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38499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 摘 要:新课程倡导 “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 的探究式教学。我们要实施主动探求知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以发展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 关键词:探究;实践;评价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用类似 “ 科学研究的方式 ” 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取知识。 1 创设情境 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对学习者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引人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因此,

2、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直观材料和生活实例,诱发思维,引导思路,增强探究的内驱力 。如教学 “ 分一分 ” ,教师引导学生从整理文具与学具入手提出问题: “ 那些东西放在学具盒里?哪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 ”这样设计比较符合低年级刚入学学生的好奇心,他们愿意动手摆弄进行分类。再如教学 “ 三角形的内角和 ” 时,教师让学生说出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的度数,教师马上准确无误地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老师连看也没有看到我的这个三角形,怎么就知道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心中充满好奇和疑问,都想知道老师有什么 “ 法宝 ” ,这样就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

3、 2 自主探究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 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课堂上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去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从 “ 敢问 ” 到 “ 善问 ” ,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如教学 “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时,教师让学生用尺子去量一支铅笔的长度,要求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零刻度对齐,另一端指到几,这支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时一个学生问: “ 老师,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一定要把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吗? ” 这时的教师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对这名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给予表扬鼓励,然后说: “ 如果你们

4、手中的尺子是一把折断的没有零刻度的尺子,你们分组研究看看,能否量出铅笔的长度? ” 此时,学生的探究兴趣非常高,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通过讨论他们发现这把断了的没有零刻度的尺子同样也能测量出铅笔的长度。这个问题的解决,相信一定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3 合作交流 合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合作交流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之目的。如学习了乘法以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题:把下列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7+7+7+7+4 ,学生思考后列出了三种不同算式:74+475384 , 然后,教师让学生针对这三种情况分小组进行讨论、比较、

5、交流,使学生明白前两种算式含有加减运算,不能算为一个乘法算式,只能算为一个简便算式,只有第三种算式才符合要求。这一过程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合作探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4 提高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4.1 选择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面对相同的问题情景,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学效果亦会有差异。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 握好课堂提问的 “ 度 ” ,以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如教学 “ 直线 ” 时,根据学生认知领域中 “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6 种不同层次的思维,对于直线概念需有相应的不同提问方式: ( 1)你知道什么是直线吗? ( 2)

6、你会画直线吗?能说说画直线的步骤吗? ( 3)可以在这两点之间画一条直线吗? ( 4)下面的图画中,哪幅图表示一条直线? ( 5)不用尺子你怎样画出一条直线? ( 6)以下这些线条中,哪些是曲线?哪些是直线? 上述 6 种不同的提问方式, 可引起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当然,提问后别忘了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2 问题类型要兼顾宽泛性和指向性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 “ 大气 ” ,那种答案显而易见、一问一答的问题应尽量减少。问题首先要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较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其次,问题应当指向明确,它的提出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

7、要求,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4.3 根据学习进程,适时使用探询性问题 探询性问题是在学生对 问题有一个回答以后,接着追问一个问题。使用探询性问题对教师来说具有较高的难度,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度有恰当的把握。探询性问题的使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的思绪方式、诱发新的学习兴趣。 在快节奏的活跃课堂里,那些简短而含糊的回答有可能会掩饰部分正确答案。当不能确定在一个正确的回答背后,意味着有多大程度的理解时,应使用探询性问题来加以澄清,通过追问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当得到部分正确的回答或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解的回答之后,使用探询性问题可以诱发新的学习信息

8、。使用探询性问题也可以使 思维转向新的方向,为后续学习设定新的情境。 4.4 尽量使提问内容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兴趣 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平平淡淡,那么就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定削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它的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会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并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5 实践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 。探究性学习也注重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这里的实践运用不是练习题 的技能操练,而是一个 “ 解决问题 ” 的过程,仍然是一个探究过程。教师设计练习时要设计一些开放

9、性的题目,学生通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掌握知识,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例如:学生在自主探索圆面积 S=r 这一公式后,教师让学生计算学校的圆形花坛,圆形钟表面的面积 这些实际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没有圆心标示,直径、半径又不能现成地获得,怎么办?学生再次经历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想出 “ 用线绕钟面一周量出周长,再计算出直径或半径 等好多办法。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 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主动发展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一是对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进行评价;二是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使学生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及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并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感悟,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