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 摘 要:依据当前中国的失业形势,失业现象存在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缓解失业的建议。中国的失业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有人将其称为没有就业机会增加的经济增长。这意味着,对于得不到就业机会的人来说,经济增长对他们是没有意义的。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中国失业;问题;对策 目前,失业(包括下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应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
2、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试图对此寻找答案。 一 按照劳动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2003 2007 年,当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是 4.3%、 4.2%、 4.2%、 4.1%和 4.0%。单从这些数字看,中国的失 业率似乎还保持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较低的水平上,警报并未响起。然而,事实并非乐观。中国目前计算城镇失业率主要用城镇失业人数和城镇就业人数这两个总量指标,其公式为: 失业率城镇失业人数 /城镇就业人数 +城镇失业人数 100 其中:城镇就业人数,指在城镇范围内,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人员(包括:全部职工、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
3、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其他社会劳动者)。城镇失业人数,指劳动年龄内(男 1650 岁,女 16 45 岁)的城镇居民,具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而未就业,并 已在劳动部门进行登记的人数。目前统计上对临时安排了工作,劳动收入达到最低一级工的收入水平,或虽无职业,但不要求就业者,不作为失业人员统计。统计失业人员数和计算失业率,一般以年末为时点。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失业率的统计口径还是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以这样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来评估中国的失业状况,不仅缩小了中国的失业人口的统计范围,也低估了中国真实的失业规模和失业程度。对此,一些国内外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对官方的失业率进行了修正。他们认为,国家公
4、布的失业率没有将以下几种因素包含在内:首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 没有包括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据估计,目前中国农村约有农村约有 1亿1.2 亿富余劳动力,主要是中年以上的劳动力,并且多以农业剩余劳动时间的形式存在。他们是中国最庞大的但没有正式被统计的失业大军。其次,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仅局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正式登记的就不算在失业之列。最后,国家统计局的失业人员没有包括下岗职工。而下岗是中国体制转型过程中特有的失业现象。将以上三种因素考虑在内,按照他们的估计,目前全国的失业率为 20% 28%。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程晓农博士估计,中国城市的实际失业率达到 20%,失业人
5、数约有 4 000 万 5 000 万,他认为,中国内地中小城市的失业率都在 30%以上。这个数字可能过高,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现实生活中的失业现象比国家公布的数字要高得多,从 20世纪 90年代后期开始的新一轮失业高峰至今仍无下降趋势。 国家统计局的信息表明, 2003 2007 年中国的 GDP 增长率分别是 10%、10.1%、 10.4%、 10.7%、和 11.4%,按照这样的增长率,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比较理想的。在通常的情况下,失业是与经济增长呈反向关系的,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规 模就会扩大,雇佣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就业情况也就好转。所以,经济的增长会扩大经济规模
6、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反之如果经济增长减速,就业情况就恶化。因此,严峻的失业只会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出现,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然而中国近年来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却表明中国出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就业情况快速恶化的现象,与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失业人数呈加速上升趋势。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来看, 2003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 800 万, 2004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 827万, 2005 年 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 839 万, 2006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 847 万,这些统计数据表明,经济增长已经不能增加就业机会。 二 那么这一反常的经济现
7、象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也就是说,失业人数的增多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中国自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在人口政策方面的决策失误,使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据世界银行统计, 2000 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 7.844 亿,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 5.5 亿 ,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 70.1%,而中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 1.96 亿,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根据有关预测,到 2010 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 9.73 亿,到 2050 年,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为 9.39 亿。根据国
8、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中国就业议程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劳动力将增加 7 000 多万,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趋势还将持续8 10 年左右。如果考虑到提前就业和目前许多职工在退休后仍然另外就业的现实情况,把劳动力资源的统计口径界定在 16 65 岁的年龄段,那么,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还要大。劳动年龄人 口的大量膨胀,给今天和明天带来巨大的失业源。由于劳动力资源供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加上中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正越来越多的被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资本有机构成大幅度提高,必然导致失业增加,因此,中国的失业,具有一种典型的、劳动力绝对过剩的特征。 (二)农村劳动力向城
9、镇转移。中国 1952 1978 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农业在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的同时又承担着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形成了严重的隐性失业。目前,中国农村有 1 亿 1.2 亿 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仅靠当地用乡镇企业或其他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消化。其中大部分将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事实上,近年来,每年流向城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在 5 000 万以上。这都加重了城市的就业负担。 (三)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对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在这项工作中,十分艰巨的工作是处置大量的不良资产,压缩某些行业过剩的生产能力,这就必然使许多企业的职工调整
10、和转移就业岗位,从而形成了劳动力的流动。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显著提高,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 的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密集型相比在数量上大为减少,质量上大为提高,客观上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结果大量的不符合要求的劳动力被排挤出生产过程,加入失业者的行列,从而出现了学者所谓的结构性失业。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结构调整,在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大量摧毁了旧的工作岗位,而且摧毁的速度远远大于创造的速度,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突发性的 “ 失业大军 ” 。 那么,这种状况是否正在改变呢?从短期来看,中国的就业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因为: 1.中国现有的经济格局将面临重组,
11、结构调整力度进 一步加大,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失业问题不可避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重视质量和品种、注重节约和挖潜及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必须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迫使企业对自身就业存量结构进行调整,对历史积淀下来的大量富余人员进行剥离。伴随新生劳动力进入新一轮高峰的背景,将使就业矛盾加剧。 2.农业就业机会较大幅度减少。加入 WTO 后,国外有竞争力 的粮食等农产品将替代中国部分不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因此农业的就业,将面临需求数量减
12、少和素质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由于加入 WTO后增加的就业岗位大都在二、三产业,相对有利于城市就业,城乡比较利益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可避免地会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前面所述一亿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就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3.劳动者自身素质影响就业机会。中国劳动者素质从整体上来说不是很高。现在,全国仍有 8 500 万文盲,据调查,中国失业、下岗人员中女性居多(约占 60%)、年龄偏大( 40 岁以上的约站 72%) 、文化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约占 62%)。近年来,受年龄、技能水平以及总体就业环境、再就业优惠(尤其是行政性收费)落实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难度加
13、大。这些人员由于种种原因,要想使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存在较大困难,他们面对知识经济的大潮已显力不从心,除了一些最基本的诸如清洁、门卫等体力劳动之外无法寻找更好的工作岗位。而这些工作岗位又受到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新增劳动力的有力挑战,悲哀的是他们在竞争中获胜的可能性极小。虽然预计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能够得到发挥,但第三产业中新兴产业如信息产业、金融保险业 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比较高,更适应较年轻的高素质劳动力就业,第一、二产业调整出来的劳动力很难在第三产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几年的高校扩招,使得高校就读人数激增,这虽然在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就业压力,但国家马上将面临
14、另一现实,即将有一大批拥有高学历的劳动力涌向劳动力市场,他们之间对工作岗位的争夺会更加激烈和残酷。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失业状况是非常严重的。 三 失业可以说是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政策的社会都必然存在的社会现象。同时按照经 济学的观点,必要、合理的失业能够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到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此,社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失业。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中国的失业控制在一个合理、适度的程度内才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些: (一)加快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步伐。解决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对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合理的配置。在这方面,
15、劳动力市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目前所形成的就业市场,还是一种断裂的和残缺的就业市场。首先,城市和农村断裂成两个就业市场,在农村就业市 场,就业要求比较高的城市户籍人员几乎不参与竞争,其次城市就业市场又被认为分为 “ 人才市场 ”和 “ 劳动力市场 ” 两块,前者专为有文凭的或有职称的专业人员准备,后者为既无文凭也无职称的人员准备。后者要想进入前者的领地非常困难,同时,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的时候还设置了诸如年龄、性别、身高、地域甚至血型、容貌等方面的规定,。这些就业歧视现象对人员的流动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制约作用。因此,在目前尽快规范全国统一的就业市场,营造公平合理的求职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16、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知识经济社会 中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就业增长最快,能有效扩大就业容量。在知识经济中第三产业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吸纳劳动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经济国家的第一、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完全是由第三产业吸纳的。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相当与美国的 1/20),加入 WTO 能够推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速发展。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潜力较大(从业人员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 27%,远低于国外 60% 80%的比重),可能为外资看好,有利于改善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第二产业的 4 倍 5 倍。一般说来,第 三产业每增加
17、 1 个百分点大约可吸纳 200 万人就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社区服务业更是吸纳 最多的领域。目前发达国家的这个比重在 50%左右,而中国社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只占20%,发展潜力相当大,社区服务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具有种类繁多、资金投入少、技术要求低、不受年龄限制、工作灵活等特点,比较适合中国目前大部分失业者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 (三)发展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加入 WTO 引入的国际规则以及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必然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空间。目前,中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约有 3 570 万,其中, 7 人及以下的注册微型企业为2 570万,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 72%,其创造
18、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总数的 12%,从业人员 5 070 万,占全部从业人员的 72%,户均从业人员 2 人。现有 8 人及以上的中小企业 1 000 万,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 28%,共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 99%以上。近年来出口总额的 60%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可见,中小企业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拉动民间投资,带动地区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加快 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稳定农业就业量。引导和鼓励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延长农业产业链,并适当向城镇集中。通过发展小城镇加快城市化进
19、程,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国家在西部开发中,要把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作为开发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的力度,通过信息引导和有序组织,运用经济手段引导和调节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向发达地区流动就业。加大统筹城乡就业力度,推进劳动力就业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标号的能 力。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针对中国劳动力的特点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新型就业观的教育,使之首先从思想上适应当今社会的变化。要围绕加入 WTO之后产业和行业结构的新情况安排培训计划,综合开发和利用各类培训资源,推动培训机
20、构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步伐。大力推进创业者培训,为更多劳动者创业和自谋职业准备条件。 (六)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改革的代价,失业所引发的后果不应该由失业者独自承担,而应由政府,改革收益者以及富人阶层来共同承担。要在全国特别是就业 形势比较严峻的行业、地区建立相应的失业预警系统,预测失业变动情况并及时报警。针对具体情况,准备应付的预案和计划。失业保险要准备足够的资金,尽快解决失业保险覆盖面太窄,资金不足以及失业保障金给付标准不明确等问题,提高抗失业风险的能力,保证失业人员的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其中主要是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国家统计局 .2003 2006 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 M, 2002. 2006: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社会蓝皮书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007: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社会蓝皮书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