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究.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09070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在全球性粮食短缺的背景之下,农作物的产量不仅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准,更关系到国家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所以,重视农作物栽培技术的研发,提高农作物产量,对安定人民生活和增强综合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技术 影 ?因素 存在问题 策略探究 1 农作物高产影响因素分析 1.1 播种时间 保证农作物健康、快速生长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播种时间的选择是。正确的播种时间,决定了农作物在发芽时期的客观条件,比如土壤湿度、水分和温度等。只有使农作物种子在客观条件最为恰当的时期发芽、生长,才能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健康的生长状况,从

2、而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后期成长和最终的产量。播种太早,容易因低温等原因造成种子发芽率低和后期成长不均衡的现象,使农作物产量受到严重影响。播种太晚则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造成作物发育不良,最终导致减产。所以,只有对 播种时间进行精确把握,才能保证种子发芽和生长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实现高产的目的。 1.2 种植密度 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其不仅关系到土壤中水分和营养的均衡利用,还会影响到农作物的光照度,从而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种植密度过小,虽然可以让农作物对土壤中营养和水分的吸收达到最大化,但是因为总体的种植数量太少,从而影响了整体的产量;种植密度过大,单株作物所获得空间就会

3、不足,造成土壤中营养和水分的供应量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此外过大的种植密度还会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整体产量难以达到预期水平。只有合理的作物种植密度,才能保证植物所需营养的最大化和均衡化,从而保证农作物的高产量。 1.3 田间管理 对农作物的科学化管理,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环节。对农作物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土壤和苗株的管理。土壤的松实程度、苗株密度以及虫害的防治,都是农作田间管理的重要方面。保持土壤的疏松性对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具有着重要作用,所以,田间管理过程当中,要对土壤进行频繁的耕松,提高土壤中水分和氧气含量,以保证作物根系的生长空间。二是作物施肥的管理。肥料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

4、着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施肥对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有着重要作用。反之,施肥不足或者过量施肥,都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2 我国农作物栽培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不合理的栽培种植模式 受到传统农业经验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农作物种植,大部分是以小规模、个体化模式进行种植经营,这对于先进的农业技术的推广产生阻碍。此外,在栽培技术上较为落后,对科学、合理的栽种技术推广和应用不足。 2.2 不完善的田间管理模式 在田间管理模式上,存在着较多的不合理,比如 在肥料施加问题上,过于依赖化学肥料,造成了土地板结、营养流失等现象。 3 提高农作物栽培技术水平的建议 3.1 改良遗传因素 农作物种

5、子的优劣对作物的最终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改良农作物栽培技术过程当中,一定要重视优良种子的培育和推广。在此过程当中,要特别注重培育种子的高产稳产能力以及抗病虫害的能力,在农作物单株形体上进行改良,以提高作物整体的光照空间,从而满足农作物的植株光合作用的条件,并且合理延长作物的生长周期,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优化作物种子的方式有多种多 样,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具体生态条件和土壤条件,提高育种工序中的技术含量。 3.2 改善种植环境 种植环境是作物生长的最基本因素,在提高作物产量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物种植过程中,进行合理规划,比如进行套种等立体化种植,提升立体种植面积,提高

6、作物的光照空间,以合理延长作物的光合作用时间。此外,还要对种植作物的土壤环境进行合理改善,以增加单株作物的营养、水分的摄入量,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对于不合理的土壤条件还要进行科学化改造,对土壤进行合理疏松、平衡土壤酸碱度,为作物生长,创造有利条 件。 3.3 提高栽培技术 提高栽培技术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栽培技术包括土壤疏松、肥料施加和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对各个方面的技术要进行综合规划,对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栽培技术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栽培技术标准化。根据当地不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类,并对农作物种子进行优化选择,从而在基础上保证作物质量。比如旱田

7、就要选择抗旱力较强的植物种类,如小麦、高粱等,并且培植种植梯田,对土壤进行深度灌溉和施肥。同时在种植过程中,对土地进行间歇性的轮作,以保 证土壤中营成分的恢复,避免过度种植造成土壤营养失衡。此外还可以进行温室栽培技术、立体化套种技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达到增产的目的。在种植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科学化,标准化进行,加大种植过程中的技术含量,以保证农物稳步增收。二是栽培观念先进化。 3.4 密度合理规划 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对作物的产量影响是非常大的,在种植过程当中,必须严格控制作物植株之间的空间分布,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密度规划,使作物植株无论是地上部分,还是地下部分都能够有足够的营养供应。同时单

8、位面积上的作物种植密度也不宜过 小,以为保证整体产量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水分、营养和光照条件的充足,又能充分利用土地,避免资源浪费。 3.5 进行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在农作物成长过程中进行耕作作业的一种方式,它除了除草之外,对于提高土壤疏松度和透气性以及提升土壤的含氧量、加速土壤有效营养成分的溶解和对土壤中的水分调节也有着重要作用。在雨水偏多的季节,中耕可以减少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从而避免作物根部过涝现象的出现。同时,在雨水较少的干旱时期,中耕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从而保证了土壤中的含水量,为作 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分水。综上所述,提高农作物栽培过程中的技术含量,对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进行合理改善,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曹雄,梁晓红,黄敏佳,等 .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成穗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J.农学学报, 2015(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