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民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初探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工民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影响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因素 1.1、选用的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 我国目前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检测主要是依据检测人员的工程施工经验来完成的,加上原材料的使用量大而法律规定的质量检查方法的取样代表性低、周期长、费用高、检测操作复杂等等,使得施工中有些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达不到施工要求的标准。 1.2、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一般分为垂直和水平运输。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时间和运输
2、温度的影响,往往造成混凝土在运输途中出现水泥、细骨料上浮而粗骨料下沉等搅拌物分离的现象,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1.3、混凝土的配比搅拌 在混 凝土的搅拌过程中,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低质量的配合比例,或者选用强度不达标的骨料,造成新拌混凝土的强度过低,达不到施工要求的标准;在对商品混凝土进行调配时加入的水量与水泥量比例相差过大或者添加外加剂时操作方法不当;不能及时在雨季时去除砂石中的多余水分等等都导致了新拌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标准。 1.4、水泥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的放热峰值和速率会直接影响到其水化的过程。水化的过程过快,会使温度的收缩增大,从而导致产生温缩裂缝,造成建筑结构的
3、整体质量下降,对建筑结构的使用性和耐久性也有 着严重的影响。 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 裂缝预防与控制 现阶段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气候、以及人为的机械操作、技术水平限制等原因的综合影响,在建筑物体表或正面墙体易出现局部裂缝的情况。户外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考虑到由于外界的气候条件和天气状况的不同,混凝土相应的结构自然也会存在相应的一些差异,因为这些差异使得建筑物裂缝的大小也会存在不同的标准。当前来说,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建筑物出现裂缝情况能够加以预防和控制,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强化和重点监督 将有效避免裂缝出现,不能等到后期建筑出现了裂缝再来考虑此类问题,为时已
4、晚,那时的补救措施也很难达到施工初期所要求的施工效果和质量标准。 2.2 浇筑要点的把握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浇筑技术也是十分之重要的,浇筑前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致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记录在册。首先要检查模板的尺寸、位置、标高、刚度和强度;然后是钢筋和预埋件的数量、位置以及保护层的厚度;最后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除模板内的杂物以及钢筋上面的油污,模板上所存在的漏洞和缝隙也必须全部堵严,另外对模板来说要做到整体湿润状态,但不能 过度,不能出现有积水情况。 混凝土浇筑的同时必须遵循先低后高的浇筑顺序,分层浇筑,每层相应的浇筑厚度应该根据建筑物本身所使用的钢筋情况和捣实方法等综合原因进行确定。竖向目标的浇
5、筑深度如果超过 3m 时,要采用施工溜管以及串简等方式使混凝土能够均匀下落分布到目标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反复的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以及缝隙和孔洞的情况,如果发现变形或者位置移动时,要及时联系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不能视而不见。 2.3 混凝土强度控制技术 满足结构设计强度要求是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首要任务。任何建筑物都会对不同结构部位提出 “ 强度设计 ” 要求。为了保证配合比设计符合这一要求,必须掌握配合比设计相关的标准、规范,结合使用材料的质量波动、生产水平、施工水平等因素,正确掌握高于设计强度等级的 “ 配制强度 ” 。配制强度毕竟是在试验室条件下确定的混凝土
6、强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强度的因素较多,因此,还需要根据实际生产的留样检验数据,及时做好统计分析,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 整,保证实际生产强度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 的规定,这才是真正意义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结构设 计强度的要求。 2.4 混凝土养护措施 对于已经成型的混凝土养护要更为重要一些,例如建筑物屋面板的养护。屋面板相对来说处于高处而且表面积比较大一些,这会使混凝土中的水分快速蒸发,混凝土浇筑早期的失水也会有所增加。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混凝土表面被压平以后,应先在其表面进行适量洒水,保持湿润状态;然后进行覆膜处理;最后在覆膜上通过使用相应保温材料进行养护。夜间保证混凝土
7、处于保护严密状态,白天气温较高的时候应该适当取消保温材料的覆盖,混凝土中的膨胀剂的化学反应需要大量的水,要注意水分的补给, 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 3、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控制 3.1 质量环节的控制 混凝土质量环节的控制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个是使混凝土达到设计的质量标准;另外一个是在满足基本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的降低制造成本。以上提到的两个基本内容实际上是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具有一定的离散性,这个是施工过程中难以把握的,也是客观存在的,施工过程中也难以控制,但是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对其优化,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流程都达到规范要求,科学的施工和管理可以将其控制在最小范围
8、内。混 凝土的标准差能够反映 出一个混凝土施工单位的实际操作水平和施工技术,技术水平越高相对的标准差就越小,混凝土施工中的整体质量水平的控制和把握都是对于标准差的控制。 3.2 混凝土的质量通病 ( 1)麻面 关于建筑表面麻面的产生主要归咎于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对于模板的要求不达标。模板的粗糙程度、清洁程度;拆掉模板的时候混凝土是否粘连在模板上;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未进行湿润处理或湿润程度不够;模板出现缝隙和空洞;隔离剂的使用不恰当,涂抹不均匀;混凝土振捣时气泡未排除停留在模板上。以上 几点都是建筑物表面出现麻面的原因。 ( 2)夹层、夹缝 夹缝和夹层出现的原因只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施工缝、模板变形
9、缝后期未进行填补和接缝处理;后期混凝土表面未进行水分补给;混凝土浇筑高度过高,未进行溜管以及串简处理造成混凝土离析等。混凝土施工中小范围的夹层和夹缝的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些是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把握问题,严格把握施工流程可以减少或避免夹层和夹缝的出现。 3.3 温度应力的计算 当前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设计中,温度应力的计算数值一般和工程实施工程中所得到的数值 有着较大差异。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充分的考虑到浇带的作用和影响,就极易导致温度应力的计算数值和实际实施中所得到的数值不符合;如果未能充分的考虑和计算梁和楼板整体的相互作用力也极易出现数据存在差异。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计算温度应力,其数值和建筑结构设计的数值尽最大可能保持相近。 结束语 总之,在工民建筑施工中要对混凝土项目施工予以高度地重视,这是提高建筑行业运行质量,实现行业整体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基本保障。以及在全面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规划标准的基础上,实现对建筑物 使用和安全的全面保障。 参考文献 杨振华,林海军 .工民建筑现浇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探讨 J.当代经理人 .2011.( 02) . 尚科文,赵丹丹 .混凝土施工在工民建筑中的质量控制探讨 J.工业设计 .2011.( 06) . 高明,李顶峰溅谈工民建中混凝土质量控制问题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