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09778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介绍了保护性耕作定义,分析吉林省主推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探讨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最后展望了吉林省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吉林省;保护性耕作;对策 中图分类号: S345 文献标识码: A DOI 编号: 10.14025/j.c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 保护性耕作是世界上 ?用最广、效果最好的旱作(抗旱节水)农业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国际上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没有统一定义,国外一般以秸秆残茬覆盖度为标准,即一季作物之后地表留茬覆盖大于 30%为保护性耕作。国内认为,保护性耕作是指通过少耕、免耕、地表微形耕作技术,尽量减少土壤耕

2、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同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喷洒化学药物来防治杂草及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从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2 吉林省主推的保护性耕作模式 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之一,玉米、大豆和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而玉米是吉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以玉米生产机械化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吉林省得到了广泛发展。吉林省自 2006 年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经过十多年的技术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示范,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可以满足东北冷凉区不同区域特点和农民不同生产习惯要求的 4种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2

3、.1 秸秆全覆盖地表直接免耕播种模式 秋季收获后秸秆直接全部还田覆盖地表,翌年春季播种期直接采用重型免耕播种机完成播 种作业。目前,该项技术即适用平作亦可垄作,已解决了地表秸秆覆盖较厚(或地表留茬)条件下播种作业效果差的难题,基本上突破了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性技术瓶颈。 2.2 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模式 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即改垄作为平作、改均匀垄为宽窄行、变低留茬为高留茬还田,隔年轮换休耕。试验表明,宽窄行种植可培肥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通透性及生态环境,极大地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根系数量增多,叶面积大,干物重增加,进而提高玉米产量。 2.3 高留茬垄侧(邦

4、)宽 窄行种植免耕播种模式 适用于山区和半山区的山坡地,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适合于东北垄作区的新型保护性耕作模式。 2.4 高留茬(或留置全秸秆)苗带浅旋耕作模式 秋季收获后田间留置的根茬平均高度不低于 40 厘米(或留置整秸秆于地表),翌年播种期苗带区采用浅旋耕的方式(即少耕),然后完成播种作业的种植方式。 3 保护性耕作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实施保护性耕作,使杂草和病虫害增加 保护性耕作技术要求少耕、免耕及地表秸秆覆盖,由于翻耕有利于翻埋杂草,以此 减少了控制杂草的一项有效方法。因杂草被秸秆遮盖,除草剂不易直接喷洒到杂草上,进而减弱了除草效果,造成田间杂草滋生。同时,少耕、免耕和

5、秸秆还田为病虫害的越冬和蔓延创造了条件。建议重视非化学除草技术的研究,如机械除草、覆盖压制除草、合理轮作倒茬机制,建立杂草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充分发挥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 3.2 农药和除草剂污染 保护性耕作需要用化学药物来防治杂草和病虫害。由于使用了大量的除草剂和农药造成了环境污染,进而破坏了生态环境。为了保证保护性耕作的质量和粮食产量,建议合理 利用化学药物,做到适症用药。需对症下药,可以采取预先对杂草、病虫进行监测调查,查明杂草、病虫种类及受害程度,来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及杀虫剂,同时做到适时、适量用药。 3.3 传统种植观念对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影响 多年以来农民已习惯和掌握传统翻

6、耕技术,一直是精耕细作,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农业的一次大变革,这就使得农民面临许多困难。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由于秸秆残茬覆盖地表, “ 脏、乱 ” 现象时有发生,加上病虫害的困扰,以及农民对粮食增产增收的强烈要求,因此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存在等靠思想,缺乏积 极性,致使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受到制约。因此要依靠政府及农机推广部门的广泛宣传,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支持帮助农业合作社、农机大户进行试验、示范、推广,适时组织召开试验示范的现场会。让参会的农民亲眼看到保护性耕作带来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 4 结语 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在国家粮食安全生产上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护性耕作的实施

7、作为我省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大技术保障,其实现了粮食增产、节本增效、节能环保,对建设吉林省生态农业、现代化农业具有深远意义。保护性耕作的实施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 程,需要反复研究实践,不断改进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未来将会呈现出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冯天骄,刘武仁,吕贻忠 .吉林省保护性耕作发展前景浅析 J.吉林农业科学, 2014, 39( 01): 41-43. 郑铁志,刘玉梅 .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走势 J.农机科技推广,2011( 01): 17-18. 齐树强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利弊和发展趋势 J.中国农业信息, 2015( 08): 24-25. 刘守玉 .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促进农业可持 续发展 J.当代农机,2009,( 07) . 周欣懿,王惠娟 .浅谈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J. 河北农机, 2009,( 03) . 作者简介:赵文罡,本科学历,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