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驱油新型体系研究与应用.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12138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驱油新型体系研究与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微生物驱油新型体系研究与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微生物驱油新型体系研究与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微生物驱油新型体系研究与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微生物驱油新型体系研究与应用 摘 要:研究了以淀粉 -纤维素为基础的颗粒状本源微生物驱油营养剂对菌群的激活过程,并利用不同岩心模型评价了体系的封堵作用与驱油效果,探讨了该营养体系的调驱机理。该体系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有效激活本源菌群,烃类氧化菌和发酵细菌是其激活的主要菌群,对原油有较好的乳化作用;现场试验表明,新体系能有效封堵高渗层,改变水驱方向,降水增油效果显著,投入产出比达 1: 9 以上。 关键词:微生物驱油 营养体系 波及效率 采收率 近年来在大港油田进行的本源微生物驱油试验均采用水溶性的氮、磷盐体系,并补充 定量空气以实现油藏好氧菌群的激活和原油的生物降解,这种体系主要强调 驱 的

2、作用,而忽视了 堵 的作用。水溶性营养物在注入油藏时会沿高渗区域窜流,在油藏中滞留时间短,微生物利用程度低,生物产物与油藏岩石和流体相互作用时间短,这是造成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现场效果不明显或见效慢的主要原因。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延长营养组分在油层中的滞留时间,满足微生物(和代谢产物)与油藏岩石和流体作用的时间要求,使代谢产物浓度和菌群密度达到较高水平;其次,要充分发挥生物封堵作用,提高驱替压差,扩大波及体积。开发了新型颗 粒状的淀粉 -纤维素基本源微生物驱油体系,对体系的激活效果、微生物代谢过程、封堵作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了单井组的现场试验,深入探讨了新型微生物驱油体系的调驱作用及其

3、应用前景。 一、室内实验 1. 营养剂、原油与水样 实验用营养剂是以工业副品为原料复配而成,加工成不同粒径的粉体或颗粒,属于天然产物,易悬浮于水中,具有廉价、易得、无污染、营养组分丰富等特点。其主要组分为淀粉与纤维素(质量比大于 80%),另外含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微量元素。油、水样取自港西油田,地面原油黏度为47 mPa?s,重度 0.91。地层水矿化度 9 029 mg/L,水型为 NaHCO3 型。实验温度为 50 。 2、营养剂对菌群激活效果 2.1 有氧条件下的菌群激活 用无菌的三角瓶,在油井采出水中加入 2.0%的淀粉 -纤维素基营养物,恒温振荡培养,用细菌计数瓶法定期检测常规油藏

4、菌群的密度。 图 1 有氧条件下菌群密度随时间变化 图 1 菌群生长曲线表明新型体系在好氧条件下第 2 d 菌群密度即可达到108 个 /mL,优势菌群是烃类氧化菌( HOB)和腐生菌( TGB),而硫酸盐还原菌 ( SRB)和发酵菌( FMB)则没有大量生长。说明体系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可以高效激活油藏中好氧微生物。 2.2 无氧条件下的菌群激活 用灭菌后的 400 mL不锈钢容器,在采出水中加入 2.0%的营养剂,保持无氧状态,恒温静置培养,定期检测菌群密度。大约第 2d 以后,菌群密度达到生长稳定期,优势菌群为 FMB,另外 SRB 在厌氧条件下浓度也大幅度提高。针对 SRB的生长,在体系

5、中添加硝酸盐可有效抑制其生长,同时还可激活对驱油有益的硝酸盐还原菌。 实验说明无论在有氧还是厌氧条件下,新型淀粉 -纤维 素基体系均能有效刺激本源菌群的生长,菌群密度能在较短时间内( 2d)可达到 108 个 /mL以上。 3、生物作用对原油的乳化 对新型营养体系与氮磷( N/P)体系在好氧菌群生长过程中对原油的乳化作用进行了评价(条件同 1.2.1,原油浓度 10%)。培养 5 d 天后新体系在好氧菌群作用下,代谢淀粉、纤维素等产生了表面活性物质,能较好地乳化原油;同时菌群计数结果表明, HOB密度也达到 108个 /mL。而 N/P体系中,原油与水很容易实现分层,乳化程度低, HOB 菌群

6、密度也较低。 以上实验表明新型体系 在好氧条件下能够有效激活产表活剂菌群和烃类氧化菌,以实现原油乳化。传统的 N/P体系即使在氧气补充非常充分的条件下也不能有效激活 HOB,这主要是由于使用 N/P 体系时虽然碳源和氮源充足,但是其他微量组分的缺乏大大限制了 HOB菌群的生长,另外 N/P体系中碳源和氮源过于单一也可能是重要原因。与 N/P体系不同,新体系是以天然产物为主,各类营养组分丰富且配比更为合理。 4 主要代谢产物分析 4.1 生物表面活性剂 新型体系可被微生物代谢产生表活剂,对原油乳化效果良好。新体系与少量原油在地层 水中培养 10 d 后,除去培养液中原油,分离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物

7、质,利用 TLC、 FT-IR、 GS-MS、 HPLC-ESI-MS 等方法对生物表活剂进行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分析表明本源菌所产表面活性物质为鼠李糖脂,其结构都是由 1 2 分子的鼠李糖和 1 2个含 -羟基的碳链长度为 8 12的脂肪酸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两种组分分别为 2-O- -L-吡喃鼠李糖苷 - -L-吡喃鼠李糖苷- -羟基癸酰 -?C 羟基癸酸和 -L-吡喃鼠李糖苷 - -羟基癸酰 -?C 羟基癸酸,其含量分别达 19.26%和 14.56%。另外 ,在 21 种同系物中,有 11种组分含不饱和脂肪酸,含不饱和脂肪酸组分的总含量达 27.23%。鼠李糖脂组分的增多及不饱和脂肪

8、酸含量的不同,与菌株特性及所用碳源有关 。 4.2 生物气 在无氧条件下,本源微生物代谢新型体系可以产生大量气体,利用高压培养容器研究微生物代谢营养物质过程中产气量的变化情况。图 2是不同营养浓度培养液产气量随时间的变化。培养 1 d 后,产气量就达到约 100 mL,直到第 4 d 产气量开始下降,整个过程累积气量可达到培养液体积的 2 8倍。这些生物气组分通过气相色谱分析表明主要 是 CH4( 56%)和 CO2( 42%)及少量 C2H6气体。生物气中, CO2是微生物的重要产物, CH4则是处于极端厌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的产甲烷菌群的产物。由于厌氧环境中产甲烷菌通常处于碳循环的末端,生物气

9、中 CH4的大量出现说明体系有效激活了整个油藏微生物群落的生物链。这些生物气的产生在油藏环境中对于原油的乳化是有积极作用的。 图 2 不同浓度营养在厌氧条件下产气量随时间的变化 5、 体系封堵性能评价 使用并联的填砂岩心管作为非均质模型,渗透率分别为 5.56 m2 和1.84 m2 ,孔隙度 分别为 38.2%和 33.5%。模型用地层水饱和后,快速注入8%的营养液 40 mL( 0.3PV)放置 2 d,之后在 1.0 mL/min 的驱替速率下连续驱替约 300 min,以考察体系在岩心中形成封堵的稳定性,同时计量注入水在两个砂管中的分配比例。 由于注入的营养液是含营养颗粒( 100 目

10、)的悬浮液,在注入过程中低渗砂管没有水流出,可以判断大部分悬浮液被注入高渗砂管,说明新型营养物具有良好的注入性能。开始水驱后压力由 0.002 MPa 快速升高到 0.165 MPa,同时低渗砂管的出水量开始增加,在注入营养 剂后水驱 0.5 PV 时,两支砂管的出水量非常接近,在此后至实验结束低渗砂管的出水量有所增加。这个过程说明营养剂的注入封堵了高渗砂管,改变了流量在高、低渗砂管中的分配;驱替过程中注入压力趋于平稳,驱替压差比注入前提高了约 60倍。整个过程中驱替压差一直比较平稳,说明在高渗管中形成了稳定的封堵; 320 min 后,逐渐提高驱替速度到 6 mL/min,驱替压差呈直线上升

11、,而两支砂管中的流量分配比例并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形成的封堵有较强的耐冲刷能力。 6、驱油性能评价 利用非均质驱油模型对新型体系的驱 油效果进行评价, 2 支并联砂管的渗透率分别为 7.67和 1.17 m2 ,岩心饱和油并老化后进行水驱。第一次水驱到综合含水 95%时,高渗砂管驱油效率达 47.8%,低渗砂管没有启动;之后注 8%的营养液 40 mL,实验温度下静置 5 d 后恢复水驱。二次水驱至出口综合含水到 95%时,高渗砂管驱油效率提高 2.8%,而低渗砂管提高幅度达45%,整个模型采收率提高幅度达 20%以上。 对于非均质模型,营养剂注入浓度在 3% 8%时,采收率可提高 12% 20

12、%。其主要驱油机理在于营养剂在岩心中的滞留使微生物有充分时间利用 营养组分去产生有用的生物产物;由于微生物细胞体附着在淀粉 -纤维素颗粒表面进行生长与代谢,会在颗粒表面形成生物膜(细胞聚集体及胞外多糖等产物),这些生物膜的形成会强化颗粒之间的黏附力,使封堵作用得到强化,有效扩大后续水驱波及体积。这些生物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多种物理化学作用的存在,使本源微生物驱油效果得到大幅改善。 二、现场试验 1 试验井组概况 选择港西一区一断块西 42-6-1单井组进行新体系的现场试验。该油藏埋深 1061 1288 m,油层厚 20 m,温度为 50 ,渗透率约 100010 -3 m2 ,平均含水 90%

13、,该井注入层位 Nm7899 ,对应 3 口油井。井组 2008 年 3 月开始注水, 2010 年上半年井组含水快速上升。注入井主要吸水层为 Nm9( 88%), Nm78 吸水较少( 12%),因此试验目的就是封堵 Nm9 ,提高Nm78 吸水量。 2 试验效果 2011 年 8 月初向西 42-6-1 井注入淀粉 -纤维素营养剂 31 t,注入过程中水井压力由 3.4 MPa升到 9.0 MPa,施工结束后,压力稳定在 7.5 MPa左右。试验后西 42-6-1 井吸水剖面测试表明, Nm78 相对吸水量提高至 49%,吸水剖面得到显著改善。 营养剂注入后,生产 Nm78 层位的 3 口

14、油井中的西 41-9-5 和西 43-6-4两口井见到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 8月下旬开始见效,井组含水由试验前 95%最低降到 84%,产量由 6.0 t/d 升至最高约 16.4 t/d,有效期约 90 d。截至2011 年 11 月, 2 口井共增油 480 t,投入产出比大于 1: 9。 通过微生物对原油的降解提高洗油效率的驱油机理无论在实验室还是现场均没有被有效证实,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不同生物作用提高高度分散 的剩余油的启动压力,以提高注水波及效率。为了提高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现场应用效果,笔者认为重点在于如何实现微生物体系的深部堵调作用、实现调、驱结合,在这些方面

15、的研究可能会有更大的成功机会,西 42-6-1 井组的试验已初步证明了这些作用机理。 三、结论 1、淀粉 -纤维素基营养体系是一种廉价、易得的天然多糖类营养剂,营养组分丰富。无论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都能有效刺激本源微生物的生长,烃类氧化菌和发酵细菌是其激活的主要本源菌群。 2、新体系在有氧条件下能生产表面活性物质和生物气,能乳化原 油;同时由于营养颗粒之间通过生物膜黏结而聚集,具有明显的堵调作用。新体系不仅能改善洗油效果率,更能有效扩大波及体积。 3、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证明了新型体系在油藏条件下可以实现生物深部调驱作用,是一种具有很大应用前景的低成本微生物驱油体系。 参考文献 向廷生,冯庆贤, N.T.Nazina 等 .本源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及现场应用J.石油学报, 2004, 25( 6): 64-67. 李蔚,刘如林,石梅,等 .低渗透油藏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研究 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30( 5): 110-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