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教学课程 课件 第一章导 论( 2学时) 教学目的:本章为总述,主要介绍有关民俗学的基本知识,西南少数民族民俗的概况。通过本章内容的讲授,重点掌握民俗的概念、分类;西南少数民族民俗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民俗和民俗学 第二节 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概说 第二章生计民俗( 2学时) P7 教学目的:生计民俗是人类生存文化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它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南少数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创造的独特多样的生计方式,从而理解少数民族传统生活中的智慧。 教学内容:第一节生 产民俗 第二节 工商民俗 第三章生活民俗( 6学时) P12 教学目的:
2、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南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民间习尚。生活民俗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是该民族传统观念的外化,由此理解西南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多样性及其在群体内部的重要作用和在现实生活传承中的变迁。 教学内容:第一节饮食民俗 第二节 服饰民俗 第三节 居住民俗 第四节 交通民俗 第四章社会组织民俗( 2学时) 22 教学目的:通过讲授分析基于血缘、地域以及一些日常生活或生计需要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的历史、现状、特点、功能等,让学 生初步认识传统社会的人们共同体的 “ 非标准化 ” 的、多样化的组织方式,使其理解在这些社会组织中实现群体内整合的一系列约定俗成惯习存在的合理性、有效性
3、。 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组织民俗概述 第二节 家族组织民俗 第三节 社区组织民俗 第四节 社团组织民俗 第五章人生礼俗( 6学时) 25 教学目的:人生一世是作为生物个体及社会个体双重身份的生长、发育、成熟、衰亡周期。本章讲授作2 为各个人生阶段性转变的结点之标志的仪式和习俗,使学生理解不同民族群体在人生不同阶段对于人的自然生命和社会角色的认知、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文化模式。 教学内容:第一节生育礼俗 第二节 成年礼俗 第三节 婚姻礼俗 第四节 丧葬礼俗 第六章节日民俗( 4学时) 36 教学目的:本章以时间为线索,对云南少数民族的节日民俗予以描述。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云南少数民族节日民俗的多
4、元性和整合性,了解节日民俗的形成与发展,在节日民俗世界中了解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历史、生活和观念。 教学内容:第一节春季节日民俗 第二节 夏季节日民俗 第三节 秋季节日民俗 第四节 冬季节日民俗 第七章游艺民俗( 6学时) 42 教学目的:本章从四个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游艺民俗展开描述。通过学习,要 求学生在对游艺民俗基本理论的掌握中,了解各类游艺民俗的特点和意义,了解各类游艺民俗在少数民族民众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游艺民俗中所表达的民众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第一节民间口头叙事活动 第二节 民间歌舞乐 第三节 民间游戏和体育竞技 第四节 百工杂艺 第八章信仰民俗( 2学时) 52 教学目的:本
5、章通过对大量外显可见的、物化的民族民间信仰的主要形态、活动的分析介绍,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各族民众的丰富多样的精神世界内容,以及其承载的一种应对现实需求的生活策略,而不简单地将其视为 “ 迷信 ” 。 教学内容:第一节民间诸 神 第二节 祈福禳灾 第九章民俗的现代变迁( 1学时) 55 教学目的:了解民俗变迁的相关理论,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俗的变迁现实、变迁类型等有基本的判断和认知。 教学内容:第一节祈福禳灾 3 第二节 变迁的模式 第三节 全球化地方世界:描述和理解民俗现代变迁的重要语境 第四节 功能维度中西南少数民族民俗的现代变迁 第十章民俗的田野调查( 1学时) 57 教学目的:本章通过对民
6、俗田野调查的基本理念及具体实践方法原则的讲授,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进行实地民俗调查的步骤、技巧和注意事项,从而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专题性的田野调查。 教 学内容:第一节民俗田野调查的理念与原则 第二节 民俗田野调查的步骤与方法 第一章 第一节 民俗和民俗学 一、民俗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民俗?古今中外对民俗概念存在诸种解释 : (一)我国古代: 1.先秦时期的孔子、荀子、庄子都有对 “ 民俗 ” 的独到见解。 孔子是在阐明人治的过程中,力图把民俗观改造为与礼制体制有关的知识或学问。 “ 志古之道,君今之俗 ” 历史介入民俗; “ 不语怪力乱神 ” 用人文历史的观点解释神话; “ 民教俗朴 ” 致力于贯彻
7、男女、父子、君臣、礼义、仁德的纲常模式。 荀子提出应确立民俗的道德标准, 民俗是由民众的性情、气质、服饰、器用、歌舞、仪式和管理惯制等现存的群体标记所显示, “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 ” 荀子的蚕赋是中国古代文人作品中第一篇仿制民间谜语的重要作品。 老庄民俗观的核心是反智主义,主张的社会模式乃是 “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 ,民俗的实质,在于保存自然的人性。 2.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的应劭,可称是我国古代一位成绩卓著的民俗学家。他撰写的风俗通义(即风俗通),被称为 “ 是我国第一本以 风俗 为名的民俗学名著 ” , 1应劭在该书中提
8、出了他对风俗的看法。其陈述旨在强调地理风土和国家社会生活对理解民俗形成的重要性。 南朝梁宗懔编荆楚岁时记以十二月为序,按月归纳农事生产和生活事象,包括岁时节日、祈年礼仪与文娱竞技等各种活动,这是对中国岁时节俗的首次整合, 3.唐宋时期 对农俗和都市民俗的重视:在唐的开元占经、四十纂要中强调 “ 勤农 ” 观念, “ 勤农 ” 指树立以农为本的农业经济意识,掌握一套关于气象时令、作物品质、畜禽饲养、耕种灌溉和农具器用的生产知识和技术管理措施。要求把农业生产看成是 一种与精神信仰和生活方式相关的社会行为,认为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农业的丰歉有关。宋的岁时广记有意对民俗 “ 探其原委 ”
9、 ,曾多条征引织女渡河故事。 4.元明清时期 地方方志的撰写。自元代起,在传统正史之外,出现了大量的方志笔记著作,包括京畿志略、地方史志、边政考察记述和野史杂纂等。其中的主要部分,是以地方志为代表的地方文献。编纂方志的一项工作,是对地方风俗的含义进行界定、记录和描述。 (二)我国近现代对 “ 民俗 ” 的理解: 1.黄遵宪:认为民俗不仅是相沿成习的一种社会文化事象,而且有着不可变易的特点 。 2.钟敬文:领衔主编的作为学科导论的民俗学概论一书,开篇即提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4 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
10、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2 3.乌丙安:民俗是各民族最广泛的人民传承的文化事象,这些事象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4.仲富兰:民俗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传统与现实、反映民间社区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 传承的文化现象。 5.高丙中:民俗是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 (三)外国对 “ 民俗 ” 的定义 作为学术或学科语词的 “ 民俗 ” 是在英国首先出现的,英国人汤姆斯在 1846年用 “Folk” 和“Lore” 两个词合成的,本意是指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 自汤姆斯之后,国际学术界对 “ 民俗 ” 一词下了上百种定义,将它们概括起来,大
11、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口头文学说、草根传统说、生活手段说。 综上所述,民俗概念应该包含以下内涵: 1.民俗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 2.民俗的内容渗透到社 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民俗是具有一定稳定的形式且反复出现的生活现象。4.民俗由一定的外在事象表现出来,表达特定群体的意愿。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某个特定群体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模式化的生活文化。 二、 民俗的基本特征 民俗特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民俗,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里所说的民俗特征,是指各类民俗共有的特征。 集体的模式性:集体的模式性,指的是民俗具有相
12、对稳定的结构和形式,能够被这种民俗所流行社区的人们在生活中无数次地重复。 地方的传承性:特定的地理坐落和社会生活维系、 强化并创造着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地方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的特征。 民俗的历史传承性,是指民俗生活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这是由民俗主体在代际间绵延不断的纵向传递而形成的民俗特征。 民俗的传承性又衍生出稳定性和变异性这样两个特征。 主体的生活性:民俗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主体选择的结果,民俗的具体展开,也依赖于人类主体的行为,归纳起来,民俗是人类主体存在的反映,民俗的多样性,反映了人类主体生活的丰富性,民俗存在于主体的实际生活过程之中。 三、民俗的社会功能 民俗的功能,指它在社
13、会生活与文化系统中的位置、民俗 与其他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所发挥的客观效用。以下介绍民俗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一些最主要的功能: (一)教育和模塑功能。 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教化作用。那么,民俗的这种教化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主要靠无数民俗事象的重复出现,从而使受教育者依靠动作上的模仿、心灵上的体会等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受教育者完全依靠耳闻目睹和置身于民俗事象的无数重复中而心领神会,是在民俗氛围中生活的人们长期被熏陶的一种结果。 (二)规范功能。 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民俗像一只看 不见的手,无形中支配着人们的所有行为。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
14、娶,从社会交际到精神信仰,人们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指令。 另外,民俗的规范性还表现在民俗统一群体内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三)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得到调剂的功能。 民俗的社会功能让我们认识到民俗文化始终以不同的形式,传袭着过去,参与着现在,干预着未来,它支配着特定群体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潜移默化地养育着一方人民。 5 四、中国现代民俗 学的发展概况 (一)学术历程: 中国现代民俗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其间经历了几个阶段,现简述其学术历程: 1.启蒙和兴起: 中国民俗
15、学兴起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民俗学的诞生地。1918年 2月,蔡元培、刘半农等人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起征集近世歌谣的倡议。 1918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并于 1922年创办了歌谣周刊。这些学术活动不仅使民俗学这个新的学术领域在中国得以开辟,而且使中国民俗学作为一门科学得以产生。 2.发展和繁荣: 以北大 “ 风俗调查会 ” 的成立与中大 民俗学会的成立为标志。 1923年 5月,北大 “ 风俗调查会 ” 成立,对民俗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民俗调查的对象及研究方法等皆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在 1926年到1927年间,北京大学的一些教授来到中山大学任教,南北
16、合流,人才济济,组成了 “ 民俗学会 ” 这一研究机构,这一机构的宗旨是对中国的风俗、信仰、民间文艺进行调查、搜集和研究。从 “ 北大 ” 到 “ 中大 ” 所开展的一系列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使我国民俗研究出现了第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 3.兴旺与沉寂: 1950年 3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 20世纪 60年代,对藏族史诗格萨 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进行了全面收集整理。但是后来被中断。 4.再生和复兴 1983年 5月,全国性民俗学学术研究组织 中国民俗学会在北京成立。与此同时,不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民俗学会相继建立,民俗学的研究不断繁荣。 (二)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学科性
17、质: 民俗学是一门以民间风俗习惯等人类的民俗生活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它研究的是最广泛的民众在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作为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有:田野调查法、历史研究法、结构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等。 -田野调查法,是指从事民俗研究应深入到民俗事象发生地,对民俗事象进行详细的调查,以取得第一手民俗资料的民俗研究方法。在田野调查中要多种方法并用:如参与观察、问卷调查、访谈、摄像、录像、录音方法。后面有专章讲述。 -民俗的历史研究法,指的是追溯民俗事象发生发展的历史流变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民俗学不仅是一种现实之学,而且是一种历史之学。 -民俗学的比较研究法,指的是将不
18、同地区、不同民众群体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民俗事象集中在一起,比较其中的异同,寻找这些民俗事象的联系,探讨民俗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一种方法。 比较的方法可以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 、交叉比较。 -结构分析法,指的是依靠分析和研究民俗事象自身所带有的构成要素和成分,以达到研究和分析民俗事象发生、发展和变异规律的目的。 民俗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确定研究选题、材料搜集(包括相关研究成果,田野、文献)、材料分析、撰写论文。 民俗学研究的类型:民俗事象专题研究;民俗史研究;民俗理论研究;民俗志写作。 第二节 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概说 一、中国西南及西南少数民族概况 从世界版图上来看,中国的西南地区位于亚洲大陆
19、的南部,地处我国的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 ;其西部为青藏高原,南部为云贵高原,北部为四川盆地。区内河流纵横、峡谷广布,地貌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气候水热条件及特殊的地质史,使得该区蕴含了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动植物的垂直分布差异很大,品种繁多,物产丰饶。 按习惯的说法,中国西南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 “ 中国西南 ” ,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而广义的 “ 中国西南 ” 则还包含西藏和广西两个民族自治区。 6 在传统的西南民族研究中,常以川、渝、滇、黔为主。当然,由于四川、云南、贵州分别与西藏、广西相邻,故在具体的研究中对西藏、广 西也有涉及。 本
20、课程所指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民俗,空间上限定在狭义的中国西南,内容上包括以古今西南各民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事象为对象。 中国西南自古就是我国民族的聚居地之一,西南地区境内生活着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少数民族,具有 “ 族群多、人口密度大 ” 的特点。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汉族、壮族、彝族、苗族、瑶族、回族、藏族、白族、哈尼族、土家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羌族、景颇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仡佬族、布朗族、毛南族、普米族、怒族、独龙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蒙古族等 30余个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二、作为研究对象的西南少数民族民俗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在这
21、个特定区域内的少数民族,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富的民俗事象,除了前面所述民俗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外,西南少数民族民俗的特点还有:多样性、共融性、独特性和神秘性,这些特点将在后面各章的具体民俗事象中不断呈现。其具体生动的民俗资料,具有宝贵价值,也使西南地区成为一座民俗文化的宝库、成为民俗文化资源的富矿区。 对西南少数民族民俗进行分类,包括三大类八小类:第一大类是物质生活民俗,包括: 1、生产民俗(农业、渔业、采掘、捕猎、养 殖等物质资料的初级生产方面)。 2、工商业民俗(手工业、服务业和商贸诸业等物质资料的加工、交易与服务方面)。 3、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方面)。 第二大类是社会生活民
22、俗,包括: 1、社会组织民俗(家族、村落、社区、社团等组织方面)。 2、岁时节日民俗(节期与活动所代表的时间框架)。 3、人生礼俗(诞生、生日、成年、婚姻、丧葬等人生历程方面)。 第三大类是精神生活民俗,包括: 1、游艺民俗(游戏、竞技、社火等娱乐方面)。 2、民俗观念(诸神崇拜、传说、故事、谚语等所代表的民间精神世界)。 本门课程即以此作为讲述西南少 数民族民俗的基本框架。 三、 “ 西南少数民族民俗 ” 课程的基本语境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理念: 首先是整体、整合和普遍性的观点。 其次是比较的观念也将贯穿于整门课程,即在较为广泛的西南少数民族民俗的比较中确定其价值、坐标,在充分肯
23、定某一习俗的同时又不孤立地评说。 第三是相对观,又称 “ 文化相对论 ” 。持有此观念对西南少数民族民俗课程来说意味着:任何的讲述和接受,均需要尽量打破或超越原有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程式,宽容、平静地面对异彩纷呈的西南少数民族民俗图景。 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展开对西南少数民族民俗的 讲解。 第二章生计民俗 第一节生产民俗 生产指的是人们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利用自然、依靠对自然规律的掌握和借助,获得物质资料的过程。 一、采集渔猎民俗 在人类发展的初期,采集渔猎活动一直是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方式,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年代,如果再遇上灾荒之年,采集渔猎成为人们物质生活的主要来源,就是在种植业发展起来之后风
24、调雨顺的年头,采集渔猎也是生活中的重要补充,德昂族 “ 史诗 ” 里是这样说的: “ 水里引来鸡鹅鸭,山中牵回猪牛羊,百草结籽来报恩,人类从此有粮食。 ” 很有代表性地展示出西南少数民族先民的采集狩 猎生活。 7 在西南地区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许多有关采集生活的描述,大多讲述的是先民们如何认识自然、利用自然、适应自然环境的。珞巴族的金岗岗日就是歌唱狩猎英雄金岗岗日的发明创造和狩猎能力的诗歌。羌族的粮食的来历和丢失歌颂的是先民获得谷种的艰辛;叙事长诗木姐珠与斗安珠中也描述了羌人祖先学会种庄稼,牛羊成群放满山的景象。傣族古歌谣描绘了当时的人们 “ 进林去摘果,进山去采菜 ” 的生活情境
25、;彝族、阿昌族神话中也说到远古人民 “ 把果子摘来,打伙分着吃 ” 。采集到的东西不仅用来果腹,而且还可用来遮蔽身体 ,在傣族的论傣族诗歌中就说到他们有一个 “ 穿树叶的时代 ” ,那个时代 “ 人人用芭蕉叶来遮身,以后就用野兽皮做皮裤 ” 。唐代樊绰的云南志记载着当时的裸形蛮 “ 无衣服,惟取木皮以遮形 ” 的生活情景,如今,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展厅内,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树皮的实物。(树皮衣图片)虽然当今社会发展很快,但在西南一些高山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活中,采集活动也可见一斑。几乎每个民族生活的山区,周围都有几十种野菜、野粮可以采集、加工食用。西南少数民族生活的广大山地和河谷地带大都雨量充沛,土地
26、肥沃,生产许多菌类植物。该地区可采食的菌类就多 达二十多种,如青头菌、干巴菌、鸡枞、白参、木耳等,这些菌类至今仍是现代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布朗族所能采集到的野菜大约有近五十种,每到植物生长的旺盛季节,妇女们便到深山野林里采集各种可以食用的野果、野菜、竹笋、菌类等野生植物。采集在平时单独进行,或邀约数人一同前往,遇到婚丧嫁娶就集体出动采集。布朗人采集的块根植物,四季均有生长,煮熟后可当饭吃。 居住在独龙江河谷陡峭山地上的独龙族,直至二十世纪中叶,仍过着采集生活,采集野粮和野菜是他们生产生活的重点。独龙族河谷中下游长有野生茂密的董棕 树,从该树树干的芯部提取的淀粉是他们最
27、喜爱的食物之一 1。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集已成为人们一种习以为常的生产活动。这种生产习俗,直到现在即使有粮食吃,人们也常常外出采集野粮、野菜作为生活的补充。 狩猎活动在山区民族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猎物曾经是人类先民的衣食之源,在各民族狩猎过程中,都形成了一定的方法、组织形式和分配方案。狩猎活动的组织形式有集体的也有个人的。 傈僳族是一个擅长狩猎的民族,狩猎是他们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在他们的自然历法中,就有专门的 狩猎月,一般是农历十二月。狩猎季节一到,傈僳族男子就开始狩猎生产活动了。傈僳族人民世代与野兽搏斗,有着极其丰富的狩猎经验,往往是男孩七、八岁就操弩习射,长大后每个都射得一手好
28、弩。因此,每个傈僳族成年男子都是娴熟的猎手。文献中有关傈僳族善于狩猎的记载不少,明代的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四载: “ 有名栗粟者, 居山林。无居室,不事产业,常带药箭弓弩,猎取禽兽。 ”弩弓,是僳僳人狩猎的最主要工具,他们使用弩弓的技巧很早就已相当娴熟了 2。 有时候凭个体的力量很难对付比人 高大的动物,所以狩猎常常是按一定的组织进行。哈尼族的狩猎活动一般是由人数较多的团队共同完成,有围攻也有智取,他们集体狩猎的场面颇为壮观,在长期的狩猎过程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会巧妙地运用杠杆原理制作捕杀虎、豹以及野猫、鼠类的木架重力装置。根据各种野兽的不同习性和活动规律,多在村旁路边选择一处合适的土
29、台,掘成地窖状,窖顶以粗木和杂土封顶。前方设野兽入窖之门,窖门板与窖底的活动扳机相连,窖门大开,窖内活动扳机下面的土洞中以一只哼叫不停的小狗做诱饵。虎豹闻声赶来,进入窖中翻动扳机,扳机即刻牵动窖门的绳索, 窖门下落,将虎豹关在窖中不能脱身。这种方法大大节省了捕获凶猛动物的人力,同时降低了狩猎过程中的危险性。后人沿用先辈发明的机械组合原理,发展出数十种更为复杂的捕猎装置,用以捕捉屋内老鼠,田野水獭、野猫和野兔等。 猎人从事的事情是危险的行当,因此勤祭拜成为传统。西南少数民族在狩猎过程中存在一些信仰,并通过一定的仪式表现出来。怒族男子在农闲阶段经常背起行李和粮食,带上猎狗,挎上长刀和箭包,扛起弩弓
30、,三五成群地上山狩猎,到目的地后拿出白米、鸡蛋和高粱酒祭猎神,他们把白米和鸡蛋装入碗内,支在地上,高粱酒斟入竹杯,用木 条朝外洒酒,边洒边唱猎神歌。 西南地区多江河、湖泊,水中丰富的鱼类资源成为了当地少数民族捕捞的重要内容。西南少数民族的捕鱼是在内河湖泊进行的,在许多地方只是副业。早期的捕捞是用手摸捉击的方法,后来逐步发明了各种捕捞工具,竭泽而渔或用木棒打或叉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捕鱼的效率。 壮族民间流传着 “ 壮族占水头 ” , “ 近水知鱼性 ” 的说法。居住在河谷平坝临水地带的壮族捕捞鱼虾很有经验,捕鱼工具五花八门,他们在捕鱼的时候很懂的鱼的生活规律。壮族地区对捕鱼有这样的说8 法:
31、“ 七上八下九归塘。 ” 意思是七月涨大水,鱼群往上河走 ,到了八月交秋鱼群又返回下游,进入九月气候开始冷,鱼就进入深塘里去生活。由于壮族人民掌握了鱼的活动规律,他们因势利导,往外能捕到很多鱼。 采集渔猎的生活方式对早期西南各少数民族的生活的社会组织形态和家庭形态的影响是很大的,从采集渔猎中,人们获得动植物学、生态学、医药学等的最初认识,还有一些音乐、舞蹈、乐器的起源等等都是与先民的采集渔猎生活息息相关。粗犷却精妙的采集渔猎活动影响了西南各少数民族的生活。 二、农耕民俗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农耕方式有两类,第一类是山地农业,作物主要有早稻、玉米和荞子 ,产量较低。铁制工具比较缺乏,
32、许多地方还在使用竹刀、木锄、木铲等竹木工具,耕作十分粗放,一般不选种,不施肥,不中耕,播种后任其自生自长,山地也大部分归私人占有并采取有规律的轮种制度。有些地区的刀耕火种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也贯穿每个环节。第二类是平坝农业,往往以水田为主,这类地区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由于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较早,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因而生产发展水平较高。已普遍使用锄头、镰刀、砍刀、犁等铁制工具,施用厩肥和草木灰,并已使用牛耕。 农耕民俗既包括物质生活方面的习俗,也包括 精神生活方面的习俗,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过程和生产技术,属于物质生活方面的;而支配农业生产过程的精神活动则属于精神
33、生活方面的习俗。 山地农业的代表:刀耕火种 3,这是一种古老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它没有固定的农田,其过程主要是在播种前先砍光树木、杂草,让它枯死,等晒干或风干后,用火焚烧形成肥料,锄头、铲子等劳动工具在当时还没有出现,他们也不懂得翻土,最好的工具就是石头刀斧和木棒,在烧过的土地上用掘土的棍或锄挖出小坑,投入种子,再用土埋上,靠自然肥力获得收获,整 个农业生产的过程很简单。西南某些少数民族是开始经营刀耕火种农业较早的,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条件下,先民们要想获得食物就必须这样做,因为这是他们适应自然并能更好的生存下来的最佳途径。曾经进行过刀耕火种的少数民族的聚居环境很相似,这些地区一般属于热带和亚热
34、带的过渡地带,盛行东南和西南季风,终年温暖且雨水充足,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这些地区一般来说山地面积相对较大,坝子的面积相对较小,由于山地的地形较为复杂,水利灌溉设施的修筑难以进行,加上高山地区气温较低,很多地方都是山高水寒的,发展灌溉农业十分困难。受自然环境的 影响,刀耕火种成为这些地方必选的生计方式。 表面上看,刀耕火种无疑是对森林的破坏,但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却显得很合理,刀耕火种是他们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渠道,而且这种生产方式在当时并未显示出它的破坏性。它是通过破坏和补偿两种机制,调整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平衡。很多民族在此过程中曾有秩序地实施着 “ 轮歇制 ” ,即根据地力恢
35、复的年限,规划若干块林地,一年砍种一块,周而复始,动态地保持着一定的平衡。所以一定程度上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未达到破坏生态平衡的程度。 刀耕火种是基诺族生计的最大特点,他们的刀耕火种 技术是一套十分复杂的轮作过程,由于刀耕火种受水、肥料、土壤、种子、阳光、海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十分突出,对自然气候条件的依赖性很强,为了获得较稳定的收成,基诺族需要积累十分丰富的经验并掌握一套复杂的耕作技术。其具体过程是:首先是砍树开荒,时间大约在每年二、三月份之间,此时的一夜春风,白花树满树繁花,漫山遍野的青草都已抽芽发育,砍山烧地的时节已经来临,基诺族村村寨寨忙碌着,要选吉利的日子;首先由村社长老代表各氏族或
36、家族成员先砍三天,每天砍地之前都要各栽三塘姜和芋头。据说在女始祖阿嫫尧白时代就开放种姜和芋头,而且 这两样东西还有驱鬼避邪的作用,所以这种习俗一直延续下来。村寨长老砍地三天后,全寨各家才开始砍地,各家在砍地之前同样要栽姜和芋头。砍地结束后约半月左右树木被晒干,便进入烧地阶段。烧地前会沿着地界砍挖出一圈防火线,用以防止火势蔓延。这个过程也有一整套完备的祭祀仪式。用火烧过的山地俗称火烧地或火山地。烧地后烧出的灰烬做肥料,不挖不犁即用矛进行点种。撒种前都要由村寨长老先举行祭记仪式,念祷词,意思是请地神保佑庄稼长得好,请已逝去的父母守卫着庄稼,不要让鸟雀来吃。播种的顺序是先种棉花,后种稻谷。播种要选吉
37、利的日子,播 种时候男的打洞,女的撒秧。过去一般种了一、两年就丢荒轮歇。几年后,这些地在亚热带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又会长成大树密林,又可以再烧再砍。 居住在澜沧江东西两面的拉祜族的刀耕火种采取 “ 号地 ” 的方式进行,即自己找到适当的地点,以削去该地树皮为据划出地界,就代表是自己要开垦的地方,别人便不会来争。号地一般是自由的,不须9 征询头人的意见。这种土地耕种数年丢荒以后,别人又可以去号起来重新开垦,原先的开垦户也不会有意见。 水稻种植是一种在平坝地区常见的农耕方式。居住在平坝地区的傣族,创造了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水稻文化。 人们常说,这里 “ 种一年,吃三年 ” , “ 谷子黄,摆夷
38、狂 ” 就是其稻作农业高度发展的写照。 “ 芒市谷子遮放米 ” 即久负盛名,而西双版纳又有 “ 滇南谷仓 ” 的美称。 4 农耕梯田稻作也是山区农业民俗的另一种典范,梯田农耕文化在哈尼族居住的滇南哀牢山区最为壮观,在云南省南部无量山和哀牢山之间的广大地区面积,山区农耕梯田稻作超过一千平方公里。隋唐时期,哈尼族定居哀牢山区后,便利用哀牢山区山高谷深的切割地貌以及气候、植被立体分布的特点,选择在地貌切割破碎的中半山建寨,建构了与之相适应 的梯田稻作农耕文化生态系统。他们在山坡上修筑梯田,从山脚到山顶,上下可以垒叠数百层甚至上千层,左右可以铺排数十里。山顶有水源林,他们将高山密林中水潭和小水沟中的水
39、引入环山而下的水沟内,水沟迂回曲折流经层层梯田,每块梯田根据其面积规定用水量,然后通过一个水槽十分巧妙地将水引入田中,既不多也不少,使每一块梯田都能得到灌溉,把大片的山区变成了盛产谷米的良田,凡到过哈尼山寨的人,都会为哈尼人的这一独特创造而感叹。 梯田稻作成为云南省亚热带山区农耕生产的典范。 2006年 12月,哈尼梯田成为了我国政府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 预备名目之一,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哈尼族从事梯田稻作的丰富经验,其要点可概括为 “ 精耕细作 ” 和 “ 轮作复种 ” 。精耕细作不仅是单纯指土壤耕作,它还包括培育优良品种、适时种植,灌排控制,加强中耕管理,合理施肥,
40、改良土壤以及因地制宜相结合的综合体系。哈尼族利用高山溪流涧水,自上而下兴修沟渠网,保证了梯田的适时灌溉。甚至在 2010年云南省百年一遇的干旱对梯田的影响也很小,这成为了水利专家和环境学者们研究的课题。 与农业耕种相关的习俗贯穿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牛耕技术在很早的时候人们便掌握了,在西南 地区,由于坡地占了很大比重且坡地的坡度不大,所以可以用牛耕作田地,靠牛耕种占了其农耕作业里很大的比重,水田用牛耕,有的山地也用牛耕作,因此,在西南地区出现的很早且得到普遍推广和认可,由此人们也认识到耕牛的重要性,于是各地出现不少敬牛习俗。 稻作农业生产离不开耕牛,哈尼族从事梯田农耕的过程中水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是耕种梯田的得力助手。哈尼人对水牛产生了一种深厚的感情,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敬重、爱护水牛的传统风俗。 5敬牛习俗体现出传统社会重视耕作畜力的理念。 三、畜牧民俗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有不少是农牧并存的,人们对牲畜的饲养特别用心,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饲养经验。从青铜器图像中可看出,古滇国时期的彝族圈养的家畜有牛、马、猪、羊、犬等,可见当时的畜牧业还是比较发达的。他们所饲养的家畜中,尤以牛的数量为多,牛的形象在青铜器中几乎随处可见,许多贮藏器上都铸有牛。有的器皿上铸牛首为耳,有的在屋脊上挂牛首为饰,可知牛是滇族重要的财富标志之一。 拉祜族的畜牧业以养牛为主,其特点是把牛放养于山林,任其自由繁衍成群
42、,积数群后,饲养者根据母牛的标志带回各自的牛群。牛不仅可供肉食 ,还可以用作祭祀大典中的重要牺牲,这与古代西南民族的风俗是相合的。 马可以作为运输工具,所以养马业不独是我国西北和北方的少数民族的专长,西南少数民族养马亦有悠久的历史。养马业的发展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在畜牧业生产方面的一项突出成就。云南马的重要特征是长鬃,身材矮小却非常耐劳,很适应山区运载。马可 波罗游记中有关云南马的记载: “ 云南省及广西高地产健马,躯小而健 。 ” 又 “ 哈刺章州(今大理地区),亦产良马,躯大而美。 ” 传说滇池地区有一种马 “ 日行五百里 ” ,俗称 “ 滇池驹 ” ,是滇池地区一种 “ 神马 ” 的后裔,
43、这也说明了当地 盛产良马。南诏时期养马业有较大的发展,根据史书记载,大理马一直作为贡品向中原王朝及帝王进贡。蛮书中记载对当时云南最好的 “ 越赕马 ” (今滇西地区的马)的喂养,对幼驹的喂养之法是 “ 三年内饲以米清粥汁,四五年稍大,六七年方成就,尾高,尤善驰聚,日行数百里。 ” 少数民族先民注重对幼驹的喂养与现代的养马方法是一致的。由此导致马帮的兴旺,云南马帮足迹曾遍及中南半岛。 畜牧业是纳西族地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过去每家每户都饲养牛、马、骡、羊等。骡和马被作为商品在七月 “ 骡马会 ” 上交易,丽江马以体小强健却耐力超强而闻名四海。纳 西族的很多男性都从事马10 帮业,因为马帮是他们与
44、周边各民族进行商品贸易和交换的主要运输工具。饲养牲畜的目的是为了在农耕、运输中保存充足的牲畜动力资源。 第二节工商民俗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西南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建立在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分化,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解体,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的兴起,农业社会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型,整个社会从早先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合一,逐步演变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分离,比如过去打渔者得自制舟船工具;自 己建盖住房,布得自己织,但后来分工越来越细化,就出现了为满足不同需求的贸易活动,所以,工商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工商业包含
45、的行业众多,如人们常说的 “ 七十二行 ” 、 “ 三百六十行 ” 等,手工业和贸易是其中最重要的两部分,本节即依此展开。西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加之三十多个少数民族共同在这一片土地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商民俗。 一、手工业民俗 手工业民俗是生产力得到一定发展后的一种劳动分化结果 1,西南少数民族的手工业有男女不同的明确分工,男 的一般制作猎具、竹器、农具、陶器等,女的则从事剥麻、纺麻、织布等手工活动,制成的手工业品虽然是农家日常用品,但它们体现了各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念。一个人制作的手工业品的好坏也是衡量一个人才气的标准,女子能织漂亮的布,方是一个才女,男子能制作竹器、猎具、农具
46、,方是一个好汉。这些工匠在少数民族中受到尊重,代代相传其技艺,并使其技艺精益求精,在西南的少数民族中手工业分工很细,其民俗五花八门,各类工匠在民间展示技艺,用自己的创造,丰富民间的生活。 纺织业是少数民族一项重要的手工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着这样的谚语: “ 男 人不会耍刀出不了远门;女人不会织筒裙嫁不了人 ” 。道光云南通志称: “ 妇女初习纺织,近日府城内外,各仿立机坊,竞相师法,纺织之声,延而渐广。 ” 故丽江府到道光年间,方有立机织棉布的作坊。纳西族生活于高海拔地带,畜牧业发达,善纺织,故有羊毛、牦牛毛、麻皮、火草皮等可供纳西妇女纺织。 纺织能力在哈尼族中往往被用来衡量妇女聪明才智和理
47、财治家的主要尺度。红河州几乎每户哈尼族农家都备有一架轧花机、纺纱机和织布机,给自家儿女纺织用。深秋时节,棉花收摘回家,妇女们在灿烂的阳光下边翻晒棉花边用轧花机将棉仔除净,然后请专门人弹 棉花。邻居姑娘们自动前来协助,把弹好的棉花搓成条状,做好冬夜纺纱的准备。到了冬天,她们聚在公房里温暖的火塘边纺纱,边笑边纺纱。纺纱结束后便理线,理顺后的棉线放进大锅里和玉米同煮,然后取出用力搓揉、漂洗、晒干,缠在一个特制的木架上,即可上机织布。 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的纺织原料以棉为主,纺织程序是将棉花摘下,用碾棉机(木制滚轮手摇式)榨去棉仔,然后将无仔的棉花柳絮揉在一起,用竹棍轻轻拍打,使其泡绒。接着把绒棉拿到
48、木制的纺车上纺成棉线。纺出来的棉线,经过一拉一绕就可以装到织布机上了。傣族妇女使用的织布机几乎都 是用竹子做成的,形如一张床,也称织布床,织者坐在织床上面操作,织出的布有好多种花式纹样。傣族有这样的古歌: “ 生起干柴火,纺车辘辘转,棉线细又长,就像白蛛丝。 ” 自纺自制服装曾经是少数民族先民在自然中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现在很多少数民族的妇女仍然从事着种植麻、棉到完成纺、织、染一系列工序的家庭副业,她们仍在一如既往地身着亲手纺织缝制的民族服装,成为浓郁民族风情的独特景观。 以手工为主的铁器打制也颇有特色,阿昌族打制刀具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是在明代时,阿昌人民向明军学来的技术。阿昌刀质量优良
49、,美观耐用,史籍称 “ 刀制炼极精纯,柔可绕指,剁铁如泥,旧制者颇珍重。 ” 阿昌刀不仅坚韧锋利,而且刀壳配制得极为美观。刀壳用木、皮、银等制成,其中银刀壳特别漂亮,上面雕刻着龙凤花鸟。阿昌族称铁匠和打制银器的工匠为炉匠,认为炉匠身上带有炉火神,若他本人冒犯了火神,他打制的物品就不好。人们不能从炉匠的工具上跨过,不然炉匠制出的钢刀就会钢火不好,铸出的犁铧会断裂;而跨过炉匠工具的人也会被炉火神咬得半死不活,这就得去祭献炉火神。 编制业也是西南少数民族的一项手工业, “ 精为竹器 ” 在许多地方并不少见,门巴族生活的地方,有十分丰富的竹木资源, 他们特别擅长竹篾藤条的编织工艺。竹方盒、竹斗笠、藤背篓、竹筐等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