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依托娄东文化 培养核心素养 例谈 娄东文化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与尝试 太仓市浮桥镇浏家港中学 章大奇 【摘要】 历史 新 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 乡土资源,包括太仓的历史文化遗迹、文献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形式。这正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资源多元化、教学形式多样化的要求。 通过看看、听听、说说、唱唱、做做等多种方式,与娄东文化自由互动,进而增强他们的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 。 在 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与尝试中,关注 学习目标 的 多元化,丰富 教材内容灵活 ,注重学生的 自主探究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
2、心素养。 【关键词】 娄东文化 、 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乡土资源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 1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象征和民族精神、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传承民族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娄东文化是太仓人民近千年奋斗的结晶,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以历史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资源,把富有地方色彩的美的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看看、听听 、说说、唱唱、做做等多种方式,与娄东文化自由互动,在对家乡历史、名人轶事、民风民俗、旧貌新颜、地方艺术等的了解与认识过程中,感受家乡人民用聪明的才智
3、创造出的灿烂文化,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进而增强他们的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承担起传承娄东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一、娄东文化 什么是娄东文化 2,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为了叙述方便,我把它定义为“根植于娄东大地的先进文化”。人杰地灵的文化环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勤劳智慧的人民群众,千百年的发展,创造出了南北文化交融、江海文明 相汇、独具特色的娄东文化。具体地说,娄东文化至少包括 12 个方面: 1、尊师重教,源远流长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年。 2 凌鼎年编著:太仓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
4、6 年。 2 太仓的办学建校,始于元延佑元年 (1314 年 ),亦即距今 690 年前太仓已有了庙学。元代时还建了社学。比之周边县市都早,明初已有卫学、州学。清同治四年 (1866),建太仓州试学,当时的镇洋、嘉定、宝山、崇明四县童生皆要到太仓来参加考试。这对推进太仓地区尊师重教风气起了不小的作用 。 清末民国初的唐文治乃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他曾任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的校长 14 年,还创办了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为我国培养了一大 批专业科技人才与人文学科人才,被尊为交大的创始人。 唐文治的媳妇俞庆棠一生倡导、从事民众教育,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职,被誉为“民众教育的保姆”、“成
5、人教育的先驱”。 因为太仓人重教育,故历代文人辈出、名人辈出,太仓籍教授、副教授、研究员等高级人才遍布全国,乃至海外也有不少。 2、崇尚科研,代有传人 对科学的重视,其实与尊师重教是分不开的。 宋代时,当郏亶推行“蓄泄兼论,整体治理”“治低田,浚三江”等水利方案遭豪绅阻拦后,他以科学态度,在大泗瀼作实验,成功后,再申报朝廷,最终获得治水成功。 清代时,钱宝琛提 倡蚕桑,也先在南园搞试验,再逐步推广,使得太仓成为著名的蚕桑区。清末民国初时,太仓已陆续建了农业试验场、蚕桑实验所等,引进了近代科学的理念。 太仓籍的吴健雄教授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 朱棣文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还有像美国阿波罗登
6、月计划的主管陆孝宽也是太仓人,为陆状元后代。太仓本土的刘正銮为著名育棉专家。浦茂华为研究稻飞虱专家,乃我国稻飞虱研究领域“天派”创始人 ;邹家祥研究养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洲杰出农民”。 这种科研的风气代代相传,成了娄东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3、著书立说,蔚然成风 在娄 东文化生生不息的一千年里,太仓的文化人养成了著书立说的好习惯,这对娄东文化的积淀、传承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良性作用。例如正是龚明之的中吴纪闻,使我们知道了近 900 年前,太仓南郊已建有牛郎织女庙,祭祀之风已深入民心。正是明代邑人陈申的太仓事迹,陆容的太仓志稿,归庄穿山人桑悦的太仓州志,邑人龚持宪的太仓考,邑人张
7、寅的太仓州志 10 卷,南郊人张采的太仓州志15 卷,邑人黄与坚的太仓州志稿 20 卷,邑人叶裕仁的光绪太仓直隶州志 40 卷,邑人王祖畲的太仓州志 30 卷、镇洋县志 12 卷,邑 人徐如珪编的太仓乡土历史教科书等,使我们后人知道了太仓的历史。当然还有璜泾志、沙溪志、直塘志、双凤志、鹿河志、浏河乡志等,都是极珍贵的地方文献。前辈们的努力功不可没。 3 最值得一提的是王世贞,他的著述之多、之广,历朝历代还几乎找不到超过他的。关于王世贞写金瓶梅说,至今是个诱人研究的课题。太仓的文人如吴梅村、陆世仪、赵宦光等传世著作堪称著作等身,连官至兵部尚书的王在晋也儒将风采,留下了一百多卷著作,令人惊讶不已。
8、 这种著书立说的风气,也影响到当代,据笔者了解,仅九十年代以来,太仓 出版的个人专著就有数十本,有文学作品集,有文史作品集,有摄影作品集,有美术作品集,有理论研究专集,有篆刻作品集,有书法作品集,有的甚至一个人出了十多本。既宣传了太仓,又弘扬了娄东文化 4、流派纷呈,领袖风采 太仓虽是个小地方,但文化人的志向却不小,历代不乏领袖式的人物。 以明清两代而言,明代中期的玉雕大师陆子冈其雕刻技术称之为“吴中绝技”,四五百年后的今天,仍有人仿子冈款。仇十洲乃与唐伯虎齐名的大画家,称之为“明四家”。王世贞乃明代文坛后七子领袖,独主文坛二十年。魏良辅为昆曲创始人,尊为昆曲鼻祖。徐上瀛为娄 东琴派创始人,其
9、琴学理论影响了中国音乐美学。汪关为娄东篆刻派创始人。吴梅村为江左三大诗人之一。张溥为复社领袖。王时敏为四王画派领衔人物,王原祁为娄东画派创始人。太仓尽管是个小地方,人口至今也仅四十多万,但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一点不亚于某些大城市,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5、创立新说,影响深远 不管是文学还是艺术,还是科技,创新永远是最可贵的一种品质,创新永远是历史的动力,娄东文化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创新意识。 就当代娱乐活动而言,普及面最广的当数麻将,而麻将正是起源于太仓的。这与明代时太仓守粮仓的兵士有关,因粮库要翻晒 稻谷,要防麻雀啄食,故搓麻将的一切术语都与打麻雀有关。而把麻雀说成麻将,把洗牌的洗说成搓,正是太仓人的
10、口语所致。说到昆曲,昆曲因有个昆字,加之昆山抢先造了昆曲纪念馆,国人都以为昆曲起源于昆山,其实昆曲最早叫南码头曲,是魏良辅创始于南郊的。只因明清时,太仓一度归入昆山,故广义地讲昆曲起源昆山也有点道理。但追根寻底,昆曲诞生于太仓南郊,这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四大民间神话传说,唯牛郎织女找不到与之相符的地方,其实在宋代时已降生在太仓,这在宋代大诗人范成大吴郡记与龚明之的中吴纪闻中有明确记载。这为打造中国的 情人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陈有觉、高雪峰等太仓文化界人士考证,江南丝竹亦起源于太仓,与明代魏良辅的女婿张野塘创制的“弦索”有直接关系。 6、名人造访,添彩增色 4 娄东文化说起来是一种地方文化、
11、区域文化、土生土长的文化,但一旦他有了自身的魅力,也就会吸引名人来造访、来游览、来交流、来宣传。 历史上,明代著名书画家唐伯虎与祝枝山等到过太仓双凤,因对双凤爊鸡赞不绝口,促使爊鸡流传了下来,成为太仓特产。 因为宋代时范仲淹来太仓疏浚过河流,留下了“范坟巧石”等遗迹 ;宋代韩世忠、梁玉红夫妇来太仓抗金,留下了“点将台”及 韩瓶等 ;李时珍到太仓,请王世贞为本草纲目写序,促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出版,对世界医学都是个不小的贡献 ;明大画家董其昌来太仓,在南园留下了“话雨碑”,留下了画作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两度来太仓,留下了诗并促成了“李时珍、戚继光莅太上岸处”碑亭的建立,提高了太仓旅游的含金量
12、 ;明代筑园大师张南阳、张南恒来太,留下了弇山园、南园、乐荫园等园林杰作 ;清代江苏巡抚林则徐来太兴修水利,留下了浏河老闸 ;明初建文帝出逃到太仓的传说,更增加了太仓的历史掌故。 三十年代时,因大画家朱屹瞻的关系,潘天寿、姜丹书、金维坚、吴 之、张振铎等名流到太仓。九十年代时,又因朱屹老来太仓开画展,程十发、唐云等名画家来到太仓。 因吴健雄的关系,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大科学家先后莅太。因一代名导朱石麟的关系,桑孤、白沉、刘琼等一大批名导演、名演员来太仓瞻仰朱石麟故居。这无形中增加了娄东文化的内涵,扩大了太仓的知名度。 7.名胜古迹,智慧结晶 娄东文化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名胜古迹
13、、名人、名土特产是其基本构成。太仓属于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故历史遗存的损毁就多,现已十不存一,但仍留下了宋代乐荫园、阅兵台,元代石拱桥,明代王锡爵大学 士第、张溥故居,弇山园、南园,云塔桥、西塔,清代钱家祠堂、龚氏雕花楼等古迹,这些估计保存了大量历史文化信息。如今弇山园内的海宁寺基,距今八九百年历史,而海宁禅寺,又是梁天监年间的妙莲庵旧址,可以追溯到一千五六百年前。 2003 年园子改造时挖出来的石础、石柱、条石等就是最好的证明。园中的墨妙亭为元代时始建的文物古迹,辞海也有记载。如张溥故居这种典型的走马楼式明代建筑,如大学士第的将军门楼,如国内的第一号的元代大铁釜等,都承载着不可多得的历史
14、信息。 8.郑和精神,彪炳史册 太仓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始发地,不但 保存下了天妃宫,还留存了下一些有关郑和的传说。 600 年前,郑和的两百多艘宝船,两万八千人的队伍,在太仓刘家港海塘上结集编队,在天妃宫朝拜祈祷,规模之大,气势之盛,古今罕见。郑和面对浩淼无垠的大海,劈风斩浪,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他以和平信使的身份,宣传的那种睦邻邦交的政策,都给历史给后人留下了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郑和下西洋始发港、起5 锚地更成为太仓的城市名片,擦亮了太仓的知名度。郑和的开拓精神也激励真我们后人勇往直前。 郑和七下西洋是一口深井,可挖掘的东西还很多。它为古老的娄东文化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 9.民俗
15、民风,原汁原味 娄东文化既然是一种地方文化,那么民俗民风必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太仓的民俗民风很多,除了大过年、过清明、过端午、过中秋、过重阳外,还有立夏尝三鲜,立夏秤恩,七月七的乞巧节、农历七月三十日的点酒思乡、叫喜等。 还有双凤的民歌历史悠久,明代时已很出名。 另外,太仓还有矛子舞、滚灯、龙灯、舞狮、龙船后艄翘等独特的民间节目和民俗。 土虽土,却有地方色彩、地方特色。 10.土产特产,好吃好记 别小 看 了土产特产,中国的食文化向来源远流长,且受众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的关注。贵州茅台、青岛 啤酒、金华火腿、高邮咸鸭蛋等以地方名字命名的特产,早已融入地方文化,成为著名标签。太仓肉松百
16、年来已成为太仓的标签,提起太仓,外地人首先想到的是肉松。太仓糟油名气虽不如肉松,但偏爱者自会寻到太仓来觅宝。因为当时慈禧太后就非常爱吃糟油,故曾有“进贡糟油”的金子招牌。 11.宗教遗存,自成一景 太仓佛教的历史最早记载在三国时,当然,比之佛教圣地五台山、九华山等,太仓的宗教还微不足道,还难以形成旅游景点的拳头产品与产业化,但太仓的宗教也有自己的特点,既五教俱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都有存在。如南郊的 南广寺、板桥的海天禅寺、浮桥的同觉寺、双凤的双凤寺为佛教,双凤的玉皇阁教,城内的教堂为基督教,城郊处的清真寺为伊斯兰教,制糖的若瑟堂为天主教。近年又陆续开放了多座庙宇,本地与周边
17、县市来进香的日渐增多。如何积极引导,净化心灵,使宗教文化为社会服务是个课题。 12.文人元素,城市精神 太仓地处江海交汇之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这种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太仓人的性格。从历史上来看,唐宋以前,太仓属于乡野之地,离南京、扬州、苏州等繁华都市尚有一段距离,是避世隐居的好地方,故官场失意之人或与世无争之文人、喜欢在太仓造房筑园, 清净过日子,这就有了一定的保守性。但就全世界范围看,凡江海交汇之处皆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海洋文化的影响,使之产生一种走出去的开拓精神。加之,太仓城内2200 年的盐铁塘与 900 多年的致和塘十字交叉,使太仓百姓浸淫在水文化的沐浴之中,焕发了灵气。元代码头的兴盛与
18、上海开埠更影响了太仓人,影响了娄东文化,使得娄东文化吸收了外来文化,娄东文化呈多元倾向,太仓的人文精神有了两面性,既有负面东6 西,更有积极的东西,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统统否定,要去伪取精,去劣存优,汲取精华,为我所用,以提炼当代的城市精神。如吴健雄的科学 精神、郑和的开拓精神、吴晓邦的艺术精神等等。 二、培养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之前的课堂教学相比,其关注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更多关注“怎么教”的问题,现在则更多关注“怎么学”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在实施 初中历史 新课程中,教师要把新课程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中,体现在教学行为中, 初中历史 新课程先进的
19、理念,要靠 历史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去实现、去完善。因此,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与尝试中,要更加关注娄东文化。 1学习目标多元 新课程理念下的 历史 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 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因此,我们应着重关注课堂上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是否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是否经历了过程、掌握了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怎样。 新课程改革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注重把握三个维度,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重要的一环。由此可见,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教师同样不能忽视德育在历史课堂中的渗透,特别是历史学科。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
20、第 16 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的课堂教学中,在学习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时,同学们都注意到 了 , 郑和出发的地点是我们太仓的浏家港 (今太仓浏河 ),都表现出很振奋的神情。我再将通番事迹碑的部分 内容呈现 PPT 上: “和等 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 统领官兵数 万人 , 海船百余艘,自大仓开洋“ 通番 事迹碑 3 同 学们 发现郑和七下西洋都始自太仓 , 自豪之 感油然而生。紧接着,我把浏 河 天屺宫的 图片 呈现于课堂,进而补充,郑和每次从浏家港出海之前 , 都要先率船队官兵把天妃宫修葺新 , 在此进香朝拜海神娘娘,祈佑出海平安,场 面非 常隆重。学生以此进一步体会了太仓在这 一壮 举
21、中所发挥的作 用, 增加了对家乡的自豪感和 归属感 ,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 3 太仓教育局:太仓教育,第 3 期, 2015 年。 7 对这 一课 的设计 ,教师可通过太仓 历史与传说 的案例材料(材料的获取有三种方式:教师提供、要求学生上网搜集、组织学生实地调查),以乡土 历史 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 郑和下西洋的 成因 和条件 ,联系 哥伦布发现美洲的 过程,进而让学生 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美洲 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地激发,不仅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通过对 郑
22、和下西洋意义 的理解, 体会郑和不 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品质 ,有利于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 中外历史的比较 ,加强了对学生的 历史 唯物主义教育。本节课由“一维的知识性目标”拓展为“丰富的三维目标”,突出了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不仅解决了“怎么教”、“教什么”这两个层面上的问题,而且较好地解决了“怎么学”、“为什么教”的问题。 通过看看、听听、说说、唱唱、做做等多种方式,与太仓名人互动:范仲淹与通江泉;郑和在太仓起锚;戚继光,一场浩荡的风;吴健雄,一个女学霸的样子;昆曲戏痴 魏良辅;对名人轶事的了解与认识过程中,感受家乡人民用聪明的才智创造出的灿 烂文化,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进
23、而增强他们的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承担起传承娄东文化的责任和义务。探索“创新”为主的精神文化建设,建立“新”的激励标志。提供更多的展示舞台如科技节、体育节等,形成以创新为乐的校园风貌。 2教材内容灵活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和引领者。以新课标为依据,对所使用的教科书,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取舍、补充、完善,将教材内容情境化,静态知识动态化,树立“课本只是一个范例”、“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的意识。 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我校学生一般的成长心理,如希望被关注,渴望成功,期望被肯定。让学生了解太仓美食:太仓爊鸡与唐伯虎 ;太仓肉松的由来;
24、节日的风俗;婚丧嫁娶、节日的风俗习惯 。让学生置身在娄东文化的情境中,让他们在与自己能理解和接受的人、事、物的真实接触、体验中,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学生了解娄东风俗、人情、历史、神话传说、各种文化财富积累的同时,让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品质。让学生了解太仓人精神,进而养成太仓人精神。 开发娄东文化和历史的切合点: 魏良辅 、 吴梅村 、 戚继光 ; 南园 、 弇 山园 4 丰富 历史 教材的内容,涉及太仓人物、农耕、家具、习俗、节日等 。 让学生形成积极了解娄东文化的氛围,养成探知娄东文化的习惯。通过对娄东文化知识的学习,弘扬太仓崇文重教的传统,促使学生热爱家乡
25、、热爱祖国。 这些 太仓 的故事与传说 ,也是学生迫切想了解的,很容易激发学习欲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将教材知识结合本地案例呈现给学生,启发4 中共太仓市委宣传部:静秀太仓,中国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2016 年。 8 学生分析讨论,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体现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理念。 3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自由探究创造空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从 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并认知事物,亲自探索并发现结论或规律,并在亲身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感悟中,感受到课堂教学带给自己的幸福感,使 历史 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例
26、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 3 课 土地改革的课堂教学中,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难点。要深刻理解它的意义,同学们首先需要理解土地所有权的改变。很多同学很习惯性地就认为国家实行土地改革后,土地由原来的地主私有变成了国家公有。要冲破此误区,单靠教师的陈述就略显说教, 我让学生搜集材料,其中同学提供了 一张解放初期的 “ 苏南区 太仓县土地房产所有证 ” 。为本课设计了一个小亮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这一难点。证书字迹清晰,土地证拥有者为 太仓 居民丁阿桂。在证书的右上角,盖着红色的 “太仓县人民政府印 ” ,证书上还盖有 太 仓县第一任县长浦太福的签字章,签发日期兆一九五一年八月。这样的土地房产
27、所有证,在解放初期是每户一份,但后来大部分人家的兰地房产证都因各种原因而遗失了,故能有保 存 如此完好的土地证实属不易。 部分同学对这位太仓历史上的传奇县长浦太福有所耳闻,故而对土地证上的文字也产生了热情。将图片放大后,虽有部分褶皱模糊,且为繁体,但是同学们断断续 续在我的补充之下,还是读出了上面的大致内容 ,理解土地所有权相关的文字如下: 作为本户全家、本人私有产业,耕种、居住、典卖、转让、噌与、出租、荒芜全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特发此证。 此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土改后的土地到底归谁所有?大家讨论热烈,我继续追问:”这个时候,农民是否只有自己本人才能够使用这块上地?”学生略一思与后回答。不是
28、,农民不单自己可以使用它,还可以转让给别人、送人、出租等等。”一个学生总结道:“也就是说农民拥有这块土地在法律范围内完全自由支配权,这个就是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因此,土改后, 土地的所有权成为农民私有。”由此、学生怀着对地方史料的高度热情,通过阅读与思考,瞬时掌握了土改后土地所有权的转变,且印象深刻,进而为理解土改的意义做好了铺垫。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演绎与归纳的结合,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根据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使之经历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班级、社团 活动,树立以“以生为本”的理念,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会
29、自己解决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参过游览,制作课件,小组展示。南园:南园一壶酒,9 足以 慰风尘;王世贞与弇山园;乐荫园:秒杀月老红娘丘比特。感悟园林的小桥流水,体味精致的和谐生活。为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而服务。探索“情趣审美”为主的生命文化建设,创设“美”的环境标志。充分利用娄东文化的园林资源,规划以娄东文化为核心的学校隐性课程,将审美文化融入课程,提高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可以结合乡土资源,依托娄东文化、培养核心素养。我们在教学中正确把握好娄东文化、国家教材与学生实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新的理念化为教学 观念,并成为我们自觉的教学行为,培养核心素养。当然,作为年轻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还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比如娄东文化的概念如何界定?比如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与中学核心素养的异同?比如初中历史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哪些?比如对学生核心素养提高,该如何进行有效评价?这些基本问题,我只做一些简单的思考,促使自己进一步成长 恳请领导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 。依托娄东文化、培养核心素养,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5。 5 本文参见笔者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依托娄东文化开发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