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古诗文弘扬民族文化.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327005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近古诗文弘扬民族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近古诗文弘扬民族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近古诗文弘扬民族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近古诗文弘扬民族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近古诗文弘扬民族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亲近古诗文 弘扬民族文化 伯牙绝弦 教学设计 格尔木市 金峰路 小学 陈婷 【 教材简介 】 这一课是文言文,主要讲了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融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的感受,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也没有人能成为他的知音,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课文层次清晰,先概括写了伯牙善弹,子期善听,再具体写如何弹如何听,最后写子期死,伯 牙绝弦。全文共用 77 个字,表达了朋友之间真知己的思想境界, 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

2、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预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本设计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 我采用情感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时入情入境,理解文意和体会感情双线并行,一改以往文言文串讲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感引导中完成学习内容。 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古文更是如此。伯牙绝弦一文充满着浓浓的语文 味,所以需要老师灵活多变而又扎扎实实的朗读指导, 多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读、思、议、悟,要读得充分,读得入情,读出韵味,理解自然水到渠成。本课教学中,我 力求让学生在朗

3、读中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领悟语言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时效,体会文言文的无穷魅力。 【 教学目标 】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 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 教学重点 】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 教学准

4、备 】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 一、 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课前词语游戏: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词的组成结构,你能照样说一个这样的词语吗?(平时有意识的积累,一定对我们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不仅拓展学 生的视野,增加孩子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为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为孩子的说话训练铺好路。 一 揭题导入: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 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文言文伯牙绝弦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够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5、。预设:(指名读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 : 导入部分将词语积累的环节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二、 读通课文,感知文意 1 尝试读:先请同学们尝试着读读这篇 古文,争取读通,读顺,读准。 2 指名读:(第一次读一篇新的古文感受如何?) 3 领读:跟着老师一句一句的把这篇古文读一读注意听老师的语调和停顿。(大家听得专心,读的认真,老师请一位同学再把课文读一读) 4 练读:(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练读练读,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指名读: 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谁能读给大家听)配乐范读 -整体读:(文言文的朗读跟现代白话文的朗读不一样,仅读通读顺还不行,

6、还要读出古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 -字字落实,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有滋有味 ) 附古文节奏:(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设计意图: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读的空间让学生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同时教师以富有韵味的领读,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的情景之中,点燃学生热爱阅读文言文的热情。 三、 读懂课 文,领会情感 、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7、虽说我们没有读百遍,但几遍读下来想必同学们也慢慢的感受到了古文的魅力了!读了这几遍我们都知道文章讲了两个人他们是:板书(预设: 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 “ 伯牙绝弦 ” 的意思 。 预设答案:伯牙再也不弹琴了。 )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 “ 伯牙绝弦 ” ? 预设答案:乃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3、 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 预设答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 4、 请同学们读读第一句并结合注释谈谈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看看这 两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件 1(相机解:善,鼓 “善鼓琴”说明弹琴的技艺高,“善听”说明音乐

8、鉴赏能力高。千里马遇伯乐,伯乐识千里马呀。 ) 3 请同学们再自己读读古文,文中哪些句子具体写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请用笔画下来并读给大家听!课件 2 ( 1)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透过琴声钟子期仿佛看到了什么?知道泰山是一座怎样的山吗?钟子期把伯牙的琴声比作五岳之首那意味着什么?(谁来读读这句读出这巍峨峻拔五岳之尊的气势来) (2) 善哉:谁能用现在的一个词来代替 (预设答案:啊!好啊! 棒极了! )(古文中一字多义的现象非 常多我们要联系上下文来揣摩,谁来读出这两个语气词所蕴含的赞美。指导朗读) (3) 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时,透过琴声钟子期又仿佛听到了什么?于是钟子期有赞叹道和泰山相比

9、这江河又怎样?(指导朗读:为什么一句话连用了两个语气词?谁来学钟子期赞美一下伯牙的琴声?) (4) 伯牙把自己无限的情思融入到乐曲之中,他用琴声表达了自己高山一样的志向,大海一样宽广的胸襟让我们合作读,男同学读山部分,女同学读水部分让我们大家像子期一样赞美一下伯牙山一样的志向,海一样的胸怀 . 四、 读好课文 升华情感 、 引导升华,拓展探究: 师: 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在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也许还会出现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白雪皑皑,春雨潇潇,明月皎皎,霞光灼灼等美丽场景!课件 3 2 假如你现在就是钟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了那徐徐清

10、风你又会怎样赞叹? 预设 : 生答: “ 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答: “ 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 ( 预设答案:知音 。) 3、 理解文本,探究知音: 过渡:其实伯牙和子期也是一次偶然的相遇,读读屏幕上的文字你会对他们有更多的了解。 师: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预设答案: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 ) 师:那么,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师:你能想象别人那种空虚的赞美吗?(学生自由说。) 师:可以想象,当

11、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生:峨峨兮若泰山。 师: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生:洋洋乎若江河。 师:当他听不到子期的 赞美时,心情会是怎样的?( 预设答案:、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 师:后来,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的?( 预设答案: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 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预设答案: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 ) 小练笔 过渡:伯牙于是就把这种喜出望外,惊讶的心情化作一曲高山流水在山间流淌,此刻他多么想把自己的心声倾诉给钟子期听呀!如果你就是此刻的伯牙你最想对钟子期说些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书上) 指导朗读

12、: 过渡:是啊,春风拂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他不但听懂了伯牙的琴声,还听懂了这琴声中的?这心情,这情怀不正是伯牙那高山流水般的琴声吗? 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但是,人间的知音,真是太少了,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 4、 丰富内容,拓展课文 : 于是伯牙和钟子期难舍难分挥泪告别并相约来年的中秋仍在此时此地相见。第二年的中秋伯牙满怀期待乘着一叶扁舟而来,然而当他再次来到去年相会的地方时,等待他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无语,流水无声。知我者的子期英年早逝这让伯牙无力承 受,所以 -读课件 6 师:伯

13、牙在断绝琴的时候,也断绝了什么?( 预设答案:、断了他的前程。、断了他的心弦。、断了他的希望。 ) ( 2)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无人理解没有知音的世界了,于是他拨动琴弦将自己的千言万语化作琴声写下一首短歌:课件 7 (3 )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时,请再读这句:(伯牙摔碎的仅仅是他的三尺瑶琴吗?)课件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在指导朗读时,师生融入课文中的角色,师生形成了 “ 知音 ” 式的对话交流,入文,入情。这样,教师就成了平等中的首席,学生如同从远古走来,文言语 言如同己出,吟诵如吐心语,阅读也就融入了生命的律动,师生在互动中成了 “ 知音 ” ) (4 )子期一死,伯牙又要回

14、到以前那无人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让我们再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课文。 四、 积累背诵,拓展延伸 、师:课文短短的个字,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还根据这个故编写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播放高山流水音乐全班学生再次在音乐声中 背诵 课文。 2、引导背诵。 (设计意图: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努力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韵味, 结合古文特点的渗透,让 学生 感受到古代文字的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把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学生从读通到读懂,最后熟读成诵,达到了 “ 其词若出吾之口,其情若生吾之心 ” 的境界。) 板

15、书设计: 伯牙绝弦 伯牙 琴 钟子期 情 (知音) 教学反思: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 ,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我 采用情感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时入情入境, 理解文意和体会感情双线并行,一改以往文言文串讲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感引导中完成学习内容。 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在课堂上首先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通过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示范读

16、,学生将古文读出了节奏、韵味。然后通过自读自悟 ,同桌交流,借助注释、插图并联系上下文,了解了文章的大意。在进行语言训练和拓展的环节上,学生精彩的发言让我感受到他们有着丰富的想像力,平时对词语也有一定的积累, 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努力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韵味,结合古文特点的渗透,感受到古代文字的魅力。学生从读通到读懂,再到熟读成诵,基本达到了“其词若出吾之口,其情若生吾之心”的境界。最后让学生聆听高山流水,在浑厚、流畅的旋律中,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在音乐中再次感受知音之间的真挚友情。回顾整堂课在 教学时要多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读、思、悟,要读得充分,读得入理,读出韵味,这样 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人力资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