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现场报道 关键词 现场报道;特点;方法 广播采访是最生动,最可靠的播音形式,在现代广播中广为运用。 一、必须准确把握主题 无论是采访什么人,都会有想获取或传达的主题,并通过事先与被采访的对象沟通,对主题进行充分的调整。这样才不会使采访的主题分散,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如何提问 被采访的对象是欣然接受,还是勉强接受采访,对采访抱有兴趣还是无所谓,被采访对象平时说话有什么习惯,提问以后是否能正确流利地回答问题,面对话筒是否会因为慌张而说不出话来等,都应该在事先考虑周全后再准备要提的问题。 为了有效地应对上述情况,应该在采访之前与被采访对象进行充分的交流,营造轻松的气氛。 三、回答问题跑题时
2、如何处理 采访中最让人感到头痛的是被采访对象在回答问题时跑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什么现成的方法可以借鉴,只能凭借自己的智慧随机应变,尤其不能使被采访对象的情绪受 到影响,而应该通过小心翼翼地诱导,使对方的回答重新回到主题上来。即,不能单刀直入地指出: “ 我提的问题不是这个意思 ” 或 “ 您怎么能这样回答呢? ” 或 “ 您没有理解我提的问题 ”等等,应该和颜悦色地说: “ 您现在说的话题咱们以后再讨论,今天先来谈谈原先的话题吧。 ” 四、采访中的基本态度 在采访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细节 第一,要消除被采访对象的紧张感 被采访对象的紧张感往往会使采访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进入正式采访前,
3、主持人首先要掌握被采访对象的状态。比如,是否被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伤 害了情绪,身体状况是否良好等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采访的过程中,主持人每说的一句话或每提一个问题,都要使被采访对象能轻易理解并能积极配合。采访的气氛要始终保持轻松和自然。 第二,不能采取傲慢的态度 被采访的对象往往来自各个阶层或不同领域。尤其被采访对象在各个方面都不如主持人的情况下,更需要小心谨慎。要是主持人因为对方的长相、学识、身份等处于劣势而不知不觉表现出傲慢的态度的话,马上就会让对方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导致采访的失败。 第三,提问要有自信心 因与上述情况相反而使 主持人在被采访对象面前唯唯诺诺、缩手缩脚的话,就会像没等交战
4、就投降的士兵一样,不能获得圆满的结果。这就需要主持人在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抛开 “ 自我 ” ,站在听众的立场上,准确地把握听众想要了解的内容,胸有成竹地提出问题,使对方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所提的问题上。 第四,避免尴尬的提问 尴尬的提问是采访节目中最忌讳的事情。比如,在采访突然遭到洪灾的灾民时提出: “ 这么说,你现在连根筷子也没有了? ” 在采访成果辉煌的科学时提出: “ 除了成果以外,您还有什么其他要说的吗? ” 等等。这些不必要的话必然会降低整个 采访的格调。 第五,尽量避免使用难懂的话和外语 采访成功与否最终还是取决于主持人自身。如果主持人使用被采访对象难以听懂的话提问,或者为了炫耀自
5、己的水平而滥用外语的话,会使对方产生为难的心理,甚至为了迎合主持人的 “ 水平 ” 而放弃实话实说的态度。有些的确有水平的被采访对象还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放弃原先想以通俗的语言向听众提供信息的宗旨,反而以一些深奥的专业术语来回答问题,导致采访最终夭折。 第六,表情的重要性不亚于提问的内容 与被采访对象事先没有任何交流的话,从采访的初次见 面开始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初次见面有些尴尬,或者由于事先不了解被采访对象而出现采访困难等情况。主持人始终要保持明朗的表情,不能让对方产生丝毫的心理负担。不管对提问做了什么样的精心准备,如果因为生硬、冷漠的表情而无法使对方消除心理隔阂的话,就不可能得到圆满
6、的回答。 五、准备提问时需要参考的几个事项 主持人在准备采访中将要提的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第一,尽量避免可能出现 “ 是 ” 或 “ 不是 ” 答案的问题。如果像法官审问被告似的,主持人把问题的内容全说出来以后只是确认对与不对 的话,就失去了采访的意义。 第二,尽量不要一次提出内容不同的两个问题。比如,应该把 “ 请讲一下来北京的动机和过程 ” 的问题,分成分别含 “ 动机 ” 和 “ 过程 ” 内容的两个问题。 第三,提问应该尽量简单扼要。比如, “ 北京和延边差别很大吧?首先气候不同,再有马路宽畅、立交桥多。您来以后感到有什么陌生吗? ” 其实,只要提出 “ 您来以后感到什么最陌生? ” 的问题就完全可以了。 第四,采访时,主持人过于谦虚的提问也是不可取的。比如, “ 不知道可不可以提这样的问题 ” 或 “ 我可以这样问吗? ” 等都是不必要的废话 。 第五,不能提强迫被采访对象选择答案的问题。比如, “ 那么,您来北京的理由到底是为了能够填饱肚子,还是讨厌本来住的地方呢? ” 由于主持人限定了被采访对象选择答案的范围,即使被采访对象有其他的理由也无法回答了。