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县人民医院规划设计浅析 摘要:合理分区:将相关辅助用房置于外,将病房及相关医疗用房置于内部 稳定区域。 流线清晰:结合医护人员流线,病人流线,探视家属流线,管理、服 务人员流线,维修人员流线及清洁物资流线,污物流线,合理划分各 功能区域。 资源共享:将手术中心置于建筑的核心位置,使得医疗资源得到最大 程度的发挥。 关键词:功能分区;流线分析;平面分区;立面造型 一、项目概况 某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建筑面积 39 亩,职工人数 451 人(包括离退休人员), 实际开放病床数 203 张,目前已有住院病人 270 人左右。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医
2、院无论从硬件和软件都难以适应。 当前医疗工作的需要,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当机立断,在 2008年的十件实事中决定将我院整体扩建搬迁,建立一所新型的现代化的县人民医院,国家三级乙 等综合性医院,突出专科,综合发展,做到人才、技术管理与现代化设备相协调,近期建设与未来发展相统一,使医院能够稳定、全面、协调、健康、持续地发展。设计规模:年门诊量为 400000 人次,病床数 500 600张,年出院病人数为 3万人次,员工总数 600 700人。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构想,满足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扩大医院规范,改善医疗环境,再造医疗流程,特制定本规划和实施方案。 新区医院依山而建,分为三层的门急
3、诊医技办公楼和十一层的住院楼。两栋建筑均沿豫宁大道平行布置,建筑整体感强,错落有致,和谐统一 。远望犹如扬帆起航的大船,踏浪前行。寓意着医院的医疗事业将进入崭新的阶段。该医院的建成必将成为整个新区乃至豫宁大道标志性建筑。 二、总平面设计 通过合理布置院内住院区,门急诊区,医技区、行政办公区各功能区块。且充分利用现有用地为主导,分析全院的医患流线,人车流线和洁污流线的关系。设计中考虑采用整体布局,使门诊,急诊,医技,办公,住院各部分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 1、医院现状分析 建设用地位于本县境内,豫宁大道以东,九岭大道以南。本县为著名的历史山水文化名城。地理位置优越 ,临城市主干道豫宁大道。建设用地
4、总面积 194.5 亩,其中绿化用地 93.7 亩,可建设用地 100.8 亩,建设用地呈南北向不规则矩形。南高北低,原始地貌为起伏较大山地。 2、医院规划设计 根据县规划局制定的本项目规划条件:建筑退让:东向 6 米;南向 13米;西向 15 米;北向 26 米。主要出入口:豫宁大道延长段。 新区医院定位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建筑规模控制在 5.0 万平方米左右。其中住院楼建筑面积控制在 2.2 万平方米左右。 三、功能分区图 合理的功能分区是医院设计的立足 点。本设计将医院分为住院区,门急诊区,医技区,行政办公区。充分分析各功能区相互关系,设计考虑采用整体布局,使门诊,急诊,医技,办公,住院
5、各部分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医技区位于门急诊区与住院区之间,既满足住院区病人使用又为门急诊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 四、流线分析图 流线设计同样是医院设计的一个重点。医院流线大致分为三类:医护流线,病患流线,污物流线。各流线相对独立,互不干扰。用地北面设置独立污物出口,以达到污物流线与人员流线的完全分离。 五、交通分析图 人流 医院主要人流可划分为门急诊人流、住院及探视人流、医务人员等。 门急诊人流 利用前广场组织人流,将门急诊人流限定在院前区,减少最主要的外来人流对院区的影响。 住院及探视人流 主要住院人流可以通过院区主入口进入,通过独立的垂直交通快速到达各层病区,为病人及探视家属提供良好的住院环
6、境和探视路线。 医务人员 医生、护理人员、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因工作场所的稳定,流线被确定,拥有各自独立的动线与工作区域。 车流 环形的消防车道既满足了 消防要求,又为院内人车分流提供了适宜的外部条件。 外来就诊及探视的车流在院前广场停车后或驶离院区或驶入附近地面停车位停放。 停车:医院位于城区新区,停车采用地面停车结合地下停车库解决。停车数: 208 辆。 六、建筑单体设计 (一)住院楼 住院楼建筑面积 22522.9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20705.7 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 1817.2 平方米)。层数地上 11 层,地下 1 层。建筑高度46.75 米。总病床数 450 床。该
7、建筑为住院医疗建筑。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 一级 大楼一层为出入院及相关医疗辅助用房;二层为中心供应(需专业厂家二次设计)及血透区;三层为手术室及 ICU 平面;四层为手术室平面,分为洁净度千级手术室区和洁净度万级的手术室区(需专业厂家二次设计);手术室上设设备夹层(层高 2.7 米);五至十一层为各病房护理单元。 (二)门诊综合楼 门诊综合楼为地上三层,总建筑面积 21800 平方米,建筑高度 14.65 米。 门诊综合楼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六度。屋面防水等级为 级。 一层平面 一层 平面由四部分组成。平面中心正对主入口为大楼中庭,围绕中庭布置挂号、收费、药房,从而使病人
8、进入大楼后既能有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环境,又能很方便地进行挂号、收费。一层北侧布置急诊部,急诊部有两个出入口,西侧为急诊入口,围绕急诊入口布置诊室,观察室、急诊挂号收费、抢救室,输液室。一层南面布置放射医技用房,设有 CT 及磁共振。中庭东面为发热门诊,设独立出入口。 二层平面 二层由北至南依次布置为办公用房;门诊中医科和皮肤科;门诊外科和门诊内科;功能检查科四部分功能用房。采用标准化平面设计,单人诊室 ,电子叫号,集中候诊。有利于医生与病人的交流,也保护了病人的隐私,同时也满足医患分流的要求。 三层平面 三层由北至南依次布置为办公用房;口腔科和预防保健科;耳鼻喉科和眼科;检验科四部分功能用房。
9、采用标准化平面设计,单人诊室,电子叫号,集中候诊。有利于医生与病人的交流,也保护了病人的隐私,同时也满足医患分流的要求。 二,三层均通过连廊直接与住院部相连,既方便了患者就医,又满足了医院医技及手术用房的资源共享。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 1、平面设计构思 以医疗功能 为单位划分楼层,使用空间明确,避免流线交叉,创造出高效的内部医疗环境。设计中将各相关联功能区域或同层毗邻设置,或上下层贴邻设置。各功能形成紧密对应关系,增强功能之间适应性,并且使功能体系化概念更为突出,提高功能使用效率。 内 外结合:将相关辅助用房置于外,而将病房及相关医疗用房置于内部稳定区域。 上 下结合:将使用频繁的医技科室及各
10、公共功能用房置于建筑下部,而将相对私密的病房置于建筑上部。各相关联功能区域或同层毗邻设置,或上下层贴邻设置。各功能形成紧密对应关系,增强功能之间适应性,并且使功能体系化概念更为突出,提高功能使用效率。 与流程结合:结合医护人员流线,病人流线,探视家属流线,管理、服务人员流线,维修人员流线及清洁物资流线,污物流线,合理划分各功能区域。 资源共享:将手术中心置于建筑的核心位置,使得医疗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 2、平剖面设计 以医疗功能为单位划分楼层分区,设计满足功能的适应性、稳定性。条形平面有利于布置功能单元,形成灵活规则的功能体系模块,避免过度人流量形成的拥堵和混乱。 建立稳定的护理单元区域,
11、使其不被穿越。使 用空间明确,既避免了流线的交叉,也创造了高效的内部医疗环境。 3、建筑造型与立面 主楼立意:形式追随功能。使用功能引导建筑设计是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的特征。 住院楼为一形平面布局,这样的楼层分布形式既灵活地满足了功能要求,又形成了主楼简洁实用的风格,为外部造型提供了广阔地创作了空间。 强调横向线条,竖向线条的穿插运用,给人以安静、平稳、舒展大气的感觉,符合医院建筑的性格。 近距离接触建筑,立面的细部构造,材料的运用及质感的表现将更引人注目。 精致的细部 点窗处理,正确反映出建筑尺度,形成视觉趣味焦点。 不同材质的变化组合,产生出非凡的立面效果。 横向与竖向体量的穿插与组合,精致与体块的呼应,刚直与柔曲的交错,使建筑的功能促进了形象的塑造,使新建的住院楼充分地展现出现代化医院的特征。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 PDF 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