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单项选择题 1.韦伯定律适用的刺激范围为: C A、极弱 B、弱 C、中等强度 D、强 2.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的属性: D A、色调、波长和饱和度 B、 色调、明度和照度 C、波长、明度和饱和度 D、 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3.缪勒 莱耶错觉属于: A A、大小错觉 B、形状错觉 C、方向错觉 D、形重错觉 4.注意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C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集中性和紧张性 C、指向性和集中性 D、都不是 5.下列记忆活动哪个属于情景记忆: C A、记住某个公式 B、记住某词的含义 C、记住去年的五一假期自己去了哪里 D、记住某国家的首都。 6.行为主义理论反对研究下列那项内容: C A、
2、学习 B、反应 C、气质 D、技能 7.主张对人的无意识进行分析,并认为人的行为受无意识支配的心理学派别是: B A、格式塔心理学 B、精神分析学派 C、构造主义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 8.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D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9.白天看东西时起作用的视觉感受器是: A A、锥体细胞 B、神经节细胞 C、棒体细胞 D、双极细胞 10.“ 吃完冰激凌之后觉得辣椒酱很辣 ” 这种现象属于 : B A、感觉后像 B、感觉对比 C、感觉适应 D、联觉 11.下面哪一个是复合情绪: C A、愉快 B、愤怒 C、 焦虑 D、 恐惧 12.人们得出 “ 月晕而风 ” 、 “
3、础润而语 ” 的结论,这体现了思维的:C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13.在思维的发散生成测验中,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说出某个物体的用途越多,说明其发散思维越: C A、 变通 B、独特 C、流畅 D、创新 14.在下列测验中,能计算出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全量表智商的是:C A、比纳 西蒙量表 B、斯坦福 比纳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15.一个儿童的实际年龄是 5 岁,在智力测验时通过 5 岁组的全部条目,还通过 6岁组的两个条目和 7岁组的一个条目,他的智力年龄是:B A、 5 岁 B、 5 岁 6 个月 C、 5 岁 2 个月 D、 5 岁 4
4、个月 16.下面那个原因导致功能固着: A A、经验的作用 B、遗传 C、生来就有的 D、知识迁移 17.在概念形成实验中,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选卡片时只改变其中一个属性,从而发现概念的策略是: B A、冒险性的聚焦 B、保守性的聚焦 C、同时性扫描 D、继时性扫描 18.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说出无限数量的语句,这体现了语言的: A 、创造性 、意义性 、指代性 、社会性 19.病人说话缓慢、费力,发音非常困难,但是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常,病人可能损伤的脑区是: A A、布洛卡区 B、 角回 C、 颞叶区 D、 威尔尼克区 20
5、.看小说时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B A、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二、名词解释 1.注意的衰减理论 : 1964 年,心理学家特瑞斯曼在双耳分听实验中发现来自非追随耳的信息也得到了加工,因此提出该理论。 与过滤器理论不同,当信息经过过滤装置时,由于各种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对不同的刺激要求的强度是不一样的,有些刺激可能要求很强才能注意到它,而另外的一些刺激很弱就可以注意到,不被注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丧失,这就是特瑞斯曼的观点。以上两种理论对过滤装置的作用看法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信息的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之前,先进行选择然后才对选择
6、的东西进行加工。 2.动景运动 : 当 两个刺激物 (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 )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3.程序性记忆 : 当两个刺激物 (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 )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4.自动化加工 : 自动化加工是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进行加工的,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就会产生很多的不随意的注意。意识控制的加工经过大量练习,可以转化为自动化加工。 5.似动现象 :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 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
7、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主要形式有: 1.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 (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 )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2.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3.自主运动:即自主的、自动地产生的一种运动。 4.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三、简答 1.根据感觉剥夺现象,说明感觉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感觉剥夺指的是 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有机体处于这种状态,外界的声音刺激、光刺激、触觉刺激都被排除。
8、几天后,有机体发生某些病理心理现象。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感觉保证了有机体和环境的信息平衡;感觉是一切较高级心理现象的基础。 2.简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几种常用的启发性策略 启发性的策略是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策略。优点是省时省力。但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 (1)手段目的分析法 : 将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一定的手段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2)逆向搜索 :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3)爬山法 : 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爬山法是手段目的
9、分析法的一个特例,它是一种纯粹 “ 向前进 ” 的策略。 3.举例说明情绪和认知的关系。 不同:认知它是对客观事物或者事件本身属性的加工过程,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在认知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仅反映事物的特征、性质,还产生对对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 联系:认知在情绪产生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 情感对认知活动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比如有的学生复习考研一开始就焦虑选院校,复习到十月份报名了还是焦虑选院校,这样一直焦虑着,复习也不安心。其实同学们可以改变下自己的认知:学校定不下来不会影响复习,不会产生那么严重的后果。所以,现在大家是不是可以安心去复习了呢,根据自己的复习情
10、况慢慢的选学校,这样什么都不耽误。我也希望从自己自身做起,做我情绪的主人。 4.试说明家庭的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特点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 1、权威型:对子女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控制。孩子表现:消极、被动、依赖、服从、做事缺 乏自主性等。 2、放纵型: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甚至达到失控状态。孩子表现:任性、幼稚、自私、无礼、独立性差等。 3、民主型: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正确指导。孩子表现: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善于交往、富于合作等。明家庭的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特点的影响。 四、论述 联系实际说明,如何根据动机的认知理论,激发人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1、利用对目标期待的作
11、用; 首先要确定他工作、学习的目的,比如说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获得更高的工资、工作职位,那你就要告诉他 :只有他好好工作,不只是把安排下来的事情做完做好 。 2 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 还要把“要我做”改为“我要做”,主动做事,勇于接受挑战,坚决完成任务,等领导看到你努力的成果了,那就会想着给你更大的空间让你发展了。 3、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学习是为了什么 ?提高自身修养,给自己充电,获得更大的发展想明白了学习的目的,人很容易提高工作学习积极性的。 4、引导人们以掌握目标做出自己成就目标的标准。 掌握目标者倾向于选择能提供最多的学习机会的任务 ,尤其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且具有坚持性 ;表现目
12、标者倾向于采取防御性策略 ,选择能证明其能力的任务 ,避免无效任务 ,即经常选择能保证 成功的非常容易的或很难成功的非常难的任务 ,坚持性较差。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
13、 1)心理与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 科学。 ( 2)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14、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 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
15、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 1)心理过程;( 2)心理结构;( 3)心理的脑机制;( 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 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 2)实践意义:通过科学的认识心理现象,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引导人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并且
16、可以运用心理的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 7.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 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 1)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方法。 (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变化。 ( 3)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和人心理个体发展毕生发展心理学 ( 4)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 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
17、互关系。 ( 5)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 6)工程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现代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匹配,使人能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下从事工作。 ( 7)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的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 8.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 ( 1)学科分类中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及 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 2)人又是社会的实体,人的心理的发
18、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此外心理学还研究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这些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总之,心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所以心理学处在中间位置,因而叫做中间科学或者边缘科学。 9.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一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 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 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 观察法的缺陷: 1、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 2、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结果难以精确分析。 3、由于未对条件加以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研究对象,而要研究的对象却没有出现。 4、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影响。 (二 )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