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岗培训麻疹.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2933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8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岗培训麻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上岗培训麻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上岗培训麻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上岗培训麻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上岗培训麻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麻 疹,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柯氏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等特征,常继发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脑炎等并发症。,在麻疹疫苗广泛应用前,除新生儿短时期内受母传麻疹特异性抗体保护外,人人易感,好发于儿童,多见于冬春季,每年估计造成500万800万人死亡。由于传染性极强和病后免疫持久,麻疹是典型周期性流行的传染病。随着麻疹疫苗研制成功,使人类与麻疹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自从儿童广泛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该病的流行已基本得到了控制。,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确定2012年实现

2、消除麻疹的目标,我国对此积极响应,将消除麻疹作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麻疹将可能成为继消灭天花、脊髓灰质炎后第3个被消灭的传染病。,麻疹的病原学,单股螺旋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只有一个血清型,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抗原单一而稳定,但自从单克隆抗体技术问世以来,已发现不同毒株的抗原结构不完全一致,现代生物技术也发现其抗原存在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影响疫苗的免疫作用。 我国流行的麻疹病毒株主要为H1型,深圳市暂未发现除H1型外的其他型别。 麻疹病毒耐干燥和寒冷,冰冻干燥可保存20年;对热不稳定,56 30分钟大部分被灭活;紫外线、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可将病毒杀灭。因其在外界生存

3、力弱,故当患者离室,房间通风半小时后即无传染性。,临床表现与诊断,麻疹潜伏期为621天,平均为10天左右。曾接受过被动或主动免疫者可延长至34周。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无并发症者整个病程为1014天。麻疹过程中,呼吸道病变最显著,有鼻炎、咽炎、支气管炎及肺炎。,并发症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患儿,麻疹死亡的主要原因(90%),麻疹病毒引起的肺炎多不严重,主要为继发肺部感染。喉炎:23岁以下小儿多见,极易引起喉梗阻。表现为声嘶、犬吠样咳嗽、呼吸困难、缺氧等,严重时须及早做气管切开。 心肌炎:2岁以下幼儿易致心肌病变,表现为气促、烦躁

4、、面色苍白、发绀,听诊心音低钝、心率快。皮疹不能透发或突然隐退。 脑炎 :发病率为0.01%0.5%,大多认为是麻疹病毒直接侵犯脑组织所致,但也不排除免疫机制的作用。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类似,病死率约15%,多数可恢复,部分患者留有智力低下、癫痫、瘫痪等后遗症。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是麻疹的一种远期并发症,属慢性或亚急性进行性脑炎,罕见,发病率约(14)/100万。其机制主要与病毒基因变异有关,病理变化为脑组织退行性变。常在原发麻疹后217年(平均7年)发病,患者逐渐出现智力障碍、性格改变、运动不协调、语言和视听障碍、癫痫发作等症状,最后因昏迷、强直性瘫痪而死亡。,自然感染阶

5、段: 在疫苗前时代,除新生儿短时期内受母传麻疹特异性抗体保护外,人人易感。其发病率高,呈周期性流行。疫苗时代: 60年代麻疹疫苗问世以来,普遍接种疫苗的国家发病率已大大下降。麻疹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流行状况,流行病学,(一)传染源,麻疹病人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 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 传染性在前躯期,尤其是出现口腔粘膜斑时最强 恢复期不带病毒,(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感染早期病毒在患者呼吸道大量繁殖,含有病毒的分泌物通过呼吸、咳嗽、喷嚏排出,以气溶胶形式散播到周围空间易感者通过吸入含病毒气溶胶或眼结膜接触气溶胶而感染被气溶胶或分泌物污染的衣物、玩具等物品,作为机

6、械携带工具,在短时间内可起到直接传播作用,(三)易感人群,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6个月内婴儿可从母体获得抗体故较少发病,但是70年代后出生的母亲,免疫力主要来自人工自动免疫的疫苗,没有自然感染者病后获得的免疫力稳固和持久,母传抗体低和消失快,导致8月龄前儿童发病有所增加,预防措施,传染源管理: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有呼吸道并发症者隔离期延长至出疹后10天。免疫预防:对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接种疫苗。,免疫预防,(一)疫苗发展简史,灭活疫苗:1958年,免疫维持时间较短,有发生非典型麻疹的危险,于1967年停止使用。 原始麻疹减毒

7、活疫苗:反应较重,发热率高达80%左右,其中高热反应占20%60%,半数儿童有皮疹,有时尚可引起急性脑炎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减毒活疫苗: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世界各国都相继选育了一些新疫苗株,反应轻,抗体阳转率高。目前我国使用的含麻疹类疫苗有麻疹减毒活疫苗(MV)、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MM)、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二)免疫程序,我国卫生部规定对儿童实施2剂次免疫程序,即起始月龄为8月龄,在1周岁内完成1剂的基础免疫,18月龄至24月龄再接种1剂,均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自2008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

8、,MMR作为对18月龄婴儿接种的首选疫苗,代替第2剂麻疹疫苗复种。若MMR供应不足,则用麻腮联合疫苗或麻疹疫苗替代。,(三)免疫策略,常规免疫:2针。 初始强化免疫:9月龄至14岁,目的是在统一时间内进行麻疹免疫接种以迅速有效地阻断麻疹病毒传播 (2009年)。后续式免疫:14岁 ,25年进行一次。应急免疫:在麻疹病人潜伏早期或感染后3天,产生病毒血症前,接种疫苗就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阻止病毒血症的出现 ,用于疫情控制。,(五)免疫禁忌证,过敏:首次接种含麻疹成分的疫苗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例如荨麻疹、嘴唇或喉头肿胀、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的人,通常不接种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引起的过敏反应和

9、鸡蛋抗原超敏反应无关,而和疫苗的其他成分(如凝胶)有关,因此鸡蛋过敏不是禁忌证。 怀孕:孕妇不应接种麻疹疫苗,接种疫苗后3个月内应避免怀孕。同孕妇亲密接触和母乳喂养对母婴都不是接种疫苗的禁忌证。 免疫抑制、HIV感染 :一般来说,由于考虑到接种安全性问题,每天使用大剂量的类固醇皮质激素治疗14天以上的人不能接种疫苗,应在停止治疗后至少1个月避免使用麻疹疫苗。,(五)免疫禁忌证,白血病:患者症状缓解且3个月以上没有化疗,可以接种麻疹疫苗 。中重度急性患者:如未康复不能接种疫苗,这项措施能防止患者发生潜在的接种后不良反应,如发热等。较轻的一些疾病(如中耳炎、较轻的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治疗以及暴露

10、或恢复于其他疾病的人均不是接种麻疹疫苗的禁忌证。 近期使用血液制品:使用含抗体的血液产品(如免疫球蛋白、全血或血细胞、静脉内免疫球蛋白)均会妨碍麻疹疫苗的血清抗体转化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血小板减少症:这些患者接种疫苗后会增加发生临床上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应慎用疫苗。 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六)接种不良反应,一般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局部反应或局部反应轻微。在610天内,少数人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及散在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 异常反应:接种麻疹疫苗引起严重异常反应极少见,已报道有接种疫苗后引起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等,经治疗大多很快痊愈 ,填写报告卡和个案调查表。,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