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新变化 摘 要: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的法制化、行政集权民主化、政党格局的两极化以及公民权利的扩大。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关键词: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变化;原因;实质 中图分类号: D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 2015)01-0296-02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
2、许多新情况,发生了许多新变化,这些新情况和新变化涉及到各个领域,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的法制化、行政集权民主化、政党格局的两极化以及公民权利的扩大等方面。 一、政治制度的法制化 二战后初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积极恢复战争破坏的经济,同时把加强法制放在政治生活的首位。在此后的数十年中,西方各国普遍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国家法律体系。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各权力主体的活动均纳入法制轨道。美英等国家在战后保持了原有的宪法传统,不断 进行修正并制定一系列法律,适应了当代政治发展的需要和形势变化;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在战后重新制定了宪法,例如,法国于 1946 年颁布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宪法,后来于 1958 年颁
3、布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其目的是为了重新安排国内变化了的政治力量的对比状况;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作为二战期间的法西斯国家,在战后制定了新宪法,开始了实现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联邦德国于 1949年、日本和意大利于 1947年分别通过了新宪法。 战后西方国家之所以要加强法制化,原因主要有:( 1)战争给世界人民和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遭 到了大多数人的厌恶和反对,为了从在制度上杜绝法西斯势力的复活,西方国家普遍加强了法制建设。( 2)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了广泛的调节和干预,为了协调不同利益集团、阶级、阶层的利益冲突,防止矛盾激化,必须要加强法制建设,以维护国家和社会
4、稳定。( 3)由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了争取平等的自由和民主权利,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统治阶级在此压力下,被迫做出让步,企图用资产阶级法制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制约和控制。 尽管强化法制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资产阶级国家权力的有效行使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的运行,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公民的权利得以扩大和加强。至少从宪法和法律的明文规定来看,公民的各项权利在数量和程度上都有所扩大。 二、行政集权民主化 行政集权民主化是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共同趋势,它代替了权力重心偏向于议会的代议民主制,政府权力结构的重心向行政转移,在三权分立、机构分设形式不变的情况下,行政权不断扩大,并向立
5、法、司法领域渗透。行政权力加强主要表现在:第一,行政首脑权力集中并出现某种集权倾向。 1937 年,美国最高法院曾做出裁决,赋予总统与外国首脑之间 签订的行政协定以相当高的法律地位,使之具有与条约相同的法律效力,从而使签订这种行政协定成为总统的一项所谓 “ 外交特权 ” 。 50 年代以后,美国行政协定的数量一直呈增加的趋势,而与外国所签署的条约数量却在递减。此外,美国总统所享有的军事权,使他们可以不经国会宣战,便可对外采取军事行动。美国总统逐渐成为 “ 美国政治体系的中心 ” 。第二,行政机构膨胀和行政费用猛增成为西方各国的普遍现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平均每届政府大约只有 8个部,而到了
6、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建立至 80年代初期,平均每届政府的部增加到了 20多个。19 世纪末, 英国政府雇员的人数在全国雇员总数的比例为 3.6%,而到了 20世纪 80 年代,这一比例已高达 30%。第三,委托立法数量急剧增加。从传统上讲,立法权属于国会,但战后许多西方国家的议会通过委托立法的形式把部分立法职能转移给政府,使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扩充。委托立法成为了西方国家政治决策过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第四,议会对政府的监督能力下降。在总统制国家,国会对总统监督能力的下降,主要表现在总统的行政协定可以不经参议院辩论而通过;在议会制国家,由于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行政机构的负责人,在下院中一般拥有稳定的
7、政党力量的支持,从而使议会与行政首脑的观点可能经常保持一致。 之所以会出现行政权力扩大,体现了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转向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又暴露了代议民主制在自身发展中的严重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垄断阶段,其重要特征就是需要国家开始干预经济生活,尤其是经济危机的出现使这种需求更加强烈。体现在政治上,需要有一个权力集中的部门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形势,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以总统或首相为首的政府,再者政府部门不像议会权力分散,政府官员只需对政府首脑负责,所以权力相对集中,因此才会出现行政集权民主化的 现象。 三、政党格局的两极化 政党格局的两极化是指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形成的
8、具有两种垄断地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他们轮流执政。二战后,无论是在实行典型两党制的英美两国,还是在多党制的法国和意大利等其他国家,政党格局都呈现了两极化的特点或趋势。 在英国,除了工党和保守党两大政党外,还存在着第三党,即自由民主党。但第三党力量有限,从几次大选的结果看,走中间路线,打破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格局并非易事。法国是最早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国党派林立,大约有 170多个,第五共和国时期减少到了 20多个,到 70年代中后期已剩下不到一半,有能力问鼎政权的只有两派四党 左派、右派和保卫共和联盟、民主联盟、法共及社会党。二战后初期,德国成立了 150多个政党,名义上
9、实行多党制,但实际掌权的是两个阵线联盟:基民盟 基社盟的右翼阵线联盟和以社民党为核心的左翼阵线联盟,尽管小党在德国的民主制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政党格局两极化的趋势已日益明显。 两极政党格局形成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党派林立的政党格局使政权更替频繁,不利于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如法国 1958 年第五共和国成立 以后,为了加强主要政党的发展,改变第四共和国时期党派林立、政局不稳的状况,也为了防止发展中的法共在议会中形成较大的优势,戴高乐政府采取了 “ 单记名两轮多数制 ” ,使党派林立的局面向左翼和右翼两极发展。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极化的政党格局有利于巩固大党的主导地位,使他们可以获
10、得议会的多数席位,从而加强了多数派政府的权威性和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四、公民权利的不断扩大 公民权利是指 “ 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身等各项权利,既包括宪法规定的其他权利,又包括一般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 。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公民权利都普遍扩大了,主要表现在:在政治权利方面,争得了普选权,在资本主义建立后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选举权曾受到严格的诸如财产、种族、性别等方面不合理的限制,选举只是有产者的政治特权,直到上个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才在法律上逐步规定了普选权原则。 在社会权利方面,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普遍建立。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积极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目前,不少发达资
11、本主义国家以财政形式把国家财政税收收入的一半用于贫困救济、医疗农业补贴、养老金发放、教育等社会福利开支。总之,战后福 利制度的建立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缓解劳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与发展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经济权利方面,工人的基本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工人在企业中的地位提高。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坚持不损害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采取了许多改善劳资关系的新政策。如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普遍实行的 “ 共同管理 ” 制度,即规定企业必须吸收一定比例的工人代表进入董事会或者监督委员会参与企业管理。 公民权利的扩大,一方面是工人同资本家进行了长期激烈
12、的斗争,资产阶级在不损害自 身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所做出的让步;另一方面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缓解阶级矛盾的对立,资产阶级政府摒弃了以往激烈的阶级斗争观念,代之以更加缓和、隐蔽的手段,协调和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以促进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即使二战后资产阶级改变了管理方式,缓和了阶级矛盾,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仍未改变。研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变化,一方面要把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实质,持批判态度,绝不照搬 西方政治制度,根据中国国情,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另一
13、方面要善于学习其中的科学内涵,为我所用,以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孟艳 .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创新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3. 列宁全集:第 15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顾兴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概论 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邹喻,顾明 .法学大辞典 K.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1: 224. 马啸原 .西方政治制度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 .比较政治制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杨柏华,明轩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 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 李景治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罗豪才,吴撷英 .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和政治制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责任编辑 陈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