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始创新与模仿创新特征初探 提要原始创新最突出的特征是 “ 第一次 ” 、 “ 原创性 ” ,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经济时应该考虑的一种重要技术创新战略,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性、非线性、创新周期长等四个方面的特征;模仿创新是在原始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新,具有目标明确性、成本投入低、创新周期短、成功率高等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原始创新的特征与本质 (一)原始创新的概念。原始创新是指一个企业组织在技术创造过程与技术应用过程中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能力推动技术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并获得企业利润,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原始创新最突出的特
2、征在于其原创性,即在技术创造过程(原发过程、继发过程、综合过程)和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包括灵感、设想、概念、归纳、综合等)和实践活动(包括试验、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都是在 “ 第一次 ” 的基础上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和探索独立完成并取得成功的。原始创新是保证 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最强大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判定一个企业或国家创新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影响企业和国家长期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充分重视原始创新的巨大作用对于一个企业或国家来说,具有现实和长远的利益。 (二)原始创新的特征。原始创新最突出的特征是 “ 第一次 ” 、 “ 原创性 ” ,它是
3、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经济时应该考虑的一种重要技术创新战略。具体来讲,其特征有不确定性、风险性、非线性、创新周期长四个方面。 1、不确定性。原始创新是一种自生性的技术创新,其核 心技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技术突破,是通过企业内部员工的研发并取得 “ 首创性 ” 的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技术市场化的创新实践活动。原始创新的原发过程(即 R&D 过程的初期)体现为无意识的欲求,具体表现为意象、内觉、灵感等,此阶段研发人员还没有形成具体的创造性思维,研发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另外,在原始创新技术应用过程(即市场化阶段)由于还没形成固定的目标受众和成熟的市场,产品销售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学家多西把
4、“ 不确定性 ” 视为技术创新的五个基本性质之首,他说 “ 技术创新包括一个基本的要素,即不确定性,这不仅仅是指 缺乏与已知事件发生有关的信息,更根本的是还包括( 1)存在着尚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技术经济问题;( 2)准确地追踪行动结果是不可能的。 ” ( G.多西, 1992) 2、风险性。原始创新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高投入和高风险性。原始创新为了突破新技术的复杂性而获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和大批科研队伍,对企业的发展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财政负担。新技术的突破具有不确定性,往往是企业难以预料的,而且事实证明,对新技术研发的成功率相当低。据统计, “ 在美国,基础性研究的成功
5、率为 5%,技术开发的成功率一般为 50%左右。而开发产出在时间上又是高度不确定的,短则数月、数年,长则十几年。为了有效降低这种率先探索的风险和产出的不确定性,自主创新企业往往需要多方位、多项目的复合投资。因此,自主创新研究开发投资的负担都是很高的。 ” (傅家骥, 1998)同样,在市场营销方面,原始创新的企业还需花费大量的资本去进行广告宣传和培养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并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树立产品的品牌,如果不这样做,将极有可能因为失去消费市场而将原始创新的成果扼杀在摇篮里。 “ 根据曼斯菲尔德对美国三家公司自主创新的调查分析, 60%的创新项目通 过研究开发能获得技术的成功,只有 30
6、%的项目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最终只有 12的项目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 (傅家骥, 1998) 3、非线性。原始创新的逻辑起点和终点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点,且各个过程之间彼此都建立信息接受反馈机制,并由此使每个创新过程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子系统。例如,在原始创新的创造过程阶段,不仅要突出“ 首创性 ” ,更要强调其市场诉求;而在技术应用过程,同样既要满足市场公众的需要又要突出创新产品的显著特征。原始创新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 “ 系统复杂的反馈机制的建立,结果在相当大的范围内 造成环境向系统进行不同的输入时,系统能够通过自己的反馈调节去应付不同的环境影响,表现出自主性、自稳性、自协调,从而产
7、生出相同的或基本相同的输入,使系统仍然保持不变的发展方向。 ” (魏宏森、曾国屏, 1955) 4、创新周期长。原始创新要经过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即原发过程、继发过程、整合过程以及技术应用过程,特别是在创造过程阶段(原发过程、继发过程、整合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本和人力进行研究开发,一项新技术的突破具有不确定性,技术研发少则需要几个月,多则需要十几年。而且在技术应用过程(市场化过程),同样 需要投入长时间进行开发和完善市场。可以说,原始创新不仅是耗资巨大的,而且整个创新周期也比较长。 (三)原始创新的本质。原始创新体现了创新的特殊性,是一个企业在完全自主独立的基础上把设想、概念、试验、操作聚合
8、在一起,并通过综合的手段认识到以前没有能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揭示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完成的 “ 首创性 ” 创新。从其定义上来看,原始创新的过程正是主体性显现,同时也是思维和实践统一的过程,其成功实现了思维和实践结果的双重逻辑构建,并最终导致了人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改变。从原始创新的过程来看,其经历 了原发过程、继发过程、综合过程以及技术应用过程。即,原发过程是其萌芽阶段,此阶段是处在各种思想碰撞条件下的下意识状态,从而易于转变成可以传达的符号,如工作、情感、形象、幻想等;继发过程是其发展阶段,此阶段进入到了允许使用语词和概念的分化阶段,并利用抽象思维对原发过程中出现的灵感、设想进行加工和
9、总结,并得出相应结论;综合过程是其成熟阶段,此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思考和深化的过程,其表现为审美的升华,即创造出优秀的产品;技术应用的过程是其商品化的阶段,此阶段主要是把创造的新产品进行加工生产并推向 市场,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原始创新的萌芽、发展、成熟三个阶段是一个思维的否定之否定的辨证过程,即继发过程通过对原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的感觉进行第一次辨证否定而实现了第一次理论概括,综合过程又通过对继发过程的辨证否定而实现了创造的升华。创造新产品的过程实际上体现了人们思维的逻辑过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通过否定之否定的辨证逻辑实现思想的不断升华,实现了人类在创新过程中主体性
10、得到充分显现的完美构建。相对于创造过程而言,技术的应用过程更多的是体现了人们的实践理性,完成了一种价值的普遍需求。可以说,原始创新的 过程实现了人们思维逻辑与实践理性的高度统一,是人类改造自然界和社会的一种高度主体性展现,体现了思维与实践的统一及人们的价值选择。 二、模仿创新的特征与本质 (一)模仿创新的概念。在讨论模仿创新的含义之前,我们有必要去澄清一些容易和其相混淆的概念,因为正是在这些概念问题上的错误解读,使得目前许多对模仿创新的认识和判断失去了科学性,甚至可能导致中国未来创新道路上的错误选择。 “ 在通常意义上, 模仿 、 复制 与 创新 是相对立的词。但 模仿 与 复制 之间也有区别
11、。 复制 较为简单低级,它指的 是原样不动地照搬照抄,且常常是针对有形物而言。 模仿 则是主要指的是一个学习过程,通过学习而获得模仿对象的特质。模仿的对象不仅可以是有形物,也可以是无形物,或者是无形与有形的复合体。模仿并不一定全盘照抄,可以仅吸取其一部分为己所用。 ” (施培公,1999)据此,可以看出单纯的复制、模仿都不包含创造性的工作,更没有对对象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再塑造。所以说它们都不属于创新行为。而模仿创新则是较模仿、复制更高级的行为,它在模仿的基础上对对象进行再学习和再改造,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所以说模仿创新是在原始创新基础上的再 创新。从其性质来看,模仿创新是一种特殊的创新行为,
12、其体现了技术创新的特殊性特征,即模仿创新的过程没有经历创新的原发过程而直接跨越到继发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新技术的应用。所以,模仿创新主要吸取了原始创新过程中原发过程中的灵感、继发过程中的新方法以及综合过程中的新产品并重新经历一次继发过程与综合过程,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原始创新中创造过程(原发过程、继发过程、综合过程)的否定之否定,并成功实现了对原有产品的升华,继而再通过技术的应用过程完成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创新行为。相对于原始创新而言,模仿创新是在对技术进一步 升华的基础上完成的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不断深化的表现。 (二)模仿创新的特征。模仿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别
13、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时应该考虑的一种重要技术创新战略,与原始创新相比,模仿创新有以下几个特征: 1、目标明确性。与原始创新的不确定性特征相比,模仿创新恰恰能做到目标明确,这是和模仿创新的性质分不开的,模仿创新是在原始创新产品开发、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新实践活动,其更注重人们的价值选择取向和技术应用的目的性,体现了人类创新活动中的合目的性(合价值性)。所以,在模仿创新的过程中减少了创新实践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强了创新主体有目的、合理的价值选择,从而使创新成果更易为消费者接受,并取得较大的技术创新经济效益。 2、成本投入低。与原始创新投入高相比,模仿创新的前期投入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这主要
14、是因为模仿创新可以充分利用原始创新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在市场开发上的成功经验,从而可以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高的利润回报。此外,模仿创新节约了大量的公益性投资,例如进入市场初期的大量广告费用的投资以及耗资巨大的品牌效果的树立,因而可以集中主要精力去打造自身的品牌、 开拓新市场、挖掘新的消费群体等。 3、创新周期短。从创新过程来看,模仿创新与原始创新相比,没有经过原发过程而是直接进入继发过程,可以说模仿创新的创意直接来源于原始创新,所以从创新周期上来看,模仿创新要比原始创新要短。 4、成功率高。企业成功地将创新产品推向市场,并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存活下来,那么企业就有可能为之获得相应受益,反之将可能遭受
15、巨大损失。那么,原始创新与模仿创新谁的成功率更高呢? “ 格尔德和泰勒斯通过对二战前及二战后 36 种产品的历史考察发现,其中率先产品的失败率为 47%,而早期 跟随产品失败率为 8%。 ” (施培公, 1999)各国经济发展的事实也已经证明,模仿创新由于可以有效的避免技术研发以及市场开发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而大大减少了风险性,从而在市场上的成功率比原始创新高。 (三)模仿创新的本质。技术创新的本质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人类实践活动。然而,不同的技术创新类型在创新过程中对上述两个方面的偏重程度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原始创新由于其具有 “ 首创性 ” 特征而在创新过程中较偏重人类的创造性,并使人类思
16、维创造的灵感与客观实践相符合,体现了人类创新活动中的合规律性;而模仿创新由于是在 没有经历原发过程基础上的对原有对象的一个再升华过程,所以其更注重人们的价值选择取向和技术应用的目的性,体现了人类创新活动中的合目的性。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模仿创新虽然没有经历原发过程,但却在继发过程、综合过程以及技术应用过程中较多地思考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选择,进而完成了更易于人类需要的技术创新。模仿创新过程中的继发过程、综合过程以及技术应用过程是一个辨证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即继发过程是对原始创新中创造过程(原发过程、继发过程、综合过程)的概括和总结,综合过程则是对继发过程中总结和概括的辨证否定,并最终升华出新产 品,而技术的应用过程就是采取一种更符合人们价值选择的方法把新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经济效益。据此,在某种程度上模仿创新更符合于人类的价值需要,因而从市场需求拉动产品不断发展和升级这个角度上讲,模仿创新无疑可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当中一种必要的动力因素而应受到人们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06年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 “ 关于第二类型自主创新的研究 ” (编号: 06O1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