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43388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该文从湖北省土地整治的工作现状出发,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思想汇报 关键词:土地整治, 项目实施, 问题 , 建议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的新阶段。十六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 “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的目标。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湖北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加强土地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高产农田、低丘岗地、重大和示范

2、工程等系列战略,大力推进了土地整治工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推进 “ 和谐湖北 ” 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工作现状 湖北省自 1999 年正式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根据 1998 年修改后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整治的重点是开垦耕地,落实 “ 耕地占补平衡 ” 。 2004 年,省委、省政府抓住国家投入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的机遇,及时做出了开展高产农田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规划在 “ 十一五 ” 时期,投入资金 100亿元,在全省 46 个粮食主产县 (市、区 )建设一批 “ 设施配套、能排能灌、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 的标准基本农田和综合生产能力较强的粮食生产基地,

3、争取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根本性转变。短短几年时间,我省土地整治工作实现了 “ 四个转变 ” :指导思想实现了由重耕地数量增加向重耕地质量提高转变;工作重点实现了由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为主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转变;资金投入实现了由分散、零星投入向按流域区域、整村整乡集中投入转变;建设内容实现了由单一的农田整治向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突出区域综合性、多功能性、多效益性的转变。十多年来,通过开展高产农田建设、血防 “ 兴地灭螺 ” 、三峡库区 “ 移土培肥 ” 、低丘岗地改造、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城乡一体 化试点、脱贫奔小康、库区移民安置

4、、 “ 南水北调 ” 汉江沿线重大工程、示范省建设等工程建设,累计投入资金 282.7亿元,整治土地 1607多万亩,新增耕地 230万亩,增加粮食产能 20亿斤,涉及全省近 700个乡镇,惠及农民群众 1000余万人,成效显著。 开题报告 t 二、取得的成效 (一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夯实了农业基础。 2001 年以来,土地整治项目区建成沟渠近 12 万公里,新建修复排灌泵站 9300 余座,修建水闸(坝 )58500 余座,已建成的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达到 85%以上,排涝标准达到了 20 年一遇 ,实现了 “ 旱能灌,涝能排 ” ,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已建成的项目区,经受住了

5、 2010 年特大暴雨的考验,灾毁和损失程度明显低于项目区外的农田。 (二 )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土地平整,建设标准化格田,为项目区发展订单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建设提供了条件。各地以土地整治为平台,大力推动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如老河口市在建成的 3万亩高产农田项目区种植 “ 珞优 8号 ” 水稻新品种,水稻亩均增产 200斤以上;宜昌市在低丘岗地改造项目配套完善建设基础设施后,引导龙头企业通过柑橘产业合作组织,连片 建设高效生态柑橘园,亩均收入从 600元左右达到 3000 元左右。 (三 )整治了农村环境,促进了民生改善。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实

6、行迁村腾地和中心村建设。新建农民小区住宅统一规划、整齐美观,实现了水、电、路等设施配套齐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目前,已整治零散村庄 800 多个,涉及 7000 余户农民,涌现了仙洪试验区等一大批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四 )创造了基础条件,助力脱贫致富。将土地整治向山区、贫困地区倾斜,为当地农民达到人均一亩 “ 当家地 ” 、 “ 致富园 ” 创造 条件 ,保障了农民基本生活和生产条件。同时,通过土地整治推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增强了贫困地区自我造血功能。通过低丘岗地改造,各地建设了一大批茶叶、油茶和干鲜果基地,成为当地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五 )保障了经济建设发展用地需求。

7、通过土地整治,连续 10年保持了全省耕地占补平衡,保障了全省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用地和公路、铁路、电力等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确保了耕地保有量目标的实现。 (六 )推进了血防综合治理。 2006 年以来,全省 12 个重点血防县市实施兴地灭螺项目 30个 , 投入资金 10亿元 ,治理面 积 75万亩,疏通硬化灭螺渠近 9万米,建沉螺池 120余座。通过硬化有螺渠道,填埋钉螺孳生的坑塘,修建沉螺池,阻断了钉螺从江河渠道水田塘堰村庄的传播链条,压缩了疫区和钉螺面积,促进了全省血防 “ 整县推进、综合治理 ” 工作。 三、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全面深入展开,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亟待

8、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 )规划缺乏综合性和科学性。部分地方没有对土地整治工作进行认真谋划,规划思路、规划原则、规划目标不明确,落实措施不够得力。规划综合性不强。 土地整治与村庄、交通、水利、电网、林业等相关规划没有很好的衔接, “ 统 ” 的功能不够;规划深度不到位。现实性和准确性不能满足指导项目选址和设计的要求,有的只有片区建设规划,没有全区域整体建设规划;规划落实不够。项目选择随意性大,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二 )项目建设质量不高。部分工程设施、设备数量等没有完成设计任务,以旧充新,投机取巧;有的建成设施达不到设计要求,工程所用材料不达标,出现 “ 豆腐渣 ” 工程;建成

9、的设施由于管护不到位出现损毁等情况,工程未完设施就已经不能正常使用。 (三 )实施监管不到位。业 主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管理缺位,有些工作过分依赖中介机构,没有充分履行业主职责,进行有效管理。对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管理。很多中标的施工单位资质等级都比较高,但在现场的施工队伍技术水平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在岗较少,进场的项目经理、五大员与投标书上承诺的不一致;对规划设计队伍约束力度不够。有的规划设计与实地完全不符,单体图、施工平面图完全不能指导施工,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对此类问题缺乏制约;工程监理发挥作用不够。有的现场监理人员技术结构单一,大多是房屋建筑方面的监理员,没有配备懂测量、水利、

10、道路、施工 管理等 作文 方面的监理员,导致工程监理施工指导乏力;有的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不能独立履行监理职责。 (四 )项目实施进度缓慢。绝大多数项目存在工程进度滞后于规划设计和工期要求。一是项目安排时间不合理,影响了实施进度;二是避让农忙季节,加大了施工难度;三是规划设计与实际脱节,延缓工程进度;四是物价上涨影响了工程进度。由于项目预算编制的时间与项目实施的时间间隔较长,实施时的人、材、机价格与预算编制时发生较大变化,影响了工程进度。五是项目由于人为因素没有及时报验。初步统计有 100多个 国家项目实际上已经完工,却由于项目资金有结余而迟迟不申报验收。有的项目报验后,由于财政、审计等

11、多方面原因有没有及时验收下达批复。 四、几点建议 (一 )着眼于新农村建设的全局,进一步完善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土地整治建设质量的好坏、标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划的科学、具体、完整和执行力度。在湖北省粮食主产区标准化基本农田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按照 “ 流域治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境协调 ” 的原则,与相关农业发展规划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我省土地整治专项规划。规划应与时俱进,充分考虑集中连片、聚合资金 、综合治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用项目作支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建设,统筹考虑田网、水网、路网、林网、电网和村庄建设,科学整合,叠加实施,形成综合效益。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克服随意选

12、址、按行政命令选址的问题,严格按规划实施项目,不受人员变动和机构变化的影响。 (二 )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推进土地整治建设深入发展。根据土地整治建设发展的新要求,修订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规范项目实施管理。根据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技术特征和要求,制定项目的工程规划、设计、建设、预算定额以及施工图设 计规范等系列行业标准,形成我省土地整治标准体系,推进土地整治建设深入发展。 (三 )进一步完善项目资金集中使用机制,提升土地整治建设成效。将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复垦费等资金捆绑使用,设立土地整治资金专户,建立土地整治专项基金。在政府的统筹下,

13、以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主体,依托土地整治项目,聚合各种涉农资金集中进行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探索国土整治市场化运作途径,扩大土地整治资金渠道,积极引导、支持、鼓励民营主体按照“ 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 ” 的原则,参 加土地整治建设。 (四 )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监管机制,提高土地整治建设质量。将卫星遥感、 GIS 等技术积极应用到土地整治项目测量、设计、验收的各个环节中去,全面实现土地整治项目在线监测管理,实时掌握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科技含量和自动化水平。加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从业队伍资质管理和业务培训,建立从业队伍持证上岗和考核考评制度,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机制,在从严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 朱德举,卢艳霞,刘丽 . 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 J.农业工程学报,2002, (7). 韩润仙,韩桐魁 . 试论农村土地整理发展制约因素与保障措施 J.国土经济, 1999, (1). 牛佳 , 董玉祥 .中国土地整理的现状研究 . 资源 产业, 2004, (6). 王万茂 . 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 J . 国土资源 , 2003 , (3). 总结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