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郧阳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参考答案 第 1 页 第 1 课 参考答案 【互动探究】 探究一: ( 1) 原始社会主要的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由于地力有限和工具简陋,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 2) 距今七八千年,进入“耒耜农业”或“石器锄耕”阶段。 ( 3) 商周时期,进入“青铜时代”,但由于青铜比较贵重,农业生产只是少量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由于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开始走向定居。 探究二: 含义: 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条件: ( 1) 铁农具的使 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
2、作技术发展的基础。 ( 2) 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发挥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 3) 改变农业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 主要表现: ( 1) 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投入。 ( 2) 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 3) 耕作技术和耕作制度的不断成熟。 ( 4) 农田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的兴修和维护。 探究三: 1 提示: ( 1) 特点 :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 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具有三大弱点:分散性(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封闭性(
3、相互之间缺少交往与合作)、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 2)影响 : 有利影响: 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长期领先世界的物质基础。 不利影响: 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自然经济的 牢固存在不利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2
4、提示 : ( 1) 生产组织形式: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 2)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 3)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4)精耕细作,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是最主要的特点。 ( 5) 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探究四: ( 1)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 (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 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荒地开垦,土地面积增加 ( 3) 社会稳定、政治清明 ( 4)农学著作的问世 (如汉代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清的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著名的农学著作) ( 5)
5、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并推广种植(如占城稻、玉米、薯类) ( 6)重视水利的兴修 ( 7)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1-6 B D C C D A 7-12 D D B D B C 13、( 1)一家一户、分散的小农经济无力治理大江大河,应对自然灾害、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统一组 织,中央集权制度是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小农经济史重要集权制度的物质基础。 ( 2)家庭式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式养老的主体;提倡多子多福,子女孝顺;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的能力差,提倡邻里互助。 ( 3)理想: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关系:不公正的社会现实刺激了作者创作 ;文学艺术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4、解析:第 (1
6、)问主要是考查基础知识;第 (2)问可以很容易地得出材料说的是“租佃关系”,要注意题目问的是租佃关系产生的“根本原因”;第 (3)问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当时人的思想观念进行分析。 答案: (1)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封闭保守,负担较重,极易破产。 (2)租佃关系;只要封建制度存在就不可能消除土地兼并,所以也可以说租佃关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 (3)在封建社会人民热衷于买田置地,主要原因是随着土地私有制、租佃关系的发展,土地经营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且比较稳定;封建国家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是土地兼并的重要形式,土地兼并又是产生租佃关系的主要原因。 第 2 课 参考
7、答案 : 郧阳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参考答案 第 2 页 互动探究 探究一: 1. 提示: “菊花瓣”有明显的冰裂纹,属哥窑青瓷;“宋瓷花盆”青中带红,应是“钧红”的代表;“孩 枕”洁白莹润,是定窑白瓷中的精品。 2. 提示: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完成下表: 冶铜技术 商周时代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冶铁炼钢技术 西周 中国已有铁器 两汉 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南北朝 灌钢法 制瓷业 商朝 原始瓷器 东汉 成熟的青瓷 北朝 成熟的白瓷 唐朝 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朝 大放异彩,出现五大名窑 明清
8、青花瓷 丝织业 距今四五千年 养蚕并有丝织品 商朝 有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西周 斜纹提花织物 西汉 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唐朝 轻盈精湛,吸收波斯织法 宋朝 织锦吸收花鸟画写实风格 明清 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探究二: 1.民间手工业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和秦汉 民营手工业发展受到鼓励 魏晋南北朝 遭受摧残 唐朝 得以恢复和发展 两宋 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 元朝 民间纺棉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明中期 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提示: 时间 明朝中后期;条件 社会生 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基本特征 雇佣关系出现 3.提示: 在封建社会形成以
9、后,民间手工业一直是封建经济的一部分,是封建经济的必要补充。到了封建社会末期,随着手工业部门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某些民间手工业成了封建经济的对立物和瓦解因素。 探究三: 思考提示: 中国古代素有“丝国”的誉称。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 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 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明代烧制了带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 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 17 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探究四: 1. 列表区分三种主要手工业经
10、营形态的不同点。 经营形态 经营方式 生产目的 性质和特点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生产 供军队和官府贵族生活使用,不在市场流通 国家垄断性质;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取得诸多成就,世界领先,享誉全球 郧阳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参考答案 第 3 页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经营 供民间消费,作为商品在市场流通 商品生产性 质;在重本抑末的社会环境下发展艰难,但后来居上 家庭手工业 农户个体生产,作为副业 供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卖 属于自然经济组成部分;受小农经济的束缚发展艰难,在自然经济时代,占有相当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
11、素 2 提示: 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 技术不断进步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广受欢迎。 3 提示: 历史悠 久 生产力水平的先进,社会制度先进 官营手工业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不断改进、甚至勇于吸收海外的技术 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官营、民营手工业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4 提示: 中国古代手工业与农业一样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革新工具的动力和社会基础。 代表当时手工业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
12、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的发明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使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 积极性;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使生产技术难以推广提高。 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发明。 1、 B 2、 A 3、 C 4、 B 5、 A 6、 B 7、 C 8、 A 9、 A 10、 D 11、 D 12、 A 13 提示: ( 1) 变化: 唐朝中期以前,中国丝绸的产地主要在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秦汉时代植桑、丝织技术开始向南向北发展。唐朝中期以后,南方的丝绸生产逐渐赶上并超
13、过北方。北宋时,丝绸业的中心 已经在四川和东南沿海地区。 ( 2) 原因: 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大,过度垦殖;历代帝国多在北方建都,就近砍伐林木,破坏生态。唐末五代以来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自然条件更适宜植桑养蚕。( 3)经济重心南移。 14 提示: ( 1) 原因: 个体手工业工匠为了竞争的需要,往往将若干年乃至若干代实践总结的技艺在本家庭成员内部传授。影响到手工业技术的传播和推广,制约了手工业的进步,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 2)个体手工业生产者中,有些为了技艺传承而不至于泄漏,往往将子女的婚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甚至有终老不嫁的现象。影响: 使个体工匠尤其技艺比较精湛的工匠家庭的婚
14、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选择配偶的余地比较小,这严重影响了这类工匠家庭人口再生产,长期以往则必然会使这样的手工业家庭出现萎缩。 ( 3)机匠罢工,机户告状,官府发布告示禁止罢工;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手工工场中出现劳资矛盾和斗争。官府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偏袒机户,打击压制罢工工人。 ( 4)把机户和机匠的关系,说成“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把机匠斗争说成“怀妒忌之心”;把领导斗争的机匠说成“不法之徒”;把机匠的合理要求说成是“索诈”。 第 3 课参考答案 探究一: 1.完成下 列表格。 时代 特点 表现 春秋战国 繁荣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
15、大商人 。 秦汉至隋唐 发展比较艰难,总体水平不高 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常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但是“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 宋元 商业经济 空前 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郧阳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参考答案 第 4 页 繁荣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子”;商税收入成为重要财源;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明清 城镇商业 继续繁荣 棉花、茶叶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 品。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晋商”和“徽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2 提示: 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等形成与发展。
16、 城市商品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 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用的货币流通制度。 商人 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商人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3 提示: 发展基础: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示商业发展的基础。农业
17、和手工业的发展分别带来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增加,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需要交换,这个过程就是由商人通过商业完成的。 国家的政局: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反之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已,就会影响商品交换的进行。 交通条件 :比如,秦 朝修筑驰道,隋朝开通大运河和元朝疏浚大运河,这都有利于国内贸易的发展。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也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货币的发展: 货币的统一,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品交换的进行,促进了是商业的发展。 政府政策: 长期以来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及明清采取海禁或闭关锁国政策都严重阻碍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探究二 :阅读课本第二目“市的变迁和
18、城市的发展”,完成下列表格。 1市的变迁 项目 宋以前 宋以后 交易地点 市与坊严格分开 市与坊的界限被打破 交易时间 按时开市、闭市 经营时间不再受 限制 政府监管 市场交易受政府严格监管 交易活动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 2城市的发展 3 提示: 中国古代城市功能主要体现为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些城市的功能由单一性向多元性发展,如长安、洛阳等。同时也出现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城市,如扬州。 4 提示: 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城市 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9、的萌芽。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经济重心南移与城市布局呈相应变化。 探究三 :阅读课本第三目“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回答问题。 1完成表格: 历史时期 概况 西汉 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 唐朝 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两宋 对外贸易范围广,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元朝 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 港 代表城市 城市功能 北方城市 长安、洛阳、 开封、大都 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 南方城市 扬州、成都 商业大都会 郧阳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参考答案 第 5 页 明清 统治者实行海禁和
20、“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逐渐萎缩 2 提示: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3 提示: 封建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造成对外贸易缺乏经济动力。 封建专制的根深蒂固使对外贸易要首先满足统治者对奇珍异宝的追求 “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 4 提示: 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主观原因:“天朝上国”的迂腐观念。 5 提示: 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阻 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科学的进步 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 四、综合探究: 1 提示: 封建社会初期,
21、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 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 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2 提示: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该政策实施的经济前提。 农业是古代具有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生计。 将农民束缚在土地 上,有利于安定人心,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 一、选择题 1、 B 2、 C 3、 A 4、 D 5、 D 6、 C 7、 A 8、 C 9、 C 10、 D 11、 B 12、 D 13 提示: ( 1) 禁海令,不许民船出海贸易
22、。 ( 2)防止沿海居民与外敌联系,形成倭患。没有达到。因为东南沿海的奸商与倭寇勾结,倭患愈演愈烈。 ( 3)阻止沿海居民与东南抗清势力相联系。依据:清初东南沿海人民坚持抗清,如郑成功 。 ( 4)明清的闭关政策只能暂时防止外来敌患或人民的反抗斗争,但不能从根本上维护其统治,且 严重阻碍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导致中国近代落伍的原因之一。 14 提示: ( 1) 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锁国。 ( 2) 主要原因 :农耕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清政府推行 “ 重农抑商 ” 政策; 实行 “ 海禁 ” 政策;专制制度空前加强;统治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脱离世界潮流,鄙
23、薄近代科技。 ( 3) 认识: 闭关政策给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妨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第 4 课参考答案 探究一 : 1 提示: 原因: 根本原因: 封建土地私 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 政府原因: 封建政府的政策,如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 重要原因: 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介入,如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加入土地兼并。 社会问题: 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激化社会矛盾;影响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措施: 魏晋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
24、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这些措施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在封建社 会,土地被视为各种形态的财富的最终归宿,大地主力图扩大土地占有面积。封建国家推行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故无法根本解决该问题。 2 提示: 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出现使私田的开垦增多;各诸侯国的改革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形式: 封建大地主土地所有制 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在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后才被彻底消灭。 封建土地国有制,是对封
25、建生产关系的重要补充。 郧阳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参考答案 第 6 页 农民土地所有制,也是对封建生产关系的补 充。 趋势: 封建官僚、地主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甚至国家的土地,地主土地私有制不断扩大,自耕农经济和国家的土地逐渐减少。 探究二 : 思考提示: 原因: 自然经济的要求。从根本上说是自然经济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必然产物。 封建统治的需要。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封建国家也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障财政收入。 工商业自身的缺陷。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影响: 在封建社会前期,它的实行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
26、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起了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而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的流通,妨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到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清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这些做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国家落后,也就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 不正确: 班固过分夸大商人的优裕生活,而看不到商人经商奔走各地、苦心经营的艰辛,尤其是他没有看到商业发展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封建社会农民的破产流亡主要原因是因为封建土地所有制 ,土地兼并严重,并非商人造成的。 探究三 : 1 提示: 含义: 清政府
27、实行的严格限制(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和交往的政策。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2 提示: 明清两朝都实行 “ 海禁 ” 政策,但内涵并不相同。明初实行海禁,是为了防止张士诚、方国珍等残余势力勾结倭寇,威胁明朝统治。但其禁止的只是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并不禁止外国来华贸易,相反,明政府积极鼓励外国来华与明政府进行官方贸易,所以明朝的海禁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海禁,而是一种由官方垄断的对外贸易,郑和下西洋便是明证。 清军 入关后,清政府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屡下禁海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清政府除与有外交往来的七个邻国实行一至十年不等的官方贡赐贸易外,其他正常的海外贸易
28、几乎停顿,这种海禁政策是真正意义上的闭关自守。后虽有所反复,但总体上对外贸易的控制日益严格,最后乾隆帝下令只许广州一口对外通商。 一、选择题 1、 A 2、 B 3、 C 4、 B 5、 B 6、 C 7、解析:选 C。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从材料“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可以反映不重视商品关系;从材料“以生产更多的粮 食为目的”可以反映只重视农业,故 C 正确。 8、 D 9、 B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说明政府禁止沿海居民出海经商导致商人转化为倭寇,故选 B。 10、 A 中国封建社会除了明末清
29、初实行海禁乃至发展为闭关锁国政策,其他时期基本上都是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故 A 说法正确;古代封建王朝实行的是朝贡贸易,故 B 和 C 都不符合史实;外贸税收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仅仅体现在个别的几个封建王朝比如南宋,不能代表整个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特色,故 D 不正确。 11、 C 12、 A 13 提示: ( 1) 经营商业活动;从事封建地租剥削;兴办手工工场。 ( 2)经营商业和兴办手工工场,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投资田产,从事封建地租剥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3)勤俭,谦虚和朴实。但是他忽视了徽商利用政府给予的有利时机,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拓宽经营领域和范围,甚至足迹遍布
30、海内外,同时讲求诚信诚实的商业理念。 ( 4)投资田产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的主流。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14 提示: ( 1) 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物丰富;城市繁华;扬一益二。 ( 2) 地理位置优 越,水上交通便利;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 ( 3)因素 :出现汇票;政府担保银行票据;专业经纪人;批发和零售的形式;专业经理;理财专家等。 原因 :政局相对稳定;科学技术居于当时世界的最前列;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贸易的高度繁荣;国内市场数量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海外市场的形成。 第 5 课参考答案 探究一 : 1.提示: ( 1) 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
31、环境遭到破坏,所以必须把目光投向大西洋,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而且哥伦布坚信地球是圆的。 ( 2) 材料中所述哥伦布的目的是“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 和君主,了解它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它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他的其它动机是掠夺梦寐以求的黄金、白银、香料等。 ( 3) 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4) 发现印度大陆。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 2.提示: ( 1) 十四五世纪,西欧人对金银的渴望。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 2) 当时的欧洲人都渴望到东方来实行他们的“黄金梦”。 ( 3) 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西欧同东
32、方的贸易更加困难。 郧阳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参考答案 第 7 页 ( 4) 西班牙和葡萄牙希望获得海外财富,加强在欧洲的地位;向外 传播基督教。 探究二 : 1.提示: 这一时期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条件;地圆学说的流传使航海家们坚信向西航行也可以到达东方。 2. 时间 航海家 国别 开辟航路 支持国 1487 1488 迪亚士 葡萄牙 欧洲 好望角 葡萄牙 1492 哥伦布 意大利 欧洲 -美洲 西班牙 1497 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通往印度 葡萄牙 1519 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环球航行 葡萄牙 3.略 探究三: 1.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劳动人民日趋贫困
33、、封建地主阶级日趋衰落。 2.综合探 究,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 项目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目的 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 各国的联系,寻找奇珍异宝 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物,进 行资本原始积累。 方式 进行贡赐贸易;以和平友好方式进 行 武力抢掠 影响 增强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后来由于国力衰退而终止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引发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一、选择题 1、 C 2、 B 3、 A 4、 A 5、【解析】选 B。本题主要考查史观。注意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东 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属于全球史观 ,“
34、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既有文明史观 ,也有现代化史观。 6、【解析】选 B。本题主要考查价格革命的影响。 1500-1620 年间 ,欧洲物价上涨的原因是贵金属的大量流入 ,引起价格革命 ,打击了西欧封建旧势力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7、【解析】选 D。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寻金热”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 15 世纪以后 ,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产生并初步发展。作为商品 交换支付手段的货币 ,不仅取代土地日益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 ,而且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 【误区警
35、示】本题易错选 C。错选原因是只看到了表面 ,没有结合新航路的开辟原因认识其蕴含的本质问题。必须认识到“企业家”是代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8、【解析】选 D。 14 世纪 ,新航路尚未开辟 ,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互不了解 ,所以欧洲人把遥远国度的人想象成奇形怪状的人。 9、【解析】选 A。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根据题干“延续了千年的中世纪将画上句号”分析 ,“新的时代”应指新航路的开辟 ,轮船出现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10、 B 11、 B 12、 A 13、 (1)A 哥伦布 ,B 麦哲伦的船队 ,C 达伽马。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若答出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
36、结通道 ,或”使世界走向一个整体”或”与世界会合”也可给分 ) ( 5 分) (2)商品交换: A、欧洲与非洲、美洲 :欧洲与非洲、美洲之间开展三角贸易 ,欧洲用制造品换取非洲的奴隶 ,再用奴隶换取美洲的金银、棉花、烟草、毛皮等。 B、欧洲与中国 :欧洲用赚取的金银换取中国的丝绸、茶叶等。( 4 分) 贸易性质: A、欧洲与非洲、美洲的贸易主要是掠夺性的殖民贸易。 B、欧洲与中国的贸易是正当贸易。( 2 分) ( 3)对非洲 :非洲丧失了大量青壮劳动力 ,造成非洲长期贫困落后。 对美洲 :客观上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对欧洲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奠定了欧洲在世界贸易中
37、的主导地位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各 2 分,共 6 分) 14、( 1)物质动力: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人们对货币和贵金属的追求日趋狂热。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郧阳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参考答案 第 8 页 ( 2)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多 样化发展。亚非美的许多国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夺的对象;推动了欧洲商业的发展和贸易中心的转移,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站在不同的立场位置的人们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认为是哥伦布把近代文明
38、带到美洲,带到世界各地。反之,亚非拉落后地区认为哥伦布是野蛮、血腥的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正因为这一历史性活动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站在世界史观和文明史观的角度,哥伦布这一历史性活动开创历史之先河,把西方文明的种子带到世界各地,各国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殖民 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西方宗教和文化的渗透,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另一方面,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世界市场的雏形也开始出现;但是站在对落后地区侵略历史来看,哥伦布到达美洲以后,对当地土著居民进行杀戮,殖民者的长期殖民活动使美洲人的血统和种族都发生了改变。
39、 第 6 课 参考答案 : 互动探究 探究一 : 提示: 海上马车夫 含义: 17 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多。当时,世界各国间的贸易通道主要在 海上,哪个国家的造船工业发达,拥有商船的数量和吨位最多,它就能控制东西方贸易,称霸海洋,从事海外殖民掠夺。船在当时就象陆路运输的马车一样,船就是海上的马车,哪个国家掌握了海上的马车,它就是海上的马车夫。在整个 17 世纪,荷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因此,被称为 “ 海上马车夫。 ” 优势 :濒临大西洋;手工业发达;赢得国家独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拥有的商船数量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没有,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
40、断性的贸易公司。 殖民扩张 :在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好望角等殖民地;在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 和锡兰,侵入印度尼西亚一带,并一度占领中国领土台湾;在美洲,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探究二 : 提示: 夺取的霸权:海上霸权;商业霸权;殖民霸权 原因: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达,物质基础雄厚; 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 政府对海外殖民活动的大力支持; 有力的地理位置。 中国的状态: 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封建落后、闭关锁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探究三 : 提示: ( 1) 为西欧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
41、2) 拓展世界市场的殖民扩展给 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 3) 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与经济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 C 2、 D 3、 D 4、 B 5、 C 6、解析:选 C。结合材料中“ 16 世纪”和“西班牙物价上涨最多最快”等信息可知,欧洲国家对殖民地的掠夺使金银等贵重金属大量流入,导致金银贬值、物价上涨。故选 C 项。材料未涉及欧洲矿产开采和冶炼的信息,排除 A 项; 16 世纪欧洲国家通过对外扩张掠夺了大量财富,B 项错误; 16 世纪欧洲处于工场手工业时代,商品生产能力有限,不会出现对殖民地大规模输出商品的现象, D 项错误。 7、 D. 8、 C 9、 D 10、
42、 B 11、 A 12、 B 二、综合题 13、【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第 (1)问,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对人类的贡献和拉普拉普为祖国解放事业的贡献两个不同的角度评价,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认识;第 (2)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对麦哲伦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纪念碑背面的文字是对拉普拉普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反侵略斗争,对祖国做出了贡献。 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人们的社会地位 不同、需求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会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断;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价值判断的客观
43、性,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2)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化遗址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 14、( 1)物产富饶,政治分裂。 ( 2)指印度旧有的社会生产方式被西方近代工业生产方式慢慢取代,造成社会组织和结 构的相应变化。 ( 3)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消灭旧的传统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印度(或亚洲)为建立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第 7 课 参考答案 【互动探究】
44、 探究一 : 郧阳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参考答案 第 9 页 1 “ 革命 ” 指各种领域里 “ 新 ” 的变革 ,工业革命是指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2首先开始于英国:政治前提:英国较早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市场条件:英国国内市场的开拓和海外殖民地的拓展;资本条件:海外殖民掠夺和贸易;技术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首先始于棉纺织业: ( 1) 棉纺织业是英国当时的新兴工 业,受习惯的束缚较少,对于新方法的采用较为容易; ( 2) 当时棉纺织业比较集中,不像毛纺织业那样分散,因此比较容易采用机器化大生产。 3 工业革命是完成从手工向机器生产过渡的过程 珍妮纺纱机是比较成型的机器 比飞梭
45、更有跨越性的意义 ; 在蒸汽机发明以前,机器大多靠水力推动,工厂必须沿河建在有流水落差的地方,而且水力还受到气候和季节的限制。 “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分。它提供了开发和利用热能来驱动机械的手段 19 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 探究二 1 提示: ( 1) 潮流: 自由主义潮 流。即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社会主义潮流。即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运动。 民族主义潮流。即随着西方工业国家加快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 ( 2) 在当时历史发展中居主流的是自由主义潮流。 2 城市化是一个民族 由 农村
46、走向 城市 。利:如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有利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生活。弊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公共设施建设压力大;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社会治安、军事防御压力大增。 探究三 思考: 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 ;新的生产组织 工厂出现;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D 3、 C 4、解析:选 A。本题考查工业革命。专利保护有利于保障专利人的收益,从材料信息可知,瓦特的专利保护延长能够更大程度上保障瓦特的经济利益。而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这本
47、质上反映出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 5、 A 6、 C 7、 C. 8、【解析】选 A。材料表明了社会对“机器”及其发明人在社会“前进”与“征 服”中的重要作用的认可 ,说明当时人们逐步认识到“技术”的巨大力量 ,故正确答案为 A。 B、 D 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 ,C 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 9、【解析】选 B。从时间“ 1763-1871 年”来推断应该是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 ,都扮演了主角”这应该是考查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所起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题目又强调“在整个世界” ,只有 B 符合要求。 10、【解析】选 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迁移分析能力。 19 世纪 60 年代 ,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 输条件 ,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C 正确。 11、【解析】选 B。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成就。 1812 1815 年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时期 ,1860 年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棉纺织品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