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经考纲答案 1 第一章、需求和供给 一、名词解释 1、需求: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根据这一定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必须具备意愿和购买能力两个特征。需求反映了消费者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2、供给: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根据这一定义,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必须具备意愿和能力两个特征。 3、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消费者愿意并且 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 ;相反,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
2、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增加。即消费者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这一规律被称为需求规律。 4、供给规律 :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增加 ;相反,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减少。即生产者的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这一规律被称为供给规律。 5、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是该市场上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供求力量达到一种平衡时,价格或价格机制处于相对 稳定状态。此时,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就被称为均衡价格,而供求相等的数量被称为价格数量。 6、比较静态分析:比较分析不同静态状态的方法。当一个经济模型的外
3、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将对内生变量均衡值产生影响。比较静态分析考察这种影响的程度和方向。与动态分析不同,比较静态分析忽略内生变量的变动过程,只考察原有的条件变化,新的均衡与原有均衡之间的差异。 7、需求的价格弹性:度量了相应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弹性系数定义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8、需求的收入弹性:在收入水平变化时,某种商品 或劳务需求量反应的敏感程度,是购买者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 Ey=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当 01 时,称为高收入弹性;当 EyMPK/rK,这时把用 K 的一单位成本用于购买 L 将会
4、在保持成本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总产量,从而增加利润。因此,追求技术上的最优恰好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相一致。 * *4、试说明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短期总产量曲线表现为一条先增后减的曲线。受总产量曲线的支配,短期总成本曲线则是一条向右 上方倾斜的曲线。二者之间存在着对偶关系。 根据定义:边际成本 MC=rL/MPL 平均成本 AVC= rL/APL 可知,厂商的边际成本与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平均变动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这就意味着,在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下,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先增后减,从而边际成本和平
5、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一定是先减后增的,即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呈现 U 形。 而且,由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点,故平均成本一定与边际成本相交于平均成本最低点。 总成本曲线随着 产量的增加而递增。由于边际成本是先减后增的,且反映了总成本增加的速度,因而总成本曲线在边际成本递减阶段,增长速度越来越慢;相反,总成本曲线在边际成本递增阶段,增长速度加快。 * 三、计算与证明 1、( 2006)已知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y=10L 3L2,其中 L 为雇用工人的数量。试求: ( 1)、厂商限定劳动投入量的合理区域? ( 2)、若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格 P=5,现行工资率 rL=10,企业应
6、雇用多少工人? 解: 由生产函数可以求得厂商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APL=(10L-3L2)/L=10-3L (1) MPL=10-6L (2) 当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 ,即 APL=MPL 时 ,决定最低的劳动投入量 :将 (1)、 (2)代入 , 10-3L=10-6L 得 L=0 当边际产量为零 ,即 MPL=0 时 ,决定劳动投入量的最大值 : 10-6L=0 得 L=5/3 可见 ,该厂商的合理投入区为 0,5/3。 厂商雇用劳动的最优条件为 PMPL=rL 5(10-6L)=10 L=4/3 即劳动的最优投入量为 4/3 个单位。 2、( 2003, 2008 年)厂 商的生产函
7、数为 y=24L1/2K2/3,生产要素 L和 K 的价格分别为 rL=1和 rk=2。试求: ( 1)、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 2)、如果资本的数量 K=27,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 ( 3)、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 解: 根据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 MPL/rL=MPK/rK 得 (12L-1/2K2/3)/1=(16L1/2K-1/3)/2 得 2L=3K,即为劳动与资本最优组合。 短期成本函数由下列二方程组所决定: y=f(L,K) c=rLL+rKK() 即 y=24L1/2272/3 c=L+227 解得 c=(y/216)2+54 长期成本函数由下列三条件方程组所决定: y=f
8、(L,K) c=rLL+rKK MPL/rL=MPK/rK 即 y=24L1/2K2/3 c=L+2K 2L=3K 从生产函数和最优组合这两个方程中求得 L=y6/7/15362/7 西经考纲答案 6 和 K=(2/3)(y6/7/15362/7) 代入到第二个方程中得到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c=5/(315362/7) y6/7 *3、证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必然会在生产扩展曲线上选择投入组合 。 回答三个问题: 利润最大化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致性; 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 生产扩展线方程的概念,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致性。) 厂商的利润 TR TC PQ TC,将其对
9、生产要素求一阶导数令其为零以寻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设该厂商仅使用劳动 L 和资本 K 两种生产要素,即 Q f( L, K) Q0, TC rLL+rKK 则分别对 L, K 求偏导数得: P rL 0, P rK 0,按边际产量的定义替换并将两式相除得: MPL/MPK rL/rK。此即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入组合。 又由生产 扩展线的定义为一系列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的连线,等产量线上任意一点切线的斜率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L, K MPL/MPK,而等成本线为 C rLL+rKK C0,其斜率为 rL/rK,因此可得生产扩展线的方程为 MPL/MPK rL/rK,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
10、化的投入组合相同。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必然会在生产扩展曲线上选择投入组合。 * 第四章 、市场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总收益是指厂商按照一定的价格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出所获得的全部收入,表示为: TR=p(y)y。平均收益指厂商 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获得的收入, AR=TR y=p(y)。边际收益表示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加量。用公式表示为:MR=TR y 。 2. 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厂商决策所遵循的一般原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选择使利润达到最大化的产量,满足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这个条件,即 MR=MC。 3. 完
11、全竞争市场: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 ,基本特征 :第一,市场上,厂商生产同质的产品;第二,市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和厂商,因而消费者和厂商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第三市场上的消费者和厂 商拥有完全信息;第四,厂商可以无成本地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4.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整个行业规模和产量扩大而使个别厂商平均成本上升或收益减少的现象。随着厂商数目增加,整个行业中的产量也会增加,如果行业中单个厂商的成本降低,则称为该行业存在外在经济;如果厂商数量增加从而整个行业的产量增加使得单个厂商的成本增加,则称该行业存在外在不经济。 5. 价格歧视 : 在垄断的情况下,对不同顾客收取不同价格的情况。依照于垄断厂商采
12、用垄断歧视价格程度,价格歧视被划分为三级。第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按不同的购买量索要不同 的价格,以至于每单位索要的价格恰好等于此时的需求价格。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又被称为完全的价格歧视。第二级价格歧视是对完全价格歧视的一种近似,它指垄断厂商按不同购买量分组,并对不同的组别索要不同的价格。在这种价格歧视方式中,垄断厂商依照购买量由大到小的分组索要由低到高的价格。第三极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依照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索要不同的价格。 6. 垄断竞争市场:现实中较普遍存在的竞争程度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行业中有大量的卖者和买者;第二,厂商提供有差异但彼此接近的替
13、代品 ;第三,厂商进入或退出是自由的。 7. 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市场上存在少数厂商,单个厂商的产销量占整个市场相当大的份额,从而对市场价格具有明显的影响力;第二,少数寡头之间的行为相互依存;第三,寡头市场上的价格相对稳定,竞争可以是非价格形式;第四,市场上存在进入障碍。 8. 古诺模型 : 经典的寡头分析是古诺双寡头模型。古诺模型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情形中得到说明。假定两个面临同一市场的竞争厂商,它们生产无差异的产品,成本为 0。起初, A 厂商选择市场总量的 1/2,以便利润最大化。随后, B 厂商将 余下的 1/2 作为其面临的市场需求,并与 A 一样选择其中的 1
14、/2 即 1 4 的产量。结果, A 厂商的利润因 B 厂商的加入而未能达到最大,于是它变动产量,将 B 厂商生产 1 4 余下的 3/4 作为决策的依据,选择其中的 1/2 即 3/8。同样, B 厂商将会选择 5/16。如此最终,两个 cs 各选择 1 3 的产量,而且它们没有进一步变动产量的动力,从而市场处于均衡。古诺模型的缺陷是假定厂商以竞争对手不改变产量为条件。 西经考纲答案 7 9. 纳什均衡:指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具体地说,在对策 G 中,对一个策略组合 (S1*, , Sn*)而言,如果对每一个局中人 i,在其他局中人不改变策略的条件下
15、, Si*是第 i 个局中人的最优策略,即对于任意一个可行的策略 Si ,都有 ui(S1*, , Si-1*, Si*, Si+1*, , Sn*)ui(S1* , , Si-1*, Si ,Si+1*, , Sn*),则称 (S1*, , Sn*)是对策 G 的一个纳什均衡。 二、简述题 1、什么说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 MR=MC? (1)经济学中通常认为理性厂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厂商在进行决策时都试图使得 MR=MC,即增加一单位 决策量时 ,所增加的收益等于所增加的成本。经济学中通常称这一原则为利润最大化原则。 (2)利润最大化原则适用于所有以利
16、润为目标的经济单位的所有决策选择。 (3)以完全竞争厂商的产量选择为例。厂商提供产量一方面会带来收益 ,另一方面也要付出成本。在既定价格下增加产量 ,如果 MRMC,意味着增加这一单位产量能增加总利润 ,厂商就会把它生产出来。直到 MR=MC。相反 ,如果 MRMC,就意味着增加的这一单位产量是亏损的 ,会减少总利润 ,厂商会减少该单位的生产。可见 ,只有在 MR=MC时 ,厂商才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此时 ,厂商既不 增加生产 ,也不减少生产。 *2、简要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或)长期均衡。 (l)短期均衡。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个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因而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都等于市
17、场价格。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进行生产的利润最大化厂商选择最优产量的条件是 p=MC。 对应于上述条件,完全竞争厂商可以处于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正常利润和亏损状态的均衡。当市场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时,厂商生产要比不生产损失更大,这是厂商停止营业点。 对应于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的市场价格,厂商会在边际成本曲线上确定相应的供给量 。因此,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并且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递增,因而厂商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2)长期均衡。在长期中,厂商将不断调整固定投入的数量,使得在每个产量下,生产规模都是最优的。因此,长期成本曲线
18、将是厂商决策的依据。与短期中的行为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选择最优产量的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长期边际成本。同时,由于长期内厂商没有固定成本与不变成本之分,因而当价格高于平均成本时,厂商才提供供给;否则,厂商退出该行业。 同时,在长期中,行业中 存在着厂商的进入或退出,因而厂商的长期均衡要受到行业调整的影响。假定厂商的进入和退出不影响单个厂商的成本,则行业中厂商的进入或退出只影响到市场供给,从而影响到市场价格。 如果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厂商获得超额利润,那么势必会引起其他行业中厂商的进入。结果将使得市场价格降低到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点为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单个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 p=LMC=
19、LAC。 * 3、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行业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由于长期中存在着厂商的进入或退出,因而厂商的长期均衡要受到行业调整的影响。 (1)外在经济和外在 不经济。随着厂商数目从而产量的增加,如果行业中单个厂商的成本降低,则称该行业存在着外在经济;相反,则称存在着外部不经济。 (2)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在成本不变行业中,单个厂商的成本不随厂商的进入和退出而改变。假定最初完全竞争厂商及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如果整个行业面临的市场需求发生变动,那将导致原有的均衡被打破。但由于单个厂商的成本并不发生改变,因而最终结果只是厂商的数目增减而已。因此,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由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
20、曲线最低点决定的水平曲线。 (3)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假定最初厂商 和行业均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此时出现行业的市场需求增加。结果将会导致市场价格提高,使得每个厂商都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驱使其它厂商进入。行业的外在不经济使平均成本最低点升高。这样,由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决定的行业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4)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如果行业中存在外在经济,结果行业长期供给曲线向右西经考纲答案 8 下方倾斜。 *4、评述垄断竞争理论。 垄断竞争市场是现实中较普遍存在的竞争程度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行业中有大量的卖者和买者;第二,厂商提
21、供 有差异但彼此接近的替代品;第三,厂商进入或退出是自由的。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产品差异,厂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产品的价格,即通过改变生产产品的数量来影响商品的价格,所以,垄断竞争厂商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但在该市场上,代表性的垄断竞争厂商有两条需求曲线。第一条是厂商的市场份额曲线,即在所有厂商同样改变价格时代表性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用 D 表示。而另一条需求曲线 d 表示垄断竞争厂商改变其自身产品的价格,而其他厂商都保持价格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较之需求曲线 D,厂商 “ 自身 ” 的 需求曲线 d 更为平坦,从而二者相交。在 D 与 d 相交时,垄
22、断竞争厂商的选择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一致,从而表明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均衡。 垄断竞争厂商将会依照于上述收益曲线来决定最优的产量和价格。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理论分析是以产品差异和自由竞争为条件的。在理论分析中很少涉及到生产集中的后果,因而也就不能分析作为资本主义现代经济一种表现的垄断现象的深刻基础和对社会经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此外,把产品差异为特征的垄断与生产集中所导致的垄断混为一谈,使得垄断竞争分析并不具有一般性。不过也应该看到,对于垄断竞争对竞争 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垄断的消极作用的分析是有意义的。 * 5、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是如何对寡头市场上的价格较少变动作出解释的? 折弯的需求曲
23、线模型是用于寡头市场行为分析的一个理论模型。这一模型假定,对应于一个特定的价格,当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时,其他厂商将不会跟随,但若它降低价格,其他厂商也会如此。结果,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折弯点。 对应于一条折弯的需求曲线,寡头厂商得到自身的边际收益。通过此边际收益,厂商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最优产量,并在需求曲线上确定价格。与通常厂商不同的是,折弯 的需求曲线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在折弯点处不连续,因此,当边际成本恰好与边际收益在这一断点处相等时,边际成本的变化不影响厂商的均衡产量和价格。这样,该模型对寡头市场的价格稳定性给予了充分的说明。如图所示。 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的缺陷
24、是没有说明最初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6、为什么说古诺模型的均衡是一个纳什均衡? 古诺模型的均衡分析:经典的寡头分析是古诺双寡头模型。古诺模型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情形中得到说明。假定两个面临同一市场的竞争厂商,它们生产无差异的产品,成本为 0。起初, A 厂商选择市场总量的 1/2,以便利润 最大化。随后, B 厂商将余下的 1/2 作为其面临的市场需求,并与 A 一样选择其中的 1/2 即 1 4 的产量。结果, A 厂商的利润因 B 厂商的加入而未能达到最大,于是它变动产量,将 B 厂商生产 1 4 余下的 3/4 作为决策的依据,选择其中的 1/2 即 3/8。同样, B 厂商将会选择 5/
25、16。如此最终,两个 cs 各选择 1 3 的产量,而且它们没有进一步变动产量的动力,从而市场处于均衡。古诺模型的缺陷是假定厂商以竞争对手不改变产量为条件。 纳什均衡指的是指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具体地说,在对策 G 中,对 一个策略组合 (S1*, , Sn*)而言,如果对每一个局中人 i,在其他局中人不改变策略的条件下, Si*是第 i 个局中人的最优策略,即对于任意一个可行的策略 Si ,都有 ui(S1*, , Si-1*, Si*, Si+1*, , Sn*)ui(S1* , , Si-1*, Si ,Si+1*, , Sn*),则称 (S1*
26、, , Sn*)是对策 G 的一个纳什均衡。 古诺模型的均衡产量就是各方都不会改变的均衡解。这正符合纳什均衡的定义。实际上,古诺模型的分析过程就是纳什均衡的实现过程。 * 三、计算与证明( 2000, 2009 部分) 已知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Q=50-3P。 ( 1)、试求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 ( 2)、若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 4,试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 解 1)由需求曲线得 P=(50-Q)/3 西经考纲答案 9 从而 TR=PQ=(50Q-Q2)/3 MR=50/3-Q2/3 (2)根据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MR=MC,又 MC=4, 于是 50/3-Q2/3=4 Q=19
27、 代入到反需求函数中得到 P=(50-19)/3=31/3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 一、名词解释 1、引致需求( 2007):不同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厂商购买生产要素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收益。由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所引发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被称为引致需求。 2、边际产品价值 : 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产品价格乘以劳动的边际产量,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记为 VMPL),用公式表示为 :MRPL=VMPL=pMPL 。 3、边际收益产品 :经济学中定义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为边际收益产品,记成 MRP。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劳动的边际收益
28、产品等于产品价格乘以劳动的边际产量,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记为 VMPL),用公式表示为 :MRPL=VMPL=pMPL 。 4、边际要素成本 : 经济学中定义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为边际要素成本,记成 MFC,是指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不变 ,所以增加一单位要素的成本就等于该要素的价格。在要素的买方垄断市场上 ,厂商使用要素的 边际要素成本高于要素价格。这是因为这时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要素供给曲线。因而,厂商使用要素的数量影响到要素的价格。 5、平均要素成本 :厂商购买每单位生产要素平均支付的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它等于该要
29、素的市场价格。在生产要素买方市场上 ,它就是厂商面对的要素供给曲线。这时 ,其曲线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6、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根据劳动者的最优化行为,对应于一个特定的工资率,劳动者在效用最大化点上确定最优劳动供给量,从而得到劳动的供给曲线。在工资水平较低时,工资率上升对劳动说出产生的替代效应 大于收入效应,因而人们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减少闲暇消费;而当工资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因而人们增加闲暇时间的消费,而减少劳动时间。因此,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二、简述题 1、简要说明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与产品市场一样,完全竞争市场上有众
30、多的厂商和众多的要素供给者,他们都按照既定的要素价格选择最优的要素使用量和供给量。在产品市场上,厂商也是完全竞争者,即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厂商决策的依据。 就厂商而言,厂商选择要素使用量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即要素的 “ 边际收益 ” 和 “ 边际成本 ” 必须相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使用要素的 “ 边际收益 ” 为该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即边际产量与价格的乘积。这是因为,增加一单位要素可以增加的产量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量,而这些产量以不变的产品价格出售,所以,增加该要素一个单位给厂商带来的收益就等于边际产量乘产品价格,即 VMP=pMP 从要素的 “ 边际成本 ” 考察,由于厂商面对的要素价格由市
31、场供求所决定,不随厂商使用要素数量的多少而改变,因此增加一单位的要素所增加的成本等于该要素的价格。由此可知厂商的使用要素利润最大化原则表现为 VMP= pMP=r 式中: r 为要素的价格。 对应于由市场所决定的要素价格 r,厂商选择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量,因此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构成了厂商对该要素的需求曲线。由于要素的边际产量 MP 服从递减规律,而产品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产品价格保持不变,因而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VMP 也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而递减,即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试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是指随着劳动
32、价格即工资率的提高,最初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增加,但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量 反而逐渐减少的情况。 劳动的供给是消费者在既定时间约束条件下对获取收入和消费闲暇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的结西经考纲答案 10 果。一方面,对消费者而言,与消费商品一样,消费闲暇也可以获得效用。不同的商品和闲暇时间的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满足可以由一系列的无差异曲线加以表示。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支配的时间是既定的。在既定的时间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使效用满足为最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商品的收入来源为劳动收入,这样,只有当劳动者每单位收入获得的收入购买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与每单位收入用
33、于闲暇获得的边际效用 相等时,消费者才处于最优状态。结果,对应于任意的工资率,消费者决定闲暇消费,从而决定劳动时间。因此,由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可以得到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之所以出现向后弯曲的形状,源于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强度。假定消费者消费的商品及闲暇都是正常物品;但与其他商品不同,当涉及到闲暇这一特殊商品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相反。由于工资率反映了闲暇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工资率的提高,消费者消费闲暇的相对价格提高,因而替代效应的结果是消费者减少闲暇时间的消费,而用其他商品的消费予 以替代,以便实现相同的效用满足。结果,闲暇时间减少,劳动时间增加
34、。同时,工资率提高也产生收入效应,即工资率上升意味着劳动时间不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这样,随着工资率提高,消费者会增加所有商品,包括闲暇的消费,即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时间减少。 由此可见,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闲暇,从而对劳动时间的影响是反方向的,因而二者的强度决定了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反之,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上升。这就意味着劳动 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如果原来的工资即闲暇价格较低,则此时的劳动供给量较小,工资上涨的收入效应不能抵消替代效应;但如果工资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此时劳动供给
35、量也相对较大,则工资上涨引起的整个劳动收入增量就很大,从而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这就是说,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富足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人们会更加珍视闲暇。因此,当工资达到一定高度而又继续提高时,人们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因此,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向后弯曲。 (画图说明 ) *3、以劳动市场为例,说明产品卖方垄断而要素市场买方 垄断的条件下的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劳动市场由劳动的供给和劳动的需求两方面构成。劳动的供给来源于劳动者,而劳动的需求来源生产者。劳动这种要素的价格是市场均衡的一个价格,但它受到市场条件的限制。为了简便起见,假定市场的不完全因素来源于生产者
36、。 从劳动供给方面考察,劳动的供给是消费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进行最优分配的结果。消费者供给劳动的最优选择可以概括为既定时间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 (参见上题对劳动供给的分析 )。对应于既定的劳动价格,劳动者决定劳动的最优供给量,并由此得到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为了理论分析的方 便,假定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再从劳动需求方面考察。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对要素的需求由该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所决定 (参见上题 )。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所示。 现在假定厂商是要素市场上的买方垄断者,为了简便,假定其为产品市场上的完全竞争者。与其他厂商一样,买方垄断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一般原则是边际收益
37、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由于厂商在产品市场上是竞争者,故其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仍为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从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方面考察,由于厂商是惟一的买主,故它面临着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有鉴于 此,厂商面对的要素价格不再是不变的数值,而是随着厂商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而递增。结果,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高于要素的平均成本,即要素价格曲线。这是因为,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不仅需要支付该单位的费用 (价格 ),而且会引起所有要素的价格提高,如图所示。 在要素市场上,生产要素的需求方面和供给方面决定要素的价格和数量。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与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要素的价格和数量。在要素市场买方条件下,厂商不仅要决定要素使用量,而且决定支付的要素价格。在这里,厂商根据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与边际要素成本相等的条件决 定要素使用量,同时在要素供给曲线上支付这一使用量下可能的最低价格。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与完全竞争厂商相比,由于买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要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