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西部地区应对 “ 数字鸿沟 ” 的策略分析 论文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数字鸿沟对策 论文摘要 :信息化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在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呈现差异的情况下,信息化水平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我国地区间的 “ 数字鸿沟 ” 现象。本文就在西部大开发的信息化中怎样缩小 “ 数字鸿沟 ”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引言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 1z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全区土地面积约 687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 面积的71.6
2、%国内生产总值 16654.32 亿元,占全国的 18.63%。 西部地区的形成是在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以及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影响下的产物。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实施 “ 梯次推进 ” 战略。由于经济基础、发展条件和政策环境的差异,逐步形成东、中、西的梯次格局。经过 20 多年重点发展东部的战略,东部地区的经济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加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在这样的情况 下,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 “ 西部大开发 ” 的重要决策。 同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分布相似,我国不同地区使用数字技术的程度也呈梯次分布,表现为东部沿海城市
3、数字化程度相对来说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数字化程度较低。无论是实际上网人数,还是上网人数所占人口比例,东部省区都大大超过中西部地区。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这种 “ 数字鸿沟 ” 现象已经表现的很突出。 二、西部地区面临的 “ 数字鸿沟 ” 由于信息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今天我们所说的 “ 西部大开发 ”已不是简单的资源大开发,应当强调把信息化与西部开发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 动西部开发,必须也只有首先进行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信息产业,才能为实施西部大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又称信息鸿沟,它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
4、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数字鸿沟现象存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产业与产业、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中,成为在信息时代突现出来的社会问题。 我国的西部地区由于受到自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状况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人文环境 多样化,人口素质偏低,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城乡之间、不同企业之间以及其它不同群体之间,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由于受技术水平、经济能力影响,电脑普及率极低,因特网、电子商务更是无从谈起。东部地区在因特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人均电信业务指数、人均报纸订阅指数等具体指标方面,都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见
5、表 1)。 “ 数字鸿沟 ” 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我国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 “ 三大差别 ” 之后的 “ 第四大差别 ” 。 “ 数字鸿沟 ” 造成的国内分化将演化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 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 的现实及趋势,会使社会不满情绪上升 ,不稳定因素增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此外,信息化和网络化加剧了旧有的阶层、种族、性别和代沟问题,产生了新的结构性失业,使社会的内在矛盾更为复杂化。 数字鸿沟不仅是 “ 社会状态 ” ,而且是 “ 社会后果 ” 和 “ 社会问题 ” 。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的今天,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因特网基础
6、设施建设和操作技术普及水平差异,造成信息资源获取能力的巨大差距 (包括信息接收、生产、传递与利用等方面差距 ),进而影响弱势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不同人群之间因为收人、受教育水平 、所处地域及种族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的对因特网技术掌握和运用的差异,进而导致了不同群体在社会中面临的机遇、待遇不等,出现“ 信息落差 ” 、 “ 知识分隔 ” 和 “ 贫富分化 ” 等问题。所以说,数字鸿沟已不只是国家间或国家内部在信息基础设施、数字技术的使用、电子化服务方面差别的问题,它牵扯到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信息资源多寡和资金、文化、就业、生活质量等问题,牵扯到国家或地区科技参与能力的强弱、经济的增长方式
7、等更深层次方面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审视数字鸿沟将会导致的严重社会后果,把它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来 考察。 位于数字鸿沟的更不幸运一方,就意味着更少的机会参与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在这种新经济中,更多的工作与计算机相关。这同时意味着获得较少的机会参与教育、培训、娱乐、购物和交流等可以在线得到的机会。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贫困者因此有双重不利。他们无法及时获取可以改善自身处境的工作信息,无缘电子商务以及寻求最低价所带来的改善福利的良机。 三、缩小 “ 数字鸿沟 ” 的对策 针对我国地区间存在的数字鸿沟的问题,政府已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关于 “ 十五 ” 发展规划的建议书开
8、篇就明确指出 :“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 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消除式发展 ” 。 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对解决东西部数字鸿沟的问题,大力提升西部的信息化水平。具体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发挥政府的龙头作用 政府必须充分认识 “ 数字鸿沟 ” 的本质、程度,加大西部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建设财力上的投人,制订相应优惠政策,加大对电信资费的调整力度,把因特网和远程通信的费用降至人们能够承受的水平,向当地居民提供更多技术知识、创建更多公共接人点,刺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加速政府上网工程,提高政府利
9、用信息管理社会和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决定了政府是许多公共信息和部分商业信息的采集者、拥有者和使用者,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生产部门,同时也是一个最重要的信息需求部门,因此,政府也必须适应这种网络化的趋势。实施政府上网工程,有助于提高企业实施上网工程的潜在收益。目前,我国政府掌握了 80%的信息资源,而且绝大部分信息资源还没有让国民共享,使有限的信息资源基本上处于搁置状态,并没有充分发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因此,加速政府信息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高信息化 的社会收益,从而促进信息技术投资。我国目前的政府上网工程仅仅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其职能仅限于信息发布,距离真正的
10、基于服务职能的 “ 电子政府 ” 还差得很远,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制度障碍和人力资本障碍。 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宗旨是 “ 富民为本,投资于人民 ” ,西部开发的战略也应当从以 “ 物 ” 为中心的资源开发转向以 “ 人 ” 为中心的人力资源开发,这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促进资源流向能够促进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增长的领域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这就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和教育的投人,这 不仅有助于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的积累,提高西部地区利用知识促进发展的能力,同时有助于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 “ 数字鸿沟 ” 的缩小,提高西部地区利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以及扩大信息技术的需求
11、。 2.鼓励企业的参与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因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成本也不同。落后的、偏远的、贫困的或欠发达的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电信公司效益较差,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一般不高,因此,普遍服务的政策应运而生。普遍服务政策就是为了促进落后的、偏远的、贫困的或欠发达的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设计一套合理的集资办 法,在透明、公正的条件下,通过恰当的方式让企业为此承担一定的义务。 1996 年以后,美国通过这一政策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能用得起因特网。中国政府可以通过普遍服务的政策,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加大投人,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扩建完善现有以光缆为主体的基础信息
12、传输网的同时,加速建设新一代的高速计算机互联网,使之成为一个融语言、数据、图像为一体,超大容量、灵活高效、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宽带高速通信网,构筑满足经济与社会需要的信息化基础平台。 政府在因特网市场中对学校、图书馆和一些公共社区的公共基础设施使用进行补 助的政策,实施起来将会对财政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可以采取官督民办的形式,政府出让资源给私营企业,私营企业采取一种有比较清晰产权的,有制度保障的体系来整合这种资源,给企业让度一定的利润空间。当然,私营企业愿意承担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重任其实还是从自身长远利益考虑,他们确信只有帮助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成为 “ 网络经济和社会的正式参与者 ” ,才能拓宽公
13、司现有的市场规模。正如思科公司总裁钱伯斯所说, “ 所有参与因特网革命的公司都有机会去消除这场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数字鸿沟,同时它们也会最终享受到消除数字鸿沟后所带来的市场机遇。 ” 例如天津一家台资公司 英业达选择了甘肃一个贫痔的山乡黄羊川,帮助当地的职业中学训练网络 人才,建立自己的网站,使老师和学生都能通过互联网共享国际上的最新文化技术成果。他们计划通过电子商务和软件生产来维持这一体系的运转。在取得初步成功以后,英业达已联合其他有志于此的台商募集资金,在西部地区选择了一千个乡 “ 克隆 ” 黄羊川的做法。这样的案例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总结,并且有步骤地加以推广。 3.加强科普和教育 西部地区
14、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信息化对于人们教育文化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而不具 备中等甚至高等教育背景的人们往往由于不具备起码的工作能力而被排斥在劳动市场之外,或者只能从事低收人的工作。因此,在信息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现象。 知识发展水平是影响因特网普及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在控制了收人变量这个影响因素后,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重、获取知识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成为影响因特网普及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化人才的发展将成为制约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普及具有深远的意义,如果能够加大学校教育的投人
15、,扩大中 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加大教育系统和国家创新体系的计算机普及和因特网接人,实施知识发展战略不仅会提高我们学校教育的质量,也提高了未来劳动者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同时,根据人才流动和聚集的效应,我们应该积极培育先进的知识创新体制,提供优惠的政策和优良的发展环境以吸引国内外的相关人才并防止人才的流失。 4.增加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 在 WTO 背景下,未来我们会越来越多地依 “ 国际惯例 ” 行事,全方位介人国际大市场,执行统一的 “ 国际标准游戏规则 ” 。所以,在缩小和消除数 字鸿沟问题上,积极响应和参与国际组织为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方
16、面的工作,借鉴国际通行的政策是我们的必要途径。在消除数字鸿沟方面,国际通行政策主要是竞争政策、普遍服务政策。 如今,数字鸿沟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人群对信息、技术占有程度不同造成的社会分化问题 ;如今它在更大程度上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因为信息产业、信息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造成的信息时代的南北问题。因而以全球化的眼光来审视数字鸿沟问题,积极与国际组织进行合作与交流,无疑会对解决中国数字鸿沟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 键。数字鸿沟反映出我国信息和网络技术应用程度低下的同时,也折射出我国信息产品市场的巨大。我们应该善于 “ 从数字鸿沟走向数字机遇 ” ,调动各
17、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消除数字鸿沟的合力。 5.发挥自身的潜力 西部地区在借助于外部力量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自身的潜力,要学会学习与创新,学习与创新 “ 是数字技术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知识经济成长的基础 ” ,学习与创新不但是个人和企业成长的源泉,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许多人也已经明白了这一点,现在的问题是不能再停留在一般口号上,需要具体地展开和落实。数字鸿沟的造成首先有 历史的和环境的原因,但它是学习风气和创新能力上的差距。美联储的主席艾伦 格林斯潘曾说, “ 在这个技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里,学习越来越有必要成为一种终身的行为 ” 。 学习是为了创造。我们也知道,要消除鸿沟、缩
18、小差距,光靠单纯的技术引进、吸收、消化,无法彻底改变我们在数字技术及其产业化方面的落后局面,因为这些都还是外部条件,毫无疑问,外部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这正如一个幼儿要学会走路需要有人帮助。然而,要真正学会走步还必须靠幼儿自己。靠我们发挥自身的潜力不断消除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 四、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 展,信息化在区域发展的差异首先表现在 “ 数字鸿沟 ” 的出现,数字鸿沟现象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中,成为在信息时代突现出来的社会问题。本文对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解决东西部数字鸿沟的问题,大力提升西部的信息化水平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缩小东西部的数字鸿沟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