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年级第七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关于商周农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植粮食作物“五谷” B.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C.人们已懂得使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 D.主要劳动工具为青铜器2.商朝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A.商朝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B.商朝青铜业生产具有较高技术水平C.商朝青铜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D.商朝青铜制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3.下列关于春秋战国争霸战争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击奴隶制,推广封建制 B.“尊王攘夷”,维护周天子统治地位C.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进步 D.争夺人口、土地的兼并战争4.下
2、列有关西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重视分封制等国家制度的建设 B 政治文化影响大大扩展C铁器开始使用 D“国人暴动”直接导致灭亡5.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这一时期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A.铁农具的使用 B.牛耕的运用 C.水利的兴修 D.曲辕犁的发明6.下面关于春秋战国经济史的叙述正确的有出现了精巧漆器 青铜器出现金银错新技术 已能用曲造酒 出现了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A. B. C. D.7.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 和鲁国“ 初税亩”,其实质都是要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8.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
3、根本原因是A.获得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C.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趋势 D.反映了新兴地主的愿望9.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10.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A. B. C. D.11.西周分封制和井田制之间的纽带是A.王位和权力 B.土地、爵位和义务 C.贡赋和工具 D.工具和奴隶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
4、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政治、经济措施。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215 题。12秦朝在中央设“三公” ,其中御史大夫的职权是A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B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C负责任免诸卿和郡县长官 D负责管理军事和监察百官13.秦统一后,在地方上实行的郡县制适应了集权政治的需要,主要原因是A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B郡县制有利于政权的稳定C郡县官吏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D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14秦朝之所以能够实现“一法度、衡、石,车同轨,书同文” ,主要原因是A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C秦始皇能够厉行法治 D秦朝实现政治大统一15.下列
5、表述不符合秦朝文化教育状况的是A统一文字 B教育官办 C以儒为教 D以吏为师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 。但是,汉朝在除苛法的前提下,对这些制度又有所损益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620 题。16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 213 年,博士淳于越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文中的“师古”指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17公元前 106 年,汉武帝分天下为 13 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6、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18.“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吕后) 时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这表明汉初实行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 B守内虚外 C轻徭薄赋 D重农抑商19下列对西汉察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属于地方行政制度C由下而上地推选人才 D是重要的选官制度20.下列关于西汉编户齐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封建国家赋税、徭役、兵役的主要征发对象 B不属于中央有关部门直接管理 C不具备独立身份 D依据资产的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边疆各民族发展较快,他们与中原的交往
7、和联系进一步加强;中外交往频繁。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2122 题。21张骞“凿空”西域的重要意义是新疆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 促进了西域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 有利于西域社会的进步 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A B C D22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和内地联成一体是在A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后 B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C西域都护设置后 D班超经营西域后秦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秦汉文化为后世封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2325 题。23秦汉时期,我国在天文历法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成就有太阳黑子的记录 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甘石星经A B. C D24董仲舒对儒学
8、的发挥和改造主要体现在A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主张 B主张建立太学,以儒家经典教育子弟C提出“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理论 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巩固了思想统治25要想查找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可供查阅的史学著作有春秋史记汉书乐府诗A B C D二、非选择题(26 小题 15 分,27 小题 15 分,28 小题 20 分,共 50 分)26材料 1 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劝秦开凿水渠) 。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 ”(秦王嬴政)乃使卒为之。 资治通鉴卷六材料 2 (韩人计谋被发觉后)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嬴
9、政)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李斯(楚人入秦,时为客卿)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史记卷八七回答:上述所反映的事件中,秦王做出了什么决策?秦王的决策导致了什么结果?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诸侯王表 请回答:材料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4 分)你认为该材料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4 分) 材料二 (大秦)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
10、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中印半岛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后汉书西域传 请回答: “ 桓帝延熹九年”是哪一年? ( 2 分) 根据材料,大秦王的使者是从陆路还是从海道来中国? ( 2 分)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秦使臣来到中国的重要意义。 (3 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 ”“散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 )“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
11、藏诗 书 、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 ,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1)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
12、怎样的发展的趋势?原因何在?(6 分)(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6 分)(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8 分)高二年级第七次阶段性考试历史答卷纸26.2728历史试题答案一、1.D 2A3.D4.D5.B6.D7.C8.C9.D10.D11.B 12B13D14D15C16B17A18D19B20C21D22B23B24C25B26.【分析】 此题围绕郑国渠的开凿命题,要结合材料和中国古代史教材的观点进行回答,秦国在关中地区开凿郑国渠使大量田地得到灌溉,秦国日益强大,最终灭掉六国。【答案】 坚持完成郑国渠的开凿;不采纳“逐客”建议。 (5 分)郑
13、国渠的开凿使大量田地得到灌溉;(5 分)留住和吸引了大批人才;秦国日益强大,最终灭掉六国。 (5分)27答案:材料一: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没有采用分封诸候的办法来拱卫中央。不正确,因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施暴政,阶级矛盾激化,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8 分)材料二:166 年。海道。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7 分) 28 (20 分)(1)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2 分)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 (4 分)(2)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行“大一统” 。 (6 分)(3)秦朝的焚书坑儒与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 (4 分)但造成的影响不同:秦朝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虽也有箝制思想的不良作用,但也扩大了儒学,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还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与儒学的发展。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