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东北地区老工业产业再造和模式选择 摘要 本文分析了制约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地理、资源、体制等因素,提出振兴的关键在于发挥其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参与全国或区域分工。而产业结构改造模式应依次采取计划型模式、干预型模式和竞争性模式。还应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处理好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 关键词 比较优势 产业再造 调整模式 东北地区工业由于受到地理位置、资源、观念、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制约,除了影响产业结构的共性因素外,还有其本身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特别是在传统农业的耕作条件下,可供利用的仅限于可耕土地,加上过度开垦,不仅未获收入,反而使
2、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十分有价值的资源如森林、湿地、草地、水源惨遭破坏,致使水荒在东北地区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并呈现出强劲的蔓延趋势。沙尘暴最近几年时有发生,病虫害也时有大面积发生。多数贫困地区早己背上了恢复生态环境还人类历史之债的沉重包袱。而且,由于对 矿物能源的长时间过量开采,东北矿资源有衰竭的迹象,这样不仅产业结构调整难以得到矿务能源的支持,而且这些能源单位的出路问题反倒成了制约产业结构难以调整的障碍。 相对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来说,东北的经济体制改革比较缓慢,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思想在市场主体的思维中还占有一定的地位。政府对市场行政干预过多,效率低下,条块分割现象十分严重,生产要素、资源要素等资
3、源流动性不足。市场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不能起到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受到严重制约。现今还存在着数量众多的国有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存在 着战线过长、分布广、组织结构不合理、生产能力利用率低和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因此,国有经济改革进度的落后也是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难以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东北科技水平的滞后的主要是在科技成果转换的环节上。 2002 年东北地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国的 11.75%,而专利申请授权和国外收录论文仅占全国的 7.26%和 9.32%;大中型企业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占全国的 11.70%,而所产生的专利申请仅占全国的 4.76%;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科学家与工程
4、师占全国的 9.20%,而所产生的专利申请仅占全国的 2.92%。这些数据 对比表明,东北地区不仅存在科技投入问题,而且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也很不成比例,科技创新效率也不尽人意。造成东北地区科研成果转换率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资金问题。科研成果的应用需要资金的投入,没有资金的投入,再好的科研成果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实施;二是人才缺乏。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东北地区自己缺少成规模经济投入能力,同时又不具备引资开发的条件与环境。虽然各级政府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多数因不配套和缺乏可操作性而未发挥真正的作用。另外为 “ 三农 ” 和民营企业服务的机构主体单一,渠道少,机制不灵活,很难发挥 应有的功能,
5、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缺少能为其提供信息、技术、资金、销售等多方位服务的机购。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在于发挥其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对东北三省特色的选择与定位应立足于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然后参与全国或区域分工,获得比较优势。 通过相关数据和分析得出,传统优势产业仍应是东北三省发展产业的主攻方向。一方面,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和环境来看,在拥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中创新比单纯一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更为重要。另一方面,依靠优势 产业和特色资源发展内生型的产业也比一味吸引外资更为现实。 因此,东北地区比较优势产业的选择应重点在于装备制造业、汽车产
6、业、医药制造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和石油化工工业。 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和东北地区具体情况,本文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模式可采取产业再造型。具体来说,由于中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各项经济活动的执行和经济政策的制定还离不开政府的调控。因此,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改造模式做如下选择 : 1对于东 北老工业基地来说,应该首先采取计划型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通过中央计划经济的力量,迅速调配和转移资源,从而扶植在产业结构成长中起关键作用的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
7、过扶植这些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点轴开发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由点及面,达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 2当市场机制完善程度达到一定的水平,可以采取干预型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对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既要有市场机制的作用,又不完全依靠市场,由政府 来规划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即实现高效益的产业结构的目标,确定带动整个经济起飞的 “ 战略产业 ” ,并通过政府的经济计划、经济立法和经济措施,扶持 “ 战略产业 ” 的起飞和诱导经济按既定的目标发展。 3.通过以上两种模式的调整,经济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市场机制逐渐成熟,再采取竞争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市场机制作为 “ 看不见的手
8、”自动调节着资源配置的均衡过程,也调节着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成长过程。 4.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第二产业偏重的现状,东北应当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处理 好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发展第三次产业是东北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产业结构向高级化的演进,第三产业在其结构中总有下个较高的比例。但是发展第三产业又不能牺牲第二产业,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来看,第三产业中的大部分行业是为第二产业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第二产业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必须以强大的第二产业为其发展的基础。东北的第二产业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中应进一步得到加强,为第三产业和东北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形成强大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