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理工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320287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阳理工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南阳理工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南阳理工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南阳理工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南阳理工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南阳理工学院 2013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目 录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3(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3(二)专业设置 .3(三)在校学生 .4(四)生源质量 .4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4(一)师资队伍 .4(二)主讲教师 .5(三)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5(四)教学经费投入 .5(五)教学设备及应用 .6(六)教学用房及应用 .6(七)图书及应用 .7(八)教学信息资源及应用 .7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8(一)教学改革 .8(二)人才培养方案特点 .9(三)专业建设 .10(四)课程建设 .10(五)教材建设 .11(六)实践教学 .11(七)毕业设计(论文) .12(八)创新创业教

2、育(毕业生的创业教育 .132四、质量保障体系 .13(一)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13(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4(三)专业评估 .15(四)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16五、学生学习效果 .16(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16(二)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 .16(三)毕业生评价 .17六、特色发展 .17(一)注重在学科专业上培育特色 .17(二)注重在办学模式上培育特色 .18(三)注重在实践教育上培育特色 .18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19(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平衡 .19(二)部分硬件建设不能满足需要 .20(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21附:南阳理工学院 2013 年

3、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3南阳理工学院 2013 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学校植根南阳、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以“ 学研 产相结合”为发展方向,主动适应地方需要,大力开展校企、校地合作,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二)专业设置学校按照“以服 务区域 经济发展战略为导向,重点 发展工科, 积极发展特色学科(专业),稳步发展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以工科为主,工、理、管、文、经、教育、法、医、 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 展”的定位,完善专业设置布局。一是围绕南阳先进装备制造、光电、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

4、物四大支柱产业和生物能源、超硬材料、天然碱、石油装 备、冶金辅料等五大特色优势行业发展,设置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二是按照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南阳市现代产业体系规划(20102020 年)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的目标,跟进产业发展新方向,以电子、通信、网 络等相关专业为依托,设立了物联网工程专业。4三是明确专业设置标准,制定了南阳理工学院专业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明确 专业设置必须符合学校专业发展布局,有拟设专业建设规划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配置必需的教师队伍

5、及教辅人员,具备专业开办必需的基本设施。目前设有本科专业 45 个,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艺术、法学、医学、教育学、经济 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 22 个专业,占本科专业总数的 48.9%;艺术学 7 个专业,占 15.56%;管理学 4 个专业,占 8.9%;文学、医学各 3 个专业,各占 6.67%;教育学、理学各 2 个专业,各占 4.44%;经济学、法学各 1 个专业,各占 2.22%;(三)在校学生2013 年,全校全日制在校生 19791 人,其中本科生 18370 人,占在校生总数的 92.82%,专科生 1410 人,占在校生 总 数的 7.12%,外国留生11 人

6、。折合在校生 20298 人 ,来自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四)生源质量学校第一志愿报考率、新生报到率持续走高。2013 年本科二批文、理科投档分数分别超出河南省定分数线 17 分和 26 分,本科新生报到率94.37%。二、师资与教学条件(一)师资队伍学校以“高起点、分步走、双师型、可持续”为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相结合、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相结合,不断优化教师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截至 2013 年底,学校专任教师 938 人,外聘教师 100 人,折合教5师总数人 988。各学科专业师资分布合理,确保主要公共基础课、

7、各专业课教师数量满足教学需要。学历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 665 人,占专任教师的70.9%,比 2012 年增加 1 个百分点。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中教授 82 人,副教授 241 人,副教授以上者占专任教师的 34.43%。年龄结构:专任教师中 35 岁以下者 491 人,占 52.35%,36 岁至 55岁者 428 人,占 45.63%,56 岁以上者 20 人,占 2.13%。学缘结构:专任教师国内高校毕业者 919 人,国外高校毕业者 20 人。本校以外毕业者占专任教师的 99.68%。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能力的教师:专任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174 人,占专 任教师

8、的 18.55%;专任教师中具有行 业背景教师 115 人,占专任教师的 12.26%。(二)主讲教师2013 年学校主讲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师 850 名,其中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 795 人,占主讲教师的 93.53%,全部经过岗前培训,符合任职资格。(三)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2013-2014 学年,全校本科总课程数 1984 门 , 6550 门次。有 72 名教授、194 名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课程中教授授课 328 门次,副教授授课 1396 门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占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总数的 82.35%,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讲授本科课 程占课程总门

9、次数的24.64%。6(四)教学经费投入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经费投入保障教学、优先教学。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部门的经费支持,预算内教育事业拨款连年增长。2013 年学校教育经费总额达到 27273 万元,教学预算总额达到 7498 万元,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总额达到 3015 万元,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523 元。2013 年度本科专项教学经费 1158 万元。(五)教学设备及应用学校按照“保障教学需要、兼顾科学研究,全面加 强建设、有效重点投入” 的原则 ,持续推进实验室建设。针对与 实验室相关的办学基本条件方面存在的不足,更加注重全校实验室建设整体规划的科学性,资金投入适度向实验

10、条件较为薄弱的专业增加,初步形成了各类专业办学条件相对平衡的格局。首先,加强高水平实验室建设,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完成机械振动噪声与故障诊断科研平台等 4 个高水平专业科研实验室建设;其次,高度重视新专业实验室建设,投入资金达 670 万元,改善新办专业办学条件;第三,积极改善基础实验室条件,增加教学仪器设备 99台套。同时 注重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通过参加河南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络平台等方式,千方百计拓宽利用渠道。截止2013 年底,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 17800 万元,较 2012 年底增加 1719 万元,生均 8769 元。(六)教学用房及应用学校按照“超

11、前 规划,超前设计,节约成本,环境优美”的理念,以服务服从教学、科研和师生学习、工作、生活 为 思路,进行校园规划和基本建设。 现有占地面积 1760 亩,生均占地 59.3 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306520.86 平方米,生均 15.5 平方米。全校共有普通教室 292 间,185847位;多媒体教室 147 间,15842 位;语音教室 23 间,1310 位。拥有各类实验室 132 个,面积 28580 平方米。建有综合体育馆 1 座,以及大型多功能运动场 2 个,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等体育运动场地面积 76189 平方米。体育运动场所设施较为齐全,开放程度和利用率较高,满足本科教学、

12、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各单项体育协会活动和体育竞赛的需要。(七)图书及应用学校坚持“突出重点学科、优先新建专业、兼顾一般学科”的原则,逐渐形成纸质型文献与数字文献协调发展、结构相对合理的馆藏体系。截至 2013 年底, 馆藏纸质图书总量 135.93 万册,生均 66.97 册;电子图书46 万册,电 子期刊 9000 种;纸质报刊 1968 种。建成一套以数字图书馆为核心应用、集成硬件和软件的网络系统。建立了书目检索、多个全文专题数据库检索系统,购置国内外包括远程包库、镜像站点在内的大型数据库 22 个。其中,超大型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收入电子书 260 万种、全文资料 6 亿页,能为读者提供海量

13、学术资源检索,实现了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等各种异构资源在同一平台统一检索、获取。新增方正 Apabi、数图外文两个数据库。同时,并充实、完善了 “仲景文献数据 库”和“南工文库”等专题数据库。(八)教学信息资源及应用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网及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校园网连年改造升级。目前,校园网核心层提供双环冗余 4G 带宽 ,汇聚层提供环型冗余 2G 带宽,均具有 负载均衡功能;校园网与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教育科研网三大运营商互联,出口带宽 2034M;跟踪并引入最新前沿技术,将学校公共重要服务器迁入虚拟化管理平台,局部应用云计算解决方案,建设8了纯 IPV6 实验网和 IPV4/IPV6 双栈网络

14、。 250 间教室、3194 间学生宿舍和 565 间办公室都连接校园网。网络的存储总空间达到了 270TB。建立了网络课程(精品课程)教学平台,课程门数超过 100 门。精品课程网站还联通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网和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网。网上 图书馆现有多个镜像和包库站点,另有网上学术报告厅、多媒体数据库(视频 )等视频资 源。购置有“英语在 线” 等多个外语网络教学资源,设立了专门英语自主学习室。三、教学建设与改革(一)教学改革一是开展教学方法改革专项研究工作。以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倡导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为引导广大教师摒弃传统的“灌输式”

15、传授知 识方法,树立“学生为本” 的课程教学观,主动根据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条件等灵活选择讨论式、案例式、问题探究式、 项目式、启 发引导式等教学方法,学校在 2013 年开展了首批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专项研究项目立项工作,有 15 个项目获批立项,并获得经费资助。二是开展优秀教改教研论文评选活动。为调动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进一步总结提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的研究成果与经验,组织开展了 2013 年度(第六届)优秀教育教学改革论文评选活动。共有 120 余篇教改论文参加评选,其中 4 篇论文获一等奖,6 篇论文获二等奖,10 篇论文获三等奖,

16、另有 15 篇论文获优秀奖。三是加大力度推进学习评价与考核方法改革。组织开展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专项研究工作,以项目研究的方式推进学习评价与考核方法的改9革,2013 年首批有 7 个项目获批立项。项目研究以“ 全面考核”、“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为原则,以强化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核为重点,根据课程性质、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以实现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状况的目的。如采用项目设计、案例分析、技能操作、笔试、口 试、答辩、文献 综述、读书报告等形式,改变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的传统方式,推行考核方式多样化;采用课堂提问、独立作业、自主学习任务、小论文、调

17、查报告、实验操作、读书心得、案例策划等方式,提高平时学习成绩在课程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形成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考试考核方法和学习评价体系,发挥好其指挥棒作用,提高学习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在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学生中试行每单元一大考、每一节课一小考的章节测试模式,以考促学,带动学风,收到良好效果。目前正在探索“ 课程实验答辩制、课程设计小组互评制、毕业设计周总结汇报制” 等考核评价模式的深化改革,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主管理、主动实践。(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贯彻亲产业、融地方的办学理念,2013 年在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时体现以下特点:1、

18、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服务面向2、体现 “全人教育”理念3、突出 “实践育人”、“ 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 的思想4、根据知识能力素质实现与开设课程之间逻辑关系,构建了科学合理的“ 两平台两模 块 ”课程体系。按照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2012 方案构建了培养规格中知识能力素质实现与开设课程之间矩阵关系,把培养目标实现与课程开设有10机联系起来,使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得到整体优化。依照“ 两平台”(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平台)、“两模块”(专业方向模块、素质拓展模块)的架构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加强选修课程的前沿性、交叉性和综合性。整体规划、系统优化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行业一线的实际需求,

19、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等方面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012 版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设计等)占总学分的比例理工科平均达到 35.01%,文科平均达到31.72%,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5、提出文理交叉、理工渗透、校地合作的培养模式。(3)专业建设2013 年暑期,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办学思想大讨论。围绕“ 融地方亲产业, 优化学科 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打造学科专业特色,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的主题 ,召开了南阳理工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 举办了学科专业建设专题讲座,就地方高校如何更好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 强专业建设内涵建设和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等进行深入讨论。进一步确定了“逐步构建与地方 产业 行业集群结构相对应 的学科专业结构” 的专业建设思路,确立了“ 根据地方或区域支柱产业、新 兴战略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新专业及改造传统专业,调整专业方向,使之更贴近地方产业发展需求” 的专业结 构调整与建 设路径。在此基础 上,修 订了学科专业建设五年规划,并有 计划、分步骤实施。科学设置新增专业。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结合地方支柱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南阳及周边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