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与金融支持.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32056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与金融支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与金融支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与金融支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与金融支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与金融支持 摘要 :能源产业特别是煤炭产业,是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在全球行金融危机下,作为上游产品,这一龙头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出现减退,同时其他省份资源开发力度的增加,出口困难等因素也影响着山西经济的发展,作者对山西省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在产业转型中,金融业应注意什么问题提出了具有一定政策行和实践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 ;金融 ;产业转型 山西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特别是煤炭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部分地区的资源枯竭,世界能源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其他省市煤炭资源的不断发现和开采以及国家对能源出口的限制增加,就区域而言,山西的煤炭生产龙头地位发生动摇,因而也

2、导致山西经济总量出现增长下降的态势。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首部中部蓝皮书指出,与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中部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显示出下降趋势,2005 年中部 GDP 增长速度达 15.45%,虽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14.04%,但是 却远低于环渤海的 22.73%和珠三角的 35.26%。中部的具体排名是:河南 GDP 总量与增速均居中部首位,湖北经济快速发展, GDP 总量居中部第二位,湖南省工业增长缓慢 工业增加值居中部第三位,安徽 GDP 总量居中部第四位 县域经济滞后成制约,山西经济发展居中下水平 GDP 总量位居中部第五位,江西经济发展处于滞后水平 GDP 位列中部

3、第六位。我国的能源过分依赖于山西的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说明依靠煤炭能源为主体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山西必须审慎的面对自己的产业现实。 一、山西省能源生产面临的挑战和产业转型 的必要性分析 调查表明,新疆的煤炭预测储量占全国的 40%以上,其天然气、石油等综合能源的地位正在加强,神化集团等国家大型企业的发展定位已经把新疆作为首选战略要地,目前的国家战略也把新疆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接替区。内蒙古煤炭储量也超过山西 ,查明和预查煤炭资源储量达到 6583.4亿吨。内蒙古蒙大新能源化工基地是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炭、水、天然气等资源实现 就地转化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该基地产业由清洁能源、甲醇及深加工产品、

4、煤制 烯烃及下游产品三大产品链构成,每个产品链中包含不同的产品群,通过上下游 延伸发 展,到 2015 年将最终形成 300 万吨 /年二甲醚、 160 万吨 /年煤制烯烃的生产能力,构成以清洁能源、有机原料、合成材料等产品为主干的产品结构。内蒙基地已经按照建设项目一体化、公用辅助工程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原则,将能源产业建设成为规模经济、技术先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环境友好、投资成本低,竞争力强的一流的大型新能源化工基地。陕西煤炭储量是 1685 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 16%,仅次于山西 2654 亿吨的水平。 山西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

5、表明,从 2004 2007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为 21.5%、 19.3%、 18.3%和 21%,其中重工业增速分别达 21.6%、19.0%、 19.4%和 21.3%,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由 2004年的 93.3%上升为 2007年的 94.6%,上升 1.3个百分点。在一定的资本、人力、技术等各种要素资源约束下,工业的快速发展势必使 “ 重 ” 字当头的产业调整难度越来越大。迄今为止,山西生产了全国所需的 1/4的煤、 2/5的焦、 1/17的火电。全省一年消费原煤 2 亿多吨,约占全国的 1/10。以煤炭、电力、焦化、冶金等高能耗、高污染 产业为主的重工业产值占全省

6、工业总产值的 85%以上。全省工业投资的 90%以上用在重工业领域,重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例从20世纪 80年代初的 7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 94.6%,煤、焦、电、冶金、化工、建材等六大传统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提高到 80%。 2007年轻重工业比例,全国平均水平为轻工业 29.5%,重工业 70.5%,而山西轻工业 5.4%,重工业 94.6%。重工业比重高,能耗高,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更加严重。 2007 年全省单位 GDP 综合能耗 2.76 吨标准煤,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2.4倍, “ 十五 ” 期间,全 省能源消耗占全国 5.8%,而全省的 GDP 总量占全国的 2.1%

7、; “ 十五 ” 期间,全省 GDP 增长 85%的同时,能耗总量增长了 80%。目前,工业体系的重构依旧是以煤为核心。按照山西省 “ 十一五 ” 规划的布局,山西的目标是形成煤炭、电力、焦炭、冶金制造、化工等五大工业体系。中国处于整个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而山西处于整个中国产业链的中低端。因此,山西产业调整和升级迫在眉睫。 二、从金融的视角看山西经济发展中潜在的风险 1.煤价波动需关注煤炭行业市场风险 近几年,由于煤炭的比价优势较石油、天然气 等资源突出,使世界煤炭价格快速上涨。而国内煤炭行业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带动下,投资规模迅速扩张。特别是 2008 年初煤炭价格快速上涨,使煤炭开采速度加快。

8、但 2008年 9月份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煤炭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煤炭价格大幅回落,使煤炭行业产生市场风险。 2.煤炭企业收入下降预警煤企信贷风险 目前煤炭价格有很强的下调预期,使 2008年煤炭行业的高景气趋于平淡。同时, 2009 年煤炭政策性增支因素增多,煤炭增值税改革、资源税征收等政策因素将使煤炭企业开采成本增大,财务收益空间缩小,经济效益 滑坡,对银行如期收回煤炭行业贷款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在山西省,由于煤炭行业在当地经济中属主导产业之一,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巨大,多年来一直是各银行的信贷支持重点,反映在贷款结构上一些煤炭企业的信用贷款占比较大。在 2008 年来煤炭市场行情飙升的情况

9、下,银行资金投向不断向煤炭行业集中。从短期看尽管贷款集中于优质客户,可能提高了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但当煤炭市场因素发生变化后,作为优势行业过度旺销的势头逐渐减弱,煤炭企业收入普遍下降,贷款过于集中便极易引发信贷风险的积聚。 3.集团客户和关联交易风险尤 其应当防范 受地域经济的影响,山西省以煤炭为主业的关联客户众多,在保证贷款中大多由关联企业进行担保。由于相互担保多发生在子公司、分公司及集团客户成员之间,银行对关联企业资金的监控难度较大,并使风险未能有效地分散到关联企业体系之外。一量发生现实风险,产生连锁反应,银行贷款的担保就会形同虚设。而且,关联企业成员之间相互投资、连环投资的行为

10、,会使企业产生资本虚增,容易误导银行扩充信用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家集团客户多家银行授信,增大了银行信贷风险。此外,一些煤炭企业搞多头投资扩张和跨地经营等,如山西煤 业集团在全国较大城市诸如山东、海南、江苏等省市都设有分支机构,因此更加大了对其资金运作情况监控的难度,这些都将增加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 4.煤化工产业面临较大风险 我国富煤少油的资源特点使得煤化项目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高位的背景下,石油化工生产成本的增加更变相地提高了煤化工产品的竞争力,这两年在我国掀起了一轮投资煤化工的热潮,总投资金额至少达 4000 亿元。然而,国际原油价格的暴跌使煤炭

11、的替代成本优势已经不明显,投资煤化工项目的企业可能面临 “ 零利润 的巨大风险,不少企业将有倒闭风险。 2008年 9月 4日国家发展委下发的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通知指出,除了个别上市公司可继续从事可行性研究与开发外, “ 一律停止实施其他煤制油项目 ” 。目前,煤化工的传统产业 煤焦化也面临着行业景气下行的风险。而且作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煤化工产业在环保能耗方面仍面临环保、能耗、技术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可见,煤化工项目投资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投资风险正进一步扩大。 总之,在当前煤炭行业整体趋势尚不甚明朗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采取“ 有保有压 ” 的措施,适时调 整信贷策略。一方面,

12、通过不断创新业务品种,合理确定授信,继续支持符合贷款条件的煤炭企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应高度关注煤炭行业和重点煤炭企业的各种潜在风险,及时调整信贷投向投量,对已经预见的隐性风险贷款积极主动地进行压缩和退出,努力增强退出的主动性、预见性和超前性。 三、对山西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金融与对策研究 山西的金融业应该审慎地研究整个能源开发系统,并切实采取措施引导山西的产业结构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1.山西区域性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衔接不够紧密 要充分发挥山西省金融办 公室和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的作用,以便解决山西区域性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衔接不够紧密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深层原因有三 : (1)人民银行与地方产业

13、政策制定的工作磋商、沟通交流机制还不够健全,银行信贷资金、财政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有效配置缺乏指导,也影响了货币信贷政策的发挥。 (2)缺乏产业结构调整引发信贷风险的保障机制,政府部门要主动地出台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以便改变山西省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相对割裂的状态。 (3)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企业经营风险向银行信贷风险转化,而大多数商业银行在 贷款时缺乏必要的公司金融分析技术加大了风险产生的概率。 因此,建立健全产业结构调整所引发的信贷风险保障机制是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资源配置相协调的一个重要问题。 2.要解决金融机构贷款投向过于集中的问题 山西省金融机构贷款高度集中于大企业、大项目,尤其是在贷款

14、余额中中长期贷款主要集中在煤炭、冶金、电力等行业,而服务业以及众多中小企业吸纳贷款的能力不强。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地方政府缺乏与金融界的沟通,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配套政策,也影响了金融支持经济建设的效果。 3.处理好全国性金融机构与地方金融机构的协调发展问题 从 2008 年上半年末数据看,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中,地方金融机构 2544亿元,占比 21.4%,中央性、输入型金融机构为 9331 亿元,占比 78.6%。 贷款投放方面,地方性金融机构贷款 1536 亿元,存贷比例 60.4%,而中央性、输入型金融机构贷款 4288 亿元,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比例仅为40.2%,低于地方性金

15、融机构 20个百分点。地方性金融机构在开户、结算等方面受到诸多政策性限制,很多财政性单位 (除乡以下 )都不准在地方金融机构开户。 同时,重点项目贷 款优先考虑了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少选择地方金融机构,导致山西地方金融机构与中央性、输入型金融机构间的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村金融服务无论在结算方式、经营理念、服务手段还是服务对象方面多有不足。 4.创新金融工具,实行多元化投资,分散经营风险 据统计, 2007 年上半年全国新型融资工具、融资方式的筹资额已经占到融资的 5%左右,沿海发达城市为 7%,而山西目前还不到 1%。所有这些都有待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下大力气清除金融支持的障碍,保证经济良性循环。山西金融机构特别是小额贷款公司、 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要加强在新型信托组合、投资基金、各类金融衍生品等方面的创新,实现支持经济发展与金融机构本身发展壮大的 “ 双赢 ” 。 参考文献 尹优平 :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 白日成 :积极发挥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山西统计信息网,2009 年 2 月 . 王 森 :中小企业成长:融资、制度与战略选择,财贸经济, 2007年第 3 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