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全球品牌的故事.doc

上传人:您的****手 文档编号:1328353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文化与全球品牌的故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企业文化与全球品牌的故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企业文化与全球品牌的故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企业文化与全球品牌的故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企业文化与全球品牌的故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企业文化与全球品牌 品牌背后的故事 品牌是什么? 企业识别与品牌战略 (1) 全球性品牌,一直都被视为企业的印钞机。只要有正确的品牌商标,加上大笔的广告预算,那些加了糖的柠檬水、油嗞嗞的肉饼、普通的 T 恤与运动鞋,都可以摇身一变,脱胎换骨,以高于制造成本好几倍的价格,卖给那些容易动心、喜爱购物,甚至头脑有点简单的消费者。 但是,也有不少知名品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管理失当或产品遭到抵制。麦当劳、可口可乐、迪斯尼,以及美国的一些汽车制 造商,都正在与销售额下滑和利润缩减这两大敌人苦苦缠斗。 美国知名品牌的背后,隐含的是人们对全球生活方式齐一化的害怕与期待,而且,这种齐一

2、化是向着美国的生活方式靠拢。在这种趋势的带动下,全人类的品味与文化偏好,将找到最小公约数,也就是说,彼此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小。 过去,对于那些后工业化的、发展中的,以及非资本主义世界的国家来说,这些品牌除了代表可靠的品质与服务,还代表了一种融入美国生活方式的感觉;即使只是单纯的吃吃喝喝,或者享用某种商品,对他们而言,都是一种解放的象征。 然而, 等到人们对物质匮乏的记忆逐渐褪去,手边可动用的收入提高了,对于美国生活方式与消费形态也有了基本的认识,美国大众品牌的新鲜感以及那股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就渐渐开始消退。 现在的消费者,不再追求齐一化,向美国人看齐;相反,他们偏好自主性、多样性,以及与众不同

3、的商品,借以表现个人品味与独特个性。在这样的趋势下,个别国家与区域的品牌重新受到青睐,包括美国也不例外,例如,孤星之州 德州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反全球化人士眼中的猛兽 美国的大众品牌,在 1990 年代,的确有过一段黄金岁月。这个时期,正 好是铁幕倒下后的十年。不过,时至今日,仍然存在一些强调差异化、定位明确、管理制度完善的品牌,而且数量有增无减,前景也极为看好。一些刚开发出新品牌的日用产业,如电信业、金融服务业和信息科技业,甚至一些资本设备的生产者,也加入了品牌竞争的行列。 品牌是什么? 本书想要问的是:大企业家、营销专家、广告人、零售商、嗜品牌成瘾的青少年,以及反全球化人士口中,那个深不

4、可测的专业术语 品牌 到底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品牌就是产品的灵魂。品牌帮助消费者做选择,因为它代表了可靠的品质、形象与 售价。如果经过适当的营销与特意的营造,品牌甚至会触发消费者心中强烈的情感认同,进而强化他们对于产品的忠诚度,而这种忠诚度,有时甚至可以持续一辈子。因此,拥有品牌的公司,必须能够掌握业务的重心,重视品牌价值,避免掉入盲目扩张,降价促销,以及唐突地进行现代化等陷阱当中。 显而易见,品牌战略成功的企业,相对于那些品牌政策混乱又无实效的产品制造商,成长比较快,获利也较为丰厚。 品牌形象根植于企业文化 请记住一点:企业在快速成长时,企业识别形象必须与公司品牌及专业上的核心价值互相协调

5、、彼 此一致。一家企业从创业之初,就可能会犯下各种形形色色的错误。从公司的创始者(通常也是品牌的创造者)开始,世代接班之路很少有平顺的。那些成功传承至第三、第四,甚至第五代的上市公司,由于专业经理过于死板的官僚作风,使得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出现动摇,受雇的首席执行官和贪婪的股东对 “自己本身 ”的忠诚度,远远大于对 “公司品牌 ”的忠诚度。 此外,企业的合并与收购(通常是由好大喜功的高级经理所提出),通常带来的麻烦比好处还要多,因为在并购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与品牌形象将因为粗糙的多元化策略,而遭受到无可弥补的损 伤。这种企划书上写得漂漂亮亮的野蛮多元化政策,带来的合并 “综效 ”往往就是把品牌

6、毁掉,因为品牌在合并的筹码中,往往像被当作过继的子女,弃置一旁,不得人疼。 品牌背后的故事 品牌是什么? 企业识别与品牌战略 (2) 企业文化的概念可能更令人难以参透。约翰 米德顿( JohnMiddleton)曾指出,企业文化与工作环境的气氛有关: “我们在这里(指工作场所)做事的方法 ”反映了 “日积月累的共同价值与信念 ”。企业文化树立了组织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例如,求变或守旧;创造力或服从性;团体导向或个人主义;以及顾客 导向或重视内部等。 整个社会环境和国家文化,包括社会知识、礼仪、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等,都会影响个别企业的文化,例如影响公司的阶层划分、信息分享、员工参与、协商与沟

7、通模式、男性与女性的角色、工作报酬和劳资关系等。即使置身于相同的国家文化中,如同样在美国,加州的企业经营方式与达拉斯或德州即不相同,更遑论与纽约或底特律的差异。而这种现象在那些拥有较多历史性区域差异的国家,更为明显。产业部门形态的不同也是差异来源:银行与钢铁厂、货运行,或个人工作室的企业文化就截然不同。 英国当代最知名的管理大 师查尔斯 韩第( CharlesHandy)提出了四种不同形态的组织文化: 1.集权式的文化( powercultures):权力中心只有一个,通常是由一位具有领袖魅力的创始人或其继任者,以相当权威化的方式运作。企业的领导方式很强势,有决断力,反应速度很快。而中间管理阶

8、层采取主动的空间不大。这种企业文化,在决策正确的情况下,有助于公司快速成长;但是,同样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如果决策错误,将为公司带来灾难。这种企业文化在公司刚起步的头几十年经常可见。 2.各司其职的文化( rolecultures):在大型且注重既定程序的公司里经常可见,每个人的角色、工作程序,以及授权程度,均清楚界定。在这种文化之下,既定的工作说明与工作程序比个人特质重要。这类组织相当稳定而规律化,但也缺乏弹性、步调迟缓。一些历史悠久的银行与保险公司,以及集团企业(如日本的株氏会社)、国营企业等,均是典型的例子。 3.任务导向的文化( taskcultures):利用小规模的工作团队,以建立网

9、络与人际互动的方式完成任务,个人可以高度掌控工作。公司的阶层组织属于扁平式的,工作形态则属于非正式的。这种企业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公 关公司、房地产经纪公司,以及销售公司等。 4.重视个人的文化( personcultures):主要由个人主导工作,强调个人价值与专业,工作者对企业的忠诚度较低。这种企业文化在顾问公司、律师事务所、学术界、研究单位,以及杂志媒体业等屡见不鲜。 健全的企业文化是公司的珍贵资产。它可以确保机构长期有好的表现,因为它是由企业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与经营环境一同演化,而且与母国的国家文化一致。口耳相传的企业历史,包含闲聊、英雄传奇和企业哲学,与公司的人事政策一样重要,包括

10、 “谁新来了 ”, “谁被炒鱿鱼了 ”, “谁升官了 ”。同时,企业偏好的管理方式也很重要,偏好权威式、自由放任或参与式,正式与非正式程序等。对于长期的员工来说,有了健全的企业文化,可以培养出归属感与强化工作动机。 企业文化将因为不顾后果的裁员、外包,以及合并、收购等,而遭到破坏。正如迪尔与肯尼迪( TerrenceDealandAllanKennedy)所言,这些都是基金经理利润导向思维的结果。这些基金经理过度强调短期的股东价值,因而摧毁了企业的社会性根基,而这对于企业长期的组织健全与繁荣是非常重要的。 当工作变得没有保障, “自我优先 ”随之成为员工生存的不二法门,对企业的忠诚度就成为第一

11、个牺牲品。裁员与外包背叛了员工对公司的信任,公司独门的技能与对企业的集体记忆,亦将丧失殆尽。至于对外包的合同工来说,由于同样的工作,待遇却较低,因而与公司的关系疏离。那些在公司内部生存下来的人觉得有罪恶感,士气低落,经常请假,低调且阳奉阴违。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以及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也由此遭殃。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企业并购之际,被并吞企业的文化被迫出局,因为基金经理认为,人事费用的下降就是产生 “综效 ”的证据(实际情况是,这种所谓的综效几乎从未实现过)。 品牌背后的故事 品牌是什么? 企业识别与品牌战略 (3) 对于品牌管理而言,企业的识别扮演关键性的角色:想要成为市场信任的成功品牌,品牌形象与企

12、业识别必须具有一致性。迪斯尼高喊的家庭价值必须在企业本身的行为中实践出来;维珍朝气蓬勃的形象,应该反映在公司内一种不拘小节的自由气氛中;而宜家与乐高亲切的形象,则应该在实际与顾客的关系中加以落实;或者,银行应该给人一种受尊敬且中规中矩的印象。因此,当保守的德国银行家所组成的稳健机构 德累斯顿银行( DresdnerBank),被形象较为躁进的安联保险( Allianz)收购时,不仅赔上了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也赔上了顾客信任、存款量,乃至利润。 一个国家的整个商业文化,对于企业识别以及品牌形象也相当重要。德国与日本的产品,代表的是卓越的设计与技术,以及可靠的品质,而这两个国家的企业组织则属于参与

13、式官僚体制( participativebureaucracies)(即前面提到的 “各司其职的组织文化 ”)。法国与意大利的产品素以设计感、鉴赏力及创意闻名,而其企业通常属于集权式的文化,即一种强调权威的制度,上级与下级的界定分明,员工之间的关系较为疏离。虽然产品 的设计令人赞叹不已,但是产品品质、运送,以及售后服务,则令人不敢恭维。 以上所提到的这些国家的风格各异,就个别国家来看,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将不同的国家文化混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情况呢?化学与药品制造商赫司特( Hoechst)与隆普朗克( RhonePoulenc)合并之后,成为一个混血的综合体,改名为安万特( *enti

14、s)公司。两家原已建立良好品牌形象的公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新面孔 一个没有味道的中性人,一家无法识别的公司。不论原来这两个独立的公司的产品品质有多好,合并之后,销售量却 注定要下滑,而事后证明也确实如此。后来,安万特成为另一家企业并购的对象,2004 年被一家规模比自己还要小、但有法国政府支持的企业圣诺菲( Sanofi)公司所并吞。 本书的内容 本书汇集了 18 个经典案例研究,涵盖的产业领域为七大核心日用商品部门 食品、饮料、零售、服饰、电子、交通,以及娱乐,来说明企业成长、企业识别以及品牌开发之间的紧密关系。书中不仅介绍成功的故事,也对照列举了失败的、前景黯淡的,以及仍在持续努力中

15、的企业个案。其中,有些情况是某个品牌或公司的独特经验,但也有一些情况具有共通性。这些通例,可以加以撷取,而成为后人的他山之石。 一、食品业 麦当劳( McDonalds),无疑是最让人跌破眼镜的纯美式管理风格的公司。它所强调的机器自动生产、标准化品质、清洁,以及快速服务,代表了全球快餐业界的一个标杆。在买下麦当劳兄弟的所有权后,雷 克罗克( RayKroc)借由形象创造,以及对特许经营者与员工的严谨纪律,创造了麦当劳的成功。不过,近几年来,消费者在过于饱和的市场中,丧失了对于高热量汉堡包的热情。麦当劳则以推出更为多变的餐点,并配合降价的方式,作为回应。不过,这种 降价促销的手法,是市场开始走下

16、坡、前景堪虑的征兆。 玛氏( Mars),以此命名的公司及其产品(包括糖果与宠物食品),是由弗瑞斯特 玛氏( ForrestMars),即创始者的儿子所建立,目前仍是一个定位明确的家族企业。 史宾利莲( Sprngli-Lindt)也与玛氏公司的情况类似,它是瑞士高级巧克力鼎盛时期之后,唯一存活下来的巧克力制造商,在第五代时安然度过一次危机,并且成功地将其瑞士莲( Lindt)品牌定位为全球性的特级巧克力。 龟甲万( Kikkoman)的历史,则比前述两 家公司长了好几百年。过去几十年间,茂木( Mogi)家族成功地把酱油变成世界性的调味品;其多元化经营的范围也并不大,且专注于特定领域(食品业

17、),因此,这个传统的家族企业历久不衰。在日本 1980 年代的过度投资之前,它曾历经一桩与酒有关的危机,但幸好能够及时转危为安,并重新站稳步伐。而在1992 年以后,龟甲万也从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冲击下全身而退。 品牌背后的故事 品牌是什么? 企业识别与品牌战略 (4) 二、饮料业 毫无疑问,可口可乐( )是当今全世界最知名的品牌。在买下最初的 发明专利之后,可口可乐由罗伯特 伍德拉夫( RobertWoodruff)一手建立,至今仍保有其美国南方产品的精髓。当成长碰到瓶颈时,公司将触角延伸至各种果汁与饮料的生产,包括非常具有本土色彩的牌子,如爱得乐( Almdudler),一个典型的奥地利式的

18、加草药的柠檬水,没有人会把这个牌子跟亚特兰大的巨人 可口可乐 连在一起。 东欧在 1990 年代之后,只有极少数的品牌能够存活下来,而其中最好的,且具有全球市场潜力的,就是波兰的野牛草伏特加( VodkaZubrowka)。可惜,在波兰民营化的过程中,由 于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干扰,以及新东家保乐力加公司( PernodRicard)过于保守的做法,让它无法有效发挥潜力。 三、零售业 宜家( IKEA)是创始人英格瓦 坎普拉德( IngvarKamprad)发挥营销天分下的产物。宜家是一个低价的 DIY 家具的零售业者,并不断地向全世界扩张版图。这家公司不管在营销手法或管理风格上,都刻意强调其来自

19、瑞典的身份。不拘礼仪,节俭,以及平易近人,是宜家的特色,也使得它在全世界缔造佳绩。 日本的堤清二( SeijiTsutsumi)所创立的西武集团( Seibu-Saisonchain)则与宜家的情况大相径庭:它以前卫、时尚的精品百货公司与连锁超市起步,在日本资产价格膨胀的时期,经营得有声有色。堤清二利用融资的方式,疯狂地进行多元化,包括进入价格已居高不下的房地产市场,并以 “Intercontinentalchain”的名号进行全球化。最后,西武在众人惊呼声中倒下。对照之下,他的弟弟堤明义( TsutomuTsutsumi),他曾经在全盛时期买下长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场,则因为所继承的旅馆与铁路

20、运输事业,资本较为雄厚,财务也比较健全,因而侥幸逃过劫难。 四、服饰业 战后意大利纺织业的传奇之一,则是由鲁西诺 班尼顿( LucianoBenetton)和他的弟妹们所创造的。他把生产的部分外包,并将销售工作全部下放给特许经销商,自己则专注于设计,并借着具有争议性的广告来塑造公司的形象。然而,班尼顿传递的信息是多元文化与世界性,这与其专断的、传统家族经营的企业文化,以及意大利式的个人特质与营销策略,却格格不入。不过,虽然存在这许多的不一致,班尼顿仍竭力追求成功。 耐克( Nike)是一家更年轻的企业, 1960 年代由一个大学生在美国俄勒冈创立。与班尼顿相同的是,它也将所有的生产外包,集中精

21、力于研发与品牌管理。耐克一直维持永远年轻与不拘泥于形式的企业风格,并且利用庞大的营销预算,塑造其美国式的 “凡事难不倒我 ”( cando)的企业形象。 五、电子业 诺基亚( Nokia)原本是芬兰的木材加工业者,经过 1970 年代中期的重新定位后,转变为电子制造业者,并培养出创业家式的管理风格,着重顾客、设计与研发,以及持续的产品创新。虽然诺基亚宣称要成为世界性的高科技公司,但由于其具有卖力工作的特性,以及平等主义的管理风格与企业伦理,所以它还是保有芬兰 的风味。 索尼( Sony)也自称要走向全球,也同样一眼即知是日本企业。它是由盛田昭夫( AkioMorita)所创立,是 “二战 ”后

22、传奇性的日本企业之一。索尼从电子产品制造商起家,并通过在美国命运多舛的收购行动,将多元化的范围扩展至电子娱乐事业。虽然目前索尼公司仍有获利,但自从盛田昭夫去世以后,索尼已迷失方向,正在重新寻找事业重心。 六、交通业 理查德 布兰森爵士( SirRichardBranson)的维珍集团( VirginGroup),生来就是要违反既定规则与教条式的框架的。与他 的叛逆、不服从的形象颇为一致的是,维珍集团成功地将其品牌扩展至三家航空公司、饮料业、化妆品,以及创纪录的 “大卖场 ”( Megastores),而成绩则有好有坏。它靠着话题人物,即创始人理查德 布兰森爵士,而得到免费在媒体上曝光的机会。此

23、外,维珍还颇受英国与澳洲社会底层民众的认同,除了因为维珍激起他们的认同感,还因为这群人具有某种特殊的幽默感。维珍的许多公司都是以融资的方式收购的,之后再出售以摆脱财务困境。然而,让人跌破眼镜的是,维珍在布兰森爵士带有些许权威与玩世不恭的领导风格下,却也安然渡过险境。 品牌背后 的故事 品牌是什么? 企业识别与品牌战略 (5) 丰田汽车( Toyota)是由丰田喜一郎( KiichiroToyota)一手建立的,他继承了丰田自动织布工厂( ToyotaAutomatedLoomWorks),并将之改造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与他的手下败将日产汽车( Nissan)不同的是,丰田在不得已的情况

24、下才到海外生产,而且,就企业文化而言,它一直是一家传统服从式的日本家族企业。 菲亚特( Fiat),意大利排名第一的汽车制造商,在经过一百年的风雨飘摇之后,目前仍由艾涅里( Agnelli)家族掌控。在艾涅里家族专制 *的管理下,无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劳工问题,更随着经济的起落而载浮载沉。可惜的是,在经济情况良好的时候所累积的财力,却砸在漫无目标的多元化经营上,这样的结果是制造了一个庞然笨重的大型集团。而菲亚特虽企图在海外市场争得一立足之地,却最终也以失败收场。凡此,均为菲亚特汽车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1990 年代中期的并购狂潮,也席卷了德国汽车业的两大巨人,宝马( BMW)与戴姆勒奔驰汽车(

25、 Daimler-Benz)。前者与英国罗孚汽车( Rover)结成怨偶,而后者则与克莱斯勒( Chrysler)携手走上不归路。戴姆勒刚刚才因为先期一次疯狂的多样化经营,即企图建立一个高科技的集团公司而亏损,并进行减资。就理论上来看,两大合并案应该可以产生所谓的综效,获得一张进入经济车市场的通行证。但是,企业文化的差异加上品牌间的不兼容性,让两桩亲事很快就变质了。宝马选择速战速决,与对方说再见,从此过着快乐的单身生活,并积极扩张,但将市场锁定在高级车市场;至于戴姆勒克莱斯勒( DaimlerChrysler)则仍受困于这桩导致亏损的亲事,进退不得,不但品牌战略失焦,而且也丧失了国家企业形象,

26、不仅没有了 德国工程方面的杰出表现,也没有了美国爱国主义式的企业公民特性。 七、娱乐业 乐高( Lego)如今仍然是一个家族掌控的优质玩具制造商,忠实地遵循其创意游戏的经营哲学,而且维持一贯的丹麦式风格,即不拘小节,参与式的领导风格,并坚守企业价值,即使新一代的儿童与他们中产阶级的父母,似乎已经放弃了这些传统价值。为回应趋势的变化,乐高也开始追随潮流,无法再像过去一样领导潮流。 迪斯尼( Disney)的做法则非常不一样。虽然它也有其 “家庭价值 ”,但也设法在一个大熔炉的社会中求取一个平衡点。它 由迪斯尼兄弟所创立,长期在专权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 艾斯纳( MichaelEisner)的领导下

27、,扩充成为一个全面性的娱乐、媒体与商业王国。然而,看上去变幻莫测,有时甚至与暴力连在一起的娱乐事业,恐怕与其刚出道时的童真卡通人物的形象很有冲突。对迪斯尼而言,品牌一致性一直都是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更伴随着暴力电影的拍摄以及强悍律师的出现,而更加严重。 在创造全球性品牌的过程中,传统的折衷妥协的决策模式,从未曾告捷。在起步的阶段,几乎都有一位创始 *一个营销与生产天才,这些人义无反顾地坚持奋战,才能完成 创造品牌的任务。在本书所讨论的例子当中,这些人包括弗瑞斯特 玛氏、英格瓦 坎普拉德(宜家)、堤氏兄弟(西武)、鲁西诺 班尼顿、菲尔 奈特(耐克)、盛田昭夫(索尼)、理查德 布兰森爵士(维珍)、

28、吉欧凡尼 艾涅里(菲亚特)、丰田喜一郎、克里斯蒂安森家族(乐高),以及迪斯尼兄弟。 另外,也有一些情况不尽相同,在这些案例中,主其事者通过买下原始创立者的成果,将一个草创的品牌加以改进,充分培养与发挥其潜力。这样的情形包括麦当劳的雷 克罗克,以及可口可乐的罗伯特 伍德拉夫。很明显的,老板 品牌创始者的管理风格 经常具有专权的特质,其中也掺杂了个人特质。这样的管理风格,表现出来的通常是典型的权威统治管理,不管是在美国(玛氏、迪斯尼的艾斯纳、麦当劳的克罗克、可口可乐的伍德拉夫),在欧洲(艾涅里、史宾利、班尼顿),或者是在日本(盛田、丰田、西武)。即使有一些公司,内部组织层级已相当扁平化,且阶层意识

29、不明显,但是老板仍具有魅力领袖的特质,如坎普拉德(宜家)、布兰森(维珍)、奈特(耐克),与克里斯蒂安森(乐高)等。这些老板经常跳过中间的管理阶层,并坚持企业文化与品牌间的一致性。 品牌背后的故事 品牌是什么? 企业识别与品 牌战略 (6) 虽然在企业刚起步的阶段,一些创始者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但是,他们接下来不得不面临企业接班人的问题。企业老板 创始者通常属意世代传承(即传子不传贤)。他们的儿子(女儿通常不在考虑之列)会遇到两重障碍:有一个地位崇高而成功的父亲,加上在家族权威式的领导下,通常会令儿子(或孙子)们相形见绌。这些创始的大老板们,通常都有好几个太太,他们对待家庭成员(包括儿子)通常也

30、并不好。更糟的是,儿子受到过度的宠溺,或者因为父亲对他们的期望太高,或者书读得太多,或者只是对于家族事业的继承与管理没有兴趣,因 而使接班人的选择困难重重。菲亚特与索尼即为两个例子。有时候,这样的问题甚至在第三代或第三代以后的身上也会出现。 即使如此,几乎所有本书上提到的成功品牌,都还在家族的掌控之中,包括玛氏、班尼顿、乐高、索尼、宜家、史宾利、龟甲万、菲亚特、丰田,以及维珍。利用类似合议制的方式来管理品牌者,如保乐力加公司的野牛草伏特加;或者像日本的方式,以管理阶层的共识来管理品牌者,如丰田、龟甲万,成效似乎比较不彰。 显而易见,只由一个人作决策,是一种高风险的决策;他们可能会有天才的神来一

31、笔,但是也有至少一半的 机会以彻底失败收场。西武、索尼,以及菲亚特的多元化经营策略,就属于后者,戴姆勒与宝马的并购战略也同属之。而维珍集团的风险则是一种结构性的持续风险。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开创 *的独特眼光与野心,由此成功奠下的基业,索尼到现在可能还在大阪修理收音机,乐高还在毕朗得( Billund)做木材生意,西武还在池袋车站卖旅游餐点,班尼顿还在编织家庭手工毛衣,而耐克则还在俄勒冈的森林里举办长跑比赛。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些创始者,大部分企业,包括可口可乐、迪斯尼、麦当劳,早就已经退出市场,下台一鞠躬了。 当 品牌成功地打进市场、公司持续成长之后,创始的英雄人物终究要慢慢退场。

32、其后,一板一眼、凡事按规矩来的制度开始启动。有些企业,例如诺基亚、史宾利和耐克,努力想要建立罕见而伟大的企业家式的公司文化。但是,绝大部分聘请来的、接替企业首席执行官( CEO)一职的人,在认股权的奖酬制度之下,其命运已掌握在短视近利的基金经理手中,而这些基金经理只在乎每季的盈余,其余一点也不关心。所有的开创之父都明白,短视近利、几近跳楼大拍卖式的经营手法,对于任何品牌而言都无异于自掘坟墓。因此,许多全球性的品牌,特别是来自美国的品牌,现在都 出现了问题,这一点也不令人意外。同时,这些创始人也深知,利用 “凡事照规矩来 ”的官僚程序,以及合议式的决策模式来进行品牌定位,通常会导致品牌被稀释,因

33、为,在妥协挂帅的原则下,品牌为了迎合大多数人的喜好,而被赋予过多的意义,因而失去了原有的聚焦作用。 品牌经营战略与管理 在此提出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大部分成功的品牌都具有明显的国家识别身份。美国梦以及美国的生活方式,是迪斯尼、可口可乐、耐克、玛氏和麦当劳不可或缺的成分。龟甲万、丰田、西武、索尼,一眼即知是日本货。宜家来自瑞典,乐高是丹麦的,诺 基亚属于芬兰,班尼顿与菲亚特具有意大利风,维珍来自英国,野牛草伏特加产于波兰,而宝马与戴姆勒则出生于德国。品牌来自哪一个国家,反映了企业特定的国家识别与品牌形象,这种印象会深深烙刻在消费者的脑海中。相反,合并以及漫无章法的全球化战略与广告营销方式(如索尼

34、、班尼顿、诺基亚,以及戴姆勒克莱斯勒),将会稀释品牌,损及品牌的整体性。 创造出人工化的企业识别系统,或许可以满足高层管理阶层的虚荣心,但是,却无法真正反映顾客与员工的期待,也无法贴近他们每天的生活经验。利用公关手法以及管理上的花哨手段所营造的辉煌 假象,或许花费较少的成本就可以进行补救;比较危险的是那些对现状厌烦的资深管理者,对他们来说,利用企业丰厚的财力进行收购与多样化经营,是建立企业王朝的一种诱人的快捷方式。品牌管理是急不得的,需要将精细的创新与现代化的成果,一点一滴逐渐累积而成,而不是商业杂志与企业个案研讨中,那些炫人耳目的东西,更不是为了用来取悦那些基金经理的。菲亚特、戴姆勒、宝马、

35、索尼、西武,都是这种狂妄自大的管理方式下的牺牲者,这些企业不但没有因此得到原先预期的利润,反而威胁到其原有的核心品牌与企业生存。 品牌背后的故事 品牌是什么? 企业识别与品牌战略 (7) 想以一种与别人毫无差异、没有特色的产品行销全球,是不可能的。因此,比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跨国经营模式是,采取属地化的管理,也就是根据各地不同的偏好来修正其产品、营销策略和管理方式。 企业文化与其品牌形象之间,本质上必须要具有一致性。一个强调家庭价值的企业,如迪斯尼,就不能拍摄暴力电影,或者对版权的侵害者穷追猛打。关于雇用第三世界童工的指控,都指向了运动休闲服装的制造商,这些厂商(像耐克等)都把生产移到海外。而麦

36、当劳,虽力图成为家庭式餐厅,却被控告食物导致儿童肥胖, 而此一争议也使这个连锁餐厅遭到了最大的负面宣传。 反对全球化的人,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经针对若干全球性品牌提出批判,例如指控雀巢公司的婴儿奶粉配方会致人于死;跨国石油公司破坏自然,在 *的 *政权协助下开采当地油田,却未给当地居民带来任何建设;美国的契基塔( Chiquita)香蕉公司煽动中美洲的战争;制药厂利用贫困居民作为实验新药的小白鼠;服装制造业者剥削童工等。内奥米 克莱恩( NaomiKlein)的 “向商标说不 ”( NoLogo),已成为反全球化运动者的一句响亮口号。 但是,政治考量下所发动的 抵制行动,到现在尚未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37、,有一些公司,如可口可乐、麦当劳、耐克等,在欧洲、亚洲与中东的销售额已超过全部营业额的一半。而且,争议性颇高的美伊战争打得如火如荼之际,在中东以外地区的销售额也没有受到显著影响。 20 年前,西奥多 莱维特( TheodoreLevitt)在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BusinessReview)发表有名的市场全球化预言: “大众运输与传播将使各国独特的国家品味与文化偏好消失,在全球化的市场中,将只剩下标准化的产品。 ” 今天,我们看到,由于收入的提高, 加上在已臻成熟的市场中个人经验彼此不同,所以,相反的情况发生了,消费者拒绝标准化,转而拥抱更多元的选择,以及个别国家、区域与个人的偏好。

38、 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就意味着 “大品牌即将失宠 ”。相反的,对于那些妥善管理、目标明确的品牌而言,前途仍是一片光明。 事实上,在日用商品与服务的领域中,拥有国际知名的品牌,就国际竞争力而言是有好处的。在其他情况不变下,一个具有品牌优势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上的表现,比那些只生产名不见经传产品的国家要来得好。 日本仍具有强势的品牌,虽然相较于以往,全球消费 者对日本品牌的狂热已消退了许多。而除了日本之外,大部分的亚洲国家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亚洲国家的品牌拥有者,通常都不重视那些无形的东西,如产品形象或企业形象等,特别是如果要花很多钱的话。李光耀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他曾说: “东亚需要 特立独行的大

39、将军 来创造出持续存在的品牌。 ”他的看法是,亚洲无法在品牌上有突出的表现,主要是受到了传统儒家思想中 “遵奉传统 ”的教条所牵制。这虽有助于管理庞大的群体,以确保可靠的大量制造,但却无法激发个人创意。本书接下来所介绍的众多例子,对于如何建立品牌提供了许多实证,但同时也点 出不少企业在建立品牌的过程中,应该避开的陷阱。 品牌背后的故事 第一部分 麦当劳:谁爱汉堡包 (1) 说到汉堡包,大部分的人都会想到汉堡包的领导品牌 麦当劳( McDonalds)。麦当劳并不是第一个发明汉堡包的人,也不是第一家快餐厅,但由于其开创性的特许经营方式,加上成功的策略,让它成为快餐业的万人迷,在整个地球上都可以见

40、得到它的踪迹。即使麦当劳自称是全世界快餐业界的龙头,拥有 3 万家店面,分布在 118 个国家,每天为 4600 万人服务,也不算夸张,而它每年营业收入总计达 400 亿美元,更可以验证它的 成功。 麦当劳推手 克罗克 要了解麦当劳成功的秘密,必须先追本溯源,看看它当初成立的背景。一直以来,总是有人争论,到底谁才是麦当劳真正的第一代掌门人(创始者)?是麦当劳兄弟( theMcDonaldBrothers),或是雷 克罗克( RayKroc)?一般公认的看法是,麦当劳兄弟,亦即理查德( Richard)与莫里斯( Maurice)是位于圣博纳迪诺( SanBernardino)的第一家麦当劳的创

41、始人,而雷 克罗克则是将麦当劳快餐的概念加以发扬光大、将特许经营权售予经营者,并且让麦当劳从 此变成一个金母鸡的人。或许,在雷 克罗克带有半自传色彩的铁杵磨成针( GrindingItOut)一书中,麦当劳兄弟被形容成安于现状而不具有事业心的人,但是在 1940 年代的加州,两兄弟就已经通过汽车餐厅的成功而快速获利,这一点充分展现其创业专才,而且,现在 ,此点也已经放在麦当劳的 “精神教育 ”( espritdecorps)项目中。后来,由于担心女服务员的负面形象有损生意,麦当劳兄弟将快餐的概念加以革新。他们大幅精简,菜单上供应的餐点种类到只剩下 9 种,以便用类似装配线的方式制作餐点。每一个

42、汉堡包只卖 15 美分, 这样的低价战略吸引了不少人潮。虽然汉堡包是以一整批的方式快速制作而成,但是品质却是那个地区最好的;在圣博纳迪诺,没有一家餐厅的薯条炸得比麦当劳来得更香脆可口。 1954 年,麦当劳餐厅在圣博纳迪诺的轰动,吸引了一个搅拌机推销员雷 克罗克的注意。麦当劳向他采购了大批的搅拌机来制作奶昔,这件事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当他开车到圣博纳迪诺这个位于荒漠中的城市时,麦当劳餐厅给了他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如果把这样的快餐概念推广到美国的其他地区,也一样可以吸引消费者上门。但是,令雷 克罗克吃惊的是,麦当劳兄弟宁愿 安于这个沙漠小镇,也不愿意考虑他所提议的合作计划。虽然如此,在创业精

43、神的驱策之下,即使没有创始人的协助,克罗克还是在 1955 年创立了麦当劳公司,并将特许经营执照出租给那些有意愿开设麦当劳餐厅的人。克罗克自己是第一家特许经营的麦当劳餐厅的老板,餐厅开在伊利诺斯州的德斯普兰斯( DesPlaines),这家餐厅的成功,成为其他特许加盟店的榜样,而且也成为这种经营方式的最佳活广告。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当克罗克决定加入快餐厅的营运行列时,他想的不是可以赚多少钱,而是如何让麦当劳成为全美家庭式餐厅的代名词。他 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看到麦当劳遍布美国的大城小镇。而且,做事全力以赴,不计代价,也是他的本性。为了达成这个高远的目标,他不得不对麦当劳兄弟 “无情 ”,包括买下麦当劳名称的使用权,以及拒绝该兄弟在圣博纳迪诺的创始店使用自己的名称。从这点看来,克罗克可说是一个 *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规章制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