河谷平地和山间盆地 , 流域水系发达 , 河流众多 , 均属于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汉江水系 , 河流均由北向南流向丹江口水库 。 2 研究方法 对 人口承载现状 的评价 主要看各市县人口超载情况,人口超载计算方法如下: 理论承载入口量 =粮食产量 /温饱最低量或小康最低量 (粮食的温饱与小康 对我国粮食供求现状

8、的微观分析陈述中“温饱最低量 306.72 /人,小康最低量 334.74 /人”) 人口超载情况 =实际人口 -理论承载人口(人口超载情况 0,人口 处于超载状态;人口超载情况 0,人口处于未超载状态) 第 3 页(共 12页) 对各市县 2020年人口承载潜力进行计算,为各市县的 未来农村的发展提供 一定的依据。计算 方法如下 : 2020年粮食最大生产潜力 (最大粮食产量) =2010年单产 ( 2000年到2010年的 10年单产增长率 +1) 2010年耕地面积 2020年理论承载人口 =2020年最大粮食产量 /温饱最低量或小康最低量 3 研究区域的耕地人口承载现状 与评价 丹江口

9、大坝加高工程采用正常蓄水位 170m方案 : 坝体从 162m加高到176.6m, 正常蓄水位由 157m上升到 170m。 随着蓄水位的增加 , 库区周边地区耕地资源将进一步减少 。 库区各县(市 、 区)淹没耕地的面积 16587.18hm2,2010年常用耕地面积为 323000.89hm2。 以下对各个市的人口承载状况和评价仅指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涉及的地方,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 汉滨区、 汉台区、商洛市、张湾区、茅箭区不在该范围内。 3.1 汉中 市 2000年 -2010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 与评价 汉中 市 ( 南郑 、 城固 、 洋县 、 西乡 、 勉县 、 略阳 、 宁强 、

10、镇巴 、 留坝 、佛坪) 2000 年 -2010 年耕地面积 191464hm2左右 , 乡村从业人口 120 万人左右 , 农村劳动生产率 84左右 , 人均粮食 302kg 左右。 在 2010 年 ,以 人均粮食消费量为 389kg, 到 2020 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 395kg 为评价标准 3,在 2000 年 -2010 年 汉中市 人均粮食量波动下降 , 2010 年人均 314kg,远低于国家人均粮食消费量标准。 该 市在 2000 年 -2010 年 耕地面积减少,农村劳动生产率低并且在 2000年 -2010年总体降低,粮食产量不高。 表 2 汉中 市 2000年 -201

11、0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 年份 农村劳动生产率 总人口万人 理论承载人口万人 超载人口万人 温饱 小康 温饱 小康 2000 年 1.27 318 362.94 332.56 -44.94 -14.56 2001 年 1.12 318 354.25 324.59 -36.25 -6.59 2002 年 0.77 318.7 317.91 291.30 0.79 27.40 2003 年 0.68 319.6 316.88 290.36 2.72 29.24 2004 年 0.98 321.08 316.76 290.25 4.32 30.83 2005 年 0.76 323.49 315.78 2

12、89.35 7.71 34.14 2006 年 0.8 324.65 312.13 286.00 12.52 38.65 2007 年 0.64 324.92 313.69 287.43 11.23 37.49 第 4 页(共 12页) 2008 年 0.69 325.72 315.78 289.35 9.94 36.37 2009 年 0.74 326.29 316.93 290.40 9.36 35.89 2010 年 0.76 326.35 317.86 291.25 8.49 35.10 从表 2可以看出 以温饱和小康 最低量 标准该市 理论承载人口量都在不断下降。 从 2002年 -

13、2010年人口都处在超载状态。温饱标准超载 2-13万人,小康标准超载 27-38万人。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提高单产,提高耕地承 载力。 根据 2000 年 -2010 年的数据,在 2020年粮食最大生产潜力 128 万吨 ,在 2020 年 以温饱 最低量 334.74 /人 为标准 可承载人口 420 万人 ,以小康最低量为标准可承载人口 384万人 。 3.2 安康 市 2000年 -2010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 与评价 安康 市 ( 汉阴、石泉、宁陕、紫阳、岚皋 、镇坪、平利、旬阳、白河)2000 年 -2010 年耕地面积 156195hm2左

14、右,乡村从业人口 140 万人左右,农村劳动生产率 78左右,人均粮食 325kg 左右。 以上文提到的人均粮食消费标准 , 该市 在 2000年 -2010年人均 粮食量 波动下降 , 在 2010年人均 338kg,远低于国家人均粮食消费量标准。 安康 市在 2000 年 -2010 年耕地面积 先减少( 2007年最小)后略有上升 ,农村劳动生产率低 并且在 2000 年 -2010 年总体 降低,粮食产量不高。 表 3 安康 市 2000年 -2010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 年份 农村劳动生产率 总人口万人 理论承载人口万人 超载人口万人 温饱 小康 温饱 小康 2000 年 1.16 2

15、00 252.32 231.20 -52.32 -31.20 2001 年 1.18 200 252.32 231.20 -52.32 -31.20 2002 年 0.72 199.31 223.46 204.76 -24.15 -5.45 2003 年 0.62 199.49 213.33 195.48 -13.84 4.01 2004 年 0.7 200.2 217.23 199.05 -17.03 1.15 2005 年 0.77 199.98 214.36 196.41 -14.38 3.57 2006 年 0.77 200.9 213.36 195.50 -12.46 5.40 20

16、07 年 0.59 202.16 211.87 194.13 -9.71 8.03 2008 年 0.65 202.99 213.80 195.91 -10.81 7.08 2009 年 0.7 203.68 215.08 197.08 -11.40 6.60 2010 年 0.74 203.5 216.77 198.63 -13.27 4.87 从表 3可知,安康 市 在 2000年 -2010年 以 上文提到的温饱最低量 306.72 /人为标准 时,理论承载人口大于 实际人口,还有 10-20 万人的人口承载潜力。 以 小康最低量 为 标准,从 2003 年 -2010 年 处在超载状态

17、,超载规模第 5 页(共 12页) 2-8 万人。 根据 2000 年 -2010 年的数据,在 2020 年粮食最大生产潜力 92万吨, 以温饱最低量为标准 301 万人,以 小康最低量 为标准可承载人口 273万人 。 为将来的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现在需要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3.3 商洛市 2000年 -2010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 与评价 商洛市 ( 商洛市、洛南、丹凤、商南、镇安、 柞水 、山阳) 在 2000 年-2010 年耕地面积 为 108441hm2左右,乡村从业人 口 44 万人左右,农村劳动生产率 76左右,人均粮食 300kg。 仍以上文提到的人

18、均粮食消费标准,由表 4 可知在 2000年 -2010年 商洛 市人均粮食量 波动下降 ,在 2010 年人均312kg,远低于国家人均粮食消费量标准 ,该 市在 2000年 -2010年耕地面积先减少后略有上升 ,农村劳动生产率低 并且在 2000-2010 年总体 降低,粮食产量不高。 表 4 商洛市 2000年 -2010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 年份 农村劳动生产率 总人口万人 理论承载人口万人 超载人口万人 温饱 小康 温饱 小康 2000 年 1.16 182 220.11 201.69 -38.11 -19.69 2001 年 0.85 179 201.37 184.51 -22.3

19、7 -5.51 2002 年 0.78 182.45 191.61 175.57 -9.16 6.88 2003 年 0.67 183.02 188.48 172.70 -5.46 10.32 2004 年 0.71 186.11 191.04 175.05 -4.93 11.06 2005 年 0.76 186.69 193.43 177.24 -6.74 9.45 2006 年 0.79 187.57 191.94 175.87 -4.37 11.70 2007 年 0.52 188.17 195.38 179.02 -7.21 9.15 2008 年 0.63 187.9 198.15

20、181.56 -10.25 6.34 2009 年 0.73 188.16 199.75 183.03 -11.59 5.13 2010 年 0.79 189.83 201.37 184.51 -11.54 5.32 从表 4可知,商洛 市 在 2000年 -2010年以上文提到的温饱最低量 306.72 /人为标准时,理论承载人口大于实际人口 规模 ,还有 5-20 万人的人口承载潜力。以小康最低量标准,从 2002 年 -2010 年处在超载状态,超载规模 5-11万人。 根据 2000年 -2010年的数据,在 2020年粮食最大生产潜力 70万吨,以温饱最低量为标准 224万人,以小康

21、最低量为标准可承载人口 205万人。 若在2020年不让耕地出现超载,此刻起就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提高单产,提高耕地 承载力。 第 6 页(共 12页) 3.4 三门峡市 2000年 -2010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 与评价 三门峡 市 ( 卢氏)在 2000 年 -20101 年耕地面积 为 30000hm2左右,乡村从业人口 17.37 万人左右,农村劳动生产率 51左右,人均粮食 245kg。仍以上文提到的人均粮食消费标准, 在 2000 年 -2010 年 三门峡 市人均粮食量 逐年上升 ,在 2010 年 达到 人均 293kg, 但 远低于国家

22、人均粮食消费量标准。 该 市在 2000 年 -2010 年耕地 总体减少 ,农村劳动生产率低 , 粮食产量不高。 表 5 三门 峡 市 2000年 -2010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 年份 农村劳动 生产率 总人口万 人 理论承载人口万人 超载人口万人 温饱 小康 温饱 小康 2000 年 0.58 37 23.80 21.81 13.20 15.19 2001 年 37 37.00 37.00 2002 年 0.45 35.89 34.62 31.72 1.27 4.17 2003 年 0.45 36.12 33.55 30.74 2.57 5.38 2004 年 0.46 36.18 33.2

23、2 30.44 2.96 5.74 2005 年 0.5 36.27 32.97 30.21 3.30 6.06 2006 年 0.57 36.38 32.83 30.08 3.55 6.30 2007 年 0.43 36.48 32.51 29.79 3.97 6.69 2008 年 0.56 36.58 32.50 29.78 4.08 6.80 2009 年 36.68 2010 年 0.55 36.02 从表 5 可知,三门峡 市 在 2000 年 -2010 年 以温饱和小康标准 耕地人口都 一直处于超载状态。 以温 饱标准超载 1-5万人,以小康标准超载规模 4-7万人。 根据 2

24、000年 -2010年的数据,在 2020 年粮食最大生产潜力 11 万吨,以温饱最低量为标准 35 万人,以小康最低量为标准可承载人口 32 万人。现在人口也已超过 2020 年的耕地人口可承载力,形势比较严峻。该市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提高单产,提高耕地承载力。政府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加强粮食市场管理,维护粮食正常流通秩序 , 完善粮食供给应急机制,确 该市 粮食安全。 3.5 洛阳 市 2000年 -2010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 与评价 洛阳 市 ( 栾川 ) 2000 年 -2010 年耕地面积 9300hm2左右 , 乡村从业人口32.29 万

25、人左右 , 农村劳动生产率 37左右 , 人均粮食 203kg 左右。 仍以上文提到的人均粮食消费标准, 由表 6可知在 2000 年 -2010 年 洛阳 市人均粮食量在 2010 年 200kg,远低于国家人均粮食消费量标准 ,该 市在 2000 年第 7 页(共 12页) -2010 年耕地面积 总体减少 ,农村劳动生产率低 并且在 2000 年 -2010 年总体 降低,粮食产量不高。 表 6 洛阳 市 2000年 -2010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 年份 农村劳动生产率 总人口万人 理论承载人口万人 超载人口万人 温饱 小康 温饱 小康 2000 年 0.48 31 27.80 25.47

26、 3.20 5.53 2001 年 31 2002 年 0.36 32 24.86 22.78 7.14 9.22 2003 年 0.33 32.1 22.91 21.00 9.19 11.10 2004 年 0.28 32.2 22.45 20.57 9.75 11.63 2005 年 0.35 32.41 22.45 20.57 9.96 11.84 2006 年 0.39 32.6 22.37 20.50 10.23 12.10 2007 年 0.37 32.7 21.68 19.87 11.02 12.83 2008 年 0.39 32.9 22.49 20.61 10.41 12.2

27、9 2009 年 33.08 2010 年 0.35 33.07 22.49 20.61 10.58 12.46 从表 6 可知,在 2000年 -2010 年 以两个标准 该市 人口一直处于超载状态。 温饱标准时超载人口规模 3-11 万人,标准超载人口规模 5-13 万人。该市形势最为严峻,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提高单产,提高耕地承载力。政府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粮食市场管理,维护粮食正常流通秩序 , 完善粮食供给应急机制,确该市 粮食安全。 根据 2000年 -2010年的数据,在 2020年粮食最大生产潜力 13万吨,以温饱最低量为标准 41万

28、人,以小康最低量为标准可承载人口 38万人。 3.6 南阳 市 2000年 -2010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 与评价 南阳市(西峡、淅川、内乡、邓州 ) 2000 年 -2010 年耕地面积 292000hm2左右,乡村从业人 口 175 万人左右,农村劳动生产率 79左右,人均粮食400kg 左右。 仍以上文提到的人均粮食消费标准, 在 2000 年 -2010 年 南阳市人均粮食量 逐年上升 ,在 2010 年 达到 人均 456kg, 高 于国家人均粮食消费量标准。 该市粮食相对宽裕,可对外输出。该 在 2000 年 -2010 年耕地 总体减少 ,农村劳动生产率 较低, 粮食产量 较 高。

29、 表 7 南 阳 市 2000年 -2010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 年份 农村劳动生产率 总人口万人 理论承载人口万人 超载人口万人 温饱 小康 温饱 小康 2000 年 0.84 323 460.01 421.51 -137.01 -98.51 第 8 页(共 12页) 2001 年 329 2002 年 0.66 330.19 510.80 468.04 -180.61 -137.85 2003 年 0.63 331.67 505.80 463.46 -174.13 -131.79 2004 年 0.76 333.27 505.51 463.19 -172.24 -129.92 2005 年

30、0.77 334.83 505.09 462.81 -170.26 -127.98 2006 年 0.87 336.49 502.74 460.66 -166.25 -124.17 2007 年 0.89 338.16 502.57 460.50 -164.41 -122.34 2008 年 0.9 340 502.82 460.73 -162.82 -120.73 2009 年 340.81 2010 年 0.83 365.02 根据表 7可知,南阳市以两个标准其理论承载人口都大大的超过了实际人口。以温饱 最低量为 标准,还有 160-170万人的人口承 载潜力。以小康 最低量为 标准还有

31、120-130万人的人口承载潜力。 根据 2000年 -2010年的数据,在 2020年粮食最大生产潜力 177万吨,以温饱最低量为标准 577万人,以小康最低量为标准可承载人口 529万人。 该市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里一个耕地人口承载潜力很大的市, 可较大的平衡其他市区的耕地人口超载状况,其他市区可 利用该市区的优势发展自己。 3.7 十堰 市 2000年 -2010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 与评价 十堰市(西峡 、 淅川 、 内乡 、 邓州 ) 2000 年 -2010 年耕地面积 154000hm2左右,乡村从业人口 116 万人左 右,农村劳动生产率 75左右,人均粮食313kg左右。 仍以

32、上文提到的人均粮食消费标准, 由表 8可知在 2000年 -2010年 十堰 市人均粮食量 逐年上升 ,在 2010 年 达到 人均 395kg, 略高 于国家人均粮食消费量标准。 该 在 2000 年 -2010 年耕地 总体上升 ,农村劳动生产率较低, 粮食产量 较 高。 详细数据见表 8。 表 8 十堰 市 2000年 -2010年耕地人口承载状况 年份 农村劳动生产率 总人口万人 理论承载人口万人 超载人口万人 温饱 小康 温饱 小康 2000 年 1.27 293 381.05 349.15 -88.05 -56.15 2001 年 288 2002 年 0.79 243.88 31

33、3.85 287.58 -69.97 -43.70 2003 年 0.55 288.97 292.30 267.83 -3.33 21.14 2004 年 0.64 290.74 306.15 280.52 -15.41 10.22 2005 年 0.69 292.68 309.09 283.22 -16.41 9.46 2006 年 0.82 294.2 325.33 298.09 -31.13 -3.89 2007 年 0.85 296.26 331.75 303.98 -35.49 -7.72 2008 年 0.9 298.2 353.19 323.62 -54.99 -25.42 2009 年 299.76 358.65 328.63 -58.89 -28.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