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峡库区经济发展与金融政策研究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金融政策的支持。目前,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对滞后以及移民迁建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金融政策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对库区经济的发展也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库区金融政策寻找其问题所在,希望能对库区经济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三峡库区;经济发展;金融政策 1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与金融政策的现状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是库区经济发展滞后,库区是全国 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与全国和重庆主城区差距拉大。 库区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库区内各区县人均产出水平的巨大差异和增长速度上存在的不平衡,
2、靠近主城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工业基础较好的区县人均 GDP和 GDP增长率两个指标均要领先于一些地处偏远、工业基础较差的区县。 投资增长后继乏力,经济发展存在隐忧。随着移民投资的淡出,库区投资增长速度会出现进一步回落, 可能对经济持续增长带来影响。 此外,还存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区域间表现极不平衡;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就业压力不降反增;财政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低下等问题。 库区金融政策的现状是库区所获得的间接融资比例是非常高的,相对而言,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则偏弱。在政策性业务方面,受成本收益的约束增强,国有商业银行对政策性业务参与的热情不够,或者利用政策性业务的贴补性质吸引商业性业务。国家开发
3、银行则存在资金运用过度集中的问题,主要投向公路、电力、水利等收益率较高、现金流较好的项目,挤占了商业银行的业务。 2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存在的问题 (1)国家开发银行融资政策性特点不突出。国家开发银行满足库区的政策性信贷需求的能力还十分有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发面: 国家开发银行大规模投放资金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往往也是商业银行争夺的优质资产,两者的资金运用领域大多重合,在商业银行不愿投入的长期性、低收益、高风险项目中发挥作用有限;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虽填补了商业银行退出后这一领域存在的空白,但是本质上看,这些贷款项目也属商业银行应发挥作用的领域;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还受制于
4、地方政府和 担保公司财力,库区的地方政府往往财力窘迫,难以通过自有资金的杠杆效应使辖区内中小企业从国家开发银行获取更多信贷支持。 (2)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狭窄,不良贷款包袱沉重,对库区产业支持力度有限。 1998 年后,本来由农业发展银行负责受理的贫困地区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以及国家规定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相关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贷款等政策性贷款业务又恢复到农业银行办理,农业发展银行则专门办理粮、棉、油等农作物和主要农畜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贷款,金融服务功能单一。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 源主要是人民银行再贷款和发放金融债券。截至 2004 年底,库区共发放农产品收购贷
5、款 25 亿元,其中各类不良贷款余额高达 20 亿元。 商业银行认为,不良贷款率的大幅上升进一步加深了商业银行高层对这部分分支机构的负面评价,高风险使商业银行选择了不作为,金融服务职能严重萎缩。其主要体现为: 机构推出。库区商业银行机构大幅度减少缘于商业银行对机构网点盈亏评估。 1997 年库区 15 区县商业银行储蓄所以上网点有 896 个,至 2004年末已下降至 512个。而同期受淹没影响更大,经济发展水平更低的库区腹心和 库首 9 区县,金融机构数量下降幅度则高达 54.1%,金融机构的收缩效应很可能将淹没对库区经济的负面冲击扩大化、持久化。 权限上收。目前,库区除了万州、涪陵等经济基
6、础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的商业银行拥有十分有限的信贷审批权限外,其它各区县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沦为单一的吸收存款、履行支付结算职能、向上汇报贷款项目信息的金融单位。 信贷资金损失严重、实际信贷收益率低,制约信贷投放。受库区产业衰退、蓄水淹没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库区信贷资产损失严重,不良贷款率远高于全国及重庆市的平均水平。基于商 业考虑,银行上级机构趋向于对这些基层机构评定较低的级别,从而主动抑制这些地区的信贷投放。3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建议 3.1 建立适应三峡库区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体系 (1)建立针对三峡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在三峡工程大开发初期 ,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 但基础
7、设施的建设具有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 , 私人投资很少涉足 , 因而成立三峡经济发展的政策银行来筹措建设资金 , 是有效率的选择。 (2)适当撤并效益不好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网点。三峡库区国有商业银行 比重较高 , 在改革开放初期 , 其对于集聚社会建设资金用于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 , 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曾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 , 由于基层营业网点效益低下 , 不良资产比例较高 , 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桎梏。因此 , 应当撤并效益不好、扭亏无望的基层营业网点 , 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中心城市分行的作用 , 集中资金和人力支持大中型企业向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及跨国经营方向发展 , 实现规
8、模收益。 (3)结合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特点 , 建立地方性商业银行 , 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服务。三峡经济发展应当充分发挥中小企业 和民营企业的作用 , 以效率优先来发展经济 , 因而建立地方性商业银行 , 提供小额信贷为中小企业服务是必然的选择。 3.2 培育三峡金融中心 , 健全三峡金融协调机制 (1)根据三峡库区非均衡增长理论和增长极理论 , 充分利用和发挥三峡中心城市的优势 , 打造三峡库区的金融中心。可考虑中心城市的经济、技术和人才优势 , 建立沪市和深市的证券交易所的异地交易中心 , 加强资本市场建设。 (2)健全区域金融协调机制。在培育地区金融中心的同时 , 应当尽快完善三峡库区
9、内部的金融资源和政策的协调 , 以统筹区域发展 ;另一方面 , 要加强与区域外的合作 , 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 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 , 大力吸引外部资金投资三峡的经济发展。 3.3 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实施有区别的金融政策 (1)货币市场方面。实行与区域外有差别的存贷款利率,存贷的利差由国家财政贴息支持。降低三峡库区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 ,满足三峡的资金需求。加大信贷政策支持力度 , 加大金融政策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放松市场准入限制 ,鼓励地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外资银行的进入。实行政策倾斜 , 允许三峡 库区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 , 增加其经营收益 , 激发其为三峡
10、经济服务的积极性。 (2)资本市场方面。设立三峡经济发展基金。加大对三峡库区股票及债券发行政策的倾斜力度 , 提高企业的直接融资能力。 加快三峡库区经济的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促进三峡库区经济繁荣稳定,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重庆市委和市政府乃至重庆市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是重庆市乃至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完成三峡工程建设目标,破解 “ 百万大移民 ” 难题之后的又一项关系到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的重要任务。依靠金融政策促进 三峡库区发展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符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赵曦 .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 江其务 .经济转型期的货币与金融 M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