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后果的个案研究      ——基于北京海淀.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09178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后果的个案研究      ——基于北京海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后果的个案研究      ——基于北京海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后果的个案研究      ——基于北京海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后果的个案研究      ——基于北京海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后果的个案研究      ——基于北京海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后果的个案研究 基于北京海淀 摘要:本研究关注的是农民工在城市中因社会保障缺失所导致的个人和家庭风险、贫困、社会歧视。立足在微观视角,通过对个案的深度访谈,达到人类学对调查对象的深描,客观地反映出因社会保障缺失而陷入困境的农民工的生活形态。 思想汇报 关键词:社会保障;农民工;生活困境;家庭风险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保障制度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或最基本的生存权利,也是社会平稳运行的安全网。目前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即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在内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然而,流动进入城市的农民,虽居住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但被城镇的社

2、会保障制度排斥在外,存在社会保障缺失的问题。目前流动就业人数大约在 1.2 亿以上,有 80%左右没有任何社会保险,据农业部 2005年调查,目前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为 12.9%,劳动保障部调查表明,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 10%左右,养老保险 的参保率为 15%左右,且按照现行规定,他们及其家属不能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市民与农民工之间在社会保障获得上的巨大反差,引起了政府、理论界的关注,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已成为理论和政策研究的重要论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关注的是农民工在城市中因社会保障缺失所导致的个人和家庭风险、贫困以及社会歧视。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研究,学者们多从宏观的

3、视角展开,本研究立足在微观的视角,利用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个案的反复的、深度的访谈,力求挖掘深刻的、真实的社会面相,达到人类学对调查对象的深描。文章 也采用了被访者口述的部分原始内容,以求客观地反映出因社会保障缺失而陷入困境的农民工的生活形态。调查点选择在北京海淀区一个农民工聚居的社区,笔者对该社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选择因失业、医疗、意外、养老而陷入困境的个人或家庭进行访谈。需要指明的是,本文尊重被访者的意见,其称谓用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代替。 作文 三、文献回顾 关于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研究,学者们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探讨问题,进行理论的、现行制度的剖析、提出政策设想,形成了数量较多的研究文

4、献。 李强( 2001)从农民工的 失业以及社会安定的角度强调了社会保障的重要性,指出离乡背井的外来民工,如果在城里遇到困境,没有工作、又得不到任何社会帮助,他们就会形成城市中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力量,应在大城市里建立 “ 公共劳动 ” 形式的流动人口的 “ 最低生活保障 ” 体制,已使得那些失业的、身上一点钱也没有的外来民工能够通过 “ 公共劳动 ” 找到饭吃;同时雇人单位应按劳动法的规定,为受雇者支付一定的保障金、保险金。 蓝春娣、任保平( 2004)提出多层次分类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指出应从农民工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宏观上归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管理,微观上又有针对 性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从解决农

5、民工迫切需要医疗、工伤、养老等基本保险项目出发,以建立基本的生活保障为突破口。 刘远风等人就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困境进行探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缺失仅是农民工生存困境的冰山一角,社会保障权相对于劳动就业权来说是第二位的。农民工的生存困境一方面是制度歧视导致,另一方面是执法不严和社会氛围的负面影响。农民工的生存困境是公民权问题而不仅仅是社会保障权益问题。落实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必须从维护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开始。 作文 郑广怀( 2005)通过对伤残农民工的研究 ,揭示了造成伤残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悖论的原因在于伤残农民工的维权道路上存在着一个与赋权完全相反的剥权的过程。分析出资本和地方权力在制度运

6、作实践中形成的去合法性、增大维权成本、对制度的选择性利用和弱化社会支持的四种制度连接机制。 四、社会保障缺失陷入困境的农民工访谈个案 个案一 疾病与失业交织在一起的打工者 F,男, 33 岁,邯郸人。曾是邯郸地区粮食局的下岗职工。 16 岁,被确诊为骨髓炎, F 先生回忆到: “ 小时候,因营养不良,左腿得了骨髓炎,医疗费需要 20 多万,费用从哪里来?在姐夫的支持下 决定贷款治疗。治疗是爸爸给我移植了骨髓。父亲因抽了骨髓以后,营养不良去世了。我的爸爸是很伟大的,他把他的生命给了儿子。所以我没有理由不在这个社会上拼搏 ” 。 好男儿不挣有数的钱 为了还债,为了父亲给他的第二次生命, F 先生

7、18 岁走出家门踏上打工之路,开始在邯郸县开餐馆, 2003年来到北京。他说: “2003 年 2月 14日,我借 65元独闯北京,车费已花掉 32元,剩下的钱仅够吃饭的了。所以我晚间睡火车站,白天出去找活。凭某个店门前的招聘广告找到第一份工作 东北饺子馆打工,月薪 500元。后来,店老板阿姨 鼓励我, 好男儿不挣有数的钱 为这话我考虑很久。半年后,开始自己干,为香格里拉的工人做盒饭。有了一些积蓄后,投资 2万多在鲁谷开了一家小饭店,经营半年后,因拆迁而停业。之后就来到玉泉路的汉拿山韩国烧烤店打工。今后,我计划开韩国烧烤店,汉拿山的工作是韩国的老师把我带进去的,这位老师是一个有信仰的基督教徒,

8、即教我技术,又教我如何做人,还指点我今后的发展。一开始带着工资学手艺时每月 1000 块,学成后老师走了我代替了老师,给我长了 200块,一直到现在。这个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不管你是哪的,在神的家里是一家人亲如同胞,真 的很好 ” 。 开题报告 F 先生准备自己做老板,对自己的前途他持着一个谨慎的、不偏不倚的心态。同时他也在思考着社会。 他谈到: “ 在北京结束我打工的经历,准备搞一些有特色的餐饮业。我觉得别人没有的咱们有,这就是能够站得住脚的特色。北京有 350万来京人员,在这样流动量的情况下,回头率能够达到百分之多少,自己给自己一个衡量,再去做这样的事情。特色已经找到了。现在就是找地理位子,

9、生意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要从技术、资金、人员、客流量这四大方面入手,才能得到你本人想要的东西 ” 。 “ 对穷人,(人们) 都有一种蔑视的感觉,都没有一种爱心,现在社会上很缺少一种爱心的。现在的社会你有钱了什么都好说,你没钱什么都是不好说。所以我看准这一点,必须要拼搏。以前,困难的时候没有得到社会的帮助,到现在,困难的时候我还没得到社会的帮助。但北京给了我一个发展的空间。但我很担心我自己发展的脚步是否成功 ?能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 ?这是个危机时段。 ” 基督教是社会上助人为乐的单位 他心中的上帝 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暂不能覆盖进城务工这一群体,但是,这一群体却创造出了一套保护自己的 “ 逻辑 ”

10、,基督教信 仰在一定程度上说,是这一“ 逻辑 ” 的具体体现。 F 先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在他的打工生涯中,基督徒们给予他许多无私的帮助。他谈及了他的信仰、得到的帮助以及感恩: “ 基督教既不是心理寄托,也不是迷信。是社会上助人为乐的单位,帮助有困难的人献出一份爱心。把不学好的人教育好,没有什么坏处,我就信了。做盒饭的时候,有个阿姨问我信耶稣吗?我说不信。她说信耶稣有很多的好处,后来那个阿姨就帮助我,当时我缺少经济条件,她就给我买锅碗瓢盆,让我体会到了教会的温暖。 ” “ 前天下午我去了教会,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帮我的吗 ?他们都吃不上饭,他们的钱是怎么挣来的吗?是捡破烂捡来的。在 2005 年

11、我生病时,他们给我往家里送活鸡、活鱼、牛奶等一大堆,医疗保养费用由家庭教会承担了一部分。教会提供的帮助如同无息贷款一样。 2004 年,我开饭店的时候缺资金 1000 多元,教会的弟兄姐妹你 500、他 300 的为我拿出 1000 元,就这样开始起步和周转。我在香格里拉做盒饭的时候,没有资金周转,买不起送饭的车,后来,教会里的姊妹借给我 200元作为起步周转,后来又有一个姊妹给我拿出 200,这是从教会里尝到的好处。神的家是个大家庭,心是合一的,不管是南来的 北往的只要你信夜宿,替耶稣行道而乐。我现在也是这样,只要是他们需要我,我就会去。有一些基督徒,怀里抱着孩子,去捡破烂,手里有 300元

12、不给你拿 200元。信耶稣的儿女都是这样。昨天下午,我专门去了教会看看有需要帮助的吗?我把工资的十分之一拿出来送给教会,帮助那些吃不上饭的、上不起学的家庭。 ” “ 我在创业之前要去一趟沈阳神学院,把心态调整一下,做什么事情都要包容,要稳定下来才能做,因为像我这样 30 多岁的人,情绪容易波动。我相信我有很多困难,我想试试。在迈出下一步之前,去沈阳神学院,学心理学,调整一下 心态。看看各界老师对我的指示方向。因为我面对前面道路时需要一个平稳的心态,需要有一个心理医生来资助、护理我。神学院里有信仰上、心理上、体质上都有为你充足开发的老师。让我们尽量地得到收获。我想去净化 ” 。 身为红军的后代,

13、 F 有着良好的教养。身为基督徒的他又有一颗仁慈的心。这是我做完访谈后,对 F形成的印象。然而,因骨髓炎疾病的所有医疗费用全部由自己承担以及所受到的歧视,都强化了他要通过自己创业来抵御可能遇到的个人风险和可能获得的社会尊重。他也通过基督教会,在“ 神的家庭 ” 中得到帮助和救济 ,释放精神的压力。 F 经历折射出,城市外来人口在社会保障缺失的前提下,必须自救和寻求他救,才能获得生存。 个案二 拾废品维生的外来人 进城务工的群体,在基本的生存线上过活,但生活中又突发意外,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或风险只有自己承担和排解。 作文 大难临头 赔钱加车祸 L,女, 56 岁,江苏徐州人, 98 年她带着丈夫

14、、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外孙共 9 口人来到北京。来京之前, L 女士在家养鸡赔了 7、 8万,来北京目的就是挣钱还债。 L 女士最先做起卖菜的生意,结果仅有的4000 元在 3、 4 个月之后全赔光了 。 屋漏偏逢急雨天,本来腿就有残疾的儿子,在全家人都要吃不上饭的时候出了车祸。 L 女士回忆说: “ 儿子躺在医院里,我心里想:这件事就交给主耶稣了,因为我们在这既没老乡也没熟人。当时我能做的事就是卖菜挣点钱给儿子做点吃的。当时小女儿上学用钱,一年要 440元钱,儿子和我的房租需要我出,儿媳每年回两次老家进行计划生育的双查的路费要我出,连房租都交不起了,饭都要吃不上了,老家里的人又来要

15、账,我走投无路,就跪到了主的面前,真心实意来信主,重新做人,按圣经叫我们怎么做就怎么做 ” 。 上帝与垃圾 走上图存之路 在 L 女士信基督以前,她把捡垃圾看成是没本事的人做的事,见到垃圾就恶心。信奉耶稣后,她和丈夫立下了一个规矩: “ 捡垃圾不偷人家的东西,主让去垃圾里捡就去垃圾里捡 ” 。我问她觉得苦吗?她说: “ 我们不苦,毛主席打仗时解放军那时是苦。捡垃圾挣到钱了,你还能吃还能住还能积蓄,那算什么苦。我们现在是幸福的,我们信耶稣我们知足 ” 。 L 女士常年每天早晨 4 点钟起来捡垃圾,已捡了 7 年垃圾。 简历大全 在和 L 女士交谈的过程中,她一直做着垃圾分类,一大堆生活垃圾在秋初

16、的高温下散发着腐烂的气味。她戴着遮阳帽和橡胶 手套不断地分捡着、谈着。 提及在她家举办的家庭教会,每周一次聚会,她有些紧张,她说: “ 我怕你给我们宣传出去。其实家庭教会不是迷信,是教人们按照圣经的道理做人,如果能按圣经的道理做人就是个了不起的人 ” 。 L 女士在经过赔钱 进城打工 赔钱 车祸 信仰上帝 捡垃圾,终于从对生活的绝望中走出来,在经历一次次的生活的磨难后,她通过个人顽强的努力,摆脱了负债和朝不保夕的生活困境,成为她的周围备受尊敬的人,每个周日总有三十几个基督徒聚集在 L女士的家庭教会里,大家彼此祈福,排忧解难。 个案三 失业后 的贫困与痛不欲生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事业单位招

17、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应当参加失业保险,农民合同制工人,个人不缴费。但实际状况是多数农民工在失业后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一但失业,他们分文不得,生存陷入危机。 Y女士的家庭就陷入了这种危机。 Y,女, 36 岁, 2000 年来京。 Y 女士有四个女儿且都在北京。她的丈夫原在建筑工地做包工头,因层层转包工资被拖欠,承包的工作被拖垮,丈夫失业,家庭的开销没了着落,家庭生活常常朝不保夕。面临房租都要付不起了, Y 女士蹬起三轮车,车上拉着孩子,捡起废品来。她回忆说 : “ 我一天跑了几十里路,翻遍了能够见到的垃圾箱,可是捡到的废品却很少 ” 。 秋季开学了, 4 个孩子的学费加起来要 1000 多元,这

18、对 Y 女士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Y 女士痛苦失声,丈夫对她说: “ 让房东听见了,会撵你搬走的 ” 。深夜里,她一人来到屋后,放声痛哭: “ 生活怎么这样难呢?我真不想活了 ” ,是丈夫把她拉了回来。学费是家庭教会帮助了 700元,才解燃眉之急。目前, Y 女士经农民工邻居介绍在一家公司做保洁工 总结大全 作,每月 600元。她说: “ 工作特别累,每天不停的擦、洗,老板要求厕所地 面不能有水。不到一个月,走了 6个人了,我就是再苦再累也得干下去 ” 。 笔者见到的 Y女士的家,是不足 10平米的平房,一家 6口分睡在一张单人床和一张双人床上。灰暗的灯光下,读初中的大女儿在写作业,读一

19、年级的瘦弱的三女儿因病躺在床上呻吟着,吃过晚饭的二女儿,拿着一块廉价的蛋糕比划着,就听妈妈喊: “ 是不是你想吃啊?放在哪!等三儿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吃 ” 。老二争辩道: “ 我就是给她吃的 ” 。老四在刚刚下班回来的妈妈怀里滚来滚去,不肯离开。饭桌上摆着一碗炒油麦菜和塑料袋里装的 5、 6 个馒头,这便是一家人的晚餐了。 他们不能奢望来自城市政府的扶贫帮困和解决就业, 唯一的出路只有 蹬起三轮车捡垃圾收废品维生。 个案四 身陷 “ 深渊 ” 而无助 当社会成员陷人生存危机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国家和社会提供给当事者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救济则应发挥其作用。目前对贫困人口的救助

20、只局限在城市市民。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一旦落入风险,便会陷入生存的危机, Z 先生遇到了没有社会救济的困苦生活。 Z,男, 35 岁,安徽阜阳人。现在北京 “ 古船 ” 面粉厂工作。 2007 年 2月早上 5 点多钟, Z 先生的妻子 M 女士骑着三轮车到 西直门捡废品,因地铁的通风道用一些废品盖着, M女士以为是废品,走过去捡,不料掉入 15、 16米深的地铁通风道中。 Z 先生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说: “ 当时,人就昏迷不醒了。附近的保安打了 120 电话后,被送进人民医院。 2 月 26 的新华日报作了相关报道。现在不敢回想,不愿提及此事。当时很愁,觉得日子没法过了。我只有一个想法,只要她能活

21、着就行,哪怕是残废了,毕竟孩子有妈啊。我爱人不是为了三个孩子也不想活了,觉得孩子都上学需要钱,现在人不能动窝了,不能挣钱了,活着没劲。我劝她 孩子放学一看有妈多高兴 ” 。 “ 住院期间共借 35000 元,出院后吃药和复查的费用共借 30000 元,吃药复查每月需要 600元,直到 6月份不需要吃药了。现在老家养伤,还需要人照顾,因腰椎 3和腰椎 4摔碎了,腰间夹着钢板,活动不方便,需 2-3年才能恢复正常 ” 。 出事后,两个孩子离开北京回老家上学了。一是因没人照顾,二为节约开支。 妻子曾骑三轮车收、捡破烂,每月能收入 700 块钱。现在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 Z先生一人得肩上。他说: “ 跟

22、老家一样全靠一人挣钱,压力挺大。自己慢慢过,多干点。在厂里每月 1000 多元,休息时再收点家电,每月 一共能挣 2000 多元。从亲戚借的钱,都可以不还。 ” 我问是否能得到社会的救助?他重复着 “ 没用、没用 ” ,满脸的失望。他说: “ 寻求社会的帮助不可能的,谁也救不了你,只能靠自己救。当时觉得无能为力给她治了,想寻求别人的帮助。医生给了我寻求帮助的电话号码,我给实话实说,东方时空都打过电话,但是没用。现在妻子也好了,不想别的了 ” 。 在对 Z 先生访谈的过程中,知道我的来意之后,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 没用没用 ” 。是他对寻求社会救助的失望太大了?是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带来的精神上的

23、压力不能得以释放而 失魂落魄?然而,它对于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农民工的家庭来说负担的确是沉重的。 个案五 靠女儿和自己手艺养老的行医者 农民工就业状态不稳定、对现行制度缺乏信任、收入低等因素影响导致农民工参保率低。农民工的养老保障问题尚待时日。先生,在当下的社会和自身的条件下,他很自信凭手艺和女儿,不担心自己和老伴的晚年生活。 先生,今年岁了,是年从河南来京的行医者。早年的生产队时的赤脚医生经历,使他成为他所租住社区的一位小有名气的悬壶医生。 先生和老伴年轻的时候收养了一对儿女。在他 46岁那年把儿子告上法庭,要求结束父子关系。他回忆说: “ 那个孩子是我的外甥,我俩都没有生育,这两个孩子是我收

24、养的。目的就是供他们上学,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我老了没有忧愁,有人赡养。但是,还没等我老呢,他就打、骂,不仅不把你当成老人来看待,而且都不把你当成人来看待,他打你骂你都无所忌讳,我要你干啥呢!我是原告,他是被告,通过法院打了二年半的官司,法院去了八十多趟,最后判决解除父子关系。 ” 开题报告 他说: “ 我感觉心里有苦处,逢人便想哭。你想我对他付出有多少,我得到了啥?诉不完的苦,在城市中,见到老 乡就想哭 ” 。 先生失去了养老的 “ 靠山 ” , 1999 年背着药来到北京。先落脚在柴家坟,行医半年后来到现在的住地。 问他对今后的养老是如何考虑的?他很有信心的说: “ 对养老我没有忧愁,我有

25、保障。第一个,我有收入,现在月收入大约在 1000 2000 元,第二个,我出来这么多年了,我有积蓄,但是我主要还是靠我的女儿,我能动的时候生活还是绰绰有余的。我就是什么都不干了,我也吃不完(积蓄)。等我不能动的时候我就靠我这个女儿了。 ” 先生供女儿在北京自费上学,读三年卫校,又学了一年电脑,现在北京的速递 公司工作。先生说: “ 钱和财产都由女儿继承。我有收入、有积蓄、有女儿,对自己的养老没有担心,对养子没有丝毫杂念,我就是沿门乞讨也不受他的气 ” 。对女儿的婚姻,先生一直希望着招个上门女婿,这样,养老就可以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了。 对于养老,先生对女儿的依靠远胜于对养老保险考虑,甚至可以说他

26、没有靠保险养老的概念,依旧守着养儿防老的观念。这与农民工在城市中漂泊的处境和农民工养老保障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农民工自身的传统观念息息相关。 简历大全 农民工缺失社会保障,当他们受到失业、医疗、工伤、养老、意外 等风险时,得不到社会的救助而不得不自救,显现着社会的不公平。农民工得到社会保障是和谐社会建设不能或缺的进程。如何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富于挑战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2006,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M 中国言实出版社 刘远风、张德明, 2006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困境探析, J调研世界第 1 期 蓝春娣、任保平, 2004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J社会科学研究第 5 期 李 强, 2001,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 J新视野第5 期 郑广怀, 2005,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 J社会学研究第 3 期 蔡 昉, 2008,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30 年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 张展新, 2006,城市本地和农村外来劳动力的失业风险 J中国人口科学第 1 期 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