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战略管理初探 ? 【摘要】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流浪汗一样无家。没有做好战略管理的企业,只能走到哪里算哪里,未来不长远。由此可见,战略管理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企业该如何做好战略管理呢?一个企业的成功,往往是战略的成功。战略有问题,单纯靠改善内部运营效率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企业战略管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关键词】战略管理;战略风险;企业战略;企业管理 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能对决策起支持作用,能增强组织的适应性、灵活性,能作为目标或通向目标的桥梁。专家经过对美国企业的长期观察后,总结出了六条致使企业破产的原因,其中就有 4条原因涉及战略问题。可见
2、,战略管理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 一、战略管理的概念 战略管理,主要是指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的过程。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包含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评价和调整四个关键要素: (一)战略分析 主 要目的是评价影响企业目前和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并确定在战略选择步骤中的具体影响因素。 战略分析包括三个主要方面: 其一,确定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它们是企业战略制定和评估的依据;其二,外部环境分析。战略分析要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正在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给企业将带来更多的机会还是更多的威胁;其三,内部条件分析。战略分析还要了解企业自身所处的相对地位,具有哪些资源以及战略能
3、力;还需要了解与企业有关的利益和相关者的利益期望,在战略制定、评价和实施过程中,这些利益相关者会有 哪些反应,这些反应又会对组织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制约。 (二)战略选择 战略分析阶段明确了 “ 企业目前状况 ” ,战略选择阶段所要回答的问题是 “ 企业走向何处 ” 。 首先需要制定战略选择方案。在制定战略过程中,当然是可供选择的方案越多越好。企业可以从对企业整体目标的保障、对中下层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发挥以及企业各部门战略方案的协调等多个角度考虑,选择自上而下的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或上下结合的方法来制定战略方案。 第二步是评估战略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通常使用两个标准: 一 是考虑选择的战略是否
4、发挥了企业的优势,克服劣势,是否利用了机会,将威胁削弱到最低程度;二是考虑选择的战略能否被企业利益相关者所接受。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上并不存在最佳的选择标准,管理层和利益相关团体的价值观和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战略的选择。此外,对战略的评估最终还要落实到战略收益、风险和可行性分析的财务指标上。 第三步是选择战略。即最终的战略决策,确定准备实施的战略。 (三)战略实施 就是将战略转化为行动。主要涉及以下一些问题: 如何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各层次间分配及使 用现有的资源;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还需要获得哪些外部资源以及如何使用;为了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需要对组织结构做哪些调整;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利益再分配
5、与企业文化的适应问题,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管理,以保证企业战略的成功实施等等。 (四)战略评价 就是通过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审视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战略调整就是根据企业情况的发展变化,即参照实际的经营事实、变化的经营环境、新的思维和新的机会,及时对所制定的战略进行调整,以保证战略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指导的有效性。包括调整公司的战略展望、 公司的长期发展方向、公司的目标体系、公司的战略以及公司战略的执行等内容。 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表明,战略制定固然重要,战略实施同样重要。一个良好的战略仅是战略成功的前提,有效的企业战略实施才是企业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没有能完善地制定出合适的
6、战略,但是在战略实施中,能够克服原有战略的不足之处,那也有可能最终导致战略的完善与成功。当然,如果对于一个不完善的战略选择,在实施中又不能将其扭转到正确的轨道上,就只有失败的结果。 二、战略管理的原则 (一)战 略管理要有系统原则 系统原则要求战略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必须对其各项指标的利害得失进行全面衡量、综合分析,使部分功能和目标服从于战略创新系统的总体最优目标。 (二)战略管理要有信息原则 信息是决策的重要基础,它在决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了与战略管理有关的信息,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战略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收
7、集、加工和转换的过程。因此,面对复杂的战略决策,一定要充分发挥各类咨询组织的 “ 外脑 ” 作用,充分 调动企业员工参与战略决策的积极性,起到 “ 集思广益 ” 的作用。 (三)战略管理要有动态原则 战略的管理决策是由创新主体做出的,而作为创新主体个人受其所掌握的信息不全及认知能力不足所限,难免会出差错。有时战略管理方案本身就有错误,但在实施前没有发现;有时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使得原本有效的战略的管理方案不再有效;有时由于战略的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操作失误,需要加以修正。这些都证明战略的管理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在战略的管理过程中只有贯彻动态原则,才能保证战略的管理的成功。 三、企业 战略
8、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地位,评价影响企业目前和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而确定企业的使命和目标,为制定企业战略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使企业战略管理按照经济规律来指挥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不能把战略分析当作一项临时任务,组织若干人马应付了事,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要针对性地掌握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以这为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企业的战略管理。 (二)要有准确的战略定位 我国企业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加 之面对加入世贸组织,进行战略定位,确实是难了一些。但面对现实,面对比较优势又必须尽早地进行重新认识。企业一般不易搞多角化经营,这是
9、由产品的生命周期所决定的。企业是选择某一产业的整体,还是选择这一产业的环节,都要很好地把握,主要是利用比较优势。企业对自身的比较优势的重新认识过程,也是对自身市场定位的一个再认识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认识和发挥比较优势,关键是看问题要站得高, “ 一览众山小 ” 。比如:施乐公司的复印机市场处于垄断地位时期,全球许多著名公司也曾采取过与它相同或相似的战略旨在争夺市场,但都未能获得成功。一 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未能发现或创造独特的战略定位。而佳能公司则选择施乐公司战略定位之外的中小型企业和个人用户作为切入点。通过不断渗透,最终发展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市场领先者。由此,使我们认识到,企业要在国内外大
10、企业夹缝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研究自身能力和比较优势,善于发现行业战略的空缺点,在不同的大企业的战略定位之外另辟路径,穿插迂回,方能由小变大,立于不败。 (三)实施战略管理要依靠科学理论和方法 战略管理是一种以思想性创新为特征的管理,所以要依靠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做为指导。目前流行 的战略管理理论方法还不完善,还在发展之中。主要是基于战略管理是针对环境不断变化产生了大量不确定因素,使企业仅仅使用以可控性为主要特征的系统工程方法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战略管理要应用统筹学理论和系统方法结合才会更有效。 参考文献: 裴辰曦 .企业战略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 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24) 邓吉 .基于新制度组织理论的战略管理研究综述 J.中国商贸 .2013( 13) 华山,葛雷,冯俊文 .保险企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研究 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