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299998 上传时间:2019-02-0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 绪 论 1、 “ 文 ” 的本意错画,也就是花纹。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先天的 “ 质 ” 相对。人文指社会现象和规律,天文指自然现象和规律。 “ 化 ” 的本意是改易。包括从无到有的 “ 造化 ” 和宇宙生成以后的 “ 演化 ” 、 “ 分化 ” 。在古代典籍里,化指教化的情况多一点。 2、中国古代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是人文。 3、中国经典的 “ 文化 ” 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是改造主观世界范畴,创造是改造客观世界范畴。 4、从总的方面看,文化的定义不外乎广义、狭义两种。 5、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依据。广

2、义文化定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应把握 3 个要点: 广义文化与人类与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 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综合概念; 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3、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狭义的文化定义: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应把握 3 个要点: 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 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

3、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4、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仅适用于人类文化学,而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5、两个文化层面:上层文化、底层文化。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由这两个文化层面联合构成的。 6、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 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 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两 个文化层面的关系: 两个文化层面的来源相同,都是原始文化的

4、传承。 内在精神相互关联、互相补充。 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荟萃。 7、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8、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和国情为基础。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 l )它有着共同的文化 源;( 2 )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3 )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1、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但不是依赖于黄河干流本身,而是它众多支流形成的湿润地区。 2、地理条件千变万化的广大空间里,

5、出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3、地域文化形成的条件: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太恶劣、太优越,都不利于文化的创造(所以中国古代国家最早在黄河中下游兴起)。 地理条件特殊或 得天独厚。 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4、带有 “ 原创性 ” 的地域文化: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词文学,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5、地域文化与正统文化:一开始没有正统文化,只有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动正统文化的产生。 2 6、历来有山西居 “

6、 天下形势 ” 之说:( 1)山西高原太行山、吕梁山夹着一条平宽的汾河谷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 发祥地之一,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这里建立过都城;( 2)山西高原与蒙古高原相接,这个地区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的要道;( 3)太行山脉一些断裂处可以直通华北平原。 7、中国地形西高东低,可分高中低 3 个阶梯。黄河、长江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而汉水、淮河又把黄河、长江联在一起。 8、地形虽复杂多变,仍不失整体性:一是众多的河流如血脉将大陆广大地区连在一起;二是地理通道。古代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就形成了联系东西的交通线,与这条东西交通线相交,还有 3 条南北交通线。 9、中国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

7、。广阔的地域 为历史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西亚文明早就消灭了。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 10、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分裂,时间也不短,但追求统一总是占主导。西周时期, “ 天下 ” 观念已十分清晰。历朝历代皇帝总是以边远民族 “ 来朝 ” 为荣耀。 11、中国地理自然特征: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12、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一是开垦土地;二是兴修水利;三是开凿运河。是古代 “ 正德、利用、厚生 ” 精神的体现。 13、古代已有土地集约 经营的意识。汉武帝时期有 “ 代田法 ” 和 “ 区田法

8、 ” ,大幅度提高了亩产量。 “ 区田法 ” 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 14、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主要失误:过当开垦土地、过量开采林木。长江、黄河、淮河灾害增加,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15、古代分为 “ 九州 ” ,即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16、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孟子提出的 “ 不违天时 ” 观念。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 1、先秦文化,是中国文化 的源泉。 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到先秦这一时期的文化经历。 2、中国文化的发生,绝不限于 “ 三皇五帝 ” 一脉相承,

9、而是呈多元化、多区域发生。 3、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4、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华北、东北各地,时间可分为早、中、晚 3 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5、世界为数不多的农业起源中心,中国有其二,一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耐旱作物,二是长江中下游的水稻农业。 6、快轮加工陶器出现在仰韶文化时期。陶器烧制 带出了另一重大意义的手工业 “ 青铜器制造 ” 。 7、 “ 三皇五帝 ” 中, “ 三皇 ” 人物极不确定; “ 五帝 ” 是指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8、多种族向黄帝族聚集,原因之是一战争,二是宗教活动。 9

10、、尧、舜时代著名的故事是 “ 尧舜禅让 ” 。 10、在夏、商还没有统一文化,周代开始了统一文化的历程。 11、夏代开始了 “ 家天下 ” 的历史。夏文化尚忠。勇于与洪水搏斗,在大地上开辟生存空间的实干精神,是夏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气质。商代文化中,宗教特征明显。 12、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出土,是 20 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而这些发 现都与殷商宗教生活有关。 13、统一文化历程开始于西周。周武王灭了商纣政权后,推行了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 “ 分封制 ” ,开始了统一化的文明进程。 3 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权利; 形成了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主局面; 激发了历史创造力。到春秋战国时期,个

11、性鲜明的地域文化进行聚合,相互吸收,激荡出灿烂的 “ 百家 ” 文化。 14、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有 “ 九流十家 ” 之说,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刑名家等。 15、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老师,他们 或静心思考或广招门徒;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 16、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儒学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思想核心是 “ 仁 ” 。 17、梁起超说,诸子之学意在 “ 救时之弊 ” 。孔子的 “ 救弊 ” 是以治心的办法改造社会、人伦。 18、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19、道家也出现在春秋战国。儒家讲究积极入事,道家讲究

12、超然物外;儒家的影响在道德,道家的影响在超脱。先秦道家重要人物是老子、庄子。庄子主张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 20、法家的兴起与春秋战国之际政权的交替有关。一批新贵上台执政,法思想 应运而生。早期法家代表人物:齐国管仲、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早期 “ 法 ” 的精义是 “ 尚公义 ” ,即建立普遍的法度。 21、后期的法家成为君主集权专制的阴谋术。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法家理论对后代中国政治影响极大,负面作用极深。 22、墨家产生于春秋。创始人墨翟深受孔子影响,但他在墨子中对孔子的攻击不遗余力,因为墨子出身手工业者。 23、墨家思想核心是尚同、尚贤、兼爱、节用等。墨家的出现

13、,是当时私有生产大发展的结果,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有思想代言人。当时没有哪个学派能像墨家那样,完全以劳动者的身份,站 在私有生产者的立场上,向上层申明自己的利益。 24、墨家发展到战国时期产生过广泛影响,在逻辑、科技方面有不少创造发明。 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 25、汉武帝把郡县制作为王朝唯一政治制度,政治大一统格局由此建立。 26、秦朝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规模。最高权力者称皇帝,下面是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7、秦汉时期历史走向是:中国古代逐渐变为一个 “ 大政治、小社会 ” 的家国。朝庭的权力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而民间可以自为的方面越来越小。 28、两汉选拔官员的方式

14、很多,最有名的是察举、征辟 、考试等。察举是由下往上推选人才,也有不少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 3 科最著名。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重学问。 29、征辟就是中央、地方同时选拔人才。皇帝可以征辟,地方政府也可征辟。地方征辟的官员不为朝庭任命,因而可结党营私,东汉末年形成地方割据局面,与此有关。 30、重农主义,是一种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国家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作 “ 本 ” ,把工商业视作 “ 末 ” 。 31、商鞅在秦国变法, “ 驱农归战,利出一孔 ” 政策,是典型的重农主义。汉初的 “ 文景之治 ” 是小农发展 的黄金时期。 32、小农破产

15、可导致王朝统治基础瓦解,小农又是国家赋税之源。保护小农实是捍卫皇权。其实,社会需要工商业,打击只会使其畸形发展,到东汉时,商人集地主和官僚一体,商人豪强化了。 33、短暂秦朝政治是韩非子所代表的法家思想路线的实践。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而韩非子的法术使秦国灭亡了,这对汉武帝影响很大。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养成了 “ 儒学之士 ” 这个士族阶层。 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前进 33、魏晋南北朝,大分裂大动荡。文化大势是:( 1)北方民族大举内侵,中原人民大规模 南移,结果是民族大融合;( 2)南方大规模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唐代的鼎盛与其有关;( 3)佛教广泛传播,给中国

16、文化注入新因素。 34、如何看待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如果着眼于本期,是动荡、混乱;如果着眼更长远,则是转变和展进。 4 35、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玄学主张超越现实,与天地自然相接,因此,山水诗、山水画兴起。 36、佛教在两汉之间传入中国。在 “ 三国 ” 时有了 “ 出家人 ” 。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有南北之分。南朝偏于理,北朝偏于教。南朝多建寺院,以便与僧人谈理;北朝多建塔 造像以求当世福报等。 37、佛教开始传播,与中国固有观念发生了冲突。( 1)北朝发生 2 次大规模灭佛;( 2)发生了敬不敬王的争论;( 3)发生了黑白论之争,争的是佛与儒在理义上

17、的长短,调和论是主调,但扬佛抑儒是明显的;( 4)发生了夷夏之争,就是南朝的佛教与道教的争执;( 5)发生了神灭神不灭的争论,以范缜的神灭论最为有名,主张形尽神灭的无神论,在南朝上流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38、魏晋以后中国文人画大体有 2 大渊源:一是玄学影响下的山水;二是佛教影响下的人物画。 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 39、隋朝确立 了科举制。 40、唐朝的开放程度较高。反映在民族政策上是一视同仁,外国人也可在朝庭任职;反映在宗教上是包容面广,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等,都可以存在。 41、唐代边疆政策对北宋的决定性影响反映在政治上 “ 杯洒释兵权 ” ,忌讳武人;军事上建立大

18、规模的常备军队。 42、唐初实行 “ 两税法 ” ,以夏、秋两季征收而得名。 “ 两税法 ” 的核心是 “ 只以资产多少为征税依据 ” ,而不是过去按 “ 人头 ” 交税。 “ 两税法 ” 首次以官方政令的方式,公布了一种与传统重农主义大不相同的国家观念。其意义:一,有利于使唐王朝摆脱经济困境 ;二,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为富人、穷人不同程度地松了绑。 43、 “ 两税法 ” 对大家族最为不利。从此后,贵族加快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 44、南宋,记录说话的文章 “ 话本 ” 出现,成为白话小说之祖。 45、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出现。 46、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有 3 个高潮时期:

19、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每个时期都是生产开发的高涨期。 47、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问世于北宋。 朱熹为四书作的注释流行,四书代替五经。 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 48、元朝政治带有民族 压迫性,政治上失去前途的文人把两宋以来逐渐流行的戏剧剧本的写作推向高峰。史称 “ 元曲 ” 。 49、元朝,民族进一步融合,辽、金被全部视为汉人,原有的区别消失;部分进入中原的原蒙古人在元朝政权崩溃后改汉姓,主动同化了;形成了一个新的少数民族 回族,是同元朝征服者一起打入中原的色目人,与其他民族相互融合而成。 50、蒙古人的远征,促进了元朝同外国的交流。元朝特别重用国际商人,如马可波罗。

20、元朝文化也是多元的。 51、蒙古贵族政治观念简单粗糙,对发展经济没有能力。但重视商业,不过只看重色目人经商。 52、明朝 灭亡对仁人志士刺激很大,清初以 “ 三先生 ” 为代表对中国文化历史进行反思。 “ 三先生 ” 是指王夫子、顾炎武、黄宗羲。 53、明朝问世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54、明朝为减轻民众负担,推行了 “ 一条鞭法 ” ,这是中唐 “ 两税法 ” 的延续。 “ 一条鞭法 ” 在清朝变成了 “ 摊丁入亩 ” 。 55、清王朝文化政策体现在两件事上,一是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文献的编纂,二是日趋残酷的文字狱。清朝问世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 - 5 第三章 中

21、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 1、中国文化的形态是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形成的。中国早期的农业文化,发生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 2、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与农耕自然经济结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手工业和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市商贸易。 3、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公元四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农耕业的萌芽。到了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夏商时期,农耕生产达到新的水平 。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农业盛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农耕自然经济解体。 4、产生了农耕经济文化理论,包括 ( 1)农耕灌溉与农政主张。农耕灌溉是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 ( 2)农事

22、信仰与农书文献。有徐光启农政全书、贾思勰齐民要术等,这些农书包含了官方生产管理和地方生产知识两个方面的内容,概括了一些基本理论思想和操作方法,表现了很高的文化意识。 5、重视水利的地方,都能出现经济中心、文化中心。都江堰对西南巴蜀文化的提升;泾渭二河的水利工程对西北三秦历史地位的确立。 6、南北农业区 共同发明了二十四节气文化。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淮南子。西汉中期,二十四节气成为历法定制。 7、上层文化中形成了一套农政思想,核心是 “ 政绩观 ” 和 “ 勤农观 ” 。 “ 政绩观 ” 是指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察国计民生和得政、失政的标准。 8、 “

23、勤农观 ” 是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制定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 9、农业思想主要有,统筹水土利用规划;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 “ 荒政 ” 思想,即居安思危;人力胜天说。 10、农业社会演进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商业、手工业。商周市商贸易有发展,开 始使用货币,唐代已出现专卖店。 11、民族商业的 2 个文化特点: 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推动了各民族之间往来和文化交流; 中国与东方邻国和西方国家的外贸,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12、以文促商的传统或者说是经营之道:市声、商幌、牌匾、字号。 13、中国农业经济与文化特征: 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 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精打细算、

24、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14、我国的阴阳历法,是在农耕土壤中生长并早熟的一种文化产品。 15、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包括农业经济、手工业和商业的 多种经济成份。 16、古代以工补农的观念,促成了城市的出现;发展了市民文化;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视野。 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 17、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表现在 3 方面: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居住仪式。 18、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文化观念: 民本思想,即让国民吃饱; 节约粮食; 人格教育; 食疗观。 19、服饰起源于双重性格:一重性格是实用,二重性格是装饰。中国服饰习俗的文化标志,一是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二是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20、自然范围内

25、的服饰文化标志: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型标志、 年龄标志。 中国传统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服饰的含义被阴阳五行学说所附会,所以古代男子服饰色调鲜艳,女子服饰相对暗淡。 21、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信仰标志、阶层标志、礼仪标志、政治标志、职业标志、审美标志。 22、在传统的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是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 4 次重大仪式进行 4 次换装仪式,每次换装都以不同方式进行,标志着个人与社会相融合的含义。 6 汉族男子的成年礼叫 “ 加冠 ” ,女子的成年礼叫 “ 加笄 ” 。 23、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体现人们生产、生活基本组织形态的,是家庭、区域社会。 24、家庭成员的地位与血缘

26、关系有关,可分为血缘九族制、血亲五服制。九族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 4 代。共九族。九族是中国最典型的传统家族制度;血亲五服制,就是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 4 代的直系亲属为祖先。 25、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有:字辈谱、家谱、家风、人生礼仪。 26、家谱是维系家庭文化的经典,被称为 “ 民间二十五史 ” 。 27、家族共同体是家庭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 2 个主要文化功能:血缘凝聚力、地缘凝聚力。 28、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 3 方面:生产互助;生活互助;在公共地建设上实行基层民主 制,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29、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主要通过精神行为传承来创造对家的文化记

27、忆。 30、中国日常生活文化应当继承的方面: 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 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 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 中国的民族科学文化 31、在中国传统科学中,天文、算学曾形成自己的体系,由于近现代西方科学的传入,它们的影响大为减小。 32、中国传统历法的基本元素是,日、气、朔三点。 33、中国传统算学特点:一是应用性;二是独特的筹算记数法;三是以算术、代数为主,几何不发达。 34、在中国传统科学中, 天文、算学曾经形成自己的体系,由于西方科学的传入,它们的影响大为减少。 35、 “ 七巧板 ” 反映的是古算中的 “ 出入相补原理 ” 。 “ 韩信点兵 ” 算法,是现代数学中的 “ 一次同余式组解

28、法 ” ,西方人称之为 “ 中国剩余定理 ” 。 36、中医学在古代被视为 “ 方技 ” 的一部分。包括 4 方面,医经(医学理论)、经方(治疗方法)、神仙(长生不老术)、房中。后来 “ 神仙 ” 、 “ 房中 ” 与道教融合,脱离中医药体系, “ 医经 ” 、 “ 经方 ” 成为传统中医学主体。 37、两汉时期,传统中医学理论框架基本定型,至今未有重大改变。 汉代已有望、闻、问、切的 “ 四 ” 诊技术。 38、明清时期的传统医学成就,是在探索免疫治疗法上有重大突破。主要是用人逗接种预防天花。 39、药物应用知识在先秦文献中已有记载,但药学理论在西汉时期出现。 40、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主要包括

29、:腑脏学说、经脉学说、针灸学说。 经脉学说惟见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 41、针灸,是针刺与灸法的合称。它的出现是对经脉学说直接应用的结果。要点是解决阻滞与疏通的矛盾。既是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42、许多人认为,中国传统医学可分为两大体系,以神农 草药为脉络的药物学治疗体系;以黄帝、伏羲 针砭为脉络的针灸学治疗体系。 43、中国古代的许多科技发现,无法得到社会推广,不能成为社会前进的主流,是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性质和制度分不开的。 - 第四章 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 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1、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层面,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

30、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伦理政治,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 特点。 3、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 “ 传嫡不传贤 ” 。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周代。 7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有四: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二是封国制度不断;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四是家国同构。 4、分封制是实现宗法制的途径。分封制就是分地以封诸侯。东周以后,随着分封制的瓦解,完整的宗法体系崩溃。 5、宗法制使社会成员按照宗法原则组织起来。宗法制特点: 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 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 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

31、6、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7、周代的宗法分封制,是君主专制政权的雏形。 8、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特点: 皇帝总揽天下大权; 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严密的人身控制。 9、宗法观念对王权政治的最大影响,是它确立了绝对君权下的 “ 家天下 ” 的政权模式,使传统中国的社会政治出现 “ 家国同构 ” 的格局。 10、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表现在: “ 家天下 ” 政权模式长期延续; 亲亲伦理政治原则 不断扩张; 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11、以亲亲为基础、以君王国家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正

32、面作用:它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持久凝聚力的精神保障,也是中华文化历经磨难而未中绝的文化动力。中国有一个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中华民族就能重新聚合,文化就能保持传承。负面影响:人们易于养成唯上、唯书、唯亲的被动性格,缺乏文化创新的活力。 12、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汉代 “ 察举 ” 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 13、君主专制制度下,要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给这套官僚体 制提供人才资源保障的就是科举制。科举制还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士人文化。 14、刘邦在立国之初就下达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公开选拔人才的诏令,从而产生了 “ 察举制 ” ,即地方官员察访人才,并向朝

33、廷举荐人才。后来又在察举的基础上,增加了 “ 策问 ” 考试方式,形成了 “ 举荐 ” 与 “ 考试 ” 相结合的选拔方式。 15、汉代开创了考选官员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中的支配地位。 16、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隋朝设 “ 进士科 ” ,开始创立科举制。唐朝将其规范、制度化。 17、作为文官考试制度,科举制在人类历史上有开创性意义。现 代西方的文官制度就是以中国古代科举制为蓝本的。 18、科举制三个特点: 任何人可自由报名, 定期考试, 考试成绩是录取与否的主要标准。 19、唐宋时期是科举制成熟时期。科举制对唐宋文化面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

34、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 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的优秀文化人才。 20、在科举考试的选官制度之下,中央集权与儒生阶层、儒家思想三位一体,由此保证了中国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 21、北宋王安石对科举 进行了改革,是科举制度由前期转向后期的标志。唐代的科举重视进士科,进士主要考诗文,是一种文学考试,唐人诗文创作热情高涨。宋代科举考试重义、策、论,尚文风气减弱。因诗不利于义、策、论的表达,所以宋代以古体散文写成的策、论,成为科举考试的决定性成绩,古文创作成为宋代文学主流。 22、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第一,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

35、几乎全部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与民生紧密相关的艺术和科技门类的知识文化由于远离科举而被冷落,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薄弱造成民族文化长期停留 在经验与实用层面上,民族文化缺乏健康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8 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通过考试的方式对知识阶层进行思想引导和控制,以利于专制统治。明清之后,科举已成扼杀人才的工具。 23、夏商时期,已出现自由法向成文法的过渡。商朝汤刑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 24、中国古代法律来源于礼制规范。春秋末年,周王朝礼崩乐坏,各诸侯纷纷颁布自己的法律,著名的有郑国子产铸刑书。公元前 536 年,子产把自己制定的刑书铸在铜

36、鼎上,开创了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25、魏国的李悝对诸国成文法作了总结,制 作了法经六篇。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26、汉武帝独尊儒学,中国法律文化精神从此由法家学说被儒家思想所替代。 27、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 第一,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以 “ 三纲 ” 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 贯穿以德为主、德刑并用的精神; 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东汉以后持续开展了 “ 引礼入法 ” ,至唐朝得以完成,唐律疏议是儒家经典法典化的范本。 第二,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重要地位。 第三,皇权 至上,法自君出。 第四,

37、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 28、中国古代法律的主旨是维护专制统治,中心任务是刑事制裁,轻视民众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民法法典。 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 29、礼在传统社会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 礼 ” 包含传统的礼制精神原则、传统的礼义行为 2 部分。 30、礼义与礼仪的关系:礼起源于俗,但不同于俗。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礼与俗的区别:俗是民众自发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纷繁的复杂性特点;礼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其中贯穿着特定的整 合社会的理念。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 在文化混沌未分时,没有俗与礼的区别。伴随着阶级分化、文化分

38、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 31、人类很早就进入了群居状态,人类的群居必定依靠一定的相互适应的、公认的原始行为习惯,这就是礼俗的萌芽。约定俗成、潜移默化是习俗生成传衍的一般特性。 32、荀子认为礼的设立在于节制人的欲望、约束人的行为,使得合乎社会秩序的欲求得到满足。 33、传统礼俗的宗旨是维护宗法社会的等级秩序。传统礼俗的伦理特性主要表现: 传统礼俗的等差性。上下尊卑的关系被凝 固化、法律化,违反了会受到惩罚。特别是汉代以后, “ 三纲 ”被说成是合乎天道的礼教。 传统礼俗的调和性。社会各等级是有关联的,因而需要协调各等级之间的关系。礼俗调和的目的是节制欲望,避免矛盾激化, “ 和

39、为贵 ” ,维持社会稳定。但实际是以牺牲下属利益进行调和的。 传统礼俗的规范性。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规范性。如在先秦时代就有了 “ 五伦关系 ” ,即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 34、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致分为吉、凶、宾、军、嘉 5 种,是谓 “ 五礼 ” 。大约定制于周代。 35、记录先秦礼仪 制度的三大礼书周礼、仪礼、礼记,俗称 “ 三礼 ” 。 36、祭祀典礼古代称为吉礼。周礼列入的吉礼,分为天神、地祗、人鬼。 天神祭祀有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地神祭祀有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人神祭祀有宗庙祭祖、祭先王先师等。 37、中国古代流

40、传着大量家训族规。从内容上分析,家训族规的礼俗规范功能主要有: 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伦理关系; 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 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 家训族规的积极作用:在一 定程度上具有团聚宗族、联系乡里、保障地方、安定社会、服务国家的社会文化功能。消极作用:家族势力、尊卑观念、家长权力、包办婚姻等,不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9 -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1)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 1、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2、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

41、维。整体 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成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3、古人的整体思维表现在:认为天 地 人组成了和谐整体的宇宙;汉代在理论上完成了阴阳与五行的统一。阴阳五行统一体学说,第一次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理论模式和一般系统的双层结构模型,为人类思维作出了重要贡献。 4、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由近及远、由此及彼,是类比的方法。 5、上古时代集中记载汉民族划分出的天地万物类别的专书,主要有尔 雅、说文解字。 6、类比思维主要是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作类比。类比思维是从天、地、

42、人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体现系统整体思维的。 7、在类比思维中,有一种叫做 “ 观德比物 ” ,是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 8、诗经的比、兴,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 比 ” 是用他物打比方,其表述的标志是有 “ 如 ”字。 “ 兴 ” 是托事于物,其表述的标志是举草木鸟兽以见意。 9、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对中国古代光辉的辩证思维加以总结。 10、中国古代类比思维,来源 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11、老子把对立变化的规律表述为 “ 玄 ” 、 “ 常 ” 、 “ 天之道 ” 、 “ 人之道 ” 。 12

43、、老子概括出对立变化的 3 条规律:一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说 “ 有余 ” 与 “ 不足 ” 经过损与补而走向平正统一;二是利而不害。是说转化与统一有益无害;三是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是说转化与统一是自然发生的,无为而成的。 13、易总结的对立变化的 3 条规律:一是相反而成。如穷则变,变则通。二是 “ 生生 ” 与 “ 日新 ” 。是说对立物经过相反而成的转化,其结果是达到 “ 生生 ” 与 “ 日新 ” 。三是 “ 趣时 ” 。是说天地万物的变化都遵循着四时节律。 14、把老子概括的对立变化的 3 条规律,与易总结的对立变化的 3 条规律相对照,内容是息息相通的。表明先秦儒家、道家在认识

44、事物对立统一变化规律时,是一致的。 15、对辩证思维方法的归纳。老子归纳的方法是 “ 观复 ” 。就是观察事物 “ 静 动 静 ” 对立统一、往复运行的规律。 庄子归纳的方法是 “ 反衍 ” 、 “ 谢施 ” 。 “ 反衍 ” 是指反复, “ 谢施 ” 是指代谢,都是表述对立物转化的。 16、 “ 通变 ” 是实行对立物转化的过程与关节。易传的辩证思维可用 “ 通变 ” 二字来概括。后人把中国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称为 “ 通变法 ” 。 17、先秦的辩证思维发展到宋代形成 “ 有对 ” 之说,就是 “ 一分为二 ” 的意思。 18、对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宋代学者认为是 “ 不齐 ” ,就是两物、两

45、端不平衡,由 “ 不齐 ” 导致了对立物的转化。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 19、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有: A、 “ 天人合一 ” 的宇宙观; B、中庸之道的价值观; C、 “ 知行合一 ” 的实践观。 20、 “ 天人合一 ” 观念起源于西周。明确提出 “ 天人合一 ” 专有名称的是张载(宋代)。 10 21、 “ 天人合一 ” 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观点。两层含义: 一,人是 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普遍规律;二,自然界普遍规律、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 “ 一而二、二而一 ” 的。 22、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一是 “ 天人合一 ” 。二是 “ 天人交胜 ” 。在自然方面,天胜过人,在

46、社会方面,人胜过天 此乃天人交相胜。刘禹锡还说天人关系除 “ 交相胜 ” 一面,还有 “ 还相同 ” 一面(自然界要有人来治理)。三是 “ 天人之分 ” 。这是战国时代的荀子天论提出来的,是说 “ 天之常 ”与 “ 人之治 ” 是统一的。 23、 “ 天人合一 ” 观念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影响: “ 天人合一 ” 观念在中国哲学中占主导地位。对中国文化的 影响有 3 方面。 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 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 造成 “ 诚明合能 ” 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24、 “ 天人合一 ” 观念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的负面影响: 影响了科学进步。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没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而且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影响了经济发展。过分强调社会和谐与统一,使封建社会 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 影响了进取精神的培育。空想的理想主义使得主观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美化现实。 25、 “ 中庸 ”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26、 “ 中庸 ” 意为 “ 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 ” 。 “ 中庸 ” 价值原则是孔子提出来的。孔子说 “ 中庸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