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阳市低碳农业的几点思考 摘要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中的农业大国 ,尽管沈阳市是重要的共和国老工业基地 ,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 ,农业的低碳发展仍不容忽视 ,低碳农业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从三个方面强调了沈阳市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性 ,旨在呼应低碳经济 ,促进现代农业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献策。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农业生态环境 绿色农业经济 一、沈阳市低碳农业问题不容忽视且是当务之急 1.农村是生态环境的最后底线 ,也是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最后屏障 经济持续增长最大的障碍是资源和环境问题 ,虽然沈阳市的经济重心在城市、在工业 ,但供给城市、工业发展所需要的水、土地
2、和工业原料等主要从农村输入。农村对污染的消纳又是维持城市良好环境的前提。如果农村环境全面恶化 ,就没有余地解决资源和环境的问题 ,就更谈不上重视农村环境问题 ,保障农民的环境权益了。 2.农业生态环境恶 化、环境管理监管能力不足 这种情况十分普遍 ,严重影响农村、农民、农业的生存和发展。导致农副产品先天不足 ,还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 ;不仅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 ,使得各种疾病增加 ,还导致人民的医疗开支增加 ,实际收入下降 ,造成难以治理的环境污染。现在 ,大部分地区的农产品种植已经严重依赖化肥。实际上 ,正是因为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的过度使用 ,才使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飞速上涨 ,进而使得农副产品
3、的成本显著提高。 3.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 ,沈阳市的重工业纷纷向市郊及周边农村转移 ,高碳经 济向农村发展。而农村环保除各种示范试点和创建活动有极少量投入外 ,几乎无其他资金投入。自然资源长期被过度利用 ,很多农村没有摆脱大量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经济发展道路 ,大量的资源源源不断地廉价输送给城镇 ,维持城镇的繁荣 ,而广大农村则资源渐趋枯竭 ,环境日趋恶化。 低碳农业是一种全新的以低能耗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农业经济 ,是一种高值生态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所带动的则是 “ 低碳农业经济 ” 的发展。迄今为止 ,还没有其他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建立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上的。因此 ,探
4、索沈阳市低碳农业的发展之路 ,是农业发展方式的 重大变革和创新 ,实际上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沈阳市低碳农业发展十分必要且责无旁贷 1.低碳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沈阳乃至全国 ,人口的增长与土地的减少之间的矛盾 ,使得土地的负荷越来越重。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及各种工业园区的建设 ,使得农村耕地不断减少 ,土地生产负荷日益加重。 西南地区的特大旱灾及近些年不断发生的涝灾、冰雹、冻灾等 ,反映出我国的农业抗灾减灾能力的低下。与此同时 ,农业生态环境受工业 “ 三废 ”( 废水、废气、废渣 )污染 ,加上采石、开矿、挖沙、砍伐等的影响 ,农村水土流失的情况又很严重 ,对农业灌溉、养殖等造
5、成了重大影响。加之毁林开荒、放牧、种植经济收益高的作物、农田侵蚀性退化、土地沙化、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大量使用等农业自身的污染 ,造成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污染等 ,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低碳农业是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的紧迫任务 气候变化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 ,产量波动增大 ,这就对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发展低碳农业就更显得十分必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使各地现代农业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 ,而现代农业建设必然要 求农业设备、设施、方式、手段的现代化 ,即用先进的工业设备武装农业。因此 ,只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出、高收益的农业才有生命力。为此 ,低碳农业
6、迫切需要科技进步的有力支撑。即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技术 ,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发展环境友好型技术 ,以最少的物质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收益 ;发展生态文明型技术 ,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可能对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低碳农业要求农业管理精细化 ,技术操作标准化 ,示范生产规模化 ,农业产品绿色化。只有以高效、清洁、安全的低碳农业的理念和模式 ,才能适应低碳经济框架下现代 农业建设的要求。 所以 ,发展低碳经济 ,工业系统固然要勇挑重担 ,但 “ 三农 ” 同样责无旁贷 ,低碳农业也必须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三、沈阳市低碳农业潜力巨大且大有可为 1.发展低碳农业是提高农业
7、比较效益的长远要求 随着沈阳市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以及受资源短缺、成本上涨、市场竞争、劳动力外流等多重因素的约束 ,农业的比较效益下降。所以 ,实现农业的高值化生产 ,必然成为我们的长远要求。 2.发展低碳农业是缓解农业生态环境压力、确保农产品安全的客观要求 同 全国一样 ,沈阳市的农业正面临着耕地质量下降、污染加剧等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而且现在以至未来 ,农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为国人所重视、所需要。只有大力发展低碳农业 ,才能在发展农业的同时 ,缓解农业生态环境的压力。 3.发展低碳农业是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的根本出路 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加剧农业的国际贸易竞争 ,全球能源
8、紧缺与食物安全的矛盾日益突出 ,加大了农产品贸易难度。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灾害 ,对农业及食物发展均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影响 ,只有发展低碳农业 ,才能降低这些风险。 4.发 展低碳农业是农业本身面临的减排温室气体压力的必然结果 农业投入品、生物质等合理处理及利用 ,农业生产中直接能源消耗问题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技术要求 ,都是现代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笔者考察的沈阳市及辽北乡镇的制砖、水泥、铸造等企业中 ,节能低碳潜力巨大 ,应引起各级政府、相关行业与部门的高度重视。农业部与国际组织共同实施的 “ 乡镇企业节能低碳与温室气体减排 ” 项目说明 ,通过节能低碳技术改造 ,仅试点推广企
9、业就形成了年节能 45 万吨标准煤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10多万吨的能力。据了解 ,生产 1吨 氮肥需消耗 1.4吨标准煤 ,全国氮肥利用率每提高 1 个百分点 ,就可减少氮肥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 250 万吨标准煤。我国每年粮食种植产生 6亿多吨秸秆 ,畜禽养殖产生 25亿吨的粪便 ,如果不合理利用 ,既浪费又污染。农村沼气已发展到 2200万户 ,每年为农村提供了 1350万吨标准煤的高品位清洁能源 ,如果从惠及的人口和农户数量上来说 ,这是全球最大的节能低碳工程。此外 ,农村还有大量宜农宜林荒山、荒坡和盐碱地 ,可用于种植非粮能源作物。如果对我国现有的提供 95%的建筑用砖的 10
10、万个砖窑进行技术改造 ,不仅可以改进砖的质量 ,提高建筑物的绝 热性 ;而采用工业废渣和煤渣为制砖原料和燃料 ,还可以节省原材料。可见 ,农村节能低碳潜力巨大 ,前景广阔。 发展生态高值农业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最重要的创新举措 ,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农业的高值化 ,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产业化水平、竞争力和比较效益。发展 “ 高值生态农业 ”, 必须实现由目前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根本转变 ,而这其中的过渡就是低碳农业经济。而发展低碳农业也必须从循环经济的 4R 原则 “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 ”四个方面考虑。 减量化 即大力推行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 、节电、节油
11、、节柴、节煤、节粮。只有这样 ,才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 ,治理农业污染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才能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这也是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化解农业风险 ,发展循环农业、低碳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和有效实现形式。 再利用 即做强做大加工业。就是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将各类农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 ,进行系列开发、深度加工。这样 ,既节约了能源 ,又解决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还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 再循环 发展 “ 白色农业 ” 即微生物的利用 ,它是把传统农业的动植
12、物资源利用扩展到微生物资源利用 ,创建以微生物产业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化农业。将农村各种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进行循环利用、深度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智能代替化学能。 再思考 即改善经营生态环境 ,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 ,调整优化升级农村产业结构。其中最重要的是开发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不施用任何化学品 ,绿色农产品不施用高毒高残留化肥农药 ,少用化学合成物 ,多用有机肥。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化石燃料 ,大量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 ,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如何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抓好农村节能低碳工作 ,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是发展循环农
13、业和低碳农业的有效途径。农村节能低碳 ,应该以低碳技术推广为重点 ,构建农村节约型生产和生活方式。我们认为 ,抓好低碳农业大有可为。应立足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进乡镇企业节能低碳 ,尤其是加强乡镇企业能源消耗管理和节能低碳设备更新改造 ;推进农业机械节能低碳 ,更新淘汰部分老旧农业机械、高能耗老旧装备 ;推进耕作制度节能低碳 ,建立高效的耕作制度 ,大力推广 “ 保护性耕作 ” ,发展高值生态农业 ;推进畜禽养殖节能低碳 ,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 ,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 ;推进农村生活节能低碳 ,推广应用保温、省地、隔热新型建筑材料 ,发展节能低碳型住房等。 参考文献 : 季昆森 .低碳经济在农业大有可为 .农民日报 ,2009.1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新华网 ,2006.03.16. 危朝安 .农业和农村低碳经济大有可为 .中国低碳网 ,2008.10.07. 佚名 .怎样看待我国农业低碳经济的严峻形势 .中国 低碳网 ,2008.10.07. 本文为沈阳市社科联 2010年课题 “ 沈阳市节能减排与经济的低碳发展研究 ”(SYSK2010 -07-0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