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等教育富民兴陇计划.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305442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高等教育富民兴陇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甘肃高等教育富民兴陇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甘肃高等教育富民兴陇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甘肃高等教育富民兴陇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甘肃高等教育富民兴陇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甘肃省 高等教育 富民兴陇计划 为 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 、五中、六中 全会 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服务意识, 践行 五大理念 , 主动服务国家和省委、省政府 重大战略部署,着力提升 十三五期间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科学研究 能力 、 社会服务水平 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 ,全面融入富民兴陇大业,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与 全国 一道全面建成 小康 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特制定本 计划 。 一、 背景和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考察甘肃时 提出的八个着力和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对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 目标,寄予了新期待。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

2、入决胜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冲刺期的关键时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 科技和人才对经济 社会 发展的贡献和作用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实现 转型跨越、富民兴陇 、 建设幸福美 好新甘 肃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提出了新要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高校主动发挥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瞄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和战略前沿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推动高校科技园区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互联网 +行 动计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高校 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主动对接产业行业需求,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贴

3、紧靠实,2 实现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兰白科技改革创新试验区、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 等 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都为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带来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我省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挑战,指明了新方向。我省 高校布局结构还不尽合理;学科专业布局还不能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有效机制还没有形成,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不高;教师数量不足,高端拔尖人才数量偏少。 这些问题要求我省高校 必须准确把握、积极应对 ,以问题为导向深化高等教育综合

4、改革。 二 、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 、五中、六中 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服务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 建设等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决策 为主线,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为抓手,充分发挥我省高等教育的综合优势,全面建设育人高地、集聚高地、创新高地和服务高地,实现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富民兴陇能力的重大突破,形成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科技

5、支撑和智力支持。 3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主动融入,实现全面对接。 充分发挥 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积极作用 , 有效整合国际、国内 高等教育 资源, 把高校的学科、知识、人才、科技、信息优势和创新能力转化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推动高校 积极投身 富民兴陇大业的伟大实践。 坚持围绕主题,突出战略重点。准确把握 国家和 省委 、省政府 重大战略部署的总体要求和重要举措,围绕 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 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 建设等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挥优势,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为 甘肃 实现转型跨越发挥重要作用。 坚持统筹协调,推动共同发展。把服务地方发展和创建

6、高水平大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提升高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更好地服务甘肃 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全方位服务谋求发展机遇、集聚发展力量、彰显办学特色,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坚持立足实际 ,确保有效实施。根据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充分发挥高校现有学科、人才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选准服务方向,系统谋划,扎实推进,抓好任务分解、分工负责和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主要目标 到 2020年, 高校的 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高等教育发展与我省产业优化升级高度融合,高等教育引领和支4 撑地方经

7、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 大力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 探索建立 高校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 能力, 逐步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匹配程度高、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 为我省培养出一大批急需的拔尖创新型、高水平应用型和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 全面提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优化高校资源配置, 培育和建设 一批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优势特色学科和 重大项目 。构建系统的科研创新体系, 拓宽高校与科研机构 、 企业之间创新型人才流动渠道,构建创新型人才社会化服务示范平台 。贡献一批具有 国际 影响的原创性科学发现和 对我省

8、经济社会发展有 重大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 。建立健全科研成果的认 定和激励机制,将一批与我省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切实增强高校社会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组建一批高水平的新型智库,为各级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显著增强。精准服务贫困地区,促进我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承担和参与一批重大规划项目 ,在推进 我省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 等方面发挥 重要 作用。 深入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 整合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优势,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 设置一批文化产业开发、传统 文化保护等特色

9、专业,建成一批服务文化发展 、 文化产业 和文化新兴业态 的科学研究机构和创5 新基地 。 三 、 主要 任务 (一)着力打造育人高地,为富民兴陇大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1.优化 学科专业结构。 引导高校主动适应我省产业发展, 加强高校专业设置宏观管理, 以专业综合评价为抓手, 探索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 以就业 和社会发展需求 为导向,严格控制布点较多、就业率偏低、社会需求趋于饱和的学科专业,限制或取消一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 重点 发展与 石油化工 、有色冶金等传统支柱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加快培育和发展与 九大战略性 新兴产业 相关的学科专业;积极发展与文化旅游业、文物保护等文

10、化产业有关的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与草食畜牧业、设施蔬菜、优质林果、酿酒、制种等我省特色优势农业相关的学科专业 ;优先发展 与 医疗卫生、 养老、健康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和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学科专业 ;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清洁能源、绿色食品等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相关的学科专业。 到 2020 年, 我省高校 逐步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匹配程度高、市场针对性强、专业特色鲜明、结构更加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 2.培养高素质人才。把人才培养作为服务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 根本任务,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型、应用型 和 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 , 构建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富民兴陇大业培

11、养出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研领军人才 、 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 和 一大批在生产、建设、管理 、 服务第一线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6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高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在继续组织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项目的基础上,积极组建省、校级基地班、实验班,并为各类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采取引进来的方式,与行业、企业共建校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将行业、企业生产实践中的现实技术项目作为学生的研究课题,鼓励和支持学生科技创新,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采取走出

12、去的方式,建立校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设, 积极探索产学研 用人才培养 模式 , 着力解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层次实践问题。 进一步改革本科生导师制,争取实现教学中的一对一指导和校内、校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双导师制。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加大科 研创新计划的实施和推广力度,争取实现拔尖创新人才人人有项目,人人有成果的科研训练目标。到 2020年,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本科高校要形成各具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陇东学院、

13、河西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等新建本科院校要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全省本科高校错位发展、特色强校战略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 紧紧围绕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三大发展战略, 引导高校积极发展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 应 用性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7 越法律人才、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教师系列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实行 2 2、 3 1等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高校四访活动为契机,不断扩大 和完善校院(所)、校企 、校校 联合 育人人才 培养模式;依据行业 、 企业需求和产业集聚区等的人才需求,探索实行订单式、模块式人才 培养 模式 。扩大专业

14、学位招生规模 , 积极与政府部门、公共事业部门、经营管理部门等 合作 开展专业学位教育。 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积极 推动 天水师范学 院、兰州城市学院、河西学院、陇东学院、兰州工业学院、兰州文理学院 、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和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向应用技术型转型 。 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以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发展战略,构建中职 高职 应用型本科 专业学位研究生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养制度和校

15、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度,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不断提高强陇产业人才培养质量。到 2020年 ,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急需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形成 一批支撑地方产业发展能力强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办好 10所左右的省级以上示范性高职院校;每所 职业 院校 至少 要 与1-2所当地骨干企业、重点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办学关系 ; 职业院校参与集团化办学的比例达到 100%,重点建设 5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基本形成符合甘肃省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复合型 人才培养。适应建设西部创新高地和开放高地的8 需要, 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全面推进省校合作、对口支援和校校合作工作,积极鼓励

16、高校通过在校内开办副修教育、第二学历教育, 在国内高校间开展互选课程、校际副修教育、互派交换生等多种方式培养跨学科跨专业、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加快我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步伐,加强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兰州财经大学中亚商学院、甘肃政法学院丝绸之路国别政治与法治研究院、兰州交通大学 土库曼斯坦文化研究所的建设, 推动并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为我省培养大批国际化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为平台,与沿线国家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开展双边、多边联合办学,加大留学生培养力度,加强孔子学院和甘肃中医药大学 岐黄中医学院 建设 , 培养一批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

17、发展急需的语言、法律、民族、经贸、旅游、中医药等方面的国际化人才。 到 2020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全省每所本科高校至少与 1 所以上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每所职业院校至少与 1 所以上发达地区优质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 甘肃公派出国留学规模达到 1500人,来甘留学规模达到 3000 人。 3.加强就业创业工作。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及学科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充实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开足开好就业创业指导课程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和创业精神 。 办好 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讲堂系列报告会,不断教育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积

18、极 投身 创新 创业实践 。开展专项督查,实时传递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责任。 不断完善省教育9 厅、高等院校、高校教师、在校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每年安排 5000万元专项资金,全面实施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高校就业创业基础建设计划、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计划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 不断夯实省属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基础,为广大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充分发挥 甘肃省师范 教育人才精准服务平台、兰白科技创新改革实验区人才精准服务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人才精准服务平台和中小微企业人才精准服务平台等 4 个平台的作用,实现就业创业与产业

19、结构调整的有效对接,促进广大毕业生在我省充分就业创业,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到 2020 年,建成 10 个左右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50个左右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分别达到 500 项、 2000 项和 10000 项。 4.提供高层次继续教育服务。 根据我省高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 依托 省委组织部 高校 干部 培 训基地开展省直和地方 各级干部的教育培训;与企业及其管理部门合作,开展国有企业和较大规模非公有制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培训;认真实施国培计划和中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着力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适应国家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的新要求,积极开展卫生系统举办的医生转岗培训项目、乡镇卫生院医生的知识培训和技术培训。 大力推进甘肃省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多形式开展面向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企业职工开展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 积极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 十三五期间,要完10 成 500 万人次培训任务。 (二)着力打造集聚高地,为富民兴陇大业 提供 优质资源和创新要素 1.集聚高端人才。坚持高端引领,依托国家和甘肃省重大人才工程和人才项目,以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和创新团队 建设为重点,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培训计划,着力延揽和造就以两院院士、国家杰青和长

21、江学者等为代表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以省(校)特聘教授、飞天学者为代表的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团队,造就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领军人才。将文化创新 人才 纳入甘肃省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工作范围 ,并在认定条件上给予适当放宽,在人才引进项目扶持上给予政策倾斜。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加强高校与产业部门合作,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理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体制。 强化师德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践行职业道德,潜心教书育人。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搭建舞台。 十三五时期 新增两院院士和国家级人才入选者超过十二五时期。 到 2020年,引进和培养千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素质人才,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校 教师队伍,全省高校专任教师达到 3 万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达到 70%以上,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达到 45%以上。 2.集聚 优势特色 学科。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 引导高校改变学科建设资源配置方式,实现由以对二级学科投入为主向以对一级学科为主和以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