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练习题 专题一 三、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3 # 2、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P36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P7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什么重要意义? P52 案例分析题 案例呈现: 一、千年伟人马克思 材料 1 1999 年秋天,英国广播公司( BBC)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上评选“千年伟人”活动,评选结果是马克思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世界最有影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后来路透社又邀请政界、商界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千年伟人 ”,对 39 名候选人的投票比较平均,爱因斯坦仅以一分的优势领先于马克思。
2、说明马克思是当之无愧的“千年伟人”。 从 1995 年到 1998 年,千人以上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会议开过四次。 2000 年世纪之交,法国“马克思园地”协会在巴黎举办规模盛大的、题为“全球化与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在纽约还举行了 2400 人参加的“世界社会主义者大会”。世界其他地区也举办了类似的活动。法国世界报用“回归马克思”的题目来形容并点评这种热潮。法国人道报在报道 1998 年巴黎国际大会时有这样的文字:从纽约到东京 ,从圣保罗到耶路撒冷,从新德里到伦敦,到处都奏响了共产党宣言的乐章,而这次会议将“再次让历史沸腾起来”,“宣言对 21 世纪仍将发生重要影响”。
3、 (靳辉明:千年伟人马克思,参考信息, 2002 年 4 月 30日) 材料 2 马克思并非高官政要,也并非亿万富翁,他一生穷困,连爱子夭折都无钱安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逝世时惊动了整个欧洲,不少报刊发表评论和文章对他表示敬意,不少工人组织对他表示哀悼。在相隔一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在英国,马克思名列公选的千年伟人之首。在人类历史上为穷人说话表示哀怜的思想家并不少,唯 有马克思不是用怜悯,不是用眼泪,不是用同情的抚慰,而是真正用科学理论揭示他们的处境和获得自身解放的途径。马克思是用真理征服世界,用真理改造世界的。这个真理就是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创立的
4、,为什么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它所研究的主题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问题,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作为社会形态的资本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某一阶段。因此,它的结论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无产阶级解放的具有规律性的结论。正因为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要求,所以它不是停留在资本主义的 表层,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描述,而是着力于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光芒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前途光明。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永放光芒,光明日报, 2003 年 4 月 1 日) 案例讨论: 1,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伟人”,说明了什么? 2
5、,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3,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案例点评: 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伟人这件事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 一种思潮的出现、传播乃至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随着时日的推移趋于衰落,逐渐被遗 忘,最后成为故纸堆而被蛰居书斋的学者们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很多思想和思想者的命运。而马克思及其学说却摆脱了这一命运。 它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又表明了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就像自然科学需要爱因斯坦的理论一样。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入研究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第一次确
6、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锐利的武器。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一百多年来,它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二 、回望毛泽东 毛泽东逝世己 32 年了,但是伟人的身影始终矗立在人们视野的地平线上。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没有任何人像毛泽东那样深刻、广泛、长远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并给整个世界强烈的震撼。他是 20 世纪中国的旗帜、象征和灵魂,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奋斗了一生,多次使中国革命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不了解毛泽东就不了解 20世纪的中国。
7、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在于,他集 中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奋斗经验和智慧,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气魄和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但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有人否定毛泽东,否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中批判了“左”右两种错误倾向,正确的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回答外国记者时明确指出,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这是我们国家的象征,要把毛主席作为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不能丢。我们绝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 的。 往事已矣,巨人长眠。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抗日战争的烽
8、火硝烟,解放战争的千里决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头的探索,已经成为渐行渐远的历史,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发端于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以及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毛泽东超越了时代,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远彪炳史册。 (摘自魏晓文、杨慧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6 12 页) 案例讨论: ( 1)“ 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 ( 2)为什么说毛泽东是伟人?(材料中有相关论述 ,可用横线标出) ( 3)评析毛泽东的历史功过。 案例点评: 邓小平曾经坚定地说:我们要对毛主席的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
9、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一生中正确的部分。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 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
10、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 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全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 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中心是发展,既源于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又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超越。科学发展观突出了机遇说,强调指出, 21 世纪的头 20 年是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国就能建设起惠及
11、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处理好发展中的相关矛盾。因此,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发展说,它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又好又快发展,它推进了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关键在于它强调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邓小平曾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可持续发展论。但发展过程中的粗放性、浪费性、污染性,使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日益暴露出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将发展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量的扩展发展到质与量的统一,克服了以往
12、某些方面存在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财富、轻精神财富,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偏差。明确提出发展的协调性,强调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它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 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张忠良、李莉,湖南省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光明日报, 2006 年 8
13、月 1 日) 案例讨论: 1,科学 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表现在哪里? 3,联系实际谈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案例点评: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国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和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关于发展的规律的科学,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规律 的科学。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
14、展观丰富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确立了新的思维方式、文明模式和生活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专题二 三、简答题 1、简述新民主 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P69 # 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P75 三大纲领 3、简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P82 #
15、 4、简述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P93 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是 P102 6、简述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可能性 P95 案例分析题 案例呈现: 一、去当红色“山大王” 秋收起义几仗打下来,部队相继失利,损失很大,队伍“竟至溃不成军”。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部队的进军方向问题。毛泽东拿着一份从学校借来的地图,指着湘赣边界山形最宽的 部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说:这里像眉毛一样的地方,是罗霄山脉中段,最适合做我们的落脚点,我们要到那里去当“山大王”。 听了毛泽东的分析,在经过激烈争论后,大多数同志同意毛泽东的主张,也有一些同志不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师长余洒
16、度就极力反对,他说攻打长沙是省委决定了的,我们现在全军会师了,就应该立即反攻浏阳,直取长沙;不打长沙,却退到农村,这叫什么革命?毛泽东耐心地说:我们这个山大王是红色的“山大王”,而不是过去的“山大王”,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工农武装,是共产党领导的,有主义、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王”。中国政治不统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很多,我们要找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毛泽东的话,通俗易懂,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深刻的真理。总指挥卢德铭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他说:毛委员讲得对,现在交通要道和城市不是我们占领的地方。如果攻打长沙,就有全军覆没之险。 (苏扬: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中外名人的评说,解放军出版社, 1991 年)
17、 案例讨论: 1,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是什么?为什么必须走这条道路? 2,结合文家市前敌委员会会议上的争论,谈在中国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影响? 案例点评: 中国 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由于政治上的不平衡,城市是反革命力量统治的中心,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也是受过大革命影
18、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 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依据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革命、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寻求和不断开拓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由此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
19、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从此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 ,从理论上处理好了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以及土地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革命的道路和方向 ,从而摆脱了长期以来对苏联革命道路的迷信 ,开始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 即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二、 “ 经济决战 ” 奏凯歌 全国解放之初,国民党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生产停顿、破产、整个国民经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外国记者戏称: “ 共产党的军事可以打 100 分 ,政治可以打 80分 ,财经工作只能打 0 分 ” 。不 管是西方敌对
20、势力,还是国民党,都在等着看中国共产党的笑话。面对这样的情况,从 1949 年到 1950 年中国共产党在取得军事上的胜利的同时,领导人民打了一场在全国范围内的 “ 经济大战 ” 稳定物价,并彻底扭转了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和整个社会经济一片混乱的局面,粉碎了敌人恶毒的污蔑。 这场决战,从上海打响。在 1949 年 5 月,上海解放后的十多天内 ,市场上投机活动猖獗,银元价格竟然上涨了 5 倍多。党中央亲自指派熟悉经济工作的陈云同志赶赴上海,领导打击投机的战斗。经过认真研究,华东军政委员会果断决策,在 6 月 10 日下令包围和查封了上海市投机市场的总枢纽 上海证券大楼,取缔了金、银
21、、外币计价的活动。这使人民币得以占领市场,为平抑物价创造了重要条件。从上海斗争开始,经中央财经委员会指挥,全国进行了多次平抑物价涨风的斗争。其中,具有决定意义是 1950 年 3 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政务院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这项决定的贯彻执行,使全国的物价明显地稳定了下来。 在贯彻这项文件的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工作十分扎实。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财政经济委员会每晚都有电话联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统一指挥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广州 、重庆、西安、大连等大市场的国营贸易和市场经济活动。主要内容为国营贸易机构当天卖出多少粮食和纱布 ,买进多少 ,价格高低 ,以及私商买进、卖出的情况。领
22、导同志每晚都根据收集到的情况 ,提出次日卖出价格的安排和要求 ,电告各大城市执行 ,通过各大城市的贸易价格活动又去影响各小城市的贸易、价格情况。 为了保证决定的准确执行,中央还召开了会议,讲明政策,做透思想工作。在开会时 ,广州市有位代表形象地说 :“ 经过这次会议 ,我懂了 ,我过去在广东打仗 ,抓到俘虏 ,就送到广州完事 ,可现在要送北京了。每天卖货的钱 ,就缴国库 ,我们要花钱 ,再到国库去领 ” 。统一财政经济工作 ,在执行中 ,纪律非常严明 ,发扬了无产阶级政党铁的纪律的优良传统 ,确实做到了有令必行 ,有禁必止 ,违法必究 ,执法必严 ,而且是 “ 枪打出头鸟 ”, 一经发现违法的
23、苗头 ,就严肃处理 ,铁面无私 ,做到了 “ 惩一儆百 ” 、 “ 寓教于惩 ”, 而不是睁一眼 ,闭一眼 ,“ 看人下菜碟 ” 。 1950 年统一财经工作初期 ,西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所属的西南区土产公司经理谢扶今同志 (此人系长征干部 ,又是王明即陈绍禹的妹夫 ,当时王明已回国 ,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主任 ),没有遵照财经统一的规定 ,把卖货所得现金上缴国库 ,而是自行投 放 ,收购了猪鬃。西南财经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刘岱峰和西南贸易部部长王磊、副部长刘卓甫发现后 ,报经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邓小平批准 ,立即对谢扶今执行了纪律处分 ,并通报全区。广大干部无
24、不敬服 ,再没有人敢于以身试法。这就使得中央规定的政策 ,通行无阻 ,一直落实到基层。 通过这些斗争,新中国稳定了物价,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财经工作,不是得 0 分 ,而是得了满分。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建国之初稳定物价的胜利,认为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胜利。它使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站稳了脚根,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案例讨 论: 1 “ 共产党的军事可以打 100 分 ,政治可以打 80分 ,财经工作只能打 0 分 ” ,如何认识这个说法, “ 经济决战奏凯歌 ” 说明了什么? 2毛泽东高度评价建国之初稳定物价的胜利,认为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胜利。你如何理解这个论断? 案例点评: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
25、 领导人民打了一场在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大战 稳定物价,并彻底扭转了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和整个社会经济一片混乱的局面,粉碎了敌人恶毒的污蔑。 通过这些斗争,新中国稳定了物价,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财经工作,不是得 0 分 ,而是得了满分。毛泽东高度评价 了建国之初稳定物价的胜利,认为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胜利。它使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站稳了脚根,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也一定能领导好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光辉的成就。 专题三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4、“三步走”发展战略的
26、内容 5、“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容 6、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重大意义 2、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 3、试述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案例分析题 案例呈现: 邓小平沉重“问号”启动改革 “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时,中国千疮百孔,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严峻的现实使邓小平对“文革”这样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这种“优越性”打出了沉重的问号。 1977 年 12 月 26 日在会见外宾时说:“怎样才能体现列宁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什么叫优越性?不劳动、不读书叫优越性吗?人民生活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
27、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 1978 年 3 月 10 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他又说:“什么叫社 会主义?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 28 年只搞了 2300 万吨钢,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 1978 年 9 月,在东北三省视察期间,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 20 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这一连串的“问号”,实际上也是发出了重新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强有力的信号。 “文革”结束后,人们急切地想了解外部世界的面貌,从 1978 年起,国家领导人
28、多次出访发达国家。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团赴西 欧访问,欧洲经济的自动化、现代化、高效率,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西德一个年产 5000 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 2000 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 16 万工人,相差 80倍。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分钟起落一架飞机,一小时 60 架;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半小时起落一架,还搞得手忙脚乱。代表团成员之一、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王全国后来说:“那一个多月的考察,让我们大开眼界,思想豁然开朗,所见所闻震撼每一个人的心,可以说我们很受刺激!闭关自守,总以为自己是世界强国,动不动就支援第三世界,总认为资本主义腐朽没落,可走出国门一看, 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时
29、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访问英国,他听说约占全英国人口 70的普通老百姓,都拥有在中国人看来相当阔绰的私人住宅和家用轿车,每年度假可以出国旅游,感到非常惊讶。他想失业工人大概是一贫如洗吧,带着“访贫问苦”的明确意向来到一个失业工人的家。一看,真有点“眩晕” 这个失业工人住着一栋 100 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有餐厅、客厅,有沙发、电视机,装饰柜子里有珍藏的银器,房后还有一个约 50 平方米的小花园。由于失业,他可以不纳税,享受免费医疗,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王震看后感慨良久。没想到处于“水深火热” 之中的工人,生活水平比中国的副总理都要高。他了解到,英国的清洁工每周收入约 100 英镑,开电梯的工人每周收入 150 英镑。据专家计算, 1978年中英两国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是 1: 42.3。我们的东临日本,东京的大型商店商品多达 50 万种,而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仅有 2.2 万种,相比之下,我们“实在觉得很寒碜”。大家无不痛心疾首于这样的现实:中国太落后了,这些年耽误的时间太长了!必须坚决改革。 (摘自曹普邓小平沉重“问号”启动改革,学习时报, 2008 年 9 月 29 日, 10月 6 日) 案例讨论: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 本任务是什么? 2,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3,你怎样认识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