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益活动现状及对策.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11412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公益活动现状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生公益活动现状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生公益活动现状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学生公益活动现状及对策 摘要 大学生公益活动是我国公益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社会服务技能,也能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问卷调查,总结了当前大学生公益活动具有延续性差、方式单一、虚假信息多、获取信息渠道较少、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进行公益培训、考虑专业特色、改进宣传方式、构建公益圈等实践对策,为公益活动组织者或参与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公益;公益活动;公益圈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1084 随着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 ,大学生公益活动已经成为其中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大学生与公益活动已然不可分割,大学生作为公益

2、活动的传承者、担当者,公益活动亦作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大学生不仅可以在公益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更能在公益活动中培养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学习生活重中之重,个人的修养在未来的工作或者生活中尤为重要。 1 大学生公益活动现状及问题 本次调查以安徽省为例,抽调 8 所大学的 200 名学生,主要调查他们对公益活动的态度、参与方式和途径、信息渠道的获取。 11 大学生参与公益 热情高涨,但延续性差 在受调查的 200 名大学生中,有 94%的大学生支持公益,且基本参与过公益活动。但由于公益具有自愿性、学习性属性,同时大学生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形成期,在受访的 200名学生中,只有

3、不到 1/9的学生参与过 5次以上公益活动(调查学生中在校 2 年以上的大学生占大部分)。学生的自主性差,社会服务意识薄弱,导致大学生社会服务流动性差,延续性差。 12 大学生参与公益目的明确,但方式单一 公益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 7636%的大学生认为参与公益活动是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自己 获得社会经验。 7094%的大学生认为是培养自身素质的很好的途径,同时还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但是从调查问卷中不难看出,几乎大学生都是通过捐款 /捐物、当志愿者、献血等方式参与公益,甚至过半学生只通过当志愿者参与。大学生没有自己创建公益平台的意识,同时在公益多元化、立体化、创新化的今天,大学生没有养

4、成分享公益的习惯,更没有产生服务公益的意识。不同参与公益活动目的下的大学生看待公益活动的观点如图 1 所示。 13 大学生参与公益渠道较少、虚假信息多 在当代,慈善机构、教育公益、明星公益等快速兴起,增 添了不少参与公益的渠道。大学生参与公益渠道众多,但正因为此,也造成了大学生公益服务信息冗杂的情况,信息整理获取产生极大的时间成本和决策成本,另外,大学生也没有产生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去参与公益的意识,导致大学生获取公益渠道较窄,而非公益组织本身。调查显示, 7143%的被调查大学生获取公益信息渠道少, 6552%的大学生认为没有资金支持。开放性问题中,接近一半被调查学生认为建立规范的公益信息平

5、台对于防止学生接受虚假信息非常重要。 14 大学生参与公益自发性强,但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在受调查的 200 名学生中,大学生基本通过加入社团、学生会等学校性组织参与公益活动,管理机制自上而下为校团委、下属的学生社团性组织。而公益活动往往采取学生主管、团委监督的管理机制。普遍的社团组织往往由大学生组成,在公益服务进行时普遍缺乏系统性的培训教育。大学生作为组织者和管理者,只履行了作为一个组织者的义务,并没有尽到一个管理者的义务。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时社会经验不足,往往不能满足各岗位多样化的需求,表现出稚嫩的一面,当积极性打磨时往往退缩,缺乏激情,从而导致组织结构松散。 2 提升大学生参与公益性服务的

6、策略 21 积极开展大学生公益活动教育服务相关培训 大学生公益是一个持久性、延续性的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便成为重中之重。在学校,上至团委、下至各社团应定期开展公益主题课程活动,培养学生在参加公益前、公益时、公益后的一系列公益服务意识,使大学生在学习中让自己的公益服务能力匹配相应的公益服务岗位,真正做到公益链化。同时,学校应积极响应公益,将公益学分制管理,激发学生公益服务激情,做到公益服务持续性、延续性发展。 22 引导公益化与专业化相匹配的 ? 胩厣 ? 大学生参与公益的方式千篇一律,参与公益的类型大相径庭,但大学生持续公益寥寥无几。高校是由多院系、多专业组

7、成的整体,各专业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因此,大学生公益可发挥大学生优势,公益组织者、管理者可用各专业专长,提升参与公益的专业性与趣味性。大学生利用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去服务社会,既能体现公益的社会属性,又能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制定学习服务的公益策略,将自身专业与公益服务相协调,促进我国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 23 改进新兴公益宣传方式与参与方式 大学生参与公益往往存在方式单一、特 色薄弱等问题,大学生公益作为社会主义公益事业的一部分,应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公益事业中的宣传主体作用。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公益事业的组织者,应创新活动宣传方式。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今天,应多利用如微博、微信、 QQ 空间

8、等新媒体宣传方式,通过新兴的方式,引导大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公益事业;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公益事业的参与者,应积极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公益。从调查的200 份问卷可以看出,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往往通过线下进行,利用网络这种便捷、直接的方式却寥寥无几,创新大学生参与公益的方式也显得尤为重要。 24 创新公益 思维方式,搭建校园公益圈 如今,大学生公益无论是创业或服务都受政府或政策扶持。公益事业的发展依托于创新的思维,校园作为大学生公益事业的载体,是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的平台。构建大学生校园公益圈,第一,一接收者一平台。创造效能大于个人的个性化、集体化公益圈是实现公益大的方向。一接收者专注一平台不仅能够提升公

9、益的专业性,更能提升公益匹配度,保证志愿者、互助、救济都只有一个平台提供者。第二,一接收者一资源。公益服务必须依托于强大的公益资源,在大学,上至团委、下至社团,都有一定的公益资源,如何将这些公益资源结 合起来达到最大效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首先考虑的问题,面对日益繁多、资源冗杂且存在虚假信息的问题,公益圈可以保证一接收者只会获取一个真实资源,这样既不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又增强了接收者获取资源的最大效用。在公益圈提供端其只会享有获得一项资源的权利。第三,多接收者多定制。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在服务朝向个性化、定制化发展的时候,大学生公益也应效仿。只有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才能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求

10、,让公益在可求得性、趣味性的条件下进行。公益圈中的每一个接收者都会有相应的平台提供个性化、需求定制化的匹配服务。第 四,一接收者多品牌。大学生公益专业化、品牌化,传统的大学生社会组织并不具备自发性与专业性。大学生组织应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建立大学生公益服务链。从公益规划上打造各组织特色品牌,从培训中让公益走向专业化,完善大学生公益服务。在团委、社团或其他特色平台都会有自己品牌化的项目,学生在不同平台创造多种品牌,满足自身的需求,一个接收者有多个项目同样有多个品牌。公益圈单一服务工作流程模型见图 2。 3 结论 大学生公益活动是当代大学生自发性、学习性的活动,其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也能给大

11、学生积累社会 经验。多方主体共同努力,构建规范的公益服务圈,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公益服务水平和质量,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袁彦鹏大学生公益服务的困境及出路 论大学生社会化公益组织 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4, 28( 3) . 黄婷婷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 D.南宁:广西大学, 2014 陆亚男大学生公益活动研究 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13 左晶高校大学生公益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22) . 梁钧泉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研究 D.重庆:西南大学, 2013 左果果大学生公益创业素养培育研究 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 2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