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论文关键词 非市场经济地位 贸易保护主义 论文摘要 “ 非市场经济国家 ” 地位是我国在反倾销案中屡屡败诉的重要原因,也成为一些国家针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时最常用的武器。本文从、等角度对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形成原因予以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何谓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的一种经济体制,根本不存在纯粹的市场经济。即使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 “ 典范 ” 美国,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国有企业或国家干预经济的现象。应该看到,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市场经济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既不能因差异而否定市场经济标准的存在,也不能将这个标准绝对化和简单化。 欧美
2、等 “ 市场经济国家 ” 就是刻意强调 “ 非市场经济国家 ” 这一概念,而不从一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以偏概全。在确定非市场经济国家时所采用的替代国原则是基于这样一个经济学假设:即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的两个国家,其 生产同类产品所花也应相近。但是该原则忽略了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异质性。例如, 20 世纪 90 年代,欧盟对中国的彩电反倾销,就是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计算成本。当时,新加坡劳动力成本高出中国 20 多倍,中国的产品自然被计算成倾销。 由于我国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给世人留下了 “ 非市场经济 ” 的深刻印象。但是自 1978 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经促使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 (或非市场经
3、济 ) 向市场经济转化;而且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基本上具备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基本要素和条件: 第一,从价格体 制看,经过 1992 年的价格体制改革和 1993 年以来的一系列措施,我国过去高度集中和国家垄断的价格体制制度已经被打破,以市场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已经初步建立。 第二,从所有制结构上看,我国已经改变了过去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全民、集体和私营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 第三,从政府宏观上看,政府已经逐步向企业放权,现在我国已经建立并将逐步完善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第四,随着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中国吸收外资
4、的成果十分显著。许多国际知名的已进入中国的市场,美国财富杂志上 500 家大企业中有 52 家在中国投资。这说明,与开始实现互接互补,中国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经接轨。 因此,西方某些 “ 市场经济国家 ” 不顾客观事实,认定我国属非市场经济国家,从而采用不公平的,歧视性的政策,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二、直接原因分析 中国争取 “ 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 的问题复杂而敏感,不是单纯经济的问题那么简单,牵涉很多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一)政治原因: 自 1991年世界超级大国苏联解体以来,美国失去了其 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唯一的对手,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政治格局一直维持着单极化局面。但是,随着
5、中国的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这一局面不再稳定。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迅速提高。很快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在国际社会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再加上中国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卑不亢的外交态度和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意识形态引起了美国的注意,认为对其霸主地位造成了威胁,甚至开始恐慌。 “ 中国威胁论 ” 泛起,尤其在中国入世后,美国不能再以每年的 “ 最惠国待遇 ” 审查作为向中国讨价还价的政治 筹码,其国内商界和政界都迫切寻求另一种手段来遏制中国, “ 非市场经济地位 ” 正好符合其要求,成为不二之选。 “ 打中国牌 ” 已经成为美国政界惯用的手法,除了经济,中美
6、在不少其他问题上都存在着泛政治化的倾向。 不仅美国,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体欧盟对中国经济地位的态度也掺杂着相当复杂的因素。 2001 年 8 月,当欧盟把 “ 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 给予俄罗斯时,言外之意世贸组织规则不仅仅是经济规则,很大程度上它还是政治游戏规则。谙熟中俄经济构成的人士都了解,两国之前的经济形态何其相似,且从具体指标上比较 ,更早起步的中国开放程度远远大于俄罗斯。 1998 年,欧盟贸易政策调整时,中国和俄罗斯是一起被摘掉纯粹 “ 非市场经济国家 ” 帽子的。另有东欧一些国家,由于支持美欧的军事行动,也获得了认可。作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世贸组织成员的中国,依旧没有被给
7、予这一应得的地位,显失公平。 虽然美、欧两大经济体并不能代表整个世界,但是由于他们在国际地位的重要性,使得整个国际社会的大致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影响。 (二)经济原因: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增长,对外贸易顺差逐年加大,使得西方国家的贸易 保护主义迅速抬头。 华盛顿的美国制造业协会代表在 6 月 3 日发言时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为中国提供了不公平的贸易优势,使中国在去年与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了1240 亿美元,导致美国的工厂自 2001 年以来失去了 200 多万个工作机会。据他们,从 2000 年以来,美国进口的中国制造的产品增长了 52%。其实众所周知,近几年美国制造业一直不景气,说
8、到底是本国生产太高,归咎于人民币汇率或中国低价倾销,纯属是为自己开脱而已。正如于 6 月 29 日出席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第 37 届国际大会的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所说: “ 目前,美国制造业 80% 的失业与贸易尤其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无关。 ” 三、积极谋求市场经济地位的应对之策 (一)继续推进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尽早与国际接轨,更好地实现市场化,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积极推进国内的市场化改革是最终根本解决市场经济地位的核心。 (二)继续通过政府层面的高层谈判,争取其承认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此项办法是通过他国的确认从而间接实现 “ 市场经济地位 ” ,即使说,如果可以实现各个突破
9、,那么入世协定中的非市场经济条款就当然失效了。 (三)加强对世贸 组织主要成员有关市场经济条件法规的研究。透彻研究发达国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法律法规,特别是关于市场经济条件方面的。做到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另外,也要认真研究进口方主管当局的反补贴和反倾销的价格比较标准和程序性的规定,仔细研究相关案例和裁决是否符合 WTO规则,以维护我出口产品在遭受相关的反倾销投诉时的应有权利。 (四)帮助受企业积极提出市场经济、替代国价格的抗辩,并使这种帮助组织化、系统化、专业化。当企业被诉反倾销时,一定要实事求是,积极应诉。一方面,当需要证明自己符合市场经济条件的情况。另一方 面,当我国企业无法证明自己符合市场经济条件或证明失败时,不得不面对要由替代国价格来确定其产品的正常价值,我应诉企业亦应争取对我方有利的替代国,并对原告提出的进口国倾销机构所选择的替代国表示异议。 参考文献 刘嵩、熊春萍,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问题,商业研究 2002年第 9 期 朱颖,论 “ 非市场经济国家 ” 在 WTO 中的地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年第 3 期 王立,中美博弈市场经济地位,合作 2004 年第 8 期 宋泓,非市场经济地 位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第 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