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科护理查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IM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引起的急性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 常见发病部位:淋巴结、鼻、咽喉部主要传播途径:通过口咽分泌物经密切接触传染EBV在婴幼儿多为隐性感染,在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则表现为传单。全年均可发病,但晚秋至初春较多,多为散发,可引起流行。,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EB病毒是一种DNA 病毒,1964年首次由Epstein和Barr发现,故得名,属疱疹病毒科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它与全球约1的肿瘤发
2、病有关。 EB病毒初次感染时间及阳性率,与地区、民族、家庭情况有关。如:发展中国家以26岁以下低年龄段为主,发达国家感染年龄延迟,以青少年时期为主;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等。人类是唯一的宿主。 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中复制,致大量病毒存在于唾液腺及唾液中 。因此唾液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还可通过输血及性传播。 隐性感染者和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EB病毒感染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发生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相关的多种疾病如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类风湿关节炎等 。,临床表现,发热,1,咽峡炎,2,淋巴结肿大,3,4,皮疹,5,肝脾肿大,6,其他:眼睑浮肿、上呼吸道梗阻等,实验室检查,血常
3、规:变异淋巴超过10 或绝对值超过1.0109L EBV抗体检测:阳性(特异性)血清嗜异凝集抗体试验:阳性(非特异)EBV-DNA的实时定量PCR检测 肝功检查:B超显示肝脾肿大,血常规显示肝功异常脊髓常规:以排除嗜血现象,下列症状中三项: 发热 咽峡炎 颈淋巴结肿大 肝脏肿大 脾脏肿大,诊断标准,下列检查中任一项:抗EBVIgM测定阳性嗜异凝集抗体阳性;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比例10,治疗,保肝治疗,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干扰素,绿汀洛,Vc,肌酐,抗病毒治疗,激素治疗(必要时),护理查房,基本信息,患儿母亲代诉:患儿1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2 无气喘呼吸困难无呕吐腹泻,家属遂携患儿
4、就诊于附近医院,给予药物后恢复,后又反复发热,家属到兵团医院在其门诊治疗7天后仍有发热,遂来我院,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我科,,现病史,入院查体,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肝炎,否认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按时接种。,足月产剖宫产,生长发育正常,父、母体健,独生子,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家族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护理诊断,4、舒适度的改变 与皮疹所致痒感、淋巴结肿大所致疼痛有关,5、体温过高 与该病毒感染关,6、潜在并发症:感染、肝脾破裂、骨髓抑制等,7、知识缺乏:患儿家属缺乏与疾病相关的知识,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皮疹、搔抓等有关,2、排便异常 与活动减少、肠道蠕动减少等有关,1、气体交换受损
5、与鼻塞所致呼吸不畅等有关,护理措施(一),1、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适度、空气流通,鼓励患儿咳嗽吐痰,注意鼻腔的清洁,鼻塞严重时鼓励患儿张口呼吸。2、活动与休息:保持室内安静,嘱患儿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撞伤或跌倒,防止肝脾破裂。3、排便护理:嘱患儿多食水果、蔬菜,适当下床活动,并指导家属对患儿进行腹部按摩,以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开塞露通便。4、促进舒适:保持被褥、衣物清洁柔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搔抓。避免挤压肿大的淋巴结。,5、饮食护理:多饮水,饮食易清淡、温凉,避免食入过热或刺激性强的食物。6、用药护理: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合理调节滴速,向家属及患儿讲解所输药液的作用。更昔洛韦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使用药物时注意观察,若发现不适,及时报告医生。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8、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患儿及其家属,给予心理支持。9、健康教育:向患儿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配合治疗,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复查肝功、肾功。出院时行出院宣教。,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