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分析政府行为探索.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10512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分析政府行为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分析政府行为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分析政府行为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分析政府行为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分析政府行为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分析政府行为探索 1 引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似乎存在一种固有的驱动力,它驱使着人类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好方法,并且努力去实现 (Fagerberg 2005)。如果没有这种驱动力,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将会截然不同。这种驱动力就是创新。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创新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直到经济发展理论 (Schumpeter 1911)、工业创新经济学 (Freeman 1974)、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 (Nelson and Winter 1982)等相继出版,才逐渐唤起人们对创新现象的持续关注。如今,创新已经从一个纯粹的学术概念演变为政府官员

2、、企业管理者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用语,真可谓人人皆言创新。而波谲云诡的金融危机、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以及 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更是将创新推到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那么,当前的创新理论是否足以支撑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实践呢? 牛津创新手册将创新研究的现状形象地喻为盲人摸象。从已有成果看,分别有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等对创新进行了集中研究,其成果也相应地打上了各自学科的烙印,但没有一个学科能够包容创新的全部内涵。于是,创新似乎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使人感到既不能怀疑创新的重要,又难于准确把握。许多领域的创新实践仍然难以寻求相应的创新理论作为指导,对不同类型的创新学科难

3、以找到确定的边界。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系统的创新学体系尚未形成。 开题报告 2005 年,牛津创新手册汇聚全球著名学者,首次尝试将不同学科联合在一起进行建设性对话。但是,由于缺乏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加以组织,理论体系没有实现有效的集成性整合。并且,国外创新研究的主流学者多为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地理学家等,基于哲学视角的创新研究相对成为薄弱环节而被忽视。 2009年, Fagerberg和 Verspagen在分析 1979-2006年间发表于科研政策 (Research Policy)上的文章后指出:当 前的学术组织和制度不足以支持创新研究领域内知识的积累性演化,这在过去或许不是一

4、个问题,但是随着创新研究的持续发展 (多元化 ),这些要素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制度和组织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科体系的不健全造成的。 鉴于此,本文将系统回顾创新学的历史演化过程,基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初步构建一个融合多学科视角的创新学体系,努力为创新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个综合的、具有一致性分析的框架。 2 创新学的历史演化 2.1 萌芽期 (20 世纪 20 50 年代 ):创新经济学初露端倪 开题报告 t 创新理论的产生和创新经济 学的发端,突出地以熊彼特的三部经典著作经济发展理论 (1911)、商业周期 (1939)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1943)为标志。尽管斯密 (1766)

5、早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就论述了技术变革和经济增长问题,马克思 (1867)在资本论中将技术放在资本品的核心地位。但是,他们都将技术视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只有熊彼特以统一的理论体系和概念框架,研究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因此被认为是当代创新理论的开山鼻祖。 1911 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率先提出创新的基本概念和思想,第一次 将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认为没有创新的经济会处于一种循环流转的均衡之中,创新则有助于打破这种均衡、推动经济发展。随后,熊彼特又分别出版商业周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两部创新理论的奠基之作,对创新理论进一步

6、阐述并加以补充完善。由于熊彼特主要论证了创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重要作用,而对创新过程本身这个黑匣子 (后来为其他学科领域广泛讨论 )里所发生的一切没有谈及。因此,这一时期是创新经济学的雏形期。 2.2 成长期 (20 世纪 60 90 年代 ):创新研究视角多 元化 自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开始朝着多学科领域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基于经济学、管理学、哲学等不同学科视角的理论成果。创新哲学有其特殊性,它是在创新经济学和创新管理学发展较为成熟之时产生的,突出表现于 20世纪末和 21 世纪初,因此与严格意义上的年代划分有所差异。但是,工程技术哲学 (Engineering Philosophy of

7、 Technology)产生较早,代表人物有卡普、恩格梅尔、德绍尔、巴卡等,他们重点研究了技术发明,但忽略了对技术创新的研究 (夏保华,陈昌曙 2001); Corbett(1959)在心 智:心理学和哲学季评中,论述了创新与哲学的辩证关系; Savransky(2000)通过在前苏联海军专利部长达 50 多年的保密研究,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系统论思想阐释了 TRIZ 理论及其应用;陈昌曙 (2001, 2002)讨论了技术哲学研究的意义,强调了技术哲学的学科特色和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李兆友 (1997,1999, 2003)着重分析了技术创新主体问题,对技术创新的本质与特征、技术创新的条件、技术

8、创新的历史性、技术创新的价值观等做了哲学反思;远德玉 (2002)辩证性地思考了科学创造精神和技术创新精神的关系;夏保华 (2006)对技术创新的本质进行了讨论,认为技术创新既是社会文化实践的积累,又是社会文化实践的创新。美国技术与哲学学会会刊 Techne1995 年创刊,英国技术哲学刊物 Ends and Means 1996 年创刊,它们都发表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中国技术哲学学会 1985 年成立,旨在鼓励、支持和推动技术的哲学思考,并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此外,有关技术哲学的网站和新闻条目亦逐渐增多。 作文 在此期间,创新经济学发展迅猛。 Solow(1956, 195

9、7)从技术变革、扩散的角度研究了技术创新; North(1961)将创新与制度结合起来,考察了制度因素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Freeman(1974)出版了极具影响力的工业创新经济学,从创新的宏观经济学和创新的微观经济学,建立了第一个系统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 Rosenberg(1976)通过对技术、制度与经济变迁的分析,为创新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系统的视角;Freeman(1987)考察了二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经济,首次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 Nelson 和 Winter(1982)继承达尔 思想汇报 文生物进化论、熊彼 特创新理论以及西蒙组织行为理论,创造性地引入组织

10、记忆 (organizational memory)的观点,开拓了一个具有变革意义的分析经济增长的理论视角; Lundvall(1992)和 Nelson(1993)综合创新的各类要素,以更加整体的角度研究了国家创新系统,并强调了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影响这种互动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因素; Freeman 和 Soete(1997)合著工业创新经济学 (第三版 ),补充了创新的宏观经济学部分,增加了国家创新系统、项目评估与创新等重要内容。 20 世纪 60 年代初,创新管理学 开始诞生。 Burns 和 Stalker(1961)出版了创新管理一书; Mowery 和 Rosenberg(19

11、79)探讨了创新与市场需求的作用机理; Teece(1986)讨论了整合、协同、授权和公共政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Cohen 和 Levinthal(1990)强调了学习与吸收能力对产生创新的关键作用; Freeman(1991)、 Brown 和 Duguid(1991)、 Lozanick(2002)分别就创新网络、组织创新、创新型企业进行了研究。国内方面,许庆瑞、吴晓波等提出了二次创新 (Xu and Wu 1991;吴晓波 1992)、组合创新 (许庆瑞,郭斌,王毅 2000)等原创性创新管理理论和范式;马驰 (1996)开展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调查研究;李廉水 (1997)探讨了我国

12、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途径;陈劲(1997)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审计问题;谢伟 (2000)结合中国彩电产业,独辟蹊径地提出了技术引进生产能力创新能力的技术学习过程新模式;毕克新等 (2000)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扩散机制,提出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的管理方法。 2.3 繁荣期 (21 世纪初今 ):创新管理学空前发展 21 世纪初,创新管理学空 前发展,形成了众多创新管理理论和分析框架,如创新分类 (OECD 2005)、创新型企业 (Lazonick 2002)、创新过程模型(Rothwell 1994)、创新网络 (Oerlemans 1998)、创新扩散与预测模型(Geroski

13、2000)、创新与就业 (Pianta 2000)、创新调查与测度 (OECD 2005)、产业创新系统 (Malerba 2002, 2004)等。此外,从地理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出发,形成了创新地理学 (Asheim and Gertler 2005)和历史友好模型 (Malerba,Nelson, Orsenigo and Winter 1999)。其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从 1997 年开始, Keith Pavitt、 Joe Tidd 等 SPRU 学者每四年即更新出版创新管理:技术、市场和组织的变革集成 (1997, 2001, 2005, 2009)一书 (欧洲技术与创新管理类最权威书

14、籍之一,前三版已被我国学者译成中文 )。在第四版中,作者将创新过程描述成一个 SSIC 简化模型 (Search, Select,Implement, Capture)。 2001-2010 年间,中国的创新研究快速发展,涌现了一 大批优秀成果。王缉慈 (2001)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一书,在国内第一次系统分析了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问题,对区域发展的含义、地方企业网络、区域创新环境、多样化的区域发展路径等进行了探索;许庆瑞 (2006)融合生态理论、人本理论、协同理论,提出全面创新管理的原创性创新管理新范式;陈劲 (2008)在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管理中,针对企业在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实践中普

15、遍存在的战略、组织与资源管理问题,构建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模型;吴贵生 (2009)再版技术创新管理,提出了由技术创新基本理论、决策、实施和要 素组成的新框架,建立了更趋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除此以外,学者们还在一些特定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如区域创新系统(胡志坚,苏靖 1999;尚勇,朱传柏 2000;黄鲁成 2000)、产业创新系统(张治河 2003, 2006)、企业持续创新 (向刚 2006)、企业创新网络 (王大洲2006;池仁勇 2009)、产品创新 (胡树华 1999, 2008, 2010)、自主创新 (路风 2004, 2006)、技术转移与技术交易 (谢富纪 2006)、高

16、技术创业管理 (姜彦福 2003, 2005;高建 2008)、高技术产业化 (蔡莉 2000, 2006, 2008)、科技发展战略 (柳卸林 2006, 2008)、发展和改革政策 (穆荣平 2007)等。 简历大全 尤其引人瞩目的是, 2006 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至 2020 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 )。 2009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会同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 2011-2020年我国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指出学科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学科的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重点突

17、破与跨越、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的重要保障 。 2010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发 201032 号 ),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综上表明,创新研究正呈现出由创新经济学、创新管理学、创新哲学相互集成并形成创新学的趋势 (图 1),并给我们以如下启示: (1)国际创新理论的发展趋势与国内创新实践的迫切需求,构成了创新学产生的基础和动力,这一点从牛津创新手册 (Fagerberg, Mowery and Nelson 200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 )和 2011-2020 年我

18、国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均能得到最生动的体现; (2)创新学体系的构建需要不同学科的支撑与融合,仅从一个特定的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进行研究,会阻碍不同学科领域研究者的有效交流与探讨,导致创新研究在基本概念方面的模糊不清,影响对创新现象更为全面的理解。 总结大全 图 1 创新学的历史演化脉络 Figure 1The historical evolutionary skeleton of innovation studies 注: _表示创新经济学相关成果, _ _ _ _表示创新 管理学相关成果,_._表示创新哲学相关成果;因篇幅所限,本图仅梳理了具有代表意义的部分成果。 3 创新学体系构建 创新学体

19、系的构建是一项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学科研究现状、研究动态、发展方向以及科学前沿,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学科发展规律、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孙家广 2009)。从当前的发展态势看,创新学是一个由创新经济学、创新管理学、创新哲学等主 干学科和经济学、管理学、哲学等基础学科以及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工程学、统计学、系统论、生物学、心理学、艺术学等支撑学科所 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学科群体系 (图 2)。简而言之,创新学是一门研究创新现象、揭示创新规律、发展创新理论、指导创新实践的科学,其主要服务于企业管理、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和国家战略。创新经济学主要研究创新的资源配置及经济效

20、果问题,创新管理学主要关注创新过程管理问题,创新哲学主要研究创新实践的普遍性问题。 3.1 创新经济学及其发展趋势 创新经济学融合产业组织理论、区域经济学和企业理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它与社会学、哲学、管理学、生物学甚至历史学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创新经济学持续发展的灵感源泉 (安东内利 2006)。创新经济学主要研究新技术的动态变化,并集中考察企业层面上创新引入的决定因素以及这种引入所产生的影响。 安东内利 (2006)认为,创新经济学将技术变革视为市场上异质的经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内生性结果,并假设企业是多样性的,在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企业是异质的,异质的经济主体能够改变他们生产的产品和生

21、产函数,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学者们日益关注技术知识积累的经济特征和新技术的生产与采用,并研究了技术变革得以产生、实施和扩散的经济系统的制度特征。创新经济学使人们有可能对技术变革的决定因素、市 场竞争的作用以及评估经济系统创新能力时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 瞻望未来发展趋势,创新经济学将在以下领域形成光明前景:创新经济学理论的演化、内容、特点及发展趋势,包括创新与经济增长、创新与追赶、创新与就业、创新与竞争力、金融与创新、创新扩散、创新全球化等。 3.2 创新管理学及其发展趋势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当前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并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热点和焦点

22、问题:企业为什么要创新?什么力量驱动创新?什么因素阻碍创新?企业的内部运作和促进创新的机制是什么?在创新过程中具有重 要作用的知识的本质是什么?知识怎样积累?知识怎样在创新参与者之间流动?创新过程怎样在企业、产业、地区或国家层次上发展并最终形成竞争力?这些问题,不仅是我国政界、学界、业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国外政界、学界、业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然而,只有充分运用创新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回答上述问题。 陈劲和郑刚 (2009)认为,创新需要纵横论,横向是创意、研发、制造、销售;纵向管理需要战略、组织、资源、制度 (文化 )的系统协同。吴贵生和王毅 (2009)提出了由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23、、决策、实施和要素组成的创新管理框架 。 Tidd 和 Bessant(2009)将创新过程描述成一个 SSIC 简化模型,涉及创新型组织、创新战略、创新搜寻、创新选择、创新实施、创新获取等系列活动。陈悦和宋刚等 (2011)通过分析中国创新管理研究的知识结构,明确了中国创新管理研究的七大突显主题: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创新体系、组织创新、市场创新、自主创新和教育创新。 思想汇报 创新管理学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创新调查与测度。 2005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与欧盟统计署 (Eurostat)联合开发奥斯陆手册(Oslo Manual, 3rdedition)。奥斯陆手册是

24、OECD 向成员国推荐的测度科技与创新活动、收集和解释创新数据的指南,为运用国际可比的方式收集和解释创新数据提供了准则。我国学者曾参照前两版内容进行了相关的创新调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第三版奥斯陆手册无论是从内涵还是从外延上,都对前两版手册做出了重大改进,更具有实用性,并将对我国当前创新调查的开展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 (张治河,赵刚,谢忠泉 2007)。 总而言之,创新管理学主要研究创新管理学的基本规律及发展趋势,包括创新型组织、创新战略、创新源、创新网络、创新系统 (知 识 /技术 /产品 /企业 /产业 /区域 /国家 /跨国创新系统 )、技术创新审计、创意开发方法、服务创新管理、技术创业管

25、理、科技创新政策、创新调查与测度等。 3.3 创新哲学及其发展趋势 能否和是否必要从哲学角度研究技术创新,关键看技术创新中是否真有令人感兴趣的哲学问题 (夏保华,陈昌曙 2001)。技术创新哲学的兴起和发展,本质上反映着技术创新对哲学发展的影响;我们不能指望从最普遍的哲学或元哲学的发展中派生出技术创新哲学,而是要从技术创新研究和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出技术创新哲学 (李兆友 2003)。技术哲学研究要融入哲学主流和切近社会现实,就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在这样的定位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又成为了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内容它不再仅仅属于技术哲学的应用研究或技术方法论研究领域,而是属于整

26、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 (夏保华 2004)。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就是要对各有差异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哲理性的思考,从中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规定和基本特征,探讨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因素,研究促进技术创新的能力与动力机制,以便为技术创新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李兆友 2006)。 围绕上 述问题,创新哲学可在以下领域开展专题研究:创新哲学理论的演化、内容、特点及发展趋势,包括创新哲学的界定、创新的本质与特征、创新的主体与客体、创新的条件性、创新的历史性、创新的价值观等。 图 2 创新学体系 Figure2The systematic discipline

27、 structure of innovation studies 4 结论 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在创新研究的百年历史之中,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对创新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并产生了与之相应的学术群体、学术机构、学术项目、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 创新是一个多层面的现象,单靠一个学科无法解决创新研究涉及的所有方面,要想对创新做全面研究,必须具备多学科视角。 经过初步论证,本文认为创新学是一门研究创新现象、揭示创新规律、发展创新理论、指导创新实践的科学。它由创新经济学、创新管理学、创新哲学等主干学科和经济学、管理学、哲学等基础学科以及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工程学、统计学、系统论、生物学、心理学、艺术学等支撑学科所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学科群体系。创新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国际创新研究盲人摸象和国内创新实践相关理论的迫切需求。 论文撰 写期间,杨威、张玉宽、徐大华、江珊、龚琴等做了大量辅助性研究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