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认知的创业能力发展理论模型初探 摘 要 创业认知是个体创业能力产生、发展的必要前提,而认知的一些形式如创业思维等,本身就构成了创业能力的重要成分。 本文从创业认知视角,结合有关创业能力发展的研究成果,探索了创业能力的内涵及其与创业认知的互动关系,并构 建了基于创业认知的创业能力发展的理论模型,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创业认知;创业能力;理论模型 一、模型的提出 当前学术界有关创业能力的模型主要从个体的角度研究创业能力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相关文献的研究表明,诸如社会环境、文化价值和个人因素会强烈地影响到创业能力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但是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创业能力的呢 ?这就需要探究创
2、业者究竟是如何思考的以及他们为什么如此决策,因此,对创业者的创业认知就成了一个关键的研究主题。因为人的思维及其所作出的决策是由其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决定的。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受到其周围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影响的, 而这一影响是通过人的认知过程反映出来的。创业认知是有助于理解创业者创业行为以及相关决策的重要因子。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认知方式会对其行为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创业者的创业决策是其对环境的察觉和解释的结果。其次,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影响一个人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从而影响其创业能力的产生和发展。 创业认知是个体创业能力产生、发展的必要前提,而认知的一些形式如创业思维等,本身就构成了创业能力的
3、重要成分。因为创业是从人们形成新创意或识别新机会开始的,而认知过程是产生创意,激发创造力,识别机会的基础。正是由于具 备了认知能力,人类才能发挥出创业能力。当然,除了认知因素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如动机、社会环境、文化价值等制约着个体的创业能力。但这些因素是通过对认知活动的影响而对创业能力产生影响的,因此认知过程构成了创业能力的直接基础。 创业意向是受一个人的创业认知、个性以及社会和经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所谓 “ 创业意向 ” 是引导创业者追求某一目标,而投入大量资源、精力和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创业意向是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指向创业行为的中介变量。或者说,创业意向的高低决定了创业行动的
4、可能性,它又取决于个体和社会 因素的强弱程度。 创业意向决定创业行为,而创业行为成就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创业认知功能在创业行为结果上的反映,创业行为结果达到预期的目标就表明创业能力高,创业认知功能强,反之,则表明创业能力低和创业认知弱。创业能力绝非一种单一能力,而是个体具备的一种潜能或素质,是一种复合能力,包括分析性创业力、实践性创业力和创造性创业力。相应地,在创业能力的产生与发展机制问题上,人们也放弃了那种创业能力是由创业者的禀赋条件决定的观点。根据社会认知观,个体创业能力的实现是由创业行为、创业认知和创业环境因素三者作为相 互决定因素共同起作用。个体的创业行为、创业认知和创业环境三者构成动
5、态的交互决定关系。一方面,个体的创业期待、创业信念、创业目标、创业意向等主体因素影响或决定着他的创业行为;另一方面,创业行为的内部反馈和外部结果反过来又部分地决定着他的思想信念和情感反应等。同样,在创业行为与创业环境的相互决定中,虽然创业环境状况作为创业行为的现实条件决定着创业行为的方向和强度,但创业行为也改变着环境以适应创业者的需要。创业者与创业环境这一对相互决定的关系则表明,虽然创业者的人格特征、创业认知等是环境作用的产物,但创业环境的存 在及其作用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并取决于创业者的认知把握 (见图 )。 二、模型分析 1.创业认知。创业认知是指个体对创业认识与理解的心理历程,包括
6、:(1)接受和评估创业信息的过程; (2)产生应对和处理创业问题方法的过程;(3)预测和估计创业结果的过程。它主要由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两个方面构成。所谓认知结构是指在头脑中形成的对认识主体起影响作用的认知模式和知识结构,而认知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因此,创业者是如何从学习和环境中获取创业知识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头脑中对创业知识和信 息进行加工的成为我们关注的主题。 创业认知结构通常是由商机、资源、组织、管理、风险和利益等一系列相关概念的结构化知识所组成。研究发现,良好的创业认知结构在创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下列功能:搜索与预测功能,建构与理解功能,推论与补充功能,整合与迁移
7、功能,指导与策划功能。一旦具有良好的创业认知结构,便有助于创业者识别机会、构建商业模式、整合资源、制定创业计划。认知结构的特征始终是制约新信息的学习和保持的关键,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和认识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产生的。创业者的创业认知结构一旦建立,又 成为他学习新创业知识和感知市场信息的极重要的能量或因素,从而促进创业者形成创业警觉性,能敏锐感知到市场的变化,并快速推导出改变的原因和洞察改变所带来的商业价值。 创业者的创业认知过程主要有两种形式:由创业榜样的示范作用引起的观察学习和由创业实践结果引起的亲历学习。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主要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其中观察者将有关示范原型的行为结构和环境事
8、件的信息转换成符号表征,作为观察者以后表现这种行为的内部指导。创业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创业者大都经过一个对自己创业偶像的创业活动长期关注过程,积累了大量创 业知识和信息。班杜拉的研究表明,通过大量榜样对知识和能力进行社会示范,艰难而费时的试误学习过程可以由观察学习这一捷径取而代之。他特别指出,示范并非简单的反应学样,通过抽取被示范行为中的规则,观察者生成了与榜样行为相似的新行为,但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所见所闻。许多调查研究表明,通过对创业榜样观察学习,是创业者获取和积累创业知识和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 亲历学习和观察学习同样重要,他们都是创业者形成思想和行为的重要途径,二者应统一起来。亲历学习是通过
9、反应结果而获得学习。班杜拉认为,反应结果是否能够引起学习 ,取决于人们对反应结果的功能价值的认识。创业者从创业行为结果中得出关于创业结果与创业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由这一认识所指导的创业行为及其结果又有选择地加强或否定着这一认识,成功的创业行为过程易于被选择,无效的则被摒弃,从而不断改善和提高个体的创业技能。所以,亲历学习也是个信息加工过程。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个体学会的是有关创业行为的抽象规则,而不是具体的反应方式。 2.影响创业认知的因素。每个创业者都处于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这种社会文化环境构成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背景,个体创业认知的发展与这个大背 景密切相关。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文化
10、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动因,同时构成了影响个体创业认知发展的主要环境系统。 文化的某些观念上的特征 (例如价值观、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对待顺从和传统的观念 )对创业认知有着极大的影响,它们可能起激励作用也可能起阻碍作用。对比我国创业者与西方创业者,他们不同的创业认知是与其价值观念和环境直接相关的。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价值,中国文化则强调集体价值。根据托兰斯等人 (1993)的观点,个人主义文化比较看重独立、自立和创造性;而集体主义文化则强调顺从、合作、责任感和对集体中权威的 认可。在与个体水平有关的工作中,个人化的人格特点和创业行为密切相关。 除了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外,研究发现个人因素对创业者的创业认知
11、也有影响,例如人格、认知方式、成就感、自我效能等都和创业认知密切相关。成就感是指人们希望从事对他们自己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取得完满结果的一种动机。成就感高的创业者对创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浓厚,对任务的坚持能更持久,即使在失败情境中,他们也更多地看到机会;而低成就感的创业者即使在获益的情况下也仍然关注失败的威胁。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具有组织 和执行某个目标活动达到特定成就的能力的信念。它能调节个体自己的动机、思维过程、情绪状态和行为。 3.创业意向。研究表明,创业意向对于创业者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促使某些创业者更愿意寻找并利用商机来创业的因素,除
12、了存在偶然的发展机会以外,主要有:责任感、成就的需要、对模糊性的容忍和创新等。承担责任对于当代创业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需要加强的品质。有了责任承诺和决心,创业者就不会被难以想像的困难吓倒。就可以克服障碍,并弥补自己的缺点。几乎所有的创业企业都要求创业者承担一定的责任。责任感意味着 个人牺牲,需要付出资本、信誉和生活。成就的需要是创业者找出新建企业必定会面临的挑战并积极应对的动机。调查发现,创业者受到内心强烈愿望的驱动,并且自我驱动超过别人的驱动。他们受获取成就的渴望,追寻富有挑战的目标。对模糊性的容忍是创业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创业面临着不确定性的环境,对许多人来说,有前途机遇的高度不确定性是选择创
13、业的一个大的障碍,这也是为什么创业比例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4.创业行为。创业者如何将创业意向付诸行为,主要体现在识别机会、整合资源和组建团队等创业活动中,即机会识别和机会开发过程。具 有创业意向的创业者在获取初始创意之时,机会识别过程就开始了。 “ 创意 ”是通向机会的垫脚石,一个创建企业的想法并不等同于一个机会。创业者需要对机会进行不断的评价和提炼,然后决定是否继续下一步。这时可能碰到可获得资源与新创企业相互牵制的问题,当预期的问题都被克服并且潜在的利润最大化时,创意才能发展为商机。识别机会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即创业者需要做一些 “ 功课 ” ,例如从图书馆、商家或其他地方寻找与机会相关的
14、知识,需要搜集信息和解析信息。在内部和外部因素刺激下,最初的想法被 “ 过滤 ” 或 “ 提炼 ” 成机会,即商业概念。在这一 阶段,创业者将整合知识、经验、技能和其他市场所需的资源。利用社会认知的方法, De Koning (1999)提出,机会从根本上是形成的,而不是发现或鉴定出来的。机会形成是一个演进和重复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两方面的认知行为构成:信息收集和概念创造。具体包括四种相关行为:信息浏览、讨论与思考、信息搜寻以及资源评估。通过这些行为,初始想法被提炼成或形成可行的商业机会。机会开发过程,就是促使商业概念转换成可销售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首先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的团队,
15、然后,根据商业概念确定资源需求及其潜在的供 应者。最后是整合所获得的资源,建立一个资源平台,从而推动商业概念转换成可销售的产品或服务。开发机会还关系到商业模式的构建。 5.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创造性、分析性和实践性三方面的组合。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创业者需要创造性智力来产生新想法,需要实践性智力找出实施这些想法的途径,需要分析性智力来评价这些想法,并决定它们是否值得去做。创造性创业力可以帮助创业者从一开始就形成好的创意,能够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商机;分析性创业力用来解决创业中问题和判定创业思维成果的质量;实践性创业力可将创业思想及其分析结 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实施。创造性创业力是指产
16、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推动创业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创业者是能够“ 实现新的组合 ” 的创新者,创新可能是一项新产品或一项新服务的创意,也可能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或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只有不断创新 (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价值创新等 ),才能在竞争中获取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性创业力还可以帮助创业者能够从别人的企业中得到启发,通过联想、迁移和创造,使自己的企业别具特色,并通过这种特色使自己的企业在同业市场中占有理 想的份额。分析性创业力是应用性智能思维能力,以发现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创业问题大都是那些不具有明确解决方法的问题,许多问题可
17、以用不止一种方式来加以解决,它们的解决需要非常规的、直觉的、推测性的策略。在制定决策时,其目标是从许多可能中作出选择或对机会作出评估。包含在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分析性创业力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创业者通过消费者需求分析、市场定位分析、自我实力分析等过程,根据自己的财力、关系网、业务范围,依据 “ 最适合自己的市场机会是最好的市场机会 ” 的原则,作出正确决策,才能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实 践性创业力是一种将创业理论转化为创业实践,将创业设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谈判能力、适应变化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这一能力往往是创业者最缺乏的。具有实践性创业力的创业者,其标志是获
18、得并使用 “ 未明言的知识 ” ,包含知能 知道怎么做的知识,即关于技能和诀窍方面的知识;知人 知道是谁的知识,即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它们属于 “ 隐含经验类知识 ” ,一般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头脑中属于经验、诀窍、灵感的那部分知识。这类知识的获得与运用,对于在创业活动中努力奋斗的创业者而言是尤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美 A.班杜拉 .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 社会认知论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刘忠明,魏立群,等 .企业家创业认知的理论模型及实证分析 J.经济界, 2003, (6). 美 杰弗里 .蒂蒙斯,小斯蒂芬 斯皮内利 .创业学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美 R.J.斯腾伯格 .成功智力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