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技术标准战略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12579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技术标准战略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技术标准战略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技术标准战略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技术标准战略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国技术标准战略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首先对技术标准的经济学属性、经济效应和技术标准战略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从两个方面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且进一步就问题提出完善策略和可行的具体措施,使得我国在今后加强技术标准战略的过程中更加顺利。在努力克服现有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寻找到符合中国市场具体情况的独立自主的技术标准战略。 关键词:经济效应;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标准联盟 1 技术标准及技术标准战略相关理论 1.1 技术标准的经济学属性 技术标准 ,依据国际化标准组织 (ISO)的定义是指 :“ 一种或一系列具有强制性要求或指导性功能 ,内容含有细节性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方案的文件

2、,其目的是让相关的产品或者服务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或者进入市场的要求。 ” 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是根据生产技术活动的经验和总结,作为技术上共同遵守的法规而制定的各项标准。对于技术标准的定 义主要体现了它的公共利益 ,即具有类似公共物品特性。 在经济学中 ,根据萨尔森 (Samuelson)的定义 ,公共产品相对于私人物品具有两个本质特征 :一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增加一个人消费该物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二是非排他性 ,指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付任何费用的人和支付费用的人一样能够享有公共产品带来的益处。将这两个特性对照技术标准的定义分可知,技术标准具有

3、消费的非竞争性,因为一个企业使用某种技术标准不会减少其他企业使用该标准,即增加额外一个企业的消费不会引起标准成本的任何增加。同时 ,由于现代的 技术标准(尤其是产品标准)更多的是由专利以及知识产权转化而来 ,因而技术标准又具有了消费的排他性 ,能够通过法律制度有效地排除不付费者对技术标准的使用。1.2 技术标准的经济效应 由于标准的含义十分广泛,而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丰富,因此从广义来看,标准是一组规则。 Adams 提出, “ 最好把许多社会和法律规范理解为带有网络外部性的标准 ” 。因此,广义的标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用来降低交易成本的设计,如法律制度;另一类是在实体上具有经济外部性

4、的,比如技术标准。不同的标准会产生不同的正面效 应和负面效应。Swann 就对每一类做了如下区分: 1.3 技术标准战略的界定 技术标准战略是通过有效运用成熟技术标准或通过技术变革实现技术标准的创新或转换在技术竞争与市场竞争中谋求国家或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战略,它被各个国家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在实施。这一定义分析将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主体区分为了国家和企业,文章主要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标准技术战略。国家技术标准战略主要是在全球化格局下的技术标准竞争中,一国以现有国际标准为基础通过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提高产业竞 争力为目标,缓解劣势行业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压力和激励优势

5、行业利用资源增强标准国际化的能力,争取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发言权,保护本国利益。 2 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2.1 国内技术标准战略发展中的阻碍因素 我国技术标准体系尽管在发展中取得了进步,但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意识方面的制约,还难以满足我国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技术水平低下,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异使得我国难以形成贸易中的竞争优势。从 我国产业的技术基础角度,技术标准的提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采用标准比率低的行业一般是企业产品和装备水平低下,特别是存在大量技术素质低下的中小企业;新兴产业采标率很高,但主要是由于家用电器行业基本上

6、靠引进技术,技术标准是从国外照搬的,这样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基础。就国际贸易而言,由于经济动态发展的动机源于绝对差距,所以不同国家生产者在产品质量或是技术水平上的绝对差距就决定了他们的竞争力,一国在国外的市场分额越来越多的取决于质量与服务的竞争而不是价格。在竞争力上处于优势的企业将不断增加市场占有量,而处于劣势的 则会不断丢失分额。 二是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的滞后,面临越来越难跨越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鸿沟。我国标准化实施于 1989 年带有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的时代,现在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管理体制方面,我国采用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按行政区域和行业进行条块分割的

7、管理模式,使得标准管理层次过多,造成了工作交叉、机构重叠和职责不清,造成宏观管理不善,又影响到支撑部门的工作,降低了标准实施的有效性。2.2 转化和吸收国际标准中的问题 由于我国大部分传统行业处于劣 势,因此许多企业都直接遵从国外业已完善成熟的技术标准来实现产品的出口和自身市场的扩大。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自主知识产权少,技术创新能力缺乏。技术标准竞争的前提是自主创新的技术,如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即使能在暂时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也很难保持永久,从而无法引导未来的技术发展轨迹。技术创新可以为技术标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能够不断提高技术标准中的

8、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含量。同时,通过在技术传播活动中适时的介入技术标准化活动可以降低技术创新具有的风险 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研究成果更加快速地为市场接受。由于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这样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一个国家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会严重影响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及其作用的发挥。 二是缺乏对采标的数量和有效性的研究。目前,存在着只强调和重视采标的数量和比例,而不注重采用和转化国际标准的有效性,没有研究采用和转化国际标准与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这样盲目采用和生硬转化国际标准并不能提高我国的技术标准水平。并非所有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都适合我国,在采用和转化国际标准时要系统

9、、 完整的对我国现行标准与国际标准进行适应性分析,国际和国家标准的技术条件水平、范围进行充分研究和对比。 3 如何进一步推进技术标准战略 在我国,推进标准化建设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的品质、建设品牌出口商品、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有重要作用,为此要推进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 3.1 立法与体制建设 通过学习国外经验完善立法加强标准化管理、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对标准化机构的监督管理,使得我国标准化工作符合市场经济及国际化的要求,要建立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特点的独立的技术 标准体系。一是完善与技术标准服务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二是修改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部分冲突的法律法规;三是对于我国的推荐性标准实施采

10、取有效的激励和推进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习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如果不加甄别,全盘照抄会造成重大错误,因为任何的规则和具体措施都有适用的背景、条件和经济发展阶段,必须是符合我国情况的才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3.2 企业的战略定位 每个经济主体根据自身的特点要确立自己的战略定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业技术的发展,企业的技术标准战略定位也会发生变化。在国际 贸易中,技术落后的出口行业或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但同时要注意转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处于劣势的进口企业应采取保护战略,设立贸易壁垒。拥有自身优势的行业或企业应加强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不能在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反映我国经济技术状况,

11、这是对我国国家利益的伤害。对于还没有制定国际标准的领域,要及早介入、积极主动参与、大胆创新,把我国成熟的国家标准推想国际,多提新工作项目,承担新工作项目,实质性的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国际标准化的活动。 3.3 建立标准联盟 通过建立标准联盟进行创 新,培育自主创新的能力。只有技术的持续改进才能使得企业在技术动态演进过程中实现能力和速度的改进,而不是在静态的时点上看待技术的先进和落后。同时,要多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标准,中国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目前却被国外的技术标准所充斥着,要扭转不利局面就需要实施开放技术,进行技术联盟的策略,寻找推动技术前进的力量,寻求产品功能和应用上的创新。在移动通信

12、的 CDMA 和GSM 系统之争时,就是由于 GSM 系统获得了移动设备生产商、移动运营商的支持,最终以 “ 新一代 ” 技术、成熟技术打破了原有的落后境况,成为移动市场上的主流 应用者。如果以单个企业作为标准制定的主体存在潜在的技术垄断的可能性,因为企业永远是以 “ 最大化利润 ” 为目标和动机的,企业可能通过主导某行业的标准制定来实现自身利益,但这样就导致了行业受损的局面,因此企业联盟是更值得推广的方式。从整个国家而言,在开放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标准联盟,中国作为在资金和技术较弱的国家必须依靠合作与联盟,增强技术竞争力,减少制定和推广标准的阻碍。 参考文献 1 曹义胜 .企业技术创新标准化:主动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 J .中国标准化, 2007,( 1): 28- 2 葛亚力 .技术标准战略的构建策略研究 J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6): 91- 3 克努特 布林德 , 标准经济学 理论、证据与政策 M .第 1版,杜邢晔等译,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4 毛丰付 .标准竞争与竞争政策 一 ICT 产业为例 M .第 1 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5 毛文娟,魏大鹏,李丽君,汪建明 .完善技术标准保障我国乳品质量安全 J .中国软科学, 2005,( 09): 30-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