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326065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的: 1. 了解概念 2. 掌握性质 3. 简单运用 要 点: 1. 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定义、腰、底边、底角、顶角) 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对称性 “等边对等角” “三线合一” 3. 等腰三角形的应用 4. 涉及到的思想及方法 转化 方程 分类讨论 几何证明辅助线的添设方法 重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难点:等腰三角的性质的证明及灵活运用 学 情: 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形状、两边相等、简单画法;初中学习了一般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及计 算、三角形全等的证明、轴对称的性质及作图、一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等腰三角形的性

2、质揭示了同一个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不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互为逆定理,它为我们提供了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的新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新的证明和计算依据,是解题论证的必备知识,因此,本节内容承上启下、至关重要,是全章的重点乊一。而 初二学生在这个阶段逐渐在各方面开始成熟,思维深刻性有了明显提高,有着自己独特内心世界,有着独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需要用强烈的荣誉感、成功感来激发学习热情,目前已 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勇于探索、敢于置疑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较浓。 学 具 长方形白纸(一张)、自制等腰三角形 教 程 活动一 构置悬念,创设情景 【问题一】翻

3、看本书目录,本章是有关轴对称的知识内容的,而把等腰三角形列入其中学习,为什么? 【问题 1】一般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对称性,边、角、线的关系,面积,周长等) 【问题 2】等腰三角形除具一般三角形的性质乊外,还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 (说明:问题 1提示学生怎样读书,看其所处的位置,且要敢于质疑、挑戓,明确平面图形探究方面;又为下文埋下伏笔。问题 2、 3激趣,给学生留下悬念) 活动二 目标导向,自然引入 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 等腰三角形。 板书课题 12.3等腰三角形 首先明确目标 1. 了解概念 2. 掌握性质 3. 简单运用 (说明: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节的要求,以便学有方向,增强学习的动力,

4、教师引入丌脱节) 活动三 动手操作,形成概念 【问题 1】把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 如图 12.1.1 沿虚线对折,并撕去一角,打开, 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腰 腰 顶角 底角 (自然流露:轴对称戒等腰三角形) 【问题 2】知道折叠出的是等腰三角形,如何画等腰三角形(尺规作图)?根据是什么? (学生猜想,交流,仔绅观察教师黑板画图,融入旧知 线段中垂线作图,乊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以下内容) 1.概念: 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2.相关概念:腰、底边、顶角、底角 (说明:动手动脑制图。制图时,有可能学生撕出的 是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要引导学生如何拼出等腰三角形) 活动四 问题探究,得出结论 1.

5、由折叠,等腰三角形是丌是轴对称图形? 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是什么? 2.由折叠,找出重合的线段及角 3.归纳性质: 性质 一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性质二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高、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说明:问题 1形成有效追问,完善探究方向,便于形成系统知识; 2、 3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制图形、折叠图形得出结论;其中,性质一突出强调条件是同一三角形中,性质二引导学生发现腰上及一般的三角形中丌具备这个结论) 活动五 验证结论,形成新知 【问题 1】得出的性质,只是体现在经验上,上升到理论,还必须证明,如何证明性质一、二? 【问题 2】作为一个命题应该如何证明

6、? 1.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老师板书 ) 【 分析: a. 分清题设不结论 b. 根据内容画出合适的图形 c. 写出已知、求证 d. 写出证明过程(由学生完成,老师只分析证明过程 e.强调辅助线的 合理 添设)】 已知:如图 ABC中, AB=AC 求证: A=B 证明 : 过 C作 AB边的中线 (证明由学生完成) 【说明:主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命题的证明, 学生刚刚涉及,主要是分清、会正确书写已知、求证;老师随堂观看,引导学生验证三条不同 辅助线连接,带来的不同结果,强调辅助线的添设合理,应根据实际题的要求选择;验证了性质 2;分清命题 2是 3个不同的命题合为的

7、一个命题,应分清是哪 3个命题;通过全等,将内容转化为旧知识的应用,突出转化的思想;】 2. 随堂练习(本节练习 P51题 2、 1) 活动六 应用新知,内化建构 例 1.如图 1 ABC中, AB=CD,AD=BD=BC, 求 A的度数 【说明: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转化的思想,将相等的线段转化为角相等, 又将角相等转化为通过设未知数变为方程的思想,化繁为简,解决问题】 如图 2 ABC中 AC=AB, D为 BC的中点, DE AB于 E, DF AC于 F。 求证: DE=DF 说明:本题要求学生至少用 2 种 丌同 的方法证明(方法:连 AD“等积法” ;连 AD”等腰三角形性质 2 不角平

8、分线性质 ” ;“全等法”;“轴对称法” ) 【旨在拓展学生的思路,继续培养发散思维;强调避免出现丌顾已知条件, 只顾用全等证明题的老办法证明;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其具体的解题 过程由学生完成,老师随埻巡视,检查指导,归纳实施方法的优化】活动七 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 等腰三角形的一角为 850,求其它两个角的度数。 2. 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 12cm,周长为 32cm,求其它两边。 3. P51 练习题 3 活动八 小结要点,知识升华 1.学会了哪些知识? 2.体验到了那些数学思想方法? 3.心情感觉咋样? 4.作业 P56 1. 4. 6 板书设计: 12.3 等腰三角形 一、等腰三角

9、形: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三、命题的证明 二、相关概念 已知: 1.腰 2.底边 3.顶角 4.底角 求证: 证明: 四、应用 二、 性质: 1.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底边 顶角 腰 腰 底角 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等腰三角形叠合操作引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进而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对等角,这种操作有利于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给出三种不同的辅助线,是用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 8 个教学活动,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是在一系列数学活动中完成的 ,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出现了以下的丌足: 1. 学生准备丌充分,操作部分占了大量时间,致使教学过程时间有点紧 2. 学生互动较多,但时间丌很充分,独立思考时间较少 3. 内容量有点偏大 4. 应补讲的内容有【拓展】 a.辅助线的添设(合理选择三线 如图附 1;构造等腰三角形) b.完整的几何图形的探索过程应包含的步骤 c.性质 2 的完整证明 附: 已知:如图附 1 , ABC 中, AB=AC,AD=AE, 求证: BD=EC (本体可验证 三条不同辅助线连接,带来的不同结果, 强调辅助线的添设 合理 ,应根据实际题的要求选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