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师的能力.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42769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师的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师的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师的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师的能力 摘 要: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思路,激发学习兴趣,具有创新能力。不断揣摩、整合教材,对教材有独到的感悟。本文以有理数加法为例,浅谈教师在整合教材及提高学生兴趣、主导地位的方法和效果。 关键词:整合教材;学习兴趣;有理数加法法则 新课标下教师的教学应该 “ 授人以渔 ”“ 授人以法 ”“ 授人以兴趣 ” 。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更应该具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更主动更深刻,达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一个高效的教学效果包括: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规律的形

2、成、数学方法的应用以及数学兴趣的培养。基于对高效的教学效果的认识,我认为教师须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1 能够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的时候,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够很快被学生吸收。虽然我国素质教育 已经开展多年了,但是许多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还是很难进行启发式教学,往往将本来应该是十分生动的内容,以 “ 填鸭式、满堂灌 ” 的方式讲述。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知识时多考虑一下自己讲授的知识以及教授的方法能否引发学生的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

3、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普遍发展。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符号、枯燥的数学定理、复杂的证明 过程呈现出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感性思维。( 3)向学生讲述一下关于数学的小知识或者是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课教材上是以向东行走为正向西行走为负的情境引出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材的用意让学生体会正负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和前一课时更好的联系起来。但我个人认为太生硬单调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的不大、死板。因此我在引入时为了使学生印象更深刻,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举学生都感兴趣的游戏积分的例子: 现代社

4、会网络的发达使学生对电子对战游戏并不陌生而且兴趣颇浓。在这堂课上用这个举例既提高了学 生的兴趣也提示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同时使问题变得更容易理解和接纳。从后续的学生情况反映看,很多不喜欢数学的孩子对数学有了兴趣也更喜欢这个数学老师,真是一举两得。 2 教师要深刻领悟教材内容,整合教材 教师必须深钻教材,掌握知识的本质,把教材中最重要的东西挖掘出来(包括知识点,、方法以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要有耐人回味的东西,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省去繁冗复杂而变得简单化。这就要求教师能结合所授课内容在数学学习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整合教材。我以有理数加碱法为例整合教材: “ 有理数的加法 ” 在 “ 有 理数及其

5、运算 ” 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在引人正数、负数之后,数的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即有理数范围。那么有理数的运算就多了符号的问题。 .有理数运算是代数式的运算、实数的运算,以及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基础。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知识,所以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教材上的法则分为两条:(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减。这样的法则对加数的符号进行了分 类,和的数值部分也进行了分类,学生在接受的时候既容易在符号上出错也容易在数值上出错。

6、因此我在备课时对教材进行了整改。有理数加法法则: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把绝对值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简记为:符号随大,绝对值同加异减)这样在写和的符号时统一方法避免和的符号上出现错误。 例如: -54+6 ( -3) +18 ( -3) +( -21) 在探究出结果以后,教师引领学生从符号和数值两个方面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在后续的学习结果的反馈中发现本班学生在有理数假发的计算上掌握的比同层次的班级好得多,不会出现结果符号上的错误。 3 教师要创造机会提高学生课堂主导地位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时间,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中我们要坚持问题尽量让孩子们自己去揭示

7、,知识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规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学法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设计一些情境,组织引导学生自己去参与研究,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学生一定的点拨,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帮助学生总结归纳等。如:给学生创设观察活动,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图表、演示、板书的观察去发现;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对学具的操作,自己去探究其中的规律 ,关系;给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多在小组内、班上与同学、老师一起互评互议,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登台讲解等,以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素质。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去质疑、思考。 “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 。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抓住时机,巧妙设

8、问,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去质疑、思考。如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可以这样设计:我们在探究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是转化为已学过的什么图形来计算的?怎样转化的?那我们今天要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又可以转化为已学过的什么立体图形来计算?如何转化呢?他们之间 又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借助学具的拆、拼等形式主动去探究新知。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去主动参与。 4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要求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双方在教学内容上是传递与接受的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扬民

9、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在数学课堂上,有学生认为教师有的地方讲的不对,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给教师提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大度宽容,首先应 该表扬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其次,仔细考虑自己是否真的出错了。最后,如果有错要及时改正。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互动、互惠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任课老师,任课这门学科。不压抑,轻松自如的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 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M)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王淼生 .数学百题精彩千解( 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