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现分配公平的意义及其措施研究 目前,我国即将进入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存在严重不公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收入公平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二元结构,应在十二五时期有很大改变。政府要发挥积极主动作用,要完善市场经济制度,辨证施治,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入手。 一、实现分配公平的意义 更加重视分配公平是以人为本的需要。以人为本是以大多数人为本而不是以少数人为本,以为人本就要以老百姓为本而 不能以官为本,以人为本就不能以物为本更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本。以人为本
2、的发展观至少包含生存、自尊和自由三个方面。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现阶段还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的需要。让分配更加公平,提高我国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收入,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现在我国的低收入群体众多、失业人口众多,急需改善其收入分配和生活状况。分配公平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在起点方面,人的天赋才能都是有差别的。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有利于穷人更多地向孩子的教育方 面投资。教育的公平是最重要的公平。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教育因素在造成收入不同中日益突出。虽然在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文化水平相对低的人发财致富了,但那样的机会现在
3、已经很少了。收入的相对公平,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政治生活,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如果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可能将财富转移国外或者进行炫耀性的消费,而不愿支付农民工应得的少量薪水,也不愿意交一点个人所得税,更不愿意为社会公益事业做贡献,这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不是就以人为本的。 作文 更加重视分配公平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我国曾经采用过的 “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的做法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环境下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做法对于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有重要贡献,对于消解计划经济体制有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前提是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主体是企
4、业,效率的提高是企业的生命,政府的职能要相应地转变,要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成公共服务型政府,市场负责效率,政府负责公平,这是符合当前实际的。政府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有利于市场主体效率的提高。分配公平可以让大多数人对改革充满信心。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没有广大人民 群众的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公平的环境使人们更加认同社会,可以让人们心情愉快地从事自己的工作,从而提高效率。公平的环境激励人们通过自主创新等方式获取竞争力,真正做到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把各种创造财富的因素调动起来。公平和效率没有任何矛盾。效率和平均主义是此消彼涨的关系,而公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 更加重视分
5、配公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要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资源、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出现严重失衡现象,我国消费不振,经济增长靠的是投资和出口拉动,这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消费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对人民群众是没有意义的,经济靠出口拉动,则发展的成果不能让本国人民分享。我国现在的宏观经济增长方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过多,对环境的破坏很严重,形成了一批过剩的产品,形成了大量的银行呆坏账,从而加大了经济风险。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财富集中在少
6、数人手里,而富人的消费需求是有限的。我国不发达地区的广大人民、广大农村居民和广大 弱势群体收入太低,他们有消费的愿望但没消费的能力。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低廉反而在国际市场上受到许多反倾销的诉讼,致使我国在国际经济关系上处于被动。其根本原因是我国采用的是低成本的竞争战略,主要通过压低工人的工资特别是农民工的工资。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产品附加值极低,因此,要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就要改善工人工资待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和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 更加重视分配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要做到人自身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当一个人收入太低的时候,一切发展的成果都与其
7、无缘,则内心是很难和谐的。人都要在一定的希望中生活,收入太低会使人们对未来失去信心,被边缘化、被社会抛弃了的群体有时候还会通过各种极端方式来维护自身权利,表现自己的存在。和谐社会要求社会各阶层彼此尊重相互接受,同时社会各阶层可以自由合理流动,底层的人们有希望奋斗到自己向往的地位。收入的公平是权利公平的反映,是其他方面公平的基础。一个社会的稳定需要的是最富的和最穷的比例小而中间阶层比重大。现在我国中产阶级尚不发达,因此应调整我国的社会分配结构。中产阶级是现有社会秩序的中坚力量,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维护者。 二、实现分配公平的措施 首先,要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制度。城乡二元制度是起点不公平的最大根源。农
8、业的特点决定了农民的收入不可能有很大的增长,因为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小,人们收入的增加也不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有很大增长,农民受到工业品的卖方垄断和农产品的买方垄断的影响,农产品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要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一是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二是让农民走出去变农民为市民。这需要人口自由流动,需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但是,建国后我国为了实现赶超战略,采取了城乡分 治一国两策的战略,通过户籍制度将农民束缚在农村,农民不得擅自入城。城市居民享有就业住房、医疗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方面的特权,国家还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农村夺走大量农业剩余。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到城市
9、打工,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却没有自己的维权组织,而农民工的工资又是最低的,近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上涨,不仅如此,他们的工资还经常被拖欠被克扣,导致工资仅够自己生存,不能用来扩大劳动力再生产。他们在城市的社交往往也是处于孤立状态的,没有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城市文明无缘。农民工既回不了农村也无法融进城市, 因而日益被边缘化。由此可见,二元结构导致人力资源不能自由合理的流动,造成对于农村人口和农民工起点的严重不公平,阻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其次,政府在收入分配方面要发挥积极主动作用,要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手段调控经济。我国的财政应该向公共财政转变,财政的任务是搞好公共服务。对于高收入群体,要建立完善的申
10、报财产制度,用累进税收的方式加大税收征管。严格税收执法,打击税收中的腐败现象,既可以提高税收收入,又可以使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我国要在土地使用、建筑等领域严格制度建设,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过高收入。同时引导财产的使用,使其为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发挥作用,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要积极扩大中产阶级的比重,在国民经济分配格局中加大劳动的份额,这样可以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对于低收入群体,我国要采取支持保障的措施,并将这些措施制度化法制化。我国财政要对广大农村实行多予少取的放活政策,要防止取消农业税收后反而通过收费而使农民负
11、担加重富人反弹现象。对于城市下岗工人和低收入群体,要实现社会保障政策,在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的同时,还要对他们 进行知识文化技术的培训,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 最后,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掌握太多资源。我国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二元结构是我国不平等的来源,只有市场制度完善了才能提供人们机会的平等。市场制度遵循的是价值规律,任何主体都可以自由的进入任何领域,这就要进一步打破在某些行业的垄断。我国在人事制度方面,要实行好公平的考试选拔制度,让程序更加公开,这样可以让广大优秀的人才进入国家重要部门,发挥好人才的积极作用。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能够使各种不同的人友好相处。市场不管人的 等级、出生、地位,只要有双方共同接受的价格就可实现交易,因而市场更能促进民主建设。市场能体现人们分配过程的公平,可以做到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使资本技术劳动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统一效率与公平。经济学原理认为,如果人们的起点相同,过程公平,市场作用的结果、收入状态不会相差太大。市场是有效率的,能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使他们生产的产品更加符合人们的需要。市场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可以避免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