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如何创新城市管理 【摘要】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突飞猛进。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活动的中心,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可谓势在必行。本文从管理理念、管理手段与技术和管理体制等三个方面,对现代城市的管理创新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城市 管理 创新 近来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我国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了极大的增长。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和服务的中心。城市的崛起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城市的快速崛起也对城市的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2、按照现代城市 “ 三分建、七分管 ” 的发展理念,对待城市的发展,不仅要重建设,更要重管理。然而要建设好一个城市难,要管理好一个城市更难。因此,为了适应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打造国内乃至世界范 围内的一流城市,需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城市管理能力、开创我国城市管理的新局面。 一、创新城市管理理念 要创新城市管理理念,作为管理方的政府应该切实转变传统的 “ 以物为中心 ” 的城市管理理念,树立 “ 以人为本 ” 的新型城市管理理念,同时加快政府职能由 “ 管理型 ” 向 “ 服务型 ” 的转变。 我们党领导下的政府,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由此,我们的政府在根本上是服务型的政府,进行
3、城市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服务人民,为人民创建和谐美满的城市环境。 在 “ 以人为本 ” 的城市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管 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地位一律平等,彼此尊重;且管理双方都是城市的主人翁,同时也都是城市管理的主体,自然都应该齐心合力为城市谋发展。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要大力提升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强化公务员正确的思想意识。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城市管理的直接执行者,公务员素质的高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而只有在公务员素质普遍较高的情况下,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不良现象才能得到有效避免,从而为实现城市的良性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公务员素质的提升,
4、关键就在于其要树立正 确的思想意识。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引导正确的行动。作为城市管理者,公务员应该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要时刻谨记自己手中的权力为人民群众所赋予,要始终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职责,依法用权,用权于民,而绝不能恃权傲民。在管理理念上,公务员要从根本上扭转传统的 “ 官本位 ” 思想,树立 “ 民本位 ” 和 “ 以人为本 ” 的思想,坚持在城市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始终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要努力实现由 “ 管理 ” 向 “ 服务 ” 的转变,强化 “ 管理就是服务 ” 、 “ 服务就是公务员的天职 ” 等意识,以切实维护好纳税人的权益, 赢得人民
5、群众的满意和支持。 其次, “ 以人为本 ” 的城市管理理念,还要求管理方在确定城市管理目标、制定城市管理计划和采取管理措施时,不能独断,而要在充分尊重被管理方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且以大多数城市人民的需求、意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变以政府为管理方的单方面管理为全民参与的共同管理。要加大相关方面的宣传力度,坚决落实相关的政策措施,强化城市人民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把加强、完善城市的管理变成城市人民的共同目标、共同责任和共同实践,真正达到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想效果。 二、城 市管理手段与技术的创新 从管理手段而言,我国传统的城市管理主要依靠行政的手段直接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诸如采
6、用命令、指示、规定、计划、制定规章制度等方式对管理对象进行控制。这种管理手段的优点是权力集中,针对性强,从而有利于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但是其也存在弊端,一方面,此种管理手段所能达到的效果受领导者个人能力大小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此管理手段之下的权力集中、层层垂直领导,使得下属子系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极大限制,也不利于子系统之间的横向联系。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中心。要管理好现代 城市,经济手段不可或缺。一方面,政府有必要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来维护城市的经济秩序,以保证城市经济的健康正常发展。如政府可以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以引导生产和消费的正常运行,为城市经济的
7、协调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利用经济手段来管理城市社会,即直接通过经济上的奖励或惩罚,来促使城市居民和城市社会团体遵守城市管理方面的各项规定,以提升城市管理效率。这种经济手段的运用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已成为管理惯例,且成效显著。 创新城市管理,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广泛地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城市。严格依据法律法规来进行城市管理,这是我国城市管理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现有的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十分庞杂,具体包括土地、房屋、建筑、规划、市政、园林、市容、市场、交通、环境、卫生等内容。它们一部分是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法律援引而来,一部分是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8、法律和法律性的规章制度。我国社会是法治社会,城市自然也是法治城市。一方面,我国要进一步加快完善相关的城市立法工作,尽快建立起完备的城市管理法律体系。各个城市也要根据自身的特殊实际,迅速制定出完备的管理规章 制度。另一方面,要依据已有的法律法规严格城市管理的执法行为,同时加强执法手段的创新。由此,现代城市管理不仅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执法队伍,还有必要创新执法体制和机制,加强多部门的联合执法和协调执法,以减少管理不到位、管理 “ 死角 ” 的出现。 当前的时代是科学技术主导的时代。而城市,可以说是各种先进技术得以运用推广的最前沿。由此,在现代化的城市管理中广泛地利用各种新的技术,势所必然。应
9、该把数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先进科学技术适当地运用到城市管理之中,通过对现代城市管理技术的创新,推动 城市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 而所谓的数字化、自动化的城市管理,就是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数字技术形成的城市管理的新模式。要建立起这样的管理模式,就必须以城市为主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全面开放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地理编码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手段将城市的各类部件、各类事件数字化,建立起分门别类的部件和事件的管理数据库,以形成多维的信息体系,整合城市的管理资源;同时,城市管理各部门也要
10、实现网络平台、设施设备及 信息系统的共建共享,以提升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能力和事件处理效率。 可以说,只有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城市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城市才能在迅速适应情况变化和各方面相互有机联系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作出各种管理决策和措施部署,大幅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放大城市整体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的生产力水平和竞争力,从而满足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要。 三、创新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 城市管理体制是一种由城市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权限的划分、管理方式的确定以及管理机制的运用等综合起来的一种比较稳 定的体系。城市管理体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管理效能的高低和城市功能的发挥。 我国的传统
11、管理体制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我们的政府既是公共服务产品的管理者又是提供者,这种体制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管理的不到位和服务质量的低下。又如,我国城市管理缺乏统一性,基本上是沿袭了以往的分散管理的做法。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分散在城管、交通、环保、建设、水务、消防等多个部门,以致管理机构重叠,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责权不明,职能交叉,关系不顺,造成重复管理、无人管理、交叉管理综合症,严重制约了城市管理职能的发挥。 继续深入推进 “ 二级政府,三级管理 ” 新管理体制,通过合理调整城区分块、合理划分城市管理中的条块分工和各级政府管理权限,理顺条块关系,形成条包块管,以块为主的格局,要把条的专业管理与
12、块的综合管理构成城市管理的有机整体。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城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管理功能,在明确其责任的基础上,赋予其相应权力,以调动城区和基层搞建设、抓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为了进一步实现城市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推进我国城市管理工作的进步,像环卫、园林等市政管理部门要逐步向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转变。 创新城市 管理体制,还应该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管理 “ 政府包揽 ” 的体制格局。政府部门要从琐碎具体的管理作业中把自身抽离出来,在加强管理和监督的同时,加大力度培育统一、开放、多元竞争的公共设施服务市场,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市场规则,为开展有序的市场竞争构筑平台
13、。同时,政府还要积极利用公共资源,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资本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以解决政府作为单一的城市管理投资主体而导致的经费不足的难题。 四、结论 总之,城市管理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各个城市在进行创新时,一方面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要紧密结合自身城市的具体实际,制定适宜的办法。如此,才可能创造出适合自身的、新的管理模式,推进城市管理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赵宁、韩小凤:现代城市管理的创新 J.理论界, 2003( 11) . 杨宏山:数据绩效分析与城市管理创新 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6) . 孙琳:对兰州市城市管理创新的思考 J.甘肃科技, 2008( 11) . (责任编辑:张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